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藜芦醇对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女性卵巢内可募集卵母细胞数量减少,并见质量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AMH<1 mg·L-1;AFC<10 个;FSH≥ 10 IU·L-1),发病率约为10%,并呈现年轻化趋势[1].DOR最终会导致各种激素的异常,女性生育能力降低,不孕等[2].现今对于DOR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仍是辅助生殖技术.但事实上仍有一些患者排斥包括辅助生殖技术在内的外科手术方式而选择保守治疗,现今对DOR的治疗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临床上常用的治疗DOR的药物有潜在的副作用,而辅助生殖技术由于成本高,并非大多数患者的首选.因此,探索DOR的作用机制,开发健康无害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基础的干预在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框架的干预在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烟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及永久性肠造口术的11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与观察组(2019年1—6月),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采用肠造口患者造口知信行量表(CPCKAPS)、社会影响量表(SIS)比较干预效果。结果:最终纳入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造口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1.15±2.33)、(44.53±3.94)、(25.21±3.1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377、-4.575、-2.422;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IS量表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社会隔离维度得分分别为(17.62±3.94)、(10.78±2.49)、(15.81±3.4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143、2.102、3.024; P<0.05)。 结论:以适应性领导理论为框架的干预方案,可更好促进患者造口知识、态度、行为改变,有效降低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诱导多能干细胞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糖尿病足溃疡等慢性创伤在人群中广泛流行,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在现有的治疗方式下,糖尿病足溃疡往往愈合不良且容易复发,因此找寻新型疗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其在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中的作用已得到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证实。然而,由于获取干细胞往往依赖于侵入性手段,免疫排斥和移植后的细胞存活率低等问题也限制了干细胞疗法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近年来,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表现出很强的转化潜能。该文将围绕iPSC在包括糖尿病溃疡和肢体缺血在内的创伤愈合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及前景、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和改善安全性的方法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精细化造口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精细化造口干预对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接受Miles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1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入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1例为观察组,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精细化造口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造口适应能力[造口适应量表(OAS)]、自护能力[自我干预能力实施量表(ESCA)]、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IS量表(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社会孤立)评分[(12.23±4.02)分、(6.12±1.48)分、(10.02±3.25)分]及总分[(33.49±4.16)分]与对照组[(15.23±3.47)分、(9.02±1.47)分、(13.25±2.47)分、(42.52±3.4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034、9.928、5.651、11.904,均 P<0.05);观察组患者OAS量表各维度评分[(65.41±6.54)分、(70.21±6.02)分、(47.21±5.95)分、(182.83±14.91)分]及总分[(182.83±14.91)分]与对照组[(54.62±6.31)分、(61.13±5.95)分、(39.52±6.24)分、(155.27±15.1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479、7.585、6.369、9.262,均 P<0.001);观察组患者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34.54±5.18)分、(23.63±4.25)分、(0.48±4.22)分、(28.63±3.75)分]与对照组[(30.29±5.04)分、(19.58±3.57)分、(35.25±4.04)分、(24.58±2.5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199、5.211、6.393、6.370,均 P<0.001);观察组患者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75.46±7.42)分、(74.97±7.55)分、(77.13±8.25)分、(63.43±6.75)分、(79.24±5.91)分]与对照组[(64.17±7.01)分、(67.15±7.22)分、(68.41±7.95)分、(52.93±8.14)分、(62.51±8.3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899、5.346、6.059、7.091、11.688,均 P<0.001)。 结论: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精细化造口干预可明显改善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病耻感,促进造口适应,且能显著提升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为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专科内涵提供明确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脓疱型银屑病患儿病耻感对其学习退缩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脓疱型银屑病患儿病耻感对其学习行为的影响。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应用病耻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学习退缩行为量表对湖南省儿童医院86例脓疱型银屑病学龄患儿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患儿病耻感、社会支持对其学习行为的影响,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儿童脓疱型银屑病患儿学习退缩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学龄患儿病耻感总分(42.85±3.98)分,学习退缩行为总分(73.96±3.98)分,社会支持总评分(25.82±3.8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病耻感总评分及其各维度与学习退缩行为总评分、心理退缩行为评分及积极学习行为呈正相关( P<0.05),而与社会支持总评分、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隔离、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定期接受随访、接受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利用度是影响脓疱型银屑病患儿重返学校后学习退缩行为的主要因素( P<0.05)。 