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三脏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炎症因子及关节软骨含水率影响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观察膝三脏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IL-6和TNF-α浓度以及关节软骨含水率的调节作用,探究其治疗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a组(膝三脏汤组)、b组(美洛昔康组)、c组(模型组)、d组(空白对照组)4组,每组20只,将a、b、c3组大鼠右膝关节使用改良Hulth造模法制成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6周后c、d组灌以等容积中药蒸馏水,b组灌胃美洛昔康混悬液,a组灌胃膝三脏汤,干预6周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观察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关节软骨含水率.结果:(1)4组动物模型血清IL-1、IL-6、TNF-α中,c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无差异(P>0.05),但两组与c组相比有差异(P<0.05).(2)4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含水率中,c组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无差异(P>0.05),但两组与c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膝三脏汤通过有效抑制炎症反应过程中相关炎性因子的释放,下调关节软骨含水率,从而发挥其对膝关节炎的治疗效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通络方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PGE-2、NO及iNOS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的血清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制备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成药组、补肾通络方低剂量组、补肾通络方中剂量组和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均给予10 mL·kg-1蒸馏水灌胃;根据大鼠与人的体表面积比值进行换算后,西药组大鼠给予0.875 mg·kg-的美洛昔康制成的混悬液灌胃,成药组大鼠给予0.6125 g·kg-1的抗骨增生胶囊制成的混悬液灌胃,补肾通络方低剂量组、补肾通络方中剂量组和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分别予0.875 g· kg-1、1.75 g·kg-1、3.5 g· kg-1的补肾通络颗粒方制成的混悬液灌胃.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取大鼠腹主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其中PGE-2、NO和iNOS的含量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GE-2,NO和iNOS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中PGE-2,NO和iNOS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PGE-2含量与模型组、西药组、成药组及补肾通络方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NO含量与补肾通络方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iNOS含量与补肾通络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可以通过降低血清中NO、PGE-2和iNOS的含量水平,以减轻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的膝关节炎症表现,有利于改善膝关节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达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协同抑制炎性软骨细胞的退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将具有目的功能的细胞通过注射的方法注入关节腔内来改变病变的微环境,作用于早期骨性关节炎的炎性软骨细胞,通过发挥植入细胞本身的特性来影响疾病的进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人膝关节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及滑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炎性软骨细胞的退变是否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滑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和炎性软骨细胞.体外二维培养条件下,采用MTS细胞增殖实验检测3种细胞的增殖情况,定量PCR及免疫荧光分析3种贴壁细胞成软骨标志物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的差异.体外3D混合培养条件下分3组: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炎性软骨细胞组(A+C组),滑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炎性软骨细胞组(S+C组),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滑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炎性软骨细胞组(A+S+C组).收集3组混合培养的细胞团块,进行阿尔新蓝染色、番红O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并做定量分析.采用定量PCR检测成软骨分化标志物的基因水平差异.收集培养液上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体外二维培养条件下,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速率高于炎性软骨细胞和滑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炎性软骨细胞的成软骨标志物Ⅱ型胶原、蛋白聚糖 mRNA表达量以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和滑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P < 0.01);②体外3D混合培养条件下,A+S+C 组的成软骨分化特异性染色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高于 S+C 组和 A+C 组(P <0.05);A+S+C组成软骨分化标志物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表达量明显高于S+C组和A+C组(P < 0.05);S+C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A+C组及A+S+C组(P < 0.05),A+C组及A+S+C组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高于S+C组(P < 0.05);③结果表明,联合应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及滑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炎性软骨细胞退变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藤黄健骨片治疗积液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藤黄健骨片治疗积液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透明质酸(HA)、膝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积液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藤黄健骨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10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积液评分及关节液中IL-1β、HA、MMP-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0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Walther分级评分及关节液中IL-1β、MMP-1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液中HA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治疗周期内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潮式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藤黄健骨片治疗积液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可能与抑制IL-1β、MMP-1的释放与结合,促进HA生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受累的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硬化等,其机制可能与机械诱导、细胞因子与不同的生物化学酶促反应异常、炎症、经历不同阶段和表型的基因表达有关[1-3].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将全血离心后得到的浓缩血小板计数高于基线值的血液制品,富含大量生长因子和炎症调节因子,可促进组织修复并调节炎症[4],保护软骨和促进合成代谢,对重新建立关节的动态平衡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表明,KOA患者膝周围肌力下降、肌肉萎缩,进而诱发关节失稳,导致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损害和功能障碍[5].其中,股四头肌肌力下降和关节软骨损害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6].本研究采用PRP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KOA患者,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洗腿又方熏洗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洗腿又方熏洗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膝关节腔内积液的影响.