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休克蛋白90通过RIP1/RIP3/MLKL通路参与铝致小鼠神经细胞程序性坏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否通过相互作用蛋白1(RIP1)/相互作用蛋白3(RIP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通路参与麦芽酚铝[Al(mal) 3]致C57BL/6小鼠神经细胞程序性坏死并致小鼠空间记忆能力损伤。 方法:于2022年3月,随机将32只C57小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小鼠8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20、40、80 μmol/kg Al(mal) 3染毒每周注射5 d,停药2 d,共60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组织及用siRNA干预Hsp90基因细胞中RIP1、RIP3、MLKL、HSP90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水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9.50, P=0.023),各剂量组间穿越平台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尼氏小体减少。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中RIP1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中RIP3、MLKL、HSP90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iRNA干预降低HSP90蛋白表达量后,Al(mal) 3组HSP90、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SP90可能通过RIP1/RIP3/MLKL通路参与Al(mal) 3致C57小鼠神经细胞程序性坏死并致小鼠空间记忆能力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褪黑素联合丰富环境对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褪黑素联合丰富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4月龄雄性SAMP8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丰富环境组、褪黑素组和褪黑素联合丰富环境组(联合干预组),每组12只。褪黑素组和联合干预组小鼠按8 mg·kg -1·d -1剂量皮下注射褪黑素,模型组和丰富环境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和褪黑素组小鼠饲养于标准环境,丰富环境组和联合干预组饲养于丰富环境;共干预28 d。小鼠在干预前、干预28 d后进行老化度评分,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TUNEL染色分别观察小鼠海马CA1区尼氏染色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情况,ELISA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1~42、在苏氨酸(Thr)205位点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tau pT205)、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TLR4、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 22. 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1)老化度评分:干预后,各组小鼠老化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0.601, P<0.01),丰富环境组、褪黑素组和联合干预组小鼠老化度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其中联合干预组小鼠老化度评分显著低于丰富环境组和褪黑素组(均 P<0.05)。(2)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四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组别交互作用显著( F=30.524, P<0.001);第2~4天,丰富环境组、褪黑素组和联合干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四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91.328,113.482,均 P<0.01),丰富环境组、褪黑素组和联合干预组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29.45±1.70)s,(32.44±1.55)s,(37.48±0.84)s]和穿越平台次数[(6.44±0.61)次,(7.16±0.70)次,(12.60±1.23)次]均高于模型组[(15.07±1.28)s,(4.10±0.61)次],其中丰富环境组和褪黑素组小鼠在目标靶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次数均显著减少于联合干预组(均 P<0.05)。(3)尼氏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海马CA1区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09.264, P<0.01),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 060.583, P<0.01)。联合干预组小鼠海马CA1区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数量多于模型组、丰富环境组和褪黑素组(均 P<0.05),凋亡细胞数量少于模型组、丰富环境组和褪黑素组(均 P<0.05)。(4)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52.887,63.506,432.026,均 P<0.01)。丰富环境组、褪黑素组和联合干预组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其中丰富环境组和褪黑素组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联合干预组(均 P<0.05)。(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小鼠海马组织Aβ1~42、tau pT205、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2.349,98.934,201.635,116.553,均 P<0.01),丰富环境组、褪黑素组和联合干预组小鼠海马组织Aβ1~42、tau pT205、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其中丰富环境组和褪黑素组小鼠海马组织Aβ1~42、tau pT205、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联合干预组(均 P<0.05)。