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教学诊改"视域下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研究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医学成像技术课程专业性非常强,内容复杂难懂,并且知识更新速度快。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备课,教学工具也较为有限,只能借助板书、模型及挂图等,内容讲解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互联网+教学诊改"视域下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及实验等方面,采取计算机辅助教学、翻转课堂、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增加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造"真实情境"实验环境等教学诊改措施,旨在探索满足医学成像技术专业学生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新教学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
八年制医学统计学课程分模块多元教学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12/28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着教学手段的改革.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MOOC等教学手段颠覆了学生只能在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不同方式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正在逐渐替代传统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主张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的优势与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28
-
以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战略为基础加强中医骨伤科学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以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战略为基础加强中医骨伤科学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以期为中医院校的学科建设与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也为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医疗行业服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救护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与成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建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急救护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5-2016级护理专业194名专科生为实验组,2013-2014级护理专业186名专科生为对照组,实验组以“急救护理”精品资源开放共享课程开展教学;对照组由校内专任教师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课程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救护单项技能考核及团队综合模拟考核成绩的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对“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满意度更高.结论 精品资源开放共享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相匹配,可提高学生的急救岗位胜任能力,有利于职业情感价值目标的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形势下开展微生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连续数年位列高考“红牌警告”专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同时获得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最新研究信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微生物类课程教学?这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本文结合南开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建设,结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谈谈我们对于微生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生物学”课程作业设计及评价体系的改革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2015-2017年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实践.该项目主要由塔式题目设计、二元评价体系、档案纪录及评价反馈机制3个部分组成.其中每章作业题按“3道基础题+2道发散题+1道固定题+1份知识拓展”的塔式设计,作业的批改与评价同时采用两套体系,一套为ABCD体系,以对错标准评分,强调知识掌握与运用.一套为M (Model)体系,以独立思考精神和科研思维能力为评定标准,树立典范,鼓励思考和创新.批改后的作业及时发回学生本人,作业上有整体的和每一题的二元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每一个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信息反馈包括作业整体概况通报、作业逐题点评和模范作业推荐.特别是通过表扬并上传模范作业的扫描件来鼓励和肯定优秀的学生答案,激励每一位学生进步.总之,三年来这些改革措施能让教师清楚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与掌握的情况,有助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协作交流,便于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建设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回顾社会现况,中医药院校培养具有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中医学人才至关重要,《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课程应运而生.围绕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模式、深化教材建设、创新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精品共享服务社会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强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内涵建设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郑州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2007年获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在原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与创新,于2013年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并在爱课程网站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于2016年获得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就在不断推进课程内涵建设与完善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分享,以期破解目前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用中实效性不够、参与度不高、示范性不强、影响力不大、利用率低下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急救护理》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救护技术是高职护理学生(简称护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各项技能中以心肺复苏术(CPR)最为重要.CPR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ROSC)成功率与目击者CPR实施率密切相关[1].为了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本校急救护理课程组教师在《急救护理》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即借助重庆市级《急救护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平台、微信、QQ等,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而将知识的“内化”放在课内[3],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翻转,教学效果获得了明显提高,现以CPR教学为例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医学信息学专业开放共享精品课程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从在线开放课、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3个角度对医学信息学专业所涉及的医学类、计算机类、信息管理类和其他类开放共享精品课程进行调查分析,从专业发展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包括课程设置进一步统一、充分利用其他学科资源等方面,以促进我国医学信息学快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