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芎嗪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缺氧冷应激联合配方奶侵袭性喂养所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出生48 h内的健康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新生大鼠均采用缺氧冷应激联合配方奶侵袭性喂养法建立NEC模型。同时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09、5.18、10.36 mg/kg川芎嗪,连续给药3 d;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氯化钠注射液;空白组则不予任何处理,均由哺乳期母鼠代乳。末次人工喂养12 h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各组大鼠,取小肠回盲部组织,检测回盲部肠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回盲部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采用Khailova标准进行回盲部肠组织损伤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回盲部肠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新生大鼠回盲部肠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水平均明显降低,而CAT、GSH-Px和SOD水平均明显升高(均 P<0.05)。低、中、高剂量组新生大鼠伴有肠绒毛轻中度充血水肿及回盲部肠组织黏膜固有层轻中度肿胀分离,但程度均不及模型组,且低、中、高剂量组回盲部肠组织损伤评分[(1.91±0.33)分、(1.56±0.31)分、(1.35±0.26)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3.21±0.4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模型组(9.34±0.98)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回盲部肠组织中的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5.51±0.57、4.46±0.45、2.15±0.21)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川芎嗪对缺氧冷应激联合配方奶侵袭性喂养所致NEC新生大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有效抑制肠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川芎嗪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增殖及胶原蛋白生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培养MRC-5细胞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无血清DMEM处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含有5、10、20 mg/L川芎嗪的无血清DMEM处理。干预24、36、48 h后,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干预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比例,采用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7(p27)蛋白水平,ELISA检测培养基中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 Col-Ⅰ)、Col-Ⅲ水平。结果:干预24、36、48 h时,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 P<0.05)。干预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明显减少( P<0.05);凋亡率[(6.59±0.95)%、(10.92±2.25)%、(16.58±3.25)%比(1.38±0.34)%]明显增加( P<0.05);Bcl-2[(0.79±0.13)、(0.52±0.06)、(0.31±0.05)比(0.91±0.15)]、CyclinD1[(0.62±0.08)、(0.50±0.06)、(0.27±0.04)比(0.83±0.1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0.45±0.07)、(0.50±0.06)、(0.79±0.13)比(0.32±0.06)]、p27[(0.39±0.07)、(0.75±0.13)、(0.96±0.16)比(0.20±0.05)]蛋白表达增加( P<0.05);培养基中TGF-β1、Col-Ⅰ、Col-Ⅲ水平降低( P<0.05)。 结论:川芎嗪可抑制MRC-5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产生,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调节增殖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风痰入络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12月濉溪县中医医院96例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以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为70.8%(34/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08, 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 t=3.51, 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34.41, P<0.01),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t=57.88, P<0.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5.04±0.93)mPa?s比(5.64±1.13)mPa?s, t=2.84]、全血低切黏度[(11.32±1.74)mPa?s,比(13.39±2.23)mPa?s, t=5.07]及血浆黏度[(1.51±0.33)mPa?s比(1.73±0.47)mPa?s, t=2.65]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 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肺栓塞大鼠P-选择素及组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观察肺栓塞大鼠用药后血中P-选择素(CD62P)及组织因子(TF)的变化,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肺栓塞大鼠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7 h组及1周组,每组又分为对照组、栓塞组、丹参川芎嗪组、低分子肝素组、联合用药组,每小组8只大鼠。将大鼠分离右侧颈静脉,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入自制栓子(25±3)个(约0.5 mm/个)。各组在第7小时及第7天采血,检测TF及CD62P浓度,并观察肺组织。结果:栓塞后大鼠可见喘憋、发绀、心率加快等,肺组织可见表面凹凸不平,膨胀不均,散在灰白色梗死区域。栓塞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中TF、CD62P浓度均显著增高( P值均<0.05);3个用药组与栓塞组相比,TF、CD62P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治疗1周的联合用药组与栓塞组比降低最为明显。 结论:使用颈静脉注入异体血栓法可成功制备理想的肺栓塞大鼠模型;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肺栓塞大鼠CD62P及TF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川芎嗪可能成为对肺动脉高压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药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川芎嗪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的保护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川芎嗪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的核心靶点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人类疾病信息相关数据库(CTD、DisGeNET、GeneCards、OMIM)筛选出川芎嗪作用靶点与ANP相关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交集,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再导入Cytoscape软件进一步分析,利用cytoHubba插件得到关键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PyMol和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和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组)。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4%牛磺胆酸钠建立ANP大鼠模型,川芎嗪组在制模后经腹腔注射10 ml/kg川芎嗪注射液。