(6)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小鼠海马组织TLR4、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2.913,102.446,均 P<0.01),丰富环境组、褪黑素组和联合干预组小鼠海马组织TLR4[(0.63±0.05),(0.55±0.04),(0.42±0.03)]、NF-κB p65[(0.98±0.06),(0.82±0.04),(0.72±0.04)]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0.74±0.07),(1.20±0.05),均 P<0.05],其中丰富环境组和褪黑素组小鼠海马组织TLR4、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联合干预组(均 P<0.05)。 结论:褪黑素联合丰富环境可改善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α-硫辛酸通过抑制JAK2/STAT3恢复GPX4改善侧脑室注射链脲菌素诱导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侧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 icv)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icv-STZ组和icv-STZ+ALA组,每组15只。STZ通过大鼠侧脑室脑立体定位注射,ALA干预用灌胃法,对照组采用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灌胃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电子显微镜检测线粒体完整性,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炎症因子、磷酸化Tau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的表达或活性水平。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STZ 4周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ALA干预可显著改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多层面分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STZ组大鼠海马组织铁离子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有脂质过氧化、线粒体完整性显著破坏、氧化还原系统失衡、胶质细胞数目增加、磷酸化的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MAPK与GSK-3β通路激活。进一步检测发现,STZ激活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通路,并转录抑制过氧化物酶GPX4表达。抑制STAT3活性则可阻断STZ诱导GPX4下调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结论:ALA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恢复GPX4蛋白水平,从而螯合铁离子、改善线粒体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平衡机体的氧化还原系统,降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改善STZ诱导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地芬诺酯灌胃对小鼠癫痫发作及神经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地芬诺酯灌胃对小鼠癫痫的诱发效果及小鼠神经行为学和海马神经元的变化。方法:选取2~3周龄的C57雄性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地芬诺酯组,每组20只。地芬诺酯组小鼠每天给予地芬诺酯(200 mg/kg)灌胃1次,连续灌胃14 d,对照组小鼠每天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每次灌胃后观察2 h,根据Racine评分观察小鼠癫痫发作等级。应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神经行为活动的改变;应用数字化脑电图机监测地芬诺酯小鼠癫痫发作脑电波;应用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Racine分级结果显示,地芬诺酯组小鼠在灌胃后1 h出现2、3级发作。脑电监测结果显示,与灌胃前比较,地芬诺酯组小鼠脑电波频率增加,波幅增加。在旷场实验中,地芬诺酯组小鼠在中央区域的停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2.21±3.37)s,(17.05±4.34)s, t=3.29, P<0.01]。在高架十字实验中,地芬诺酯组小鼠在开放臂的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17.36±5.41)s,(26.70±9.06)s, t=3.31, P<0.01]。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地芬诺酯组在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22.08±6.76)s,(27.64±4.60)s, t=2.54, P<0.05],地芬诺酯组在平台区域的停留时间与停留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尼氏染色显示,地芬诺酯组小鼠CA3区海马神经元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35.67±4.59)个,(140.67±2.73)个, P<0.05]。 结论:过量地芬诺酯可诱发小鼠癫痫发作,并且小鼠出现焦虑样行为增加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二甲双胍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和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改善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和机制。方法:82只3~4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on组, n=15)、假手术二甲双胍给药组(Met组, n=20)、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essel occlusion,2VO)组(2VO组, n=22)、双侧颈总动脉结扎+二甲双胍给药组(2VO+Met组, n=25),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慢性脑低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血管,不接扎。建模后按照每天100 mg/kg剂量连续4周给予二甲双胍溶液饮用水。二甲双胍干预4周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认知功能,在体电生理技术检测大鼠的长时程增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海马组织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水平,同时采用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突触结构,尤其是囊泡密度。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水迷宫7 d重复学习训练的逃避潜伏期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余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t检验。 