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房压力变化对虹膜变形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房水流动及虹膜变形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因瞳孔阻滞造成前后房压差所引发的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方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正常虹膜形状(虹膜-晶状体间隙为30 μm)和瞳孔几乎后粘连(虹膜-晶状体间隙为5 μm、2 μm)下的房水流动及虹膜变形,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求解房水流动,并基于单向流固耦合技术进行虹膜在流场作用力下变形的有限元分析。结果::30 μm的正常虹膜-晶状体间隙前后房的压力几乎相等;对于5 μm和2 μm的虹膜-晶状体间隙,后房比前房压力分别高31 Pa和815 Pa。利用乘幂函数对前后房压差与虹膜-晶状体间隙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发现当该间隙小于3 μm后,前后房压差将异速增加形成显著虹膜膨隆,导致虹膜表面与角膜接触,引发房角关闭。结论::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虹膜膨隆与房水流动的相互作用特征,能进一步定量揭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瞳孔阻滞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臂间收缩压差对原发性青光眼视野进展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臂间收缩压差(IASBPD)对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野损害进展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3年8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9例(69眼),均行5次以上视野检查。根据Humphrey视野计的青光眼进展引导分析(GPA)结果分为视野进展组和视野无进展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多次双臂序贯血压测量。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患者34例(34眼),其中视野进展组15例(15眼),无进展组19例(19眼),2组的IASBPD分别为(10.6±9.0)mmHg(1 mmHg=0.133 kPa)、(5.3±2.8)mmHg,视野进展组较无进展组高5.26 mmHg(95%可信区间为0.14~10.37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77, P=0.045)。2组间脉压差、平均动脉压、舒张期眼灌注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946、-1.118、-1.967,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ASBPD≥10 mmHg是视野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 OR=20.310, P=0.022)。将患者分为IASBPD<10 mmHg组(26眼)和IASBPD≥10 mmHg组(8眼),2组的视野进展率分别为30.8%和87.5%,2组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进展率分别为42.3%和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1、0.030)。 结论::IASBPD增大可能是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野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婴儿Alagille综合征超声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儿女,50 d,因生后黄疸持续不退、大便色浅来我院就诊。患儿38 +5周顺产,出生体重3.2 kg,父母、姐均体健。产前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查体:患儿身长52 cm,体重3.8 kg(均为第2~5百分位数);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额部突出,尖下颏( 图1),肝肋下3 cm,脾肋下未及。大便呈黄白色,小便色正常。腹部超声显示:肝轻度增大(肝右叶肋缘下3.4 cm),被膜光整,实质回声均匀,肝动脉内径1.4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肝动脉分支血流接近但未达肝包膜( 图2),门静脉右支前壁厚1.0 mm( 图3);胆总管显示不清,左右肝管可见( 图4);胆囊形态及收缩良好( 图5);脾不大;双肾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显示:主肺动脉内径9.5 mm;左、右肺动脉狭窄(内径分别为2.8 mm、3.2 mm);左、右肺动脉前向血流加速[左侧400 cm/s( 图6),右侧376 cm/s],压差增加(左侧64 mmHg,右侧57 mmHg,1 mmHg=0.133 kPa)。未行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脊柱X线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异常:丙氨酸转氨酶8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59 U/L,γ-谷氨酰转移酶582 U/L,碱性磷酸酶501 U/L,总胆汁酸111.3 μmol/L,总胆红素123.2 μmol/L,直接胆红素95.6 μmol/L。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结果示:患儿JAG1基因携带c.2916+1G>A杂合剪接突变,父母该位点无变异。虽然患儿父母拒绝为其行肝活检,但综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尤其是基因检测结果,该患儿确诊为Alagille综合征(Alagille syndrome,ALG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4小时血压参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24 h血压参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神经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POAG患者作为POAG组,5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24 h眼压和血压的同步监测,比较2组受检者24 h血压参数、眼灌注压及眼压的差异,并分析POAG组患者24 h血压参数、眼灌注压及眼压与相关视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POAG组的24 h平均眼压、眼压差、眼灌注压差及脉压差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6.57、2.29、2.39,P<0.05).