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断层融合摄影技术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DTS)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于术后6月时完成了数字化X线摄影(DR)及DTS检查.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所获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及对比.同时由临床医师对DTS及DR的骨折愈合显示率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6月时,DTS图像质量评分为(3.689±1.148)分,DR图像质量评分为(2.778±1.197)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S图像骨折愈合情况显示率为95.56%(86/90),DR图像骨折愈合情况显示率为72.23%(65/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中,DTS能清晰显示术区骨质结构,准确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图像质量较DR更优,可作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临床实用性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DMAIC模型的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急诊就诊流程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利用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LSS)管理中的界定、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DMAIC)模型,优化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就医流程,提高患者就医效率,保障母婴安全.方法 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根据DMAIC模型,对危重孕产妇的就诊流程进行优化:梳理就诊流程,明确到院—医嘱开立、采血—送检、医嘱开立—影像学检查为院内延误的关键环节,对上述环节进行流程跟踪及分析,找出延误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优化流程.本研究回顾性纳入流程优化前(2019年1月—2021年12月)的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为优化前组,流程优化后(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患者为优化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到院—医嘱开立、采血—送检、医嘱开立—影像学检查、到院—办理住院的时间.结果 急诊就诊流程优化后,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总体就诊效率提高.到院—医嘱开立[24.0(13.5~38.5)min vs.39.0(17.5~98.0)min,P=0.027]、医嘱开立—影像学检查[48.0(10.0~73.0)min vs.65.5(22.7~90.7)min,P=0.025]以及到院—办理入院总时间[120.0(93.0~149.0)min vs.218.0(123.0~382.7)min,P<0.001]均较优化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血—送检时间有缩短趋势,但优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DMAIC模型能够明确流程优化的关键环节,优化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急诊就诊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TP与SWI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CT灌注成像(CTP)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P、SW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以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CTP、SWI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诊断效能.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出血性转化分型的检出率.结果 经DSA检查,108例患者中有37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其中17例为HI-1型、10例 HI-2型、6例PH-1型、4例PH-2型.CTP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Kappa值为0.582,一致性一般;SWI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Kappa值为0.609,一致性较高;联合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Kappa值为0.741,一致性较高.CT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8.38%、81.69%、80.56%.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3.78%、80.28%、81.48%.联合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9.19%、85.25%、86.73%.联合检查对HI-1型的检出率高于CTP、SWI(P<0.05),CTP、SWI对HI-1型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CTP、SWI与联合检查对HI-2型、PH-1型、PH-2型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P与SWI联合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较高,可有效鉴别患者的出血性转化分型,能为临床出血性转化的防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RDH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12月至2023.05月经临床确诊为RDHD的患者13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RDHD患者,男5例,女8例,其中10例病人有3次的影像学检查,首次检查表现为髋关节间隙正常或轻度变窄,股骨头外形及轮廓光整8例,MRI显示股骨近端及髋臼的骨髓水肿5例,其中2例出现股骨头软骨下不全骨折;第2次检查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8例,CT显示股骨头软骨下骨质吸收溶解,关节间隙变窄4例;MRI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软骨下骨质吸收,滑膜增厚及关节腔积液5例;第3次影像学表现为股骨头骨质大部分吸收破坏,8例合并髋臼骨质破坏.3例患者进行了2次影像学检查,股骨头及髋臼骨质破坏进展迅速,最后股骨头及髋臼大部分骨质溶解吸收,髋关节半脱位.结论 RDHD早期影像学表现为关节间隙轻度变窄,股骨头关节面光整,中晚期股骨头、股骨颈及髋臼进行性骨质吸收破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阔韧带子宫内膜样腺癌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阔韧带子宫内膜样癌是罕见的特殊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极低,疾病的机制、诊断和治疗尚未明确.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常误诊为子宫或卵巢肿瘤.报告1例65岁阔韧带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诊疗经过,术前误诊为卵巢肿瘤,经手术探查和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另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随访7个月,病情稳定,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肿瘤相关指标未见异常.对于妇科检查扪及附件区肿物固定,影像学提示肿物边界清楚,需要考虑阔韧带肿瘤可能,应尽早手术.经病理诊断为阔韧带恶性肿瘤,应及时全面分期手术,术后长期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肾脏肿瘤良恶性的影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比较肾脏肿瘤不同类型患者的基线特征,同时对比核磁共振检查(MRI)、CT以及多普勒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肾脏肿瘤的有无及良恶性诊断能力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21年2月-2022年1月经过MRI检查的肾脏肿瘤患者118例,部分患者入院时同时进行CT和多普勒超声检查.