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在7 d的学习训练中,4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不显著( F=0.93, P>0.05),但是时间主效应( F=25.90, P<0.05)和组别主效应( F=13.20, P<0.05)显著;在第3~7天的平台位置学习中,2VO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Con组和2VO+Met组(均 P<0.05)。休息1 d后检测大鼠短期记忆,结果显示:2VO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Con组和2VO+Met组( P<0.01),同时2VO大鼠的平台区域滞留时间和穿梭次数均少于Con组( P<0.01)和2VO+Met组( P<0.01)。电生理结果显示:高频刺激后,2VO组相对兴奋性突触后场电位斜率[(1.29±0.09)]显著低于Con组[(2.07±0.09)]和2VO+Met组[(1.69±0.08)]( P<0.01)。ELISA结果显示:2VO组海马组织TNF-α含量水平显著高于Con组和2VO+Met组;2VO组海马组织IL-1β和IL-6含量水平显著高于Con组和2VO+Met组。2VO组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显著低于Con组和2VO+Met组。2VO组海马神经元不成熟树突棘密度和比例显著高于Con组和2VO+Met组。2VO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突触囊泡密度[(230.29±19.44)个/μm 2]显著低于Con组[(414.52±13.17)个/μm 2]和2VO+Met组[(313.19±12.42)个/μm 2](均 P<0.05)。 结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慢性脑低灌注海马组织神经炎性反应,同时能够改善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障碍,在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太空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身体各系统造成的损伤,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分析太空微重力环境和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潜在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相关研究,发现微重力环境导致学习、记忆、空间定向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引起焦虑和抑郁情绪。微重力环境相关的认知和情绪损伤机制复杂,包括神经元损伤、大脑结构改变、神经递质失调、突触功能异常、氧化应激损伤和能量代谢紊乱等。天然提取物等药物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及益生菌等新疗法有望减轻微重力暴露所致的认知损伤及情绪障碍。随着我国航天医学的发展,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和情绪损伤的潜在机制及干预措施仍有待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是麻醉手术相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广泛存在于大脑中,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他多种神经元具有营养作用,在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表现出潜在的治疗效应,可改善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或可缓解PND症状。文章对GDNF通过保护海马神经元、与相应受体结合激活促生存通路、调控神经突触可塑性、减少神经炎症等途径参与PND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为探寻PND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提供新方向。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SD-95在七氟烷麻醉致新生大鼠远期学习记忆功能损害机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在七氟烷麻醉致新生大鼠远期学习记忆功能损害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鼠龄7 d的SD大鼠54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对照组(暴露于空气)、模型组(暴露于2.1%的七氟烷,4 h/d,连续3 d)、PSD-95抑制剂组(吸入七氟烷+腹腔注射NA-1,连续5 d),每组18只。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新异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视空间学习记忆和识别记忆能力;RT-q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kalirin、Rac1和PSD-95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kalirin、Rac1、PSD-95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kalirin和Rac1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3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水迷宫实验中三组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游泳距离的组间和时间交互作用显著,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时间×组别=36.539,41.548;均 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模型组中第2~6天的平台潜伏期及游泳距离均长于对照组(第2~6天平台潜伏期: t=14.039,17.147,13.155,13.831,27.247,均 P<0.01;第2~6天游泳距离: t=10.122,20.987,7.267,10.011,8.121,均 P<0.01)。与模型组比较,PSD-95抑制剂组大鼠在2~6 d的平台潜伏期延长( t=7.948,14.768,11.582,12.832,24.346;均 P<0.01),游泳距离增加( t=8.235,24.325,11.234,12.031,7.036;均 P<0.01)。新物体识别实验发现,模型组中的新物体探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1.30±2.27)s,(19.21±1.42)s, t=1.843, P<0.01],PSD-95抑制剂组中的新物体探索时间[(26.83±2.13)s]明显长于模型组( t=4.844, P<0.01)。模型组中的新异物体差异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41±0.12),(0.59±0.10), t=3.416, P<0.01],PSD-95抑制剂组中的新异物体差异指数[(0.37±0.08)]明显低于模型组( t=0.696, P<0.05)。