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榴皮多酚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mTOR/HIF-1α/RORγt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石榴皮多酚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石榴皮多酚低、中、高浓度组和阳性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于大鼠双耳内侧面耳导管开口处均匀涂抹100%油酸,0.5 ml/次,1次/d,并于涂抹油酸的第21天开始在大鼠耳廓同一部位皮下注射痤疮丙酸杆菌液50 μl,1次/d,连续3 d,构建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肉眼观察提示造模成功后外用药物,石榴皮多酚组给予不同浓度(质量分数分别为1.4%、2.8%、5.6%)石榴皮多酚软膏0.5 mg,阳性组给予盐酸克林霉素凝胶0.5 mg,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2次/d,连续用药2周。末次用药24 h后,取腹主动脉血,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剪取大鼠耳廓模型处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组织中mTOR/HIF-1α/RORγt表达水平。对满足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满足的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石榴皮多酚组及阳性组大鼠耳廓造模处囊肿脱屑及痂皮明显改善,表皮角化改善,真皮层炎症因子浸润减少。IL-17水平在石榴皮多酚低浓度组(61.03 ± 5.99)ng/L、中浓度组(55.35 ± 2.24)ng/L、高浓度组(54.35 ± 4.29)ng/L、阳性组(48.11 ± 4.07)ng/L及空白组(42.10 ± 5.62)ng/L均明显低于模型组(70.24 ± 3.30)ng/L, t = 3.12、5.34、5.70、8.29、10.54,均 P<0.05。免疫组化显示,HIF-1α表达水平在石榴皮多酚低浓度组(0.29 ± 0.05)、中浓度组(0.29 ± 0.03)、高浓度组(0.33 ± 0.02)及阳性组(0.30 ± 0.0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0.41 ± 0.04), t值分别为4.89、5.50、3.62、5.21,均 P<0.05;RORγt表达水平在石榴皮多酚低浓度组(0.28 ± 0.02)、高浓度组(0.31 ± 0.04)均低于模型组(0.35 ± 0.02), t值分别为3.68、2.18,均 P<0.05;各组间mTO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119)。 结论:石榴皮多酚可以改善大鼠痤疮模型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RORγt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石榴皮多酚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及AKT/Sox9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石榴皮多酚对金黄地鼠皮脂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基质组和0.48%、0.96%、1.92%石榴皮多酚软膏组及维A酸乳膏组,每组6只,分别于双侧皮脂腺斑处涂抹1 g相应的软膏或乳膏连续4周,每日2次,于干预后第0、7、14、21、28天测量双侧皮脂腺斑,以最大纵径×最大横径来计算皮脂腺斑面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脂腺斑AKT/sox9信号通路表达水平。各组间不同时间点皮脂腺斑面积大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0.96%石榴皮多酚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为(50.48±2.41)mm 2,1.92%石榴皮多酚组为(48.24±2.56)mm 2,维A酸组为(48.31±2.76)mm 2,均明显小于基质组(57.99±3.29)m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69、3.98、3.65, P值分别为0.012、0.001、0.001)。1.92%石榴皮多酚组(0.39±0.04)和维A酸组(0.38±0.03)Sox9表达水平低于基质组(0.44±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0)。各组间AKT表达水平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 F=1.645, P=0.199)。 结论:石榴皮多酚可以减小金黄地鼠皮脂腺斑面积,抑制皮脂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ox9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石榴皮多酚提取物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究石榴皮多酚(PPP)提取物联合二甲双胍(ME)对 2 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 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 T2DM 小鼠模型.连续治疗 4 周,期间观察并记录小鼠一般状况(GC):进食量(FI)、饮水量(WI)及体质量(BW);小鼠糖耐量相关指标(GTRI):空腹血糖(FBG)、口服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记录并用空腹胰岛素与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功能相关指标(IFRI):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性指标和β细胞功能.结果 小鼠在造模成功后的第1 周开始出现FI、WI增多,但BW减轻的糖尿病症状.T2DM小鼠经PPP和ME治疗后发现:两药均能显著改善小鼠的WI、BW、GTRI和IFRI,但对FI的影响不明显;两药对小鼠GC、GTRI和IFRI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药联合使用在改善小鼠GTRI和IFRI方面均具有交互作用,且该交互作用在改善除FBG外的其他GTRI和IFRI指标方面均要显著强于单独用药.结论 PPP能有效治疗T2DM,其治疗作用与ME基本相当.当PPP与ME联合使用时,两者存在交互作用以协同治疗 T2DM.因此,PPP 联合 ME 有可能成为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T2DM的新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基于TRPV1/AMPK通路探讨石榴皮总多酚对亚油酸诱导的人皮脂腺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探讨石榴皮总多酚(pomegranate peel polyphenols,PPPs)对亚油酸(linoleic acid,LA)诱导的永生化人皮脂腺SZ95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Z95细胞,运用LA诱导构建脂质过度合成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PPs对SZ95细胞活力的影响;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脂质合成情况;qRT-PCR检测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 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mRNA 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 TRPV1、AMPK、磷酸化 AMPK(phosphorylated AMPK,p-AMPK)蛋白表达.采用siRNA进行细胞转染,观察沉默TRPV1后PPPs对LA诱导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及TRPV1/AMPK通路的影响.结果 1.25、2.5、5μg/mL的PPPs对SZ95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且均可显著抑制LA诱导的脂质过度合成(P<0.01),其中5μg/mLPPPs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脂质合成明显增加(P<0.01),TRPV1、AMPKmRNA表达及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PPs对无LA诱导的SZ95细胞基础脂质合成无明显影响,TRPV1、AMPK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但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PPPs明显减少LA诱导下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P<0.01),明显提高TRPV1、AMPKmRNA表达及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沉默TRPV1显著增加了 LA诱导下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P<0.01),并显著减弱了 PPPs对SZ95细胞脂质过度合成的抑制(P<0.01),显著降低其TRPV1、AMPK的mRNA及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 PPPs可有效抑制LA诱导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RPV1/AMPK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石榴皮多酚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探讨石榴皮多酚(PPPs)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胰岛素抵抗(IR)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45只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PPs组,各15只.