造模后12 h,取胰腺组织,常规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关键靶点在胰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眼眶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药物平台筛选出137个川芎嗪作用靶点,疾病数据库筛选出513个ANP相关靶点,通过交集得到的25个靶点,最终获得白蛋白(AL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胱天蛋白酶3(CASP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和B细胞淋巴瘤样蛋白1(BCL2L1)共5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生殖结构、系统发育,对抗生素、化学应激和活性氧的反应等,细胞组成主要为囊泡腔、膜筏、膜微区和分泌颗粒腔等靶蛋白,分子功能主要包括SH2域、磷酸酪氨酸残基、蛋白酶结合及蛋白酪氨酸激酶和核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为Ra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铂类药物耐药、磷脂酶D信号通路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等。5个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的平均结合能为-4.20 kcal/mol。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ANP组大鼠腺体结构较紊乱,小叶间隙明显增大,腺泡、血管周围以及腺体间隙均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川芎嗪组大鼠胰腺小叶间隙略微增大,中性粒细胞轻度浸润。ANP组大鼠胰腺组织EGFR、CASP3和MAPK1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川芎嗪组表达量较ANP组显著降低( P值均<0.01);ANP组BCL2L1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川芎嗪组又较ANP组显著升高( P值均<0.05)。ANP组大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川芎嗪组则均较ANP组显著降低( P值均<0.01)。 结论:川芎嗪可以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减轻ANP后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增强抗凋亡基因的表达,阻断细胞凋亡半胱天冬酶解级联反应,对ANP大鼠胰腺组织起保护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38 MAPK/CREB信号通路在川芎嗪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海马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38 MAPK/CREB)信号通路在川芎嗪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海马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0只,体重24~2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5):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组)、川芎嗪组(TMP组)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组(SB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模型。于模型制备前3 d时TMP组腹腔注射川芎嗪10 mg/kg,1次/d,SB组于模型制备后30 min时腹腔注射SB203580 2.0 mg/kg,Sham组和Sep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后1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认知功能,记录逃避潜伏期和靶象限活动时间比率。于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L-1β、TNF-α和IL-6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38 MAPK、GSK3和CREB磷酸化水平及BDNF的表达。 结果:与Sham组比较,Sep组、TMP组和SB组逃离潜伏期延长,靶象限活动时间比率降低,海马IL-1β、TNF-α和IL-6含量升高,p38 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GSK3和CREB磷酸化水平降低,BDNF表达下调( P<0.05);与Sep组比较,TMP组和SB组逃离潜伏期缩短,靶象限活动时间比率升高,海马IL-1β、TNF-α和IL-6含量降低,海马p38 MAPK磷酸化水平降低,GSK3和CREB磷酸化水平升高,BDNF表达上调( P<0.05);与TMP组比较,SB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38 MAPK/CREB信号通路参与了川芎嗪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海马炎症反应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紧密连接蛋白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相关性肺、肾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经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模型,分为ANP组、川芎嗪治疗组,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在ANP相关性肺、肾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ANP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川芎嗪治疗组较ANP组显著降低;ANP组肺、肾组织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5、ZO-1、occludi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而川芎嗪治疗组较ANP组显著升高。提示ANP可导致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破坏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引起微循环障碍,是ANP后多器官功能损伤的始动因素,而川芎嗪对ANP相关性肺、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膈下逐瘀汤中6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膈下逐瘀汤中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柱(2.1 mm×50 mm, 3.5 μm),流动相为甲醇-4 mmol/L甲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外标法定量分析。用于定量分析的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检测离子对 m/z分别为525.0→449.1;137.1→55.1;403.0→373.0;167.2→149.4;456.5→323.3;191.1→91.1。 结果: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含量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在0.000 2~0.012 8、0.000 8~0.051 2、0.000 1~0.006 4、0.000 2~0.012 8、0.000 6~0.038 4、0.000 1~0.006 4 ng范围内与各自的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 3、0.997 5、0.999 6、0.992 6、0.995 5、0.999 1)。加样回收率在98.00%~105.30%范围内, RSD均低于2.47%。 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膈下逐瘀汤中芍药苷、川芎嗪、川陈皮素、丹皮酚、苦杏仁苷及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压氧联合川芎嗪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高压氧(HBO)联合川芎嗪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大鼠的治疗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SPF级健康大鼠造模完成后,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25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1组给予川芎嗪腹腔注射,观察2组在观察1组处理的基础上进行HBO治疗。每组各选取10只大鼠,记录24 h死亡率和平均生存时间;记录各时间点腹水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清中炎性因子以及淀粉酶表达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大鼠各时间点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断头法处死大鼠后进行综合胰腺组织病理评分。结果:HBO处理后,观察1组(35.5%)和观察2组(20.0%)模型大鼠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5.0%),平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且观察2组大鼠死亡率低于观察1组,平均生存时间高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不同时间腹水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2组腹水量少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观察1组和观察2组模型大鼠血清淀粉酶IL-6、TNF-α、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且观察2组淀粉酶IL-6、TNF-α、MDA水平明显低于观察1组,IL-10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不同时间模型大鼠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2组评分低于观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HBO联合川芎嗪可通过改善SAP大鼠氧化损伤,调节炎性因子分泌,抑制其病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