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酸石蒜碱通过Akt/Smad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与活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并验证盐酸石蒜碱(LH)抗肝纤维化活性,并初步阐明其机制,为LH研发成为抗肝纤维化药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利用I型胶原 α1(COL1A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筛选LH抗肝纤维化活性,利用SRB方法检测LH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的影响.通过TGF-β1诱导LX2细胞活化建立体外肝纤维化模型,运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LH对肝纤维化标志基因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LH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OL1A1基因启动子活性,提示其可能有抗肝纤维化活性.LH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LX2的增殖,其对LX2细胞的IC50值为(9.79±1.02)μmol/L;LH可以抑制活化的LX2细胞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水平;LH可以抑制Akt/Smad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 LH可能通过Akt/Smad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与活化,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石蒜碱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石蒜碱(lycorine)是存在于石蒜科植物石蒜鳞茎内含量较高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分子式为 C16H17NO4,相对分子量为 287.313,无色棱柱状晶体,熔点 275 ~ 280℃,有右旋光性.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很多石蒜碱衍生物(表 1),如盐酸石蒜碱(lycorine hydrochloride)、二氢石蒜碱(dihydrolycorine)、伪石蒜碱(pseudolycorine)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石蒜碱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盐酸石蒜碱通过circASH2L/miR-124-3p由调控肝癌HCCLM3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盐酸石蒜碱(lycorine hydrochloride,LH)对肝癌HCCLM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对circASH2L/miR-124-3p轴的调控作用.方法:将HCCLM3细胞分为不同浓度LH处理组(LH-L、LH-M、LH-H组)和Con、si-NC、si-circASH2L、LH+pcDNA、LH+pcDNA-circASH2L组;以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HCCLM3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凋亡、迁移和侵袭;qPCR法检测HCCLM3细胞中circASH2L和miR-124-3p的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ASH2L和miR-124-3p的靶向关系;WB法检测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与Con组比较,LH不同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凋亡率与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miR-124-3p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克隆形成数与侵袭细胞数减少(均P<0.05),划痕愈合率与N-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5),circASH2L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不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cASH2L可负向调控miR-124-3p.与si-NC组比较,si-circASH2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凋亡率与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E-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划痕愈合率与N-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克隆形成数与侵袭细胞数减少(均P<0.05).与LH+pcDNA组比较,LH+pcDNA-circASH2L组miR-124-3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P<0.05),凋亡率与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克隆形成数与侵袭细胞数增多(均P<0.05),划痕愈合率与N-cadherin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LH可通过调控circASH2L/miR-124-3p轴来抑制肝癌细胞HCCLM3的增殖、迁移、侵袭并诱导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盐酸石蒜碱对TPC-1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盐酸石蒜碱(LH)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TPC-1细胞,用不同浓度(1.25、2.5、5、10、20、40、60、80和100μmol/L)的LH处理TPC-1细胞48 h,CCK-8法检测LH作用TPC-1细胞的IC50.参照IC50,将对数生长期TPC-1细胞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溶剂对照(DMSO)组、1μmol/L LH组、2μmol/L LH组、4μmol/L LH组、NAC(3 mmol/L)组和LH(4μmol/L)+NAC(3 mmol/L)组.用CCK-8法、平板集落、EdU实验检测L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活性氧(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家族蛋白(p38 MAPK、ERK1/2、JNK、p-p38 MAPK、p-ERK1/2和p-JNK)的水平;免疫荧光检测p-p38 MAPK、p-JNK和p-ERK1/2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1)LH抑制TPC-1细胞增殖,抑制率与LH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比,LH作用48 h的IC50为2.314μmol/L;(2)4μmol/L LH处理后TPC-1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化,LH呈浓度依赖性地使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0.05);(3)LH处理后TPC-1细胞S期比例显著升高,G0/G1期比例显著降低(P<0.05);(4)LH处理后的TPC-1细胞ROS水平相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5)LH处理后TPC-1细胞p38 MAPK、ERK1/2、JNK、p-p38 MAPK、p-ERK1/2和p-JNK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尤以磷酸化蛋白升高显著,具有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且p-p38 MAPK和p-ERK1/2在TPC-1细胞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入核现象;(6)NAC能抑制部分MAPK通路的激活.