模型组和PPPs组孕鼠经腹腔注射45 mg/kg链脲佐菌素制备GDM模型大鼠,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PPPs组大鼠按300 mg/kg PPPs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4 d后检测空腹尾静脉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尿酸(UA)、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尿液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计算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模型组和 PPPs 组大鼠血清 HbA1c、FBG、FINS、TNF-α、IL-1β、IL-6、hs-CRP、MDA、UA、BUN、SCr 和尿液NAG、KIM-1水平以及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PPs组大鼠血清HbA1c、FBG、FINS、TNF-α、IL-1β、IL-6、hs-CRP、MDA、UA、BUN、SCr 和尿液 NAG、KIM-1 水平以及 HOMA-IR 均显著低于模型组,SOD 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PPs能够显著减轻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血糖和肾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不同浓度的石榴皮多酚软膏对兔耳粉刺模型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石榴皮多酚软膏对兔耳粉刺模型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确定痤疮治疗的最佳石榴皮多酚软膏浓度.方法 采用家兔左、右外耳道外缘处约2.0 cm×2.0 cm范围涂抹2%煤焦油溶液约0.5 mL,1次/d,连续2周以制成动物粉刺模型.将不同浓度(18%、9%、3%)的石榴皮多酚制备成软膏,均匀涂抹于兔耳粉刺模型,2次/d,连续4周.取材后在光镜下观察兔耳粉刺模型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 石榴皮多酚中剂量组与阳性药物(异维A酸)组对粉刺模型病理组织形态学兔耳炎症程度、角化程度、毛囊扩张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兔耳炎症、角化、毛囊扩张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石榴皮多酚中剂量组与阳性药物组均能显著降低兔耳炎症程度、角化程度、毛囊扩张程度(P<0.01);石榴皮多酚高剂量组与石榴皮多酚低剂量组也能降低兔耳兔耳炎症程度、角化程度、毛囊扩张程度(P<0.05),但不如石榴皮多酚中剂量组与阳性药物组(P<0.05).结论 石榴皮多酚中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对兔耳粉刺模型的抗角化及抗炎作用最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石榴苷抗炎、抗氧化及抗感染活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安石榴苷(punicalagin,PUN)是石榴皮多酚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约占60%~70%),其分子式为C48H28O30,相对分子质量为1 084.72,呈棕黄色不定型粉末状,极性强,易溶于水.近年来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而受到关注,并越来越多地用于炎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研究.本文就PUN的抗炎、抗氧化及抗感染等生物药理活性及其对几种组织器官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PUN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PUN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对LO2肝细胞的损伤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石榴皮多酚纯化物 (安石榴苷含量高于80%) 对LO2肝细胞的损伤影响.方法 将LO2肝细胞分为药物组 (给予3.125、6.250、12.500、25.000、50.000、100.000、20.000μg/mL的石榴皮多酚纯化物) 、阴性组 (给予正常培养基) , 置于37℃、5%CO2环境下培养24h后, 采用CCK8法测定OD值, 计算抑制率;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碱性磷酸酶 (ALP)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释放量的变化;采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观察LO2肝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凋亡情况.结果 与阴性组比较, 不同浓度药物组OD值降低, LO2肝细胞存活率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不同浓度药物组细胞培养液中ALT、AST、ALP含量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对体外培养LO2肝细胞无损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石榴皮多酚软膏通过介导TGF-β/Smad信号通路以抗痤疮瘢痕形成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石榴皮多酚软膏抗增生性痤疮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于烫伤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阴性对照组及石榴皮软膏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超高剂量组6组,每组6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湿敷,阴性对照组涂1 mL基质,石榴皮软膏组按低、中、高、超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1 mL的相应浓度的石榴皮多酚软膏1次.自造模日起观察创面情况,并于造模后第7、14、21天分别取各组大鼠创面皮肤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及免疫组化检测TGF-β1、Smad4水平.结果 石榴皮多酚软膏中剂量组能降低TGF-β1、Smad4表达(P<0.05),抑制瘢痕形成.结论 石榴皮多酚软膏可以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抗增生性痤疮瘢痕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石榴皮多酚对人前列腺癌PC-3荷瘤小鼠合理剂量 及毒性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石榴皮多酚对裸鼠的合理剂量,及其对人前列腺癌PC-3荷瘤小鼠心脏 、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上下法检测石榴皮多酚对裸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构建人前列腺癌PC-3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石榴皮多酚高 、中 、低(187、112、80 mg/kg体质量)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100 mL/kg体质量),每组8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17 d后,取PC-3荷瘤小鼠心脏 、肝脏和肾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石榴皮多酚对荷瘤小鼠心脏 、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影响.结果 石榴皮多酚对裸鼠的LD50为2800.0 mg/kg,95% 置信区间为981.8~3250.0 mg/kg.石榴皮多酚低剂量组荷瘤小鼠心脏 、肝脏和肾脏组织无病理性变化,石榴皮多酚中 、高剂量组荷瘤小鼠心脏 、肝脏和肾脏组织有炎性浸润作用.结论 确定了石榴皮多酚对人前列腺癌PC-3荷瘤小鼠的合理给药剂量,该给药剂量对荷瘤小鼠心脏 、肝脏和肾脏组织无毒副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