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带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心理韧性成长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携带埋藏式心脏起搏器(pacemakers,PM)患者出院后的心理韧性体验,深度探究其感受变化过程.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5月选取我院起搏器随访门诊的11例携带PM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借助NVivo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经历2个时期,各时期分别提炼出5个主题:植入第1个月的心理韧性建立危机期(无奈、强烈的不确定感、心理机能调节失衡、自我形象受损、渴求康复锻炼的指导).植入第6个月的心理韧性调控期(调整与适应变化,接纳现状;重塑认知;生活态度的调节;延续护理服务及医疗技术的空缺;渴望获取疾病管理信息).结论建议医护人员依据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韧性特点,分类制定携带PM患者的术后管理方案,重视植入初期心理韧性建设的影响因素,注重患者心理发展形势,强化术后患者的信息与情感支持,持续关注术后调控期康复患者的心理韧性,发挥其带动同伴患者的优势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RS-SchwabⅥ级截骨术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短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SRS-Schwab Ⅵ级截骨术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SRS-Schwab Ⅵ级截骨术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的19例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的资料,男8例、女13例,年龄(39.7±11.2)岁(范围23~58岁)。病因学包括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8例、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11例。影像学测量参数包括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incidence,PI)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等。应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简明量表调查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naires-22,SRS-22)评估临床疗效。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脊髓神经功能。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14.5±65.8)min,术中出血量为(2 995.3±1 357.6)ml,截骨节段数为(2.4±0.6)个,融合节段数为(11.0±1.7)个。随访时间为(24.9±9.5)个月。术前、术后第5天及末次随访时GK( F=658.56, P<0.001)、SVA( F=18.86, P<0.001)、LL( F=180.73, P<0.001)、TK( F=166.12, P<0.001)、PT( F=14.68, P<0.001)、SS( F=6.03, P=0.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P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29, P=0.750)。术前GK为107.3°±8.9°,术后第5天改善至39.8°±12.8°( t= 25.59, P<0.001),矫正度数为67.6°±11.5°,矫正率为63.2%±10.1%;末次随访时GK为35.4°±11.6°,与术后第5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9, P=0.006)。术前SVA为(38.2±18.7)mm,术后第5天改善至(18.3±10.1)mm( t=4.59, P<0.001);末次随访时为(16.4±10.6)mm,与术后第5天相比无明显矫正丢失( t= 0.83, P=0.419),稳定于正平衡状态。末次随访时SRS-22量表评分的功能维度为(3.8±0.3)分和自我形象维度为(3.9±0.2)分,均高于术前水平(3.5±0.5)分和(2.9±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7例患者术中出现神经电生理监测不良事件,但术后未见新发神经损害;1例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无异常,但术后因脊髓周围血肿压迫发生神经损害。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内固定失败并发症。 结论:SRS-Schwab Ⅵ级截骨术用于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畸形矫正效果,术后短期随访畸形矫正维持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同伴叙事教育对头颈癌患者术后自我形象水平和病耻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同伴叙事教育对头颈癌患者术后自我形象水平和病耻感的干预效果,为开展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78例头颈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同伴叙事教育,干预时间为4周。采用自我形象量表(BIS)和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形象水平和病耻感。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37例,对照组纳入38例。2组患者干预前BIS、SI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BIS中情感、行为、认知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4.41 ± 1.04)、(1.95±0.51)、(3.81±0.63)、(10.16±2.05)分,低于对照组的(5.08±1.08)、(2.82±0.60)、(5.42±0.76)、(13.32±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76~6.86,均 P<0.01);试验组患者干预后SIS中社会排斥、内在羞耻感、社会隔离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7.57±2.67)、(9.08±1.55)、(12.14±3.73)、(46.14±4.95)分,低于对照组的(19.18±3.70)、(10.68±1.61)、(14.18±3.83)、(51.68±6.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6~4.38,均 P<0.05)。 结论:同伴叙事教育有利于减少头颈癌患者术后自我形象问题和病耻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造口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分析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1日。