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相关因素与护理应对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探讨护理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6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心理弹性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心理弹性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收集汇总。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总结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6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坚韧性平均分为(32.35±6.56)分,力量性维度平均分为(21.15±3.15)分,乐观性维度平均分为(10.46±2.65)分,心理弹性总平均分为(63.96±12.36)分;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家庭年均收入、疼痛程度、疾病认知、社会支持度、焦虑抑郁程度、医保情况、运动频率、激素用量、复发情况均为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焦虑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度、运动频率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疾病认知、焦虑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度、运动频率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采用"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并转为家庭护理的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7~12月出院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微信延续护理管理;将2022年1~6月出院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互联网+"慢性病管理,两组患者随访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程度、自我管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包含合理饮食、戒烟禁酒、合理运动、按时服药、按时复诊5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包含环境、社会、心理、生理4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采用"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提高SLE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改善SLE患者的自我管理依从性,从而提高SLE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生物-心理-社会为基础的系统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现状,行以生物-心理-社会为基础的系统性护理模式干预,分析该模式对患者依从性等影响。方法:借助统计软件将2019年1~1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生物-心理-社会为基础的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护理14 d研究组患者依从性总分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7 d、护理14 d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健康状况调查(SF-36)量表各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14 d研究组患者SF-36量表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接受以生物-心理-社会为基础的系统性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其依从性,改善负性情绪带来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雷诺现象的护理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雷诺现象(RP)是大多数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 SSc)的首发症状,贯穿疾病始终,严重者可出现指端溃疡、肢体坏疽、指骨吸收等,影响其生活质量。除了常规治疗,临床护理工作对预后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临床观察、用药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输液相关护理指导等。本文拟总结SSc患者RP的护理经验,为RP患者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保健的发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CSHCN)保健是针对特殊医疗保健需求儿童所提供的整合性医疗保健服务,覆盖约1/5的儿童,占用≥40%的儿童医疗资源。CSHCN保健需要连续性、系统性管理儿童的营养和生长、神经行为发育、多学科协作诊疗、疫苗接种、并发症预防、精神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医疗保健需求。目前常规儿童保健、高危儿管理、儿童专病管理已在我国不同程度地开展,CSHCN保健系统化的学科发展迫在眉睫。国际经验显示,以专科儿童医疗中心为基础的CSHCN保健模式更能满足医疗护理和多学科临床团队的管理需要,这种模式依托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先天优势。从长远来看,对CSHCN保健的探索,是对国家妇幼保健体系的补充,对提升整体保健水平、提高儿童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医疗保健公平性、提升社会整体人口质量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深远意义,是临床与保健在儿童疾病防治中有机融合的具体体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体验进行系统整合,为制订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体验为导向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3年7月。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20)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Meta整合方法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48个研究结果,归纳出8个类别,最终形成"负性心理体验""疾病需求增加""主动调节策略"3个整合结果。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的身心感受,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性地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红细胞溢出的护理1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红细胞溢出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思路,避免献血不良反应或单采血小板报废,提升献血服务水平.方法 依据文献证据制定红细胞溢出的护理流程图,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红细胞溢出的护理过程 1 例,并进行相应的文献复习.结果 通过红细胞溢出的护理流程图施行护理干预后,献血者感受良好未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未再出现红细胞溢出,血小板成功采集.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系统性总结红细胞溢出的发生率、原理、原因、处理方法、预防献血不良反应及心理护理方法等.结论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红细胞溢出偶有发生,红细胞溢出的护理流程图可帮助血站工作人员快速鉴别出原因并正确处理,避免处理不当造成不良反应或单采血小板报废,以获得良好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系统性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疲乏孕产妇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其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至2023年转卡至我院并分娩的孕妇2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和系统性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多维度疲乏评价量表(MAF)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分娩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母婴自我照料技能合格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MAF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心理弹性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母乳喂养技巧和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自我照料技能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妊娠期疲乏中应用系统性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改善母乳喂养情况,干预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腹部按摩联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对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术前腹部按摩联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对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 年 7 月 1日~11 月 30 日行肠镜检查的 340 例患者,遵循匹配性原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 170 例,经排除中途退出或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22 例,最终纳入有效样本 318 例,其中观察组 153 例,常规组 165 例.在肠镜准备过程中,常规组由例行医护小组执行标准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采用 9 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情绪,客观心理指标(包括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心率差),肠道镜检效果[采用使用肠道清洁度波士顿量表(BBPS)评估肠道准备质量、到回盲部所需的时间(CIT)].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AD-7、PHQ-9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差、舒张压差、心率差均低于常规组(P<0.01),BBP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CIT短于常规组(P<0.01).结论:在肠镜检查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腹部按摩联合基于情绪ABC理论的系统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提高患者肠镜检测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系统性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2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1,系统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干预可改善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睡眠质量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