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代结肠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第二代结肠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结肠胶囊内镜检查的所有门诊和住院患者40例。由具有小肠或结肠胶囊内镜丰富判读经验的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分析检查结果,观察胶囊在胃、小肠和结肠的通过时间,以及结肠清洁程度评分、胶囊检查完成率、病变检出情况和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用卡方检验和Student′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65.0%(26/40)的患者在胶囊运行时间内完成全消化道检查,胃通过时间为(0.92±0.74) h,小肠通过时间为(3.93±1.51) h,结肠通过时间为(4.89±0.61) h。完成全消化道检查患者的胶囊运行时间短于未完成全消化道检查者[(9.44±3.53) h比(15.47±2.09)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79, P<0.01)。结肠准备合格率为67.5%(27/40)。结肠准备合格患者胶囊结肠通过时间、胶囊排空时间与结肠准备欠佳患者比较[分别为(4.43±3.33) h比(5.96±2.44) h,(9.06±3.91) h比(10.29±2.47)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17、0.81, P均>0.05)。结肠胶囊内镜共发现33例(82.5%)患者存在消化道病变,其中食管病变3例,包括炎症与占位;胃病变21例,包括慢性胃炎、黏膜隆起、息肉和溃疡;小肠病变9例,包括息肉、溃疡和血管畸形;结肠病变19例,包括憩室、息肉、直肠炎、溃疡和糜烂、血管畸形、内痔;存在2种及以上病变的患者有11例。所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均在吞入胶囊48 h内排出胶囊。 结论:第二代结肠胶囊内镜可用于全消化道检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肠异位胰腺合并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和直肠腺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64岁,因常规健康体检时行结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物和直肠腺瘤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坛医纪院治疗。腹部CT检查示小肠软组织结节,胶囊内镜证实为小肠黏膜下病变,于消化内科行结肠镜下直肠肿物和结肠腺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1)、直肠绒毛管状腺瘤(G1),Ki-67(1%阳性)。遂转入普外科,行腹腔镜小肠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小肠异位胰腺。该患者同时罹患小肠异位胰腺、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直肠腺瘤3种肠道疾病,甚是罕见,提示临床工作中不应满足于1或2种疾病的诊断,需提高对于消化道疾病的全面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磁控胶囊内镜指导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组合,其诊疗决策制定的过程中,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置管侵入性使很多危重症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难以接受并耐受。磁控胶囊内镜是近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可精准控制的、覆盖接近全消化道(除结肠外)黏膜的检测方法,患者接受度高,耐受性好。本文报道了在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指导下,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例,以期为此类患者的诊疗提供一定的经验及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肺癌肠道转移11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肺癌肠道转移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50~69岁,中位年龄65岁,7例为小肠转移,2例为小肠结肠同时转移,1例为结肠转移,1例为十二指肠、空肠转移,同期有4例伴脑转移,3例伴肾上腺转移,1例伴骨转移。2例表现为黑便,行肠镜检查证实为肠道转移,采取保守治疗。5例表现为肠穿孔,4例表现为肠梗阻,均接受手术治疗。7例已死亡,4例仍存活。肺癌肠道转移的早期临床表现隐匿,难以明确诊断,容易延误治疗,应重视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甚至腹腔镜探查的作用,一旦出现肠穿孔、肠梗阻,应积极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工智能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判断预后等多方面。本文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消化内镜领域中的应用,围绕辅助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和胶囊内镜检查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文献计量的全球胶囊内镜研究特征与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对胶囊内镜领域国际国内发表论文的特征与关键词进行定量分析,阐明胶囊内镜研究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使用Stork文献鸟和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PubMed英文数据库和CNKI中文数据库中关于“胶囊内镜”的所有发表于2002年至2022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分析。结果:在此时间段PubMed数据库中共检出6 011篇胶囊内镜相关文献,国内外英文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频次均呈现上升趋势,全球和国内英文论文的增长率分别为5%和15%。文献发表国家主要集中于美国、日本、中国、意大利和德国。全球研究领域集中于磁控胶囊内镜、结肠胶囊内镜、炎症性肠病、小肠胶囊内镜、胶囊内镜图像、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等方向。CNKI数据库中共检索出2 027篇文献,研究机构前3名依次为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近期最新突现词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指南。结论:目前胶囊内镜领域研究活跃度逐渐增加,我国在国际胶囊内镜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肠胶囊内镜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结直肠癌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筛查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有效的手段。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中推荐的首要方法,但依从性欠佳。结肠胶囊内镜是一种新开发的非侵入性结肠内镜检查技术,舒适性较传统的结肠镜检查明显提升。本文对结肠胶囊内镜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胶囊内镜二十年之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过去20年中,胶囊内镜不断发展,不仅攻克了消化道检查中小肠这一“盲区”,还向全消化道拓展,相继推出食管胶囊内镜、结肠胶囊内镜以及磁控胶囊胃镜,部分检查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胶囊内镜从单纯诊断技术发展到兼具一定诊治功能,各种胶囊的研发与应用也不断拓宽其临床适应证。从技术革新到临床转化,胶囊内镜凭借其无痛、无创、无接触等优势,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回顾总结了胶囊内镜的20年发展史,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内镜评分法评估儿童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不同内镜评分法在评估儿童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疾病活动度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明确诊断的CD患儿70例,根据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ediatric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PCDAI)对患儿进行临床疾病活动度评分,根据内镜下表现进行内镜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各内镜评分方法与PCDAI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pa检验评价结肠镜及胶囊内镜评分法与PCDAI判断CD活动度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实验室指标预测内镜下活动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PCDAI得分与克罗恩病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Crohn's Disease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CDEIS)得分(rs=0.696,P<0.01)、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rohn's Disease,SES-CD)得分(rs=0.680,P<0.01)、Lewis评分得分(rs=0.540,P<0.01)及胶囊内镜克罗恩病指数(Capsule Endoscopy-Crohn's Disease Index,CE-CD)得分(rs=0.502,P<0.01)均呈中度正相关.所有内镜评分法与PCDAI在判断CD活动度中的一致性较差(Kappa=0.069~0.226).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水平与PCDAI得分、结肠镜评分法(CDEIS、SES-CD)得分均呈中度相关(|rs|=0.581~0.725,P<0.01),与各胶囊内镜评分法得分相关性弱(P<0.05).ESR、CRP预测PCDAI、CDEIS、SES-CD、Lewis评分下CD疾病活动的曲线下面积高于HCT、ALB(P<0.05).结论 内镜评分法中CDEIS、SES-CD、Lewis评分、CE-CD可用于评估儿童CD是否存在疾病活动,但与PCDAI评估下的疾病活动度不完全一致.ESR、CRP水平升高可预测临床及内镜下儿童CD疾病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磁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探讨磁控胶囊内镜(MCC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诊治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6月该院40例运用MCCE治疗OGIB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MCCE的应用特点及优势.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胃及小肠的MCCE检查,人工阅片与辅助阅片系统一致的32例(80.00%,32/40),确诊病例为15例(37.50%,15/40),与辅助阅片系统诊断相符病例11例(73.33%,11/15).15例患者中,有10例拟诊为小肠疾病,3例为结肠疾病,2例为上消化道疾病;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5例口服药物治疗,3例随诊观察.结论 MCCE在OGIB的病例诊断中,具有兼顾对胃腔巡航式检查的优势.与传统的胶囊内镜比较,其为小肠系统和结肠疾病的内镜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和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