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含2 9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0.51,95% CI:0.28~0.92)、居住地( OR=3.08,95% CI:1.87~5.06)、造口漏味频率( OR=5.81,95% CI:3.53~9.55)、自我护理程度( OR=0.60,95% CI :0.41~0.90)、造口接受程度( OR=0.12,95% CI:0.07~0.22)、与医护人员交流程度( OR=0.33,95% CI :0.20~0.55)、参加造口人活动( OR=0.25,95% CI:0.10~0.63)、造口类型( OR=4.04,95% CI:2.33~7.02)、配偶接受造口程度( OR=0.19,95% CI:0.06~0.58)、护理隐私( OR=0.13,95% CI:0.05~0.32)、家庭关系( OR=0.09,95% CI:0.04~0.19)、粪便渗漏( OR=8.20,95% CI:4.60~14.63)自我隐瞒( OR=0.81,95% CI:0.76~0.85)、屈服( OR=0.57,95% CI:0.27~0.77)、对专业人士及亲友的依赖( OR=0.26,95% CI:0.14~0.39)、抑郁( OR=0.65,95% CI:0.52~0.75)、自尊( OR=0.44,95% CI:0.37~0.51)、社会支持( OR=-0.63,95% CI:-0.67 ~-0.59)、面对( OR=-0.46,95% CI:-0.66~-0.22)、自我效能( OR=-0.57,95% CI:-0.71~-0.39)是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P<0.05);而性别、学历、家庭月均收入、造口并发症、对性生活影响程度、身体形象是否改变、除配偶外其他家属对造口的接受程度以及回避对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水平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众多,医护人员应根据影响因素尽早识别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制订干预措施以降低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固定正畸患者200例,通过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调查分析其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检验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在其应对方式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P<0.05),与回避及屈服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P<0.05);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P<0.05),定期口腔就诊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P<0.05),正确刷牙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P<0.05),平衡饮食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总分、口腔健康、功能健康及自我形象呈显著正相关( P<0.05),与社会-情感健康、学校环境呈显著负相关( P<0.05);固定正畸治疗患者面对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回避及屈服维度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在其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结论:固定正畸治疗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在应对方式及口腔健康生活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口腔保健自我效能越高、应对方式越积极则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产出导向法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诊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产出导向法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学员接诊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混合性研究。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住培基地2019级全体18名住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基础、以情景模拟为教学模式的全科医生接诊能力专项培训课程,并在培训前后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和莱斯特评估套件(LAP)对学员进行考核,比较学员培训前后的接诊成绩;同时对培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了解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及评价。结果:18名全科住培学员中,女性11名,男性7名,年龄25~34(27.3±2.4)岁,均顺利完成培训。培训后学员OSCE成绩高于培训前[(66.25±5.84)分比(44.44±12.80)分, t=8.46, P<0.001];LAP成绩高于培训前[(65.78±7.05)分比(38.33±14.2)分, t=1.47, P<0.001],学员的病史采集能力、体格检查能力、患者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医患关系、预防保健能力、病历书写能力均较培训前提高( t=2.464、4.278、8.997、2.385、10.35、5.212、7.578,均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课程实施维度,18名学员均对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课时安排、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满意;在课程培训效果维度,18名学员均认为该门课程对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及接诊自信心方面有帮助;在自我促进维度,18名学员均认为该门课程可以促进自身的反思能力并提升学习动力。通过对学员半结构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分析,构建了课程不足、课程特点、课程优势、课程建议、学员自身不足、学员收获、学员目标、既往教学不足、教师作用9个主范畴概念,并分别对各个主范畴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学员对该课程满意度较高,认为这门课程生动、形象、趣味性强,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员反思,并提出建议适当增加课时数、丰富教学案例。 结论: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符合全科住培能力教学的需要,基于该教学理论构建的全科接诊能力培训课程能有效提升学员的接诊能力,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师生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原位新膀胱术后功能保留的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原位新膀胱术的功能保留观念逐渐受到关注。