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茶习惯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饮茶习惯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膝/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54例,依据术前访视情况分为饮茶组与非饮茶组(每组127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Ⅱ级。术前1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量表评估认知状态,术后1~7 d(或出院前)同一时间段于PACU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CAM)判断是否发生POD。采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茶多酚、咖啡因的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脑脊液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丁酰胆碱酯酶(butylcholinesterase, BuChE)的活性。经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饮茶习惯对老年患者POD的影响因素、预防和治疗价值。结果:饮茶组POD发生率为8.62%,非饮茶组POD发生率为23.08%,POD总发生率为15.8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长和失血量后,每月饮茶量多[比值比(odds ratio,OR)=0.776,95%CI 0.569~0.847]、饮用绿茶(OR=0.801,95%CI 0.638~0.920)、每月饮用绿茶量多(OR=0.891,95%CI 0.626~0.934)、脑脊液中高浓度咖啡因(OR=0.933,95%CI 0.872~0.999)和茶多酚(校正后OR=0.803,95%CI 0.438~0.820)为POD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每月饮用绿茶量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43( P<0.001),脑脊液中咖啡因浓度AUC为0.914( P<0.001),茶多酚浓度AUC为0.932( P<0.001),三者对老年患者POD的预防和治疗价值较高。 结论:每月饮用绿茶量多、脑脊液中高浓度咖啡因和茶多酚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保护因素,可能与饮茶习惯,尤其是饮用绿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园艺疗法对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园艺疗法对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旨在为围生期抑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园艺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DSS)、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价产妇抑郁症状、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产妇医学应对方式。结果:2组干预前PDSS、PCL-C、MC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干预后睡眠/饮食失调、焦虑/担心、情绪不稳定、精神错乱、内疚/羞耻、自杀的想法因子得分和PDSS总分分别为(8.95 ± 1.37)、(9.53 ± 1.57)、(10.02 ± 0.79)、(7.78 ± 1.43)、(9.36 ± 1.81)、(7.14 ± 1.56)、(61.86 ± 3.78)分,低于对照组的(10.11 ± 1.45)、(10.96 ± 2.41)、(10.81 ± 1.43)、(8.61 ± 1.67)、(10.35 ± 1.64)、(7.84 ± 1.72)、(67.93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320~7.239, P<0.05);试验组干预后警觉性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反复重现反应得分及PCL-C总分分别为(7.12 ± 0.81)、(9.12 ± 1.61)、(5.42 ± 1.09)、(21.66 ± 2.03)分,低于对照组的(7.93 ± 1.32)、(9.81 ± 2.07)、(6.16 ± 1.35)、(23.89 ± 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01~5.463, P<0.05);试验组干预后回避、屈服应对得分分别为(10.78 ± 2.14)、(9.81 ± 2.74)分,低于对照组的(11.89 ± 2.78)、(10.86 ± 2.66)分,面对得分为(17.39 ± 2.59)分高于对照组的(15.95 ± 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413、2.971、2.085, P<0.05)。 结论:园艺疗法可缓解围生期抑郁产妇的抑郁水平,降低其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提高其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人谵妄的临床表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谵妄是老年人常见的急性全面性脑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波动性的注意力障碍和意识、思维、情感等神经精神行为的错乱,与疾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早期判断谵妄症状并及时处置,对识别病情变化、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老年人谵妄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术中应用Dex对颅脑肿瘤切除患者POD及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一项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探索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tomidine, Dex)对颅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及外周血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额颞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20例因为血液样本缺失剔除,故最终入组患者60例(每组30例)。两组患者麻醉其他用药相同基础上,Dex组患者于插管后10 min给予静脉输注Dex 0.6 μg/kg负荷剂量,然后以0.4 μg·kg -1·h -1的速率持续输注至术中止血,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1~5 d,采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 RASS)、精神错乱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Intensive Care Uni, CAM-ICU)及3分钟精神错乱评估法(3-Minute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CAM, 3D-CAM)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POD评估,记录两组患者POD发生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诱导后(T 1)、试验药物停止输注时(T 2)、术毕(T 3)时外周血IL-6、TNF-α水平,并比较发生POD和未发生POD的患者T 1、T 2、T 3时的外周血IL-6、TNF-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人口学特征及基线资料及术中资料。根据患者基线资料信息、围手术期临床信息和既往文献报道的相关因素进行POD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变量筛选,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 P<0.1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神经外科肿瘤患者POD的影响因素。 结果:对照组术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例高于Dex组( P<0.05)。Dex组6例(20%)发生POD,低于对照组15例(50%)( 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IL-6、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T 3时IL-6水平高于T 2时( P<0.05),而TNF-α水平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ex组T 3时IL-6水平高于T 1、T 2时( P<0.05),T 3时TNF-α水平高于T 1时( P<0.05)。发生POD的患者和未发生POD的患者各时点IL-6和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未发生POD的患者T 3时IL-6水平高于T 1、T 2时( P<0.05),T 3时TNF-α水平高于T 1时( P<0.05);发生POD的患者T 3时IL-6水平高于T 2时( P<0.05),而TNF-α水平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应用Dex是PO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P=0.014, OR=0.21,95%CI 0.06~0.73),年龄是POD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23, OR=1.07,95%CI 1.01~1.13)。 