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联网+"的急诊留观智慧信息白板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急诊医疗系统的快速发展,急诊就诊人次大幅度增加,就诊时间延长,疾病诊断日益复杂,给急诊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1]。急诊留观室主要是对急诊患者进行短时间观察与诊疗的场所,需要密切观察与处置患者复杂的病情变化,护士将特殊治疗与护理信息记录在传统手工白板上,以便提醒医生、责任护士及时完成治疗与护理。由于患者流动性大,医嘱时常更新,易造成患者的护理延误或者重复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这一模式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促进了传统行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3,4,5]。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最新发布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要不断优化质量安全工作机制 [6]。为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留观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错项和漏项的风险 [7,8],本院急诊科与信息中心合作,通过"互联网+"将留观患者信息白板嵌入急诊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自动提取与更新。医生护士利用电脑、移动护理车、IPAD即可进行查看,有效传递患者的治疗护理信息 [9]、提高了治疗与护理内容的准确性,医生护士满意度明显提升,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5G赋能全流程医疗服务链及其关键支持要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等特性的5G技术,可优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医疗服务链,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作者指出5G赋能可优化居家健康监测、院前急救等诊前服务,也可优化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远程手术等诊中服务,还可优化院内医疗监测、移动医护、智慧送药、无接触式服务等诊后服务。5G赋能全流程医疗服务链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的提高需要若干关键要素的支持,包括5G医疗服务多元技术融合、5G技术本身与相关技术的完善、5G医疗服务标准化的持续推进等。只有促进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务,才能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CiteSpace的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国内外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采用CiteSpace 6.1.R6对发文量趋势、国家和机构分布情况、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3篇,其中英文文献187篇,中文文献186篇,整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国外研究热点集中于运动监测、健康监测等方面,研究对象主要为成年人。国内研究热点集中于智慧养老、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方面,研究对象主要为老年人。结论:目前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发文量较低,但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未来需要进一步挖掘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的适用人群及场景,拓展可穿戴设备在护理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多学科协作,紧跟政策与技术变革,促进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120指挥调度系统为核心的智慧急救平台建设与发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是城市急救效能的基本体现,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重要的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120指挥调度系统是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的核心 [1],是智慧急救平台建设的关键,其具体规划、布局及功能水平直接关系着院前急救服务的效率。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 [2]。近年来,基于5G、移动互联网、视频技术的智慧急救及调度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极大推进了院前急救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结合我国120指挥调度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和功能应用现状,探讨以120指挥调度系统为核心的智慧急救平台的建设及发展 [3,4],希望对促进我国院前急救事业发展及能力提升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业财融合视角下床旁智能移动结算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根据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岗位化、岗位职责化、职责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数字化以及数字智能化的基本思路,开发业财融合的智能化、移动化、无纸化的床旁结算服务。基于信息集成平台与电子医保凭证的互联网+床旁结算,实现了院内结算系统与医疗保险系统、电子发票系统、商业保险系统互联互通的结算服务,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某院床旁智能移动结算系统于2021年1月启用,2020年和2021年住院患者的平均出院结算时间分别为44.36 min与30.59 min,2021年线上结算费时较线下结算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5G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5G通信技术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其高带宽、多连接、安全可靠等特性,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传输基础。医疗领域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依托5G新技术,在技术融合、移动应用、数据共享、物联网应用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对满足各种移动化场景下的就诊需求、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作者着眼于5G技术特点,分析其应用现状,梳理归纳了5G医疗应用场景,探讨了5G在医疗领域发展的优势、挑战及其为医疗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为促进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真正走向"智慧化"和"智能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智慧健康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伴随着全球性5G移动网络的扩大覆盖、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以及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区块链、蓝牙等新技术及可穿戴式监测设备的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基于互联网的高效率的智慧健康管理服务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健康管理平台,是健康管理机构近几年正在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健康管理行业近几年来在智慧健康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对智慧健康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实践进行系统阐述,包括互联网健康信息系统在检前健康信息采集与预约、个性化体检方案的制定,检中智能导检及相关检查的实施,检后健康状态数据的获取、健康状态的评估、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远程咨询与会诊、健康状态的监测随访与干预效果的动态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以期对未来智慧健康管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四川省254所医院手术室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四川省医院手术室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9—10月对四川省20个地区的254所二级以上级别医院的手术室信息化情况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手术室患者护理、医用耗材、设备器械开展信息化管理3个维度,共32个条目。结果:66.5%(169/254)的医院使用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手术运行管理中信息化应用开展方面,术前访视为15.4%(39/254),手术护理文书为57.5%(146/254),手术病理标本为10.6%(27/254),手术患者接送与交接为12.2%(31/254)。36.6%(93/254)的医院已开展耗材信息化管理;21.3%(54/254)的医院已开展设备信息化管理;28.7%(73/254)的医院应用手术器械追溯管理系统;17.2%(44/254)的医院投入使用手术室行为管理系统;24.8%(63/254)的医院建有远程视教转播系统,11.8%(30/254)的医院建有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结论:在医院信息化、智慧化推进建设中,本调查区域手术室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进步,但在业务信息化管理开展面与深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医院智能孪生体的全场景智慧医院建设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应用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深耕医疗业务场景,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与患者就医体验,是智慧医院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基于医院智能孪生体技术框架进行了全场景智慧医院建设实践探索,建设医院智能运营中心、全场景智慧病房与智能安防消防一体化管理中心,促进了业务协同,实现了高效的万物互联体验,推进了安防消防一体化联动管理,可有效解决数据联通不足、应用场景碎片化、覆盖范围有限、移动性差等问题,为全场景智慧医院建设与应用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护理学报》"护理管理"栏目征稿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了探索和推广新形势下护理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推广护理管理先进经验,共同提高我国护理管理水平,本刊"护理管理"栏目特向广大读者征稿,欢迎踊跃投稿.1征稿内容有关护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领导模式、护理人本管理及品质管理、护理人员成长管理、护理新模式和新方法的应用等.具体如下.1.1新的管理理论、方法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1.2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多点执业过程中的护理管理1.3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护理服务功能的优化和扩展管理1.4智慧医疗实践过程中的护理管理1.5护理队伍管理与人才培养1.6护理质量管理1.7护理绩效考核1.8护理科研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