方法:将64例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洗腿又方熏洗膝关节,每次30 min,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扶他林乳剂涂抹于膝关节外部皮肤,每天3次.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症状积分、简化McGill疼痛评分、病情评估及临床疗效评定等评价疗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膝关节腔内积液含量.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病情程度改善方面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和疼痛评分下降程度、临床总有效率及病情程度改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膝关节腔内积液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积液含量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洗腿又方熏洗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膝关节腔内积液的吸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节镜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讨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本研究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本院骨科诊治的114例KO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其中联合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清理术和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手术前后的血清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白细胞介素-1(IL-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本研究发现,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疼痛、僵硬、关节功能、WOMAC总积分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僵硬、关节功能、WOMAC总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TX-Ⅱ、COMP、IL-1、NO、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TX-Ⅱ、COMP、IL-1、NO、IL-6、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表明,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KOA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推拿、中药外敷结合功能锻炼对膝骨性关节患者 股四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及关节液P物质、IL-1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推拿、中药外敷结合功能锻炼对膝骨性关节(knee osteoarthritison,KOA)患者股四头肌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MG signals,sEMG)及关节液P物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符合KOA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KOA中医上一般属于寒湿痹阻型,对照予通痹散外敷结合股四头肌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推拿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股四头肌sEMG股外斜肌(vastus lateralis,VL)及股内斜肌(vastus medialis oblique,VMO)的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phy,IEMG)、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及关节液P物质、IL-1β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L及VMO的IEMG、MF值较本组治疗前升高,关节液P物质、IL-1β含量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对股四头肌sEMG,关节液P物质、IL-1β含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中药外敷结合功能锻炼能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及耐疲劳性,提高膝关节运动功能,降低关节液P物质、IL-1β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康复新液对兔膝关节炎软骨缺损模型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软骨缺损模型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康复新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采用麻醉后手术钻孔的方式造成兔右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软骨缺损模型,然后立即在软骨缺损处进行关节腔注射给药,康复新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体积分数为20%、40%、80%的康复新液,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0.2 mL/kg,每3天1次持续给药.于给药后第4、8、12周时,观察兔软骨缺损伤口修复情况;于给药完毕即刻和给药后第4、8、12周时,结合Wakitani评分标准对兔软骨缺损处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于给药后第12周,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兔关节软骨缺损处修复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和尿液中吡啶酚(PYD)水平.结果:给药后第4、8、12周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低、中、高剂量组兔软骨缺损区修复情况较好;给药后第4、8、12周时,与给药完毕即刻及同时间点的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低、中、高剂量组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修复组织形态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第12周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低、中、高剂量组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组织病理学程度明显减轻;给药后第4、8、12周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低、中、高剂量组兔关节液中NO、LPO和尿液中PYD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SOD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到给药第12周时,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康复新液对KOA软骨缺损模型兔的软骨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提高SOD表达并介导NO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川芎嗪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下骨中miR-20b/VEGF和BMP2/Smad1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大鼠软骨下骨中微小核糖核酸miR-20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1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川芎嗪防治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每组6只.对后两组大鼠通过膝关节腔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建立KOA模型.末次注射后第2天起,川芎嗪组大鼠灌胃川芎嗪混悬液(100 mg/kg)2 mL,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6周.给药结束后,暴露大鼠双侧膝关节软骨进行大体情况观察.截取大鼠膝关节,进行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改良的Mankin's评分进行组织学评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软骨下骨组织中VEGF、BMP2、Smad1的mRNA表达和miR-20b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BMP2、Sma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大鼠的膝关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软骨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Mankin's评分显著升高(P<0.01);软骨下骨组织中BMP、Smad1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miR-20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Mankin's评分显著降低(P<0.01);软骨下骨组织中BMP、Smad1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miR-20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能修复KOA模型大鼠损伤的关节软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软骨下骨中miR-20b表达水平,促进VEGF mRNA降解继而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同时激活BMP-2/Smad1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