②POAG组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t=3.02,P=0.003),其收缩压最高值、收缩压波动值、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最高收缩压及其波动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38、5.27、4.13、4.13、4.14,P<0.001).③POAG组24 h平均舒张压、舒张压最高值、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最高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2.22、2.50、2.29、2.10,P< 0.05).④POAG组患者的24 h血压相关参数与视神经损害相关性:平均眼压是POAG视野的平均缺损值(MD)的影响因素,二者呈负相关(b=-0.44,P=0.004);盘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平均眼压(b=-0.956,P=o.001)、眼压差(b=-1.125,P=0.003)呈负相关;夜间平均舒张压(b=0.395,P<0.001)和夜间平均动脉压(b=0.046,P=0.001)分别与AP100和AP50值呈正相关.结论:①24 h血压相关参数与POAG的视神经损害之间存在相关性;②夜间眼灌注压、夜间舒张压和夜间动脉压可能是POAG视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③在POAG的治疗中,稳定的血压和靶眼压有利于保持有效的稳定的眼灌注压,提示在关注降眼压治疗POAG的同时应该关注血压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虹膜膨隆过程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虹膜膨隆情况下虹膜变形与眼压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 针对目前虹膜膨隆过程中描述其变形与前后房压差之间定量关系不清楚的情况,采用理论建模的方法并且根据虹膜膨隆典型形态,简化结构特征;依据力学原理,建立了虹膜应变与前后房房水压差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 将虹膜膨隆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虹膜的杨氏模量E不仅与虹膜半径R有关,更和应变系数K成正比.结论 给出了一种计算虹膜膨隆应变的简单方法,可以直接根据超声生物显微镜扫描结果计算虹膜组织的力学特性,为临床医生选择适时手术时机,防止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失明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CO2气腹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眼内压及循环系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CO2气腹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眼内压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CO2气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实施无气腹压力手术.选取术前(T0)、开腹或气腹10 min(T1)、开腹或气腹30 min(T2)三个时间点,对比两组患者三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差(MAP)、中心静脉压(CVP)、眼内压(IOP),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术前、手术结束1 h及术后1 d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T0时两组患者的HR、MAP及CVP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及T2时,对照组患者HR、MAP及CVP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②T0时两组患者IOP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及T2时,对照组患者IOP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③术前及术后1 d两组患者MMSE得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实验组患者MMSE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CO2气腹状态会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循环系统及眼压产生较大的影响,应加强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应综合考虑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进"人字形"卧位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并探讨改进头低足高"人字形"卧位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108例,依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进头低足高"人字形"卧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头低足高截石位.分别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体位安置前3 min、安置后3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并计算差值、恢复平卧位前3 min、恢复平卧位后3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并计算差值;于麻醉诱导后体位安置前3 min(T0)、气腹并头低足高位后3 min(T1)、60 min(T2)、120 min(T3)、恢复水平卧位前3 min(T4)、气腹解除恢复平卧位后3 min(T5)、30 min(T6)测量眼内压并记录;调查手术医生对于2种体位的满意度,并于术后24 h、48 h对患者进行随防,调查并记录患者肩部疼痛情况和下肢疼痛麻木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位摆放前后及体位恢复前后的心率差值分别为(2.11±0.92)、(-2.78±1.01)次/min,对照组分别为(5.98±2.98)、(-6.03±1.9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1、-9.851,均P<0.01).观察组体位摆放前后及体位恢复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差值分别为(1.67±1.23)、(2.21±0.89)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分别为(7.20±2.30)、(6.41±1.8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12、14.811,P<0.01).在T0、T6两个时间点,2组患者眼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5的每个时间点观察组的平均眼压值分别为(13.64±1.66)、(16.56±1.82)、(19.78±1.70)、(21.00±1.71)、(18.53±1.77)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15.59±2.03)、(19.40±1.89)、(23.22±2.15)、(25.38±2.09)、(22.35±1.