满足正态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MRI、CT以及多普勒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结果 118例接受MRI检查的研究对象中,良性肾脏肿瘤患者64例(54.24%),恶性肾脏肿瘤患者117例(99.15%),63例(53.85%)患者同时患有良性和恶性肾脏肿瘤.同时患有良性和恶性肾脏肿瘤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49例,77.78%)显著高于仅有良性或者仅有恶性的肾脏肿瘤患者(32例,5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9,P=0.021).同时患有良性和恶性肾脏肿瘤的患者的中位年龄(59岁;四分位间距:52-65岁)显著高于仅有良性或者仅有恶性的肾脏肿瘤患者(50岁;四分位间距:43-5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名患者同时做了MRI、CT和多普勒超声三种检查,MRI方法检查中患者均为肾脏肿瘤患者,CT检查中诊断为肾脏肿瘤有26人,超声检查中诊断为肾脏肿瘤的有24人,CT检查与MRI检查的一致性比较差(kappa=0.04;95%CI,-0.11~0.48);超声与MRI检查的一致性比较差(kappa=0.11;95%CI,-0.01~0.23);MRI检查中有15例患者诊断为良性肾脏肿瘤,CT检查中有1例患者诊断为良性肾脏肿瘤,两者的一致性较差(kappa=0.09;95%CI,-0.08~0.26),超声检查中2例患者为良性肾脏肿瘤,12例患者良恶性无法判读.结论 男性和年龄较大的人更容易患恶性肾脏肿瘤.MRI检查在肾癌患者的诊断及良恶性判断方面优于CT检查和超声检查,可以弥补CT检查和超声检查的不足.临床中MRI可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难治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T影像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分析难治型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MP)患儿74例,根据是否为RMPP分为难治型组(n=28)和普通型组(n=46),均行CT检查.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 难治型组与普通型组患儿性别、临床症状(气促、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及吸气性三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年龄、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有浊音比较差异均有意义(P<0.05).74例MP患儿中,单侧肺叶病变54例,占72.97%[其中左侧23例(42.59%)、右侧31例(57.41%)]、双侧肺叶病变20例,占27.03%;单叶段病变31例(41.89%)、多叶段病变43例(58.11%),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病变、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支气管壁增厚等.难治型组与普通型组支气管充气征、斑点状或斑片状实变影、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难治型组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大片实变影、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型组(P<0.05).结论 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检查均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大片实变影、胸膜增厚、支气管壁增厚、伴胸腔积液及树芽征,临床可通过上述CT征象早期诊断RMP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升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是一类来源于淋巴结外滤泡边缘区的成熟B细胞肿瘤,属于惰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大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非常少见,其临床表现、检验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表型缺乏特异性表现,易导致漏诊、误诊.本文介绍1例升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的诊疗经过,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4 ng/ml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前列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分析3.0T多参数磁共振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的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患者穿刺活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PSA>4 ng/ml、影像学分期T2期内疑似前列腺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0例;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即对照组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低回声区即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而试验组是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认知融合靶向活检(COG-TB),比较分析2种诊断方法诊断PCa、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采用先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再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COG-TB之后,诊断PCa的灵敏度(98.3%)和阳性预测值(89.2%)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PCa的灵敏度(44.6%)和阳性预测值(67.6%)(P<0.01);诊断前列腺炎的特异度(97.8%)和阳性预测值(77.8%)明显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特异度(80.5%)和阳性预测值(37%)(P<0.05);诊断BPH灵敏度(93.8%)、特异度(97.1%)和阳性预测值(93.8%)特异度显著高于直接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系统+靶向穿刺活检的灵敏度(45.2%)、特异度(78.3%)和阳性预测值(48.3%)(P<0.01).前列腺癌的ADC值、DDC值和MK值分别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ADC值、DDC值和MK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A>4 ng/ml疑似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穿刺活检前行3.0T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减少不必要穿刺针数,降低穿刺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磁共振成像联合BI-RADS分类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和BI-RADS检查,分析良恶性结节的一般资料和不同影像学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乳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效能.结果 94例患者中37例患者乳腺肿瘤为恶性,纳入恶性组,其余57例患者乳腺肿瘤纳入良性组,恶性组最大肿瘤直径大于良性组(P<0.05).通过BI-RADS分类发现,恶性组患者BI-RADS分类为4b、4c和5类的患者占比分别为32.43%、37.84%、16.22%,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患者ADC值小于良性组,其肿瘤形态不规则患者有29例(78.38%),边界模糊患者33例(89.19%),均高于良性组(P<0.05).MRI诊BI-RADS分类的准确率为89.36%(84/94),BI-RADS分类诊断的准确率为87.23%(82/94).经ROC曲线分析发现,MRI检查、BI-RADS分类诊断乳腺肿瘤的AUC分别为0.893、0.871,联合诊断的AUC为0.92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6%和91.2%.结论 MRI检查和BI-RADS 分类能够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将两者进行联合应用,能够提升其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可以为临床诊断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