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政策工具的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优化对策初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现阶段医学成果转化政策的侧重点与不足,为后续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委网站,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北大法宝数据库等检索得到政策文本46份,运用政策工具理论,从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3个层面,对整理出来的政策条款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结果:2015—2022年政策发文数量呈波动性增长;规范性政策共25项,占文本总数的54.3%,指导和操作性政策共21项,占文本总数的45.7%。在587条编码中,环境型政策占比高达74.9%,需求型政策占比最少,为3.1%。结论:建议减少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依赖,优化税收优惠与金融支持等子类政策分布结构;强化供给型政策工具支持,推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加大需求型政策拉动作用,增强临床需求配适度;深入优化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加强相关专项政策配套措施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公立医院作价投资成果转化方式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作价投资成果转化方式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其对提升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经济运行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已开展并探索地方专门政策支持属地公立医院以作价投资方式进行成果转化,但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对高校较为成熟的支持政策相比,仍需完善.文章从作价投资方式的决定权、持股平台要求、完成人奖励标准、税收优惠政策等关键环节和内容,比较上述地方对公立医院的支持政策和相关部门对高校的支持政策,分析地方支持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探索适合公立医院的成果转化持股平台创新模式、进一步明晰决策免责政策内容及资产损失处理程序等对策建议,以期更好推动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研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了解当前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商业健康保险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数据源,检索 1998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3 月7 日期间与商业健康保险相关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4 软件对作者和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及突现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 1373 篇文献,共有 306 位作者、261 个研究机构参与研究,但作者及机构间的连线较为稀疏;频次排在前10 位的关键词为"基本医疗保险"(266 次)、"保费收入"(67 次)、"影响因素"(37 次)、"道德风险"(35 次)、"税收优惠"(28 次)、"风险控制"(27 次)、"健康管理"(25 次)、"惠民保"(15 次)、"逆向选择"(14 次)、"经营模式"(8 次);最近突现的关键词为"惠民保"(强度为 4.94).结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研究的期刊发文量整体呈递增趋势,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同时研究机构间缺乏合作机制.研究热点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融合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经营模式以及监管等,但有关社商融合及商业健康保险监管的研究内容单一."惠民保"成为未来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影响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公私合作项目的主要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析了社会资本通过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进军"公立医院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和政治敏感性决定了社会资本无法从公立医院的核心业务中直接获利,增加了PPP模式的设计难度;项目中各方的具体利益诉求不一致,有可能导致零和博弈的局面出现;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渠道少,回收周期长,需要设计新的盈利模式;社会资本方承担的融资风险普遍偏高,会增加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风险;政府对于社会资本进入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尚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资本的"冲动",需要加以解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州市机构养老供给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养老观念的变化,广州市机构养老的需求激增,现有养老机构的供给能力无法满足全市的养老需求.广州市机构养老供给能力呈现以下特点与问题: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不足;公办养老机构比重低、管理制度落后;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为广州市机构养老服务的支柱;养老护理员供给不足,资源分布不合理,养老院入住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缺乏重视,广州市养老机构各区分布不平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政府部门应放宽养老机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行业;落实民办养老机构在投资、税收、土地和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推动公办养老机构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途径投资,在政策上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待遇和保障,缓解护理员短缺情况;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优化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养老机构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贵阳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和服务现状及问题,提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路径.方法 采用问卷和访谈对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内容服务活动层次低、形式单一,所需资金、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极度匮乏,服务组织发展极为滞后,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建设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精神文化服务,从而导致老年人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结论 应适当鼓励和吸收社会团体、慈善组织、民营机构及个人等社会力量进入社区建设,兴办精神文化服务机构或服务投资机构,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可以在规划建设、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政策,激发社会团体进入社区建设事业的热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对我国中药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比较间接税收优惠与直接财政补贴对我国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效果,旨在为政府补贴对我国中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进而为政府部门中药企业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以62家中药上市企业2012-2016年5年间共计301个观察值为样本,运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及B指数对上述样本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税收优惠对我国中药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企业税收成本每减少1%,研发费用就上升0.99%,研发税收弹性为-0.99;财政补贴对我国中药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显著,但估计系数仅为0.24,且当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同时存在时,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不显著.此外,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减小.政府补贴应以间接的税收优惠为主,直接的财政补贴为辅,且税收优惠政策应适当向中小型中药企业倾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考察《关于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的通知》政策实施一年以来对于试点城市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分析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影响因素.方法:以31个试点城市作为处理组,各省选取非试点城市作为控制组,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关键变量和控制变量系数显著性.结果: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需求(P<0.05);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地区人均存款余额、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和住院费用支出对于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增加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应加大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断提高居民经济生活水平,以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税收优惠与我国医药制造业研发资金投入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明晰税收优惠与医药制造业R&D资金投入之间的关系,并为政府制定调整税收政策、医药制造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医药制造业1995~2014年的数据,基于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税收优惠与医药制造业研发资金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 医药行业综合税负每下降1%,R&D经费内部指出增加8.293%.结论 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医药制造业研发资金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持续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提高医药制造业研发资金投入.建议政府可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相关税收优惠力度,鼓励企业参与研发活动,而且应尽量保持税收政策长期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家庭医生政策量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 家庭医生制度的良序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经济社会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选择有效且适宜的政策工具并最大化应用,才能使政策结果与政策目标相一致.目的 对我国中央政府层面出台的22篇家庭医生相关政策文件中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家庭医生相关政策体系的侧重点与不足点,从而为我国家庭医生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12-21访问我国国务院相关部委及其直属机构官方网站,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关键词在上述官方网站上进行检索,以获取与家庭医生相关的政策文件(n=22).检索时间为2015-01-01至2018-12-10.基于政策工具视角,运用文献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从基本政策工具和家庭医生政策实施发展过程2个维度对我国颁布的家庭医生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结果 142个政策文本编号中,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分别占43.66%(62/142)、47.89%(68/142)、8.45%(12/142).供给型政策工具中,科技信息支持被使用最多,占20.42%(29/142),资金投入和公共服务被使用较少,均占2.82%(4/142).环境型政策工具中,法规管制被使用最多,占16.20%(23/142),税收优惠被使用较少,占0.70%(1/142).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医保支付被使用最多,占4.93%(7/142),政府采购和示范项目被使用较少,均占0.70%(1/142).政策规划、政策实施、政策监督、政策评价工具分别占44.37%(63/142)、36.62%(52/142)、18.31%(26/142)、0.70%(1/142).政策规划工具中,目标规划被使用最多,占12.68%(18/142),公共服务、政府采购及示范项目被使用较少,均占0.70%(1/142).政策实施工具中,科技信息支持被使用最多,占13.38%(19/142),人才支持、资金投入、目标规划、税收优惠及价格补贴被使用较少,均占0.70%(1/142).政策监督工具中,法规管制被使用最多,占9.86%(14/142),教育培训和公共服务被使用较少,均占0.70%(1/142).政策评价工具中仅法规管制被使用,占0.70%(1/142).结论 从基本政策工具维度来看,使用最多是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少的是需求型政策工具.从政策实施发展过程维度来看,政策规划、政策实施工具使用较多,政策监督、政策评价工具使用较少.政府需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增加家庭医生政策监督和评价环节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