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金龙根中异喹啉生物碱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为了解紫金龙(Dactylicapnos scandens)中异喹啉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从紫金龙根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0 个异喹啉类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普罗托品(1)、1-甲氧基小檗碱(2)、别隐品碱(3)、伪普鲁托品(4)、巴马汀(5)、青藤碱(6)、药根碱(7)、血根碱(8)、四氢巴马汀(9)、异紫堇定(10).化合物2~4、8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4 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潜在的抑制活性,MIC值为 6.25 μg/mL,抗菌活性优于临床抗菌药物小檗碱(25.0 μg/m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不同消毒剂处理对紫金龙种子萌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紫金龙为材料,研究了1% CuSO4、0.1% KMnSO4、1% CH2O、75% C2H6O、10% H2 O2、0.1% HgCl2、10% NaClO等消毒剂处理对紫金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H2O2消毒的紫金龙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且10%H2O2消毒对种子发芽率抑制不明显,是较为理想的表面消毒剂.相反,其它消毒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紫金龙种子的萌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原发性肝癌维持治疗中3种中成药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分析3种常见中成药在原发性肝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预后,为原发性肝癌维持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 10例连续使用中成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基于非干预性研究方法,根据治则分为参一胶囊组(健脾扶正法)、西黄丸组(解毒散结法)、紫龙金片组(化瘀抗癌法),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3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并纳入17个可能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子,应用时序检验(Log-rank test)进行组间生存率单因素比较,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各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 10例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8.3月,其中参一胶囊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最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腹水情况、检出方式、门脉癌栓、AFP、总胆红素、白蛋白、胆碱酯酶、肿瘤类型、中药治疗时间、介入次数和BCLC分期对中成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有影响.腹水情况、中药治疗时间、BCLC分期是影响参一胶囊组患者预后因素;Child-Pugh分级、腹水情况、胆碱酯酶、中药治疗时间、介入次数、BCLC分期是影响西黄丸组患者的预后因素;腹水情况、总胆红素、胆碱酯酶、BCLC分期是影响紫金龙片组患者的预后因素.结论:参一胶囊、西黄丸、紫龙金片在原发性肝癌维持与辅助治疗中均显示稳定积极效应;体现健脾扶正法的参一胶囊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 种治法的适应证各有侧重,预后影响因子不尽相同,为原发性肝癌中成药辨证治疗的合理实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金龙总生物碱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优化紫金龙总生物碱回流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生物碱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2.5h,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8,总生物碱含有量7.87 mg/g.结论 该方法简便、省时、高效,可用于回流提取紫金龙总生物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金龙氯仿-甲醇组分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紫金龙氯仿-甲醇组分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后,加入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400 mg/L)紫金龙氯仿-甲醇组分,ELISA法或比色法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含有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转抑制蛋白α (IκB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c-Jun氨基端激酶(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紫金龙氯仿-甲醇组分可显著抑制TNF-α、IL-6、IL-1β、NO、PGE2释放(P <0.05,P<0.01),下调iNOS、COX-2蛋白水平(P<0.01),降低p38、JNK、Erk1/2、IκBα磷酸化水平(P <0.05,P<0.01).结论 紫金龙氯仿-甲醇组分可有效抑制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MAPKs信号通路激活、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金龙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考察紫金龙(AVK)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活性,筛选出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体外细胞炎症反应模型,以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活性指标评价紫金龙水组分(AVHC)、乙醇组分(AVEC)、甲醇-水组分(AVMHC)、氯仿-甲醇组分(AVTMC)和氯仿组分(AVTC)抗炎活性,筛选出抗炎有效组分,并从抗炎有效组分中筛选紫金龙的抗炎活性成分.结果 除AVHC外,其余各组分均下调了LPS处理后RAW264.7细胞的NO和TNF-α释放量(P<0.05),其中AVTMC的抑制作用最强;从AVTMC中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中,Vilmorinine、Vilmorrianine D、Talatisamine和8-deacetyl-yunaconitine等化合物具有降低NO与TNF-oα释放量的作用,且8-deacetyl-yunaconitine活性最强.结论 AVTMC是紫金龙抗炎主要有效组分,且从中筛选到4种抗炎活性成分.本研究为该药材的深入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紫金龙片用于外伤止痛的初步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丽江紫金龙的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丽江紫金龙Dactylicapnos lichiangensis(Fedde)Hand.-Mazz.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利用硅胶柱色谱、MCI gel、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RP C18和重结晶等方法对丽江紫金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借助13C-NMR、1 H-NMR、2D-NMR波谱数据及通过与文献对比,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丽江紫金龙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异紫堇定(1)、nantenine(2)、去氢海罂粟碱(3)、isocorydione(4)、普罗托品(5)、7-醛基去二氢海罂粟碱(6)、(S)-1,2,10-trimethoxy-6-methyl-9-(pentyloxy)-5,6,6a,7-tet-rahydro-4H-dibenzo[de,g]quinoline(7)、(8,8'-R)-bisisocorydine(8)、pallidine(9)、d-isocorydine-β-N-oxide(10)、(6S,6aS,M)-(+)-corydine-N-α-oxide(11)、(R)-magnocurarine(12)、(1R,2S)-(-)-mangochinine(13)、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14)、5-羟甲基糠醛(15)、β-谷甾醇(16)、胡萝卜苷(17)、胡萝卜苷-6'-0-硬脂酸酯(1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丽江紫金龙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6、7、9、12、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