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医疗机构应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问题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本文就2019年12月以来发生在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口腔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法律层面的分析与思考,以期对口腔医疗行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帮助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全健康理论提升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交通技术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范围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发生地突破国家界限,并对其他国家形成健康威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累及人类-动植物-环境健康,对于社会发展也有长远影响,因此其应对方法已经超越了一般卫生问题,需要以整体和综合的策略进行应对。本文以全健康视角剖析了我国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应用全健康相关理念,从整体、联动、发展、可持续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我国进一步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武汉市新冠肺炎医疗服务成本-效果模拟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社会视角,对湖北省武汉市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模拟分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通过政策文件检索与文献复习、访谈调查与专家咨询等方法,估算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4月26日武汉市新冠肺炎医疗服务成本,基于决策树模型进行不同疫情防控假设下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线情况下,武汉市每治愈1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平均成本为175 462.10元,假设1(武汉市提前1周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下该成本为164 552.43元,而假设2(武汉市延迟1周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的成本为187 542.37元。相较于基线情况,假设1下医疗服务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8.30万元/治愈人数,具有更优的经济性。结论: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成本-效果模拟结果,可为政府提供疫情防控的决策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传染病防控视域的卫生应急管理政府干预权优化配置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传染病防控视域的卫生应急管理政府干预权的优化配置.方法:对传染病防控视域下我国卫生应急管理政府干预权的变化过程进行梳理,以2019年新冠疫情为例,探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政府卫生应急管理干预的实践与经验.结论:尚未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待提升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亟需强化的综合管理能力容易导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下政府管理混乱,进而导致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应对能力较弱.建议:一是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将突发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应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法定形式与程序平衡各方综合统筹;二是强化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责任,提高政府公共卫生管理效能的同时,消除因政府专责可能产生的弊端;三是完善以公共卫生保障体系为支撑,以公共卫生源头治疗为方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应急管理机构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猴痘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及预防控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2年7月23日,WHO宣布猴痘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的研究表明,2022年多国猴痘病毒毒株仍为Clade Ⅱ。猴痘病例以男性为主,年龄范围较广。相比于既往研究,2022年研究报道病例的中位年龄增大,MSM占比增加。猴痘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临床症状以发热和皮疹为主。研究显示2022年病例发热比例相较2022年前有所下降,且皮疹部位由脸颊为主转为以生殖器黏膜为主。2022年首次报道猴痘无症状感染者。尽管我国尚无猴痘本土病例,且输入风险较低,但随着我国与全球各国贸易交流加深,人员来往频繁,应当关注国际疫情的进展,做好疫情应急应对工作,防范可能的病例发生和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临床医院成果转化管理初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梳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成果转化管理工作,为初步探索临床医院依靠创新转化处理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对医院应对疫情形势,组织动员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等举措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以应用为导向的关键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打样制备验证等创新链一体化设计是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实践的有效路径。结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卫生事件为临床医院转化工作提供新启示,可以通过加快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注重转化专业团队的建设,以及多渠道加大成果推介力度等方式提前做好应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危重症患者实施直升机救援的质量管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救援难度大、环境复杂特点突出,直升机救援是目前应对灾难性事件的有效救援方式,同时院间转运可以有效缩短转运时间,直接将患者送抵满足其治疗技术要求的医院,避免二次转运可能造成的病情贻误。但目前我国的直升机救援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类问题,期望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进行严格的全程质量管理。该研究梳理了目前我国危重症患者直升机救援现状,并提出了一整套的危重症患者质量管理方案,包括基地建设、救援设备配备、救援人才选拔、救援体系建设、现场救援内容规范,以期为我国航空救援的发展提供参考,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北京市丰台区疫情期间集中隔离场所医学观察人员及医务人员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市丰台区集中隔离场所的医学观察人员及驻点医务人员的相关特征,为局部疫情快速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0月18日至11月26日期间丰台区集中隔离观察点、医学观察人员、隔离点医护人员信息,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疫情期间,北京市丰台区共启用10个集中隔离观察点,共计2 434人纳入集中医学观察,以次密接人员管控(53.2%)最多。隔离点平均使用天数为(31.30±6.73) d,155名医务人员参与了集中隔离工作。医务人员主要来自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8%),专业背景以护理专业(48.4%)和临床专业(41.3%)为主,进点前有隔离点工作经验的人员占23.9%。每百名管控人员配备的医务人员平均为(6.23±2.98)人,高于国家100∶4要求( t=4.74, P<0.01)。后续病例均在医学观察期间检出,未发生隔离点内交叉感染。 结论:集中隔离观察点是精准防控疫情的重要环节,要及时总结集中隔离点的实战经验。基层医护人员是开展隔离点工作的主力军,老带新、培训演练、应急预案等是妥善处置隔离点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方式,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一对一"包点指导可以有效弥补专业人员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关于针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皮肤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期2019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湖北省部分医院的皮肤科医护人员也参与到疫情的救治工作中。然而,在救治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皮肤科医务人员缺乏在突发事件中紧急处置、自我防护以及进行相关皮肤病调查能力等。本文从皮肤科医务人员、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教育等不同层次进行问题剖析,并对皮肤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相应建议,便于将来皮肤科医务工作者从容应对和处理突发卫生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容易转重症,且有较高的死亡风险,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直接决定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国内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配置、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床位及设置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救治的需要。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教训提示,"平战双轨"的重症医学科建设是最佳的医疗模式。遵循"平战结合"的理念,加强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配置合理的ICU、亚ICU和战备ICU,建立快速反应梯队,加强常态化培训和科学管理,可能是应对疫情的关键举措。为此,上海市专家组成员撰写了《疫情防控下上海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规范专家建议》,推荐从病房设置与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核心技术、培训、重症医学科管理、多学科协同诊治、危重患者的转运、ICU病房的感控、新冠病房重症护理团队建设等方面对重症医学科进行规范建设,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