结论:术中持续输注Dex可以显著降低颅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5 d内POD的发生率;未观察到Dex能通过降低全身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来预防PO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美罗培南相关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美罗培南相关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呼吸内科住院且应用过美罗培南患者的电子病历,从中筛选出用药后出现CNS症状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病历中提取的数据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感染性疾病、基础疾病、入院时肾功能[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美罗培南应用情况(给药剂量、是否按Ccr调整剂量)、美罗培南相关CN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主要临床表现等)以及不良反应的治疗和转归。计算美罗培南相关CNS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美罗培南相关CNS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设定时段内使用过美罗培南的患者共636例,其中17例发生美罗培南相关CNS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7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74~94岁,中位年龄86岁;肺部感染13例(其中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4例(其中2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者14例(其中10例Cc r<50 ml/min),脑梗死后遗症5例。Cc r<50 ml/min的10例患者中有3例未按Ccr调整美罗培南剂量致剂量过大。17例患者出现CNS症状的时间为开始应用美罗培南后1~7 d,中位时间为3 d;12例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包括谵妄、躁动、亢奋、幻觉、精神错乱和睡眠颠倒等),5例表现为肢体或口舌抽搐。出现CNS症状后17例患者均停用美罗培南,其中5例给予对症治疗,1~7 d后CNS症状均缓解,中位缓解时间为3 d。 结论:美罗培南的CNS不良反应在高龄、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以及有CNS疾病史的患者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和抽搐,多发生在用药1周内,及时停用美罗培南,酌情给予对症治疗,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七氟醚对围手术期认知功能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是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减退、精神意识错乱,定向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同时伴有社会能力减退。七氟醚是目前最常用的吸入麻醉剂之一,尽管七氟醚被认为是安全的,但近年来许多研究提出其引起PND的问题。为了解七氟醚致PND出现的原因及机制,查阅近年来七氟醚对认知功能影响的文献,从七氟醚对神经炎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突触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出发,对七氟醚影响PND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与治疗PND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内风"论治莫旺综合征的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莫旺综合征是症状复杂的临床罕见病,多以肢体震颤、肌肉抽搐、痉挛性疼痛或无力、大量出汗、严重便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为主要症状.宋恩峰教授认为莫旺综合征根据临床症状可诊断为"颤证""不寐""便秘""汗证"等中医病名.该病本虚标实,五脏功能虚损为本,内风见症为标.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风内动,临床证型可分为阴虚生风、津亏生风、痰热动风、瘀血络阻生风、心肾不交生风等5 种证型.该病主要病位在肝、肾,与脾、心、肺相关.治疗上以滋养肝肾、平肝熄风,佐以滋阴增液、生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交通心肾等药物.临床四诊合参,标本兼治,收获良效.附验案一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微生物-肠-脑轴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脓毒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临床挑战.脓毒症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功能损伤、脑功能障碍等.脑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主要并发症之一,被称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精神错乱、昏迷、癫痫发作和局灶性神经体征等.SAE不仅可导致短期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还能对患者长期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前SAE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肠-脑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A)在SAE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引起越来越多关注.本研究就MGBA在SAE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通脑益智方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脾肾亏虚、痰瘀阻络证患者认知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通脑益智方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脾肾亏虚、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92例VCIND脾肾亏虚、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口服多奈哌齐片,每次5 mg,每晚1次;治疗组联合通脑益智方,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管性痴呆评估量表(VaDAS-Cog)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主症包括思维呆滞、善忘无记、性情改变、语言错乱,次症包括腰膝酸软、头晕头痛、耳鸣时作、神疲乏力、肢体困重、失眠烦躁、纳呆脘胀、面部发麻).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丰度结构的变化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并纳入同期20例健康受试者粪便相关数据作为参照.研究过程中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VaDAS-cog评分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思维呆滞、善忘无记、性情改变、语言错乱、肢体困重、失眠烦躁、纳呆脘胀、面部发麻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腰膝酸软、耳鸣时作、神疲乏力、肢体困重、失眠烦躁、纳呆脘胀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治疗组Shannon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各样本在主坐标分析图上经Anosim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间物种发生改变.治疗后,治疗组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相对丰度上升,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蓝藻菌门等相对丰度下降(P<0.05),普拉梭菌属、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比较,治疗组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向健康受试者靠近,而对照组无此趋势.治疗组治疗后乙酸、丙酸、丁酸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结论 通脑益智方可改善VCIND脾肾亏虚、痰瘀阻络证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调节肠道微生态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腹部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法医学鉴定1例
编辑人员丨2024/7/6
1案例1.1病案摘要张某某,男,56岁.2021年1月23日在工地施工时,钢筋断裂,致使腹部受伤.入院查体示全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上腹部显著,反跳痛阳性等.CT检查考虑右中下腹小肠及肠系膜损伤,腹盆腔积血/积液.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大量积血约500 ml,远端小肠系膜部分撕裂,小肠血供受损,距损伤处小肠周围10 cm系膜结扎离断,切断部分小肠.术后病理诊断示小肠粘膜慢性炎伴血管扩张、充血.2021年1月25日患者出现言语错乱、精神异常,请神经内科会诊,查头颅CT片示左侧颞枕叶大片脑梗塞.予对症治疗.出院诊断为腹部损伤,肠系膜裂伤,肠系膜出血,脑梗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