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小肠淀粉样变性致肠穿孔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56岁,因“剖腹探查术及肠穿孔修补术后3 d”入院。腹部CT示:结肠不同程度增厚,密度不均匀减低,肠周脂肪间隙模糊,可见多发渗出。空肠全段、回肠近中段肠管弥漫性增厚,增强后轻度强化,肠管扩张,积气、积液,肠系膜间隙可见密集多发、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图1)。行部分小肠切除造瘘+腹腔脓肿清理引流+肠系膜肿物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腹腔积血,肠管高度扩张,肠壁充血、水肿、质脆,内积大量肠内容物,部分肠壁多处坏死,肠系膜高度肥厚,内见弥漫多发肿大包块,最大直径约6 cm,质较韧,部分肿块破裂伴出血。术后病理检查示:小肠黏膜层、黏膜下层多量红染均质的物质沉着,伴出血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系膜肿块为多枚淋巴结,均可见大量红染均质的物质沉着。免疫组化染色:CD31(+),ERG(+),Ki-67(30%+),κ(+),λ(+),刚果红(+),AB-PAS(+),D-PAS(+),Masson(+),结合临床排除骨髓瘤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改变后诊断为原发性小肠淀粉样变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腔内负压辅助闭合装置在消化道瘘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腔内负压辅助闭合装置(EVAC)治疗消化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采用EVAC治疗的11例消化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67.6±6.2)岁。其中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5例,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3例,食管癌合并胃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外伤导致食管破裂和乙状结肠癌术后结-直肠吻合口瘘各1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消化道瘘或破损的闭合率,以及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和乳酸水平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了EVAC治疗,EVAC治疗时间(12.6±7.6)d,消化道瘘的愈合时间为(24.8±15.2)d,住院时间(56.1±36.1)d,使用聚氨酯海绵(3.8±2.5)个。经过EVAC治疗后,全组患者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性指标和乳酸水平均降低(均 P<0.05)。内镜检查或造影检查提示,11例患者消化道瘘或破损均闭合,无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狭窄、异物残留、误吸等并发症。随访(10.6±8.5)个月,截至末次随访,未观察到消化道狭窄、瘘复发或脓肿形成。 结论:EVAC治疗消化道瘘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腹腔淋巴管瘤相关并发症的诊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腹腔淋巴管瘤相关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腹腔淋巴管瘤继发并发症患儿18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儿中,腹腔淋巴管瘤继发感染4例,出血3例,破裂2例,肠梗阻9例。初诊超声确诊13例,CT确诊16例。2例腹腔淋巴管瘤继发感染和1例淋巴管瘤破裂患儿先行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行根治性手术;1例横结肠系膜巨大淋巴管瘤伴感染的患儿先急诊行囊肿外引流术,2个月后行手术切除肿瘤;其余14例患儿均行一期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其中行单孔腹腔镜辅助手术8例,开放手术10例。术后恢复满意,无乳糜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6.6 ± 1.8)d,其中单孔腹腔镜辅助手术后住院时间(5.4 ± 1.4)d,开腹手术后住院时间(7.6 ± 1.6)d。患儿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儿童腹腔淋巴管瘤出现并发症临床较少见,腹部超声和CT可作为常规检查评估病情,手术治疗安全有效,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可使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肠透明细胞肉瘤肾上腺转移瘤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47岁,因“持续性腹痛14 h”入院。血压84/54 mmHg,心率104次/min。查体: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脐周压痛(+)。血常规检查示:WBC 10.87×10 9/L,Hb 81 g/L。血清D-二聚体19.01 mg/L。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全腹CT检查示:左中腹局部小肠壁厚,呈同心圆样改变;左侧肾上腺增粗,密度欠均匀,可见稍高密度影及局限性低密度区(图1)。术前诊断:肠套叠,腹腔出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失血性休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见腹腔内约2 000 ml游离血性液体。小肠系膜根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系膜根部血肿。小肠距屈氏韧带15 cm处可见1个直径约3 cm的肿块,侵及小肠浆膜层,远端肠管套入肿瘤。遂行小肠套叠复位,切除肿瘤远、近端各10 cm 小肠及其系膜,冲净腹腔后仍见活动性出血。打开胃结肠韧带,见胰腺下缘被膜破裂,腹膜后大量凝血块,清除血肿后于后腹膜填塞凝胶海绵压迫止血。病理诊断:小肠透明细胞肉瘤(CCS)。术后肾上腺增强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不规则团块影,与左肾动脉及左肾静脉分界不清,可疑转移瘤(图2)。PET-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代谢增高,考虑转移瘤。