结论:LH在体外能抑制TPC-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细胞S期阻滞和细胞ROS水平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ROS累积诱导激活部分MAPK通路而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盐酸石蒜碱通过调控circSEPT9/miR-654-5p影响结直肠癌SW62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盐酸石蒜碱(lycoline hydrochloride,LH)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剂量的L H处理SW620细胞(L H-L组、L H-M组、L H-H组),同时将正常培养的SW620细胞记为Con组;实验分组:si-NC组、si-circSEPT9组、LH+pcDNA-circSEPT9组、LH+anti-miR-654-5p组;利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circ-SEPT9、miR-654-5p的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SEPT9与miR-654-5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Con组比较,LH-L组、LH-M组、LH-H组细胞增殖抑制率、miR-654-5p的表达量、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均P<0.05),circ-SEPT9的表达量降低(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circSEPT9可靶向调控miR-654-5p的表达;与si-NC组比较,si-circSEPT9组miR-654-5p的表达量、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均P<0.05);与LH组比较,LH+pcDNA-circSEPT9组、LH+anti-miR-654-5p组miR-654-5p的表达量、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增多(均P<0.05).结论 盐酸石蒜碱可通过调控circSEPT9/miR-654-5p表达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诱导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靶向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及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双向筛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或促进HSV-1在肿瘤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活性药物,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或溶瘤病毒联合疗法奠定研究基础.方法 通过PCR扩增、产物测序对供试病毒HSV-1 F株进行鉴定;采用TCID50法测定HSV-1滴度;建立病毒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筛选具有促进HSV-1在LN229细胞内复制活性的化合物;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病毒空斑减数实验筛选具有抗HSV-1的化合物.结果 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确定供试病毒为HSV-1 F株;成功建立病毒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灵敏度高;化合物佛司可林(FOR)可协同HSV-1抑制LN22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HSV-1复制相关基因ICP4、UL12和Us6的表达;化合物盐酸石蒜碱(LYC)可抑制HSV-1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减少HSV-1病毒形成空斑数、缩小空斑大小.结论 FOR具有促进HSV-1复制相关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活性,有望成为HSV-1溶瘤联合治疗的候选药物;LYC可降低HSV-1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减少病毒空斑数,具有潜在的抗HSV-1生物学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盐酸石蒜碱对脂肪酸诱导H9c2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盐酸石蒜碱(lycorine hydrochloride)对脂肪酸诱导H9c2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脂肪酸(100 μmol/L)诱导H9c2细胞炎性损伤,采用CCK-8法筛选盐酸石蒜碱最佳给药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水平.结果:CCK-8筛选出盐酸石蒜碱的最佳给药浓度为5、10μ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LR4蛋白表达及p-PI3K/PI3K、ROS水平显著升高,p-Akt/Akt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石蒜碱组TLR4蛋白表达及p-PI3K/PI3K、p-mTOR/mTOR、ROS水平显著降低,p-Akt/Akt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盐酸石蒜碱对脂肪酸诱导H9c2细胞炎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p-PI3K、p-mTOR蛋白表达.促进Akt蛋白磷酸化.抑制炎性损伤H9c2细胞内ROS的产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盐酸石蒜碱硫酯体内抗柯萨奇病毒A16的药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盐酸石蒜碱硫酯在体内抗柯萨奇病毒A16(CVA16)的药效.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病毒液方式感染10~11 d的ICR小鼠建立CVA16感染的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盐酸石蒜碱硫酯1.0、0.5、0.25 mg·kg-1组;50 mg·kg-1 R BV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检测盐酸石蒜碱硫酯对病毒感染后小鼠发病情况、小鼠存活率和平均存活日;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肌肉组织中病毒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测定肌肉组织中的病毒滴度;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盐酸石蒜碱硫酯1.0和0.5 mg·kg-1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肌肉组织的病毒滴度和病毒蛋白表达,降低CVA16感染造成的小鼠肌肉组织的炎症损伤,延缓小鼠的发病过程,显著延长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增加小鼠的存活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结论 盐酸石蒜碱硫酯1.0和0.5 mg·kg-1剂量组对CVA16感染小鼠具有显著明确的保护作用,提示盐酸石蒜碱硫酯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