贮尿排尿功能的重建是原位新膀胱术功能保留的基础,临床探索主要集中在新膀胱重建方式和流程的优化上,尚缺乏对现有术式特征的归纳总结及高质量的功能学对比研究。对于严格选择的患者,在保证肿瘤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术后规范的性功能康复指导,保留性神经的患者术后大多能保留较好的性功能。神经血管束及周围附属结构的保护结合术后功能锻炼,对患者术后尿控的改善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尿流改道方式并进行相关功能的保留,可以帮助患者术后建立起正常的生活模式,提升自我形象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互联网时代下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身体形象认识及性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时代下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身体形象的认识和性生活的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3—8月在山东省潍坊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得出4个主题,分别为自我形象紊乱,性生活质量低下,心理健康受损;健康素养低下,缺乏疾病相关认识;有效应对策略不同;渴望全方位支持。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身体形象认识及性体验,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性态度,促进其身心健康;同时,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人工智能为实现工具,发挥人工智能在乳腺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终末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为开展安宁疗护中以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人深度访谈法对肿瘤病区13名终末期癌症患者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4个主题。维护自我主体的需求:渴望维持生活中的自我效能与尊严上的自我形象;缓解自身不适症状的需求:需求身体症状与心理不适的缓解;满足自我决定的需求:参与医疗护理决策与选择舒服的社交关系;表达自身情感的需求:对往事的告别与留念及未来心愿达成的期许。结论: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秉承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探索患者的需求与偏好,实施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对安宁疗护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3D打印联合"O"型臂导航辅助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颈胸段侧凸畸形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3D打印联合"O"型臂(O-arm)导航辅助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颈胸段侧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半椎体畸形致先天性颈胸段侧凸患儿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8.9±3.2)岁(范围1~1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融合节段。术中行O-arm扫描、术后行CT扫描评估置钉准确率。分析术前、模型设计、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测量颈胸段侧凸Cobb角、代偿性侧凸Cobb角、局部后凸Cobb角、颈椎倾斜角、T 1倾斜角及锁骨角,评估手术设计、术中矫形及随访丢失情况。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简明量表调查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 naires-22,SRS-22)评估功能及临床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Eck融合分级标准评价植骨融合情况。 结果:1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8.5±41.8) min,术中出血量(355.6±46.7) ml,融合节段为(5.5±0.8)个,随访(35.5±13.2)个月。共置入140枚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97.1%(136/140)。颈胸段侧凸Cobb角术前为53.9°±17.9°、模型设计为11.3°±4.4°、术后1周为10.8°±2.6°、末次随访为14.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1周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矫形率为78.6%±6.7%。代偿性侧凸Cobb角术前为33.1°±12.1°、模型设计为11.9°±2.4°、术后1周为10.5°±3.4°、末次随访为14.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1周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矫形率为65.2%±16.2%。局部后凸Cobb角术前为27.8°±9.8°、模型设计为10.1°±2.1°、术后1周为9.8°±1.9°、末次随访为12.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1周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矫形率为59.2%±18.9%。颈椎倾斜角术前为20.6°±6.7°、模型设计为6.2°±1.9°、术后1周为5.9°±2.1°、末次随访为7.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1周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矫形率为70.0%±11.1%。T 1倾斜角术前为20.2°±5.8°、模型设计为11.5°±3.1°、术后1周为10.2°±2.3°、末次随访为9.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1周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矫形率为53.2%±10.4%。术前设计的矫形指标与术后1周实际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SRS-22量表中自我形象(4.6±0.7)分、心理健康(4.7±0.6)分、治疗满意度(4.6±0.6)分,均较术前改善( P<0.05)。1例患儿术后出现半椎体同侧C 8神经根损伤症状,予以脱水、激素及营养神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头颈肩部外观较术前改善,植骨均达骨性融合,Eck融合分级均为Ⅰ级。围手术期均未出现严重神经或血管损伤,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松动或断裂。 结论:3D打印联合O-arm导航辅助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颈胸段侧凸畸形,可预先、立体及实时显示畸形结构,准确置入椎弓根螺钉并完整切除半椎体,提高手术安全性及畸形矫正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