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的成分鉴定及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建立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的UPLC-TOF-MS化学成分谱分析方法以及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依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分子式、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及相关文献记载鉴定化学成分.选择[M-H]-作为马钱苷酸的专属离子、[M+HCOO]-作为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专属离子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对不同批次药材中化学成分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药材的UPLC-TOF-MS成分图谱,指认 38 个成分,包括三萜类10 个、黄酮类4 个、环烯醚萜类21 个、其他类成分3 个.在2 种药材中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分别为 0.51%~0.90%、1.63%~2.31%、0.08%~0.21%、0.09%~0.28%.结论:建立的藏药粗壮秦艽和中药麻花秦艽UPLC-TOF-MS成分谱能全面反映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不同基原药材的成分差异,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可为藏药粗壮秦艽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UPLC-ESI-Q-TOF-MS/MS技术分析藏药粗壮秦艽的化学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ESI-Q-TOF-MS/MS)技术对粗壮秦艽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色谱条件为 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1 mL·L-1 甲酸(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40℃,进样量为1μL,质谱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 通过分析二级高分辨质谱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包括环烯醚萜类21个、三萜类9个、黄酮类3个和其他类成分6个.结论 基于 UPLC的高效分离能力和 MS的高灵敏检测优势,用 UPLC-ESI-Q-TOF-MS/MS技术可快速分析粗壮秦艽中的化学成分,为粗壮秦艽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线粒体nad1/b-c及nad5/d-e在秦艽组植物中物种鉴定意义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龙胆科龙胆属Gentiana秦艽组Sect.Cruciata多种植物作为中药秦艽及藏药解吉(())的基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课题组前期品种整理及遗传背景分析基础上,本文分别测定秦艽组10种23个居群69份样品以及外类群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3份样品的线粒体nad1基因第2内含子区(had 1/b-c)以及nad5基因第4内含子区(nad5/d-e)部分序列,对其在秦艽组植物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及物种鉴定中的意义进行评价.结果显示:nad1/b-c具一粗壮秦艽G.robusta King ex Hook.f.稳定变异位点;同时,对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及西藏秦艽G.tibetica King ex Hook.f.有一定物种分辨率;nad5/d-e序列相似度高,仅大叶秦艽G.macrophylla Pall.、黄管秦艽G.officinalis H.Smith及管花秦艽G.siphonantha Maxim.ex Kusnez.存在种内不同基因型.进而基于粗壮秦艽G.robusta King ex Hook.f.nad 1/b-c物种分子标记,设计一特异鉴定引物,建立粗壮秦艽特异性引物-PCR鉴定方法.本工作可为协同进化不完全、遗传背景复杂多样的中藏药高山基原植物DNA条形码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藏药解吉基原植物转录组及其环烯醚萜苷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藏药解吉(()()),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Gentiana秦艽组(Sect.Cruciata)多种高山植物;可分为解吉那保(具蓝紫色花的)与解吉嘎保(具白色花的)两个品种.首次以解吉那保基原植物之一——长梗秦艽Gentiana waltonii Burk.与解吉嘎保基原植物之一——粗壮秦艽Gentiana robusta King ex Hook.f为模式植物,分别构建其根、茎、叶、花转录组数据库.对原始数据进行除杂,将质控后得到的所有高质量序列进行de novo拼接,分别得到长梗秦艽79 455条、粗壮秦艽78 466条unigene,平均长度分别为834 bp和862 bp.根据GO功能分类,可将unigene分为3大类65分支;根据KOG功能可将unigene分为25类;KEGG代谢通路分析分别发现长梗秦艽和粗壮秦艽中315条、340条unigene参与到20个次生代谢标准通路中.环烯醚萜苷类为藏药解吉及中药秦艽类、龙胆类、当药及青叶胆等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及活性成分之一,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80条、57条unigene参与编码环烯醚萜苷类合成途径中的24个关键酶,且在不同部位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还发现多个SSR和SNP、InDel位点.本工作可为藏药材基原植物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开发,功能基因掌握,有效成分累积规律、道地性形成机制、藏药材品种科学内涵的探讨,分子育种及濒危藏药高山植物就地保护等提供基础科学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藏药粗壮秦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传统中药材秦艽,用药历史悠久,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但由于人工采挖现象非常严重,野生秦艽品种均已处于濒危状态,亟需寻找秦艽替代资源.