-
游离小腿同一供区多块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多处热压伤狭长创面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小腿同一供区多块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多处热压伤狭长创面的效果观察.方法 自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我们共收治了5例手部多处热压伤患者,一期清创,二期切除热压伤坏死皮肤后,残留创面13块,创面分布为示中环指创面3例、示中指创面1例、中环指创面1例,缺损面积为3.3 cm × 1.8 cm~11.8 cm ×2.8 cm,其中1例创面游离同侧小腿3块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例创面游离对侧小腿3块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例创面游离同侧小腿2块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中将皮瓣腓浅动脉穿支及其伴行静脉、皮下静脉与受区优势侧指动脉及皮下静脉端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为3.5cmx2.0cm~12.0cmx3.0cm.记录皮瓣存活情况、供区愈合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皮瓣均存活良好,未发生血管危象,其中4例皮瓣供区均一期缝合,伤口 Ⅰ期愈合,仅留线性瘢痕;1例供区行腹部取皮植皮覆盖.术后愈合良好.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优良,弹性良好,外形饱满.2例患者术后6个月皮瓣稍显臃肿,行皮瓣修薄整形术.小腿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外形良好,功能无影响.结论 游离小腿同一供区多块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多处热压伤狭长创面,具有供区损伤较小、一处供区可修复多个创面、皮瓣质地好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体表软组织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体表软组织动静脉畸形(Arteriovascular malformations,AVM)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3例体表软组织AVM病例的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8~62岁,平均27.3岁.病灶位于头颈部29例,躯干部5例,上肢4例,下肢5例.对病灶进行Schobinger临床分期和Yakes血管构筑学分型,分析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总结手术治疗策略.结果 本组43例患者,根据Schobinger临床分期,本组病例Ⅰ期8例、Ⅱ期21例、Ⅲ期13例、Ⅳ期1例.根据Yakes血管构筑分型,本组Ⅰ型5例、Ⅱ型13例、Ⅲ型7例、Ⅳ型17例,1例缺少血管造影结果未分型.手术方法包括直接手术切除(29例)、介入栓塞后手术切除(5例)、应用扩张器分期手术切除(6例)和截肢/截趾/截指(3例).创面修复方法中,14例直接关闭创面,15例采用皮片修复,6例采用扩张皮瓣修复,8例采用局部皮瓣修复.所有切口一期愈合,皮片和皮瓣成活好.随访6~112个月(平均33.7个月),治愈37例,改善6例,治愈率84%.结论 根据动静脉畸形的部位、解剖关系、临床分期和血管构筑分型,联合介入栓塞和扩张器治疗等方法,进行个性化手术治疗,能获得比较满意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荧光引导下手术在重建外科中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荧光引导下手术(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FGS)是应用荧光造影剂可视化目标组织,并提供实时动态的图像,其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应用方式等优于核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主要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重建外科手术常涉及血管、淋巴和神经的定位及辨别.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概述FGS在皮瓣外科、淋巴重建和神经重建等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相关荧光造影剂及成像系统的开发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个体化选择局部皮瓣Ⅰ期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个体化选择局部皮瓣Ⅰ期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大连市中心医院38例鼻翼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皮内痣5例,交界痣8例,基底细胞癌21例,毛发上皮瘤3例,鼻翼沟瘘管合并感染1例。采用局部麻醉为主的手术治疗,术中行冰冻病理学检查确诊并确定安全缘。所有患者均无鼻翼软骨浸润。鼻翼病灶切除后的缺损面积在1.0 cm × 1.0 cm~3.0 cm × 2.5 cm。根据鼻翼缺损的位置、大小,按照美学要求设计局部皮瓣,Ⅰ期修复术区缺损。其中,采用带蒂鼻唇沟皮瓣修复15例,改良菱形皮瓣修复10例,鼻唇沟旋转皮瓣修复6例,V-Y推进皮瓣修复5例,双叶皮瓣修复2例。结果:1例术后因压迫包扎过紧导致血运障碍,1例术后感染,2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延期愈合;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所有皮瓣均成活,无面部畸形,美容效果良好。结论:鼻翼部分缺损的Ⅰ期皮瓣修复,需要按照鼻面部的美学要求,因病而异,因医者经验而异,进行个体化皮瓣选择,达到兼顾修复缺损和美容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对13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前臂,选择2条基本相互平行的浅静脉,其口径与受区血管口径接近,皮瓣长轴与静脉走行一致,且2条浅静脉将皮瓣宽度分成约3等分,将切取的游离皮瓣在显微镜下于2条血管中间处纵行切开,并切除宽约2 mm皮下组织至真皮下血管网,结扎2条血管之间交通支。