qRT-PCR结果发现,模型组中的Rac1、kalirin和PSD-95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 t=9.969,3.954,6.561;均 P<0.05); PSD-95抑制剂组的Rac1、kalirin和PSD-95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 t=2.132,2.251,3.502,均 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的kalirin和Rac1均低于对照组[kalirin:(8.18±1.94),(15.47±3.35), t=11.47, P<0.01;Rac1:(3.72±1.53),( 8.17±2.91), t=6.76, P<0.01],PSD-95抑制剂组中的kalirin(4.98±1.53)和Rac1(2.73±0.37)均低于模型组[kalirin: t=10.28, P<0.01;Rac1: t=4.72, 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模型组中的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aspase-3:(1.37±0.16),(0.54±0.01), t=5.71, P<0.01;Bax:(1.87±0.31),(1.23±0.25), t=12.01, P<0.01]; PSD-95抑制剂组中的Caspase-3[(1.79±0.17)]和Bax[(2.19±0.2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 t=9.87,16.19,均 P<0.01);模型组中的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21),(1.96±0.38), t=11.92, P<0.01],PSD-95抑制剂组中的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1.01±0.19), t=10.73, P<0.01)]。 结论:七氟烷麻醉可致新生大鼠远期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和PSD95蛋白表达降低,抑制PSD95的表达可加重这种损害,这可能与PSD95参与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凋亡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电针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120只,采用改良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造成慢性脑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0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52只,电针组予以电针治疗,输出电流1 mA,频率15 Hz,连续波,每次20 min,每日1次,治疗7次后休息2 d。模型组不予特殊处理。按照治疗时间的不同,将每组大鼠再细分为术后1、2、4、6周4个亚组,每个亚组13只。术后1、2、4、6周,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进行BrdU注射,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情况。利用Morris水迷宫、BrdU+NeuN及BrdU+GFAP免疫荧光双标方法,分别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及记忆能力,探讨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规律。结果:电针组大鼠在术后2、4、6周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 P<0.05);术后2周,大鼠海马颗粒细胞层细胞出现BrdU+NeuN及BrdU+GFAP双阳性表达,电针组大鼠分化神经元的数量多于模型组( P<0.05)。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电针组术后4周的GFAP阳性细胞数少,术后6周的GFAP阳性细胞数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电针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进而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其与大脑结构网络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小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大脑结构网络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6例小脑后叶梗死患者作为小脑梗死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以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与小脑梗死组患者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进行神经认知和行为学测试以评估其认知功能以及进行MRI扫描获得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并采用确定性纤维追踪算法以及图形理论获得受试者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的差异,并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估小脑梗死组患者大脑结构网络拓扑特征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脑梗死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降低,听觉词语学习测试(RAVLT)、数字广度测试(DST)、画钟测试(CDT)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降低,连线测验(TMT)-A、TMT-B用时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脑梗死组患者脑网络全局效率(Eglob)和局部效率(Eloc)降低,聚类系数(Cp)和最短路径长度(Lp)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脑梗死组患者14个脑区[左侧、右侧的内侧和旁扣带脑回(DCG),左侧岛盖部额下回(IFGoperc),左侧、右侧的补充运动区(SMA),左侧、右侧的楔前叶(PCUN),左侧眶部额下回(ORBinf),左侧颞极颞上回(TPOsup),左侧颞极颞中回(TPOmid),左侧顶下缘角回(IPL),左侧、右侧后扣带回(PCG),左侧三角部额下回(IFGtriang)]的区域效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小脑梗死组患者的MoCA评分与脑网络Lp呈负相关关系( P<0.05),与Eglob及右侧DCG、左侧DCG、右侧PCG区域效率均呈正相关关系( P<0.05);小脑梗死组患者的RAVLT评分与Eglob呈正相关关系( P<0.05),TMT-A用时与左侧DCG区域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P<0.05);TMT-B用时与右侧DCG、右侧PCUN、左侧DCG区域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P<0.05),但是与Lp呈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急性小脑梗死患者存在记忆、执行能力、视空间及注意力认知障碍,同时双侧PCUN、PCG、DCG和额颞叶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其中右侧PCG、双侧DCG以及右侧PCUN的异常改变可能在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