结论:学龄儿童脓疱型银屑病患儿重返学校后病耻感及学习退缩行为较明显,社会应给予患儿相关支持,以减轻患儿病耻感,提高患儿对疾病认知及自信心,让患儿重新适应校园生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夫妻间活体供肾移植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分析夫妻间肾移植术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0月至2018年12月实施的夫妻间肾移植(夫妻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完成的父母与子女间(父母组)以及直系兄弟姐妹间(兄妹组)肾移植进行比较,分析三组活体肾移植受者的移植效果。结果:夫妻间肾移植3年及5年移植肾存活率为94.1%及83.7%,与另外两组活体肾移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260);在术后3年内各时间点血肌酐比较上,夫妻间肾移植与其他类型活体肾移植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3年及5年的血肌酐比较上,夫妻间肾移植与直系兄妹间肾移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比父母子女间肾移植的血肌酐值更低( P=0.014、0.038);夫妻间肾移植术后1年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亲属肾移植( P=0.029);供者年龄,受者性别,供、受者体型匹配及术后1年内AR的发生与活体肾移植术后1年血肌酐具有独立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048、-26.03、-15.95及10.23; P=0.003、 P<0.001、 P<0.021及 P<0.013)。 结论:夫妻间肾移植相比于其他类型亲属肾移植具有同样可靠的临床效果,可以成为供肾来源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力推广,但相比其他类型活体肾移植应更加警惕排斥反应的发生以获得更佳的肾移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同伴叙事教育对头颈癌患者术后自我形象水平和病耻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同伴叙事教育对头颈癌患者术后自我形象水平和病耻感的干预效果,为开展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78例头颈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同伴叙事教育,干预时间为4周。采用自我形象量表(BIS)和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形象水平和病耻感。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37例,对照组纳入38例。2组患者干预前BIS、SI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BIS中情感、行为、认知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4.41 ± 1.04)、(1.95±0.51)、(3.81±0.63)、(10.16±2.05)分,低于对照组的(5.08±1.08)、(2.82±0.60)、(5.42±0.76)、(13.32±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76~6.86,均 P<0.01);试验组患者干预后SIS中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社会隔离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7.57±2.67)、(9.08±1.55)、(12.14±3.73)、(46.14±4.95)分,低于对照组的(19.18±3.70)、(10.68±1.61)、(14.18±3.83)、(51.68±6.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6~4.38,均 P<0.05)。 结论:同伴叙事教育有利于减少头颈癌患者术后自我形象问题和病耻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疾病耻辱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对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疾病耻辱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该院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心理弹性、疾病耻辱感、生活质量的影响,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疾病耻辱感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估,生活质量采用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CD-RISC总分及坚韧性、乐观性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SIS总分及社会排斥、内在羞辱感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QLSBC总分及信仰因子、心理因子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干预在中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疾病耻辱感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梅毒患者病耻感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梅毒患者病耻感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梅毒患者84例为观察组;并于同时期选取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并采用Pearson分析各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社会影响量表(SIS)总分为(67.12±10.99)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梅毒患者SIS量表因子社会隔离、社会排斥、内在羞耻以及总分均与GQOL-74各项因子均呈负相关(均 P<0.05),与SAS和SDS呈正相关(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于梅毒的病耻感,社会社交情况、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生活质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P<0.05),SAS、SDS为显著正向影响(均 P<0.05)。 结论:梅毒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且其病耻感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与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也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中可通过改善患者的病耻感以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干预方案对烧伤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的心理干预方案对烧伤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和干预组58例(ACT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Social Impacte Scale,CD-RISC)、接纳与行动问卷(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AAO-Ⅱ)、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nte,SIS)及烧伤患者健康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Health Scale,BSHS-C)评分结果。结果:干预组CD-RISC、AAO-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组社会排斥、经济歧视、内在羞耻感、社会隔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组BSHS-C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CT心理干预方案对烧伤患者作用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及病耻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工作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