术后规律口服依维莫司。术后3个月后因肿瘤侵及胃体后壁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5个月因上消化道再次出血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频电凝湿敷创面止血法在术中意外脾损伤处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术中发生医源性脾损伤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40.8%)发生于胃手术, 15 例(30.6%)发生于结肠手术,14例(28.6%)发生于其他手术中;脾损伤程度Ⅰ级40例、Ⅱ级9例。发现脾损伤后,即在创面局部置生理盐水纱布球湿敷,用大功率高频电凝将脾脏损伤创面组织固化而血止,电热凝固止血时间3~20 min,49例患者均成功止血并保脾。提示,大功率高频电凝湿敷创面止血法处理术中意外Ⅰ、Ⅱ级脾损伤简单可靠,无需特殊器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脾动脉瘤破裂致下消化道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脾动脉瘤破裂致下消化道出血是一类极其罕见且凶险的疾病,检索国内近30年文献未见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了1例首发症状为排暗红色血便的40岁女性患者,通过结肠镜、全腹部+盆腔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脾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脾动脉真性动脉瘤破裂入结肠脾曲致下消化道出血,最终经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后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1.5年,未再便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降结肠系膜异位妊娠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33岁,因“间断腹痛1个月余,加重2 d”入院。腹部平扫+增强CT检查示:左侧腹腔不规则形稍低密度影,边界清,呈不均匀强化。考虑(结肠)胃肠道间质瘤可能(图1)。末次月经较前量多、色深。婚育史:既往因“双侧输卵管堵塞”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查体:腹平软,左上腹有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行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降结肠系膜肿物,呈暗红色,表面破裂,与周围脏器界限清,质韧,呈囊实性(图2)。盆腔有暗红色积血约100 ml。遂行腹腔镜下肠系膜肿物切除术+降结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暗红凝血块样组织,大小5.5 cm× 4.0 cm× 4.0 cm,包膜部分完整,剖面暗红,可见绒毛组织及滋养细胞。病理诊断:(降结肠系膜)异位妊娠(图3)。术后10 d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2.36 mIU/ml;子宫、附件彩超:未见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并发结肠破裂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idiopathic mesenteric phlebosclerosis,IMP)临床少见,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本文报告1例IMP并发结肠自发性穿孔破裂的临床表现,内镜、CT及病理特征,并结合复习文献,以期提高医师对IMP的认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膜后妊娠1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腹膜后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指胚胎种植在腹膜腔以外的腹膜后结构,其发生极其罕见.因腹膜后存在大血管和神经走行,当妊娠囊破裂时可引起腹膜后大出血,甚至危及孕妇生命.2023年12月15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1例位于下腔静脉前方的腹膜后妊娠患者,35岁,因"胚胎移植术后27 d,检查发现盆腔包块2 h"入院.超声检查提示: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交界处前方孕囊声像,腹腔妊娠?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CT)提示: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交界处前方异常密度灶,腹腔妊娠?经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后,于12月21日行开腹手术,术中见腹膜后横结肠系膜下方、腹主动脉右侧、下腔静脉前方一大小约3 cm×3 cm×2 cm的孕囊样肿物,打开后腹膜,完整切除肿物.术后病检见绒毛及胚胎结构,符合异位妊娠特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呈下降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结肠镜检查术后脾破裂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结肠镜检查术后脾破裂是一种罕见并发症,病死率高,需要立即诊断和管理。据报道结肠镜检查中脾破裂的发病率为0.000 05% ~ 0.017 00%,病死率为5%,损伤机制可能与直接创伤或脾结肠韧带过度牵拉有关[1-2]。脾破裂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脾动脉栓塞术(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SAE)、脾切除术等,其中急诊脾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选择[3]。但在患者病情稳定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充分考虑保留患者的脾功能。有研究报道107例动脉损伤患者的栓塞治疗成功率为82.2%;脾动脉分支可进一步向近端脾动脉栓塞或更多远端选择性栓塞的方向发展[4]。SAE治疗结肠镜检查术后并发脾破裂目前并未得到广泛应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采用SAE成功救治一例结肠镜检查术后并发脾破裂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