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1~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分值、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显著改善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n=57),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 n=5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 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可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肢体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目标为导向的康复锻炼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目标为导向的康复锻炼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康复锻炼。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对照组FIM量表中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EQ-5D中行动能力、自己照顾自己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观察组,疼痛/不舒服、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目标为导向的康复锻炼可提升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运动能力,可改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以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产妇在知识认知水平、依从性、盆底肌恢复情况和自护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知识认知水平及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知识认知水平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产后6 w国际通用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产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产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目标导向式康复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盆底康复训练认知水平和依从性,促进产后盆底肌恢复,提高自我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抗抑郁治疗,对照组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冗思反思量表评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分、自杀意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聚焦解决思维中资源利用与 目标导向2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其冗思水平,减少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自杀意念,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肝癌切除手术患者目标导向性血糖监测的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检索并总结肝癌切除手术患者目标导向性血糖监测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应用PICO程式结构化临床问题,检索中国指南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国际指南图书馆,英格兰学院间指南网,UpToDate,BMJ,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采用相关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包括指南6篇,专家共识3篇,原始研究6篇,总结出18条审查指标,包括多学科团队构建、术前评估及健康教育、监测方法、术前/术中/术后目标导向性血糖监测措施、异常血糖处理、术后交接及管理等内容.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肝癌切除手术患者目标导向性血糖监测的最佳证据,为规范临床血糖监测及控制,降低血糖异常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术后康复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1例二次肺移植患儿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4/1/6
总结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肺排斥反应行双肺移植术,且在肺移植术后并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行二次肺移植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实施阶梯式侧卧位和俯卧位交替的无创机械通气,改善肺功能;采用序贯式气道廓清,控制肺部感染;给予精准的容量管理,预防肺水肿;加强病情观察及用药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及排斥反应;提供目标导向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落实心理护理措施,提升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加强健康教育及随访管理,改善长期生存质量.经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患儿术后26d康复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心源性休克行体外膜肺氧合患者的撤机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总结1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心源性休克行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患者的撤机护理实践.护理要点如下:采用跨专业团队合作模式,组建体外膜肺氧合专班小组;制订目标导向性体外膜肺氧合管理方案,实施个体化撤机前护理;完善撤机前评估与准备,加强撤机中的配合及撤机后的观察.该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术后第7天成功撤除体外膜肺氧合,术后第10天康复出院,随访时状态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对手外伤患者康复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对手外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严重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Carroll手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和Carroll手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上述项目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导向式重复性运动训练法能够提高手外伤术后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手功能评分,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目标导向性康复护理对ICU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目标导向性康复护理对ICU高血压脑出血的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研究提高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控、体位转变、药物治疗等.研究组患者采用目标导向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结果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结果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性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ICU高血压脑出血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