粗壮秦艽为藏药"解吉"的来源之一,属于龙胆科秦艽组,为麻花秦艽的近缘物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藏南部地区,资源量较为丰富,临床用于治疗"赤巴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针对粗壮秦艽的研究已逐步开展,特别是在物种基原鉴定方面,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本文对粗壮秦艽生药学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粗壮秦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西藏来源酵母菌株的鉴定与生理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酵母菌在食品、化学品及生物能源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我国西藏自治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可能孕育着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在食品、化学品及生物能源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为开发利用西藏地区的酵母资源,对西藏土壤、地衣和植物等不同来源的10株酵母菌株进行研究.其中,5株非常规酵母1-5-2、B02、H1、SD32和SD29分别鉴定为Occultifur kilbournensis、Coniochaeta mutabilis、Pichia pijper、Debaryomyces fabryi和Candida fermentati,这是首次报道从西藏来源的粗壮秦艽、茶树花朵和隔距兰匍匐根等植物样品中分离出这些酵母菌属种.鉴定了5株酿酒酵母2-2、4a1、5-1、SC2-1和SC12,分别来自松萝、青稞酒曲、冰川水和土壤.进一步比较这10株酵母的抗逆性和酿酒酵母菌株细胞壁多糖的抗氧化性,发现来自地衣的酿酒酵母菌株2-2和来自土壤的酿酒酵母菌株SC2-1对乙酸、过氧化氢和高温等环境胁迫耐受性较好.此外,来自土壤的酿酒酵母SC12和SC2-1细胞壁多糖抗氧化性较高,其Trolox当量分别可达55.24 mmol g-1L-1和46.57 mmol g-1 L-1.本研究结果表明西藏来源酵母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发现的对环境胁迫具有较好耐受性的酵母菌株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双峰法鉴定粗茎秦艽及其近缘物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为中药"秦艽"的基原植物之一,而同为龙胆属秦艽组的西藏秦艽 Gentiana tibetica King ex Hook.f.、粗壮秦艽 Gentiana robusta King ex Hook.f.为其近缘的非国家药典品种.因存在较大的种内形态变异,粗茎秦艽与西藏秦艽、粗壮秦艽间表现出较高的形态相似性,且存在一定的同域分布,为粗茎秦艽的鉴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有效鉴定中药秦艽国家药典品种粗茎秦艽与其近缘的非药典品种,本文基于前期测定的粗茎秦艽、粗壮秦艽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首次测定西藏秦艽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筛选分子标记并构建这三个物种的分子鉴定方法.结果如下:① 获得西藏秦艽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48 765 bp,大单拷贝区(LSC)、小单拷贝区(SSC)分别为81 163 bp和17 070 bp,反向重复区(IR)为25 266 bp;② 粗茎秦艽、西藏秦艽、粗壮秦艽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一致;粗茎秦艽与西藏秦艽的重复序列、SSR分布情况一致,两个物种间叶绿体基因组变异位点数仅为9;③ 筛选同时对这三个物种有效鉴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并验证稳定性;④ 建立SNP双峰检测方法,对各物种及混合样品进行有效鉴定.本工作可为粗茎秦艽及其近缘物种的DNA分子鉴定,以及相关藏药品种的整理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川甘产藏药解吉嘎保主流品种的分子生药学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梳理川甘产藏药"解吉嘎保"()主流品种,并基于DNA条形码对其进行分子生药学鉴定研究.方法:在川甘产区进行民族植物学考察,共采集11个居群55份样品标本,对其进行基原、药材性状、显微鉴定及质量评价;并基于课题组前期相关工作进一步筛选DNA分子标记,测定各样品及西藏产麻花艽与秦艽组Sect.Cruciatar 9个近缘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psbA-trnH、rpl20-rps12及线粒体基因组nad1 b/c序列,以龙胆科花锚属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及龙胆属Gentiana高山龙胆组Sect.Frigidat直萼龙胆Gentiana erecto-sepala为外类群,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发育树,评价各片段的系统学意义,构建DNA条形码.结果:①川甘产藏药解吉嘎保的主流品种为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②各样品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总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③叶绿体psbA-trnH序列可将秦艽组10个物种分为两类,麻花艽与粗壮秦艽Gentiana robusta为一类,其余8个近缘物种为另一大类;线粒体nad1 b/c序列可进一步区分麻花艽与粗壮秦艽;叶绿体rpl20-rps12序列则具有麻花艽种下不同产地间分辨率.因此,构建川甘产藏药解吉嘎保主流品种麻花艽基于叶绿体psbA-trnH、线粒体nad1 b/c、叶绿体rpl20-rps12三个片段的组合型DNA条形码.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川甘产藏药解吉嘎保的主流品种来源,并构建了其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可为解吉嘎保的基原植物鉴定、道地藏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及龙胆科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等提供基础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