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2~11.907,均P<0.01).各时间点差值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461~13.449,均P<0.01).观察组肩部疼痛发生率及下肢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26%(5/54)、7.41%(4/54),低于对照组的46.29%(25/54)、31.48%(1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9.755,P<0.01);观察组肩部疼痛及下肢疼痛评分分别为(1.38±0.38)、(2.02±0.34)分,低于对照组的(4.44±0.48)、(3.85±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61、20.162,P<0.01).手术医生对观察组体位的满意率为87.04%(47/54),高于对照组的55.56%(3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9,P=0.024).结论 在满足手术暴露需要的基础上,改进"人字形"头低足高位较头低足高截石位能更好地维持心率血压稳定,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眼压值的升高,减少了术后下肢和肩部疼痛的发生率,能提高手术患者的体位舒适度,有利于患者的手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高眼压症与成人高眼压症患者长期随访后的临床特点与转归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儿童高眼压症和成人高眼压症患者长期随访后的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且符合入选标准的57例高眼压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儿童组患者24例(48眼),年龄9~18岁;成人组患者30例(60眼),年龄21~66岁.对两组患者进行3~4a的随访,按照每个季度(4月为春节、7月为夏季、10月为秋季、1月为冬季)复诊监测患者不同季节下的视力、眼压、视盘C/D比值、视野变化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结果 儿童组患者眼压水平与眼压波动幅度均大于成人组(均为P<0.05).儿童组首诊门诊连续3次检测眼压≥21 mmHg(1 kPa=7.5 mmHg)者48眼、≥30 mmHg者17眼;成人组≥21 mmHg者54眼(4例均单眼高眼压)、≥30 mmHg者11眼.儿童组24 h眼压高峰为早晨8:00~ 10:00,低谷为晚上22:00~2:00,眼压差为2.9 ~ 22.0(8.95±3.38) mmHg;成人组眼压高峰为夜间2:00~4:00,低谷为晚上18:00~20:00,眼压差为1.0~8.5(5.75±1.46) mmHg.儿童组患者的24 h眼压峰值与谷值均明显受季节影响,冬天显著高于夏天(P<0.05);与成人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O.05).儿童组患者四季眼压波动有差异,冬天显著高于夏天(P<0.05).儿童组中男孩与女孩性别之间四季眼压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中四季眼压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儿童组相比眼压差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随访3~4a,儿童组患者有1例发展为青光眼,其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视野出现鼻侧阶梯,且患者近视进展比较快;有12例眼压趋于下降,神经纤维层厚度未见明显变化,视野未见明显异常;成人组患者有2例发展为青光眼,其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视野出现鼻侧阶梯,有1例伴发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结论 儿童高眼压症患者眼压常呈波动性,眼压高峰值多数超过30 mmHg,其明显受季节影响;成人高眼压症患者眼压受季节影响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114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按1:1分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者归为观察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呼吸频率(RR)、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和胸腔体液含量(TFC)变化,比较两组肺功能变化和围麻醉期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HR、MAP、RR、Pplat和Ppeak均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在手术切皮即刻、手术切皮后5 min、手术30 min时刻均低于对照组(P<0.05),SpO2和TFC组内、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气管拔管后,两组呼吸指数变化不显著(P>0.05),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均显著降低(P<0.05),生理死腔量/潮气量仅对照组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高龄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中,麻醉效果可靠,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平衡、呼吸参数和肺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清醒更快,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近期恢复和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近期恢复和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行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近期恢复和远期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术后各时间段24 h眼压差组间比较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且波动幅度较观察组明显增大(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眼压几乎无明显改变(P>0.05);护理前2组患者精神心理、症状与视功能、社会活动以及身体机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2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患者SAS和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临床应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