皮瓣不倒置,切取面积3.5 cm×2.5 cm~7.0 cm×4.0 cm。皮瓣内2条血管近端分别与受区动脉和静脉吻合。结果:13例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其中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11个月,门诊随访7例,电话随访2例;皮瓣质地柔软、无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皮瓣稍臃肿;皮瓣TPD为9~18 mm,平均13 mm。结论: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成活率高,功能满意,指腹化改变,位置表浅,切取容易,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术治疗女性乳头肥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房形态越来越受到女性的重视,而乳头在乳房的整体美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天性乳头肥大或妊娠、哺乳、衰老等后天因素导致的乳头变化,如体积增大、双侧不对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乳房美感,给女性带来心理负担。国内外报道的乳头缩小术式繁杂,各有优劣,从20世纪初的纵向切除、环形切除、楔形切除、横断切除发展到现在,衍生出了多类皮瓣术式。应针对不同的肥大类型及患者情况,选择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腋窝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致巨大溃疡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19年5月16日,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1例51岁、腋窝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致罕见巨大溃疡男性患者,对扩大切除的溃疡创面组织行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而后确诊。最终,采用皮瓣、皮片移植联合放射治疗以及化学治疗获得较好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面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瘢痕性下睑外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瘢痕性下睑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瘢痕性下睑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下睑瘢痕切除、松解,设计面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瘢痕松解后皮肤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对皮瓣受区、供区外观及并发症进行随访,并以良好、一般、差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共22例瘢痕性下睑外翻患者进行了该手术,男15例,女7例,年龄27~68岁,平均35.2岁。瘢痕松解后的皮肤缺损面积为3.0 cm×1.5 cm~4.0 cm×2.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3.1 cm ×1.6 cm~4.1 cm×2.1 cm。术后22例患者皮瓣均存活,血运良好,术区愈合良好。随访6~48个月,未出现下睑外翻复发、睑球分离、局部色素沉着等现象,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良好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改善,术后效果评价均为良好。结论:面动脉穿支皮瓣穿支恒定、血供良好、旋转灵活,与下睑位置邻近,颜色、质地、厚度相近,修复瘢痕性下睑外翻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保留眉毛的眉部黑痣手术治疗八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8例眉部黑痣患者资料,总结眉部黑痣保眉美容手术治疗经验。8例患者中,男1例,女7例,年龄5~30岁,平均22岁。其中左侧眉部黑痣3例,右侧眉部黑痣5例,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均采用2次分期手术完成,一期手术缩小黑痣面积;二期手术在切除部分黑痣基础之上保留深部毛囊再生功能;通过术后随访分析、总结眉部黑痣保眉美容手术效果。评价内容为眉毛再生,眉型、瘢痕、色差。 8例患者分2次手术完成,术区甲级愈合,均达到美容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观察眉毛再生、眉型、瘢痕、色差。瘢痕平均术后12个月软化消退,与正常皮肤颜色接近。眉区部分残留黑痣细胞,可做眉型底色。眉区新生眉毛长势较好,密度略低,与眉区残留黑痣眉色互补,共同形成较好天然眉型。眉部黑毛痣多为良性极少恶变,但较大面积影响美观,多需手术治疗,因其位置特性,常规植皮、皮瓣手术虽能达到治疗效果,但眉毛缺失,眉变形及瘢痕补丁外观严重影响容貌。本眉部黑痣保眉手术方法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又能达到保留眉毛眉型的美容效果。且瘢痕不明显,色差较小,眉型较满意。操作简单,损伤较小,效果确切,实用性较强,值得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预扩张皮瓣修复瘢痕切除后创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报道预扩张皮瓣在瘢痕切除后创面修复的经验。2015年3月至2019年11月,郑州仁济医院显微整形修复外科用预扩张皮瓣进行瘢痕切除创面修复患者26例27处,其中男16例17处、女10例10处,年龄6~32岁,平均24岁。测量瘢痕需要切除面积,在瘢痕周围设计皮瓣并在皮瓣处放置合适的扩张器进行预扩张;扩张后切除瘢痕或病变组织,按照设计皮瓣修复创面,术后放置负压引流。26例患者中,预扩张皮瓣1例出现扩张器周围感染,经冲洗引流抗炎治疗后继续完成扩张,2例皮瓣转移后皮缘少许水疱,换药后愈合;其他皮瓣均血运良好无坏死、愈合后皮瓣质软、弹性好、外形满意,伤口均一期愈合。预扩张皮瓣操作简单、病程短、外观效果好、并发症少、瘢痕形成少且质地柔软、色泽良好,是修复瘢痕切除创面的理想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