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体功能及健康.睡眠障碍的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由于绝经综合征、代谢相关疾病而高发,女性围绝经期通常是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的转折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根据相关风险因素对症治疗,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目标.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睡眠卫生教育、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绝经激素治疗、精神类及镇静催眠药、褪黑素、中医中药等).综述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女性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的争议和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绝经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且漫长的转变,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损害女性在该特殊时期的生活质量。激素替代治疗(MHT)可以有效改善女性绝经期的相关症状,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但许多研究认为,MHT可能增加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导致MHT对绝经期女性的使用一度停滞不前。以科学辨证的态度正视MHT的利弊对于女性绝经期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就女性绝经期MHT目前存在的争议和共识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解郁安神方联合耳穴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方联合耳穴和口服替勃龙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上有激素补充治疗禁忌证患者提供有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服用解郁安神方同时单侧耳穴贴压治疗,5 d换对侧耳,对照组给予替勃龙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1和3个月两组各量表评分变化,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改良Kupperman评分(KMI)、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及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通过上述量表综合对其有效性、差异性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1和3个月后的PSQI、KMI、GAD-7、PHQ-9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SQI:(8.58 ± 1.94)和(5.81 ± 1.93)分比(13.10 ± 2.53)分、(9.15 ± 2.59)和(6.33 ± 1.98)分比(13.52 ± 2.27)分;KMI:(19.92 ± 2.16)和(14.67 ± 4.11)分比(28.54 ± 7.65)分、(19.02 ± 5.92)和(14.10 ± 4.37)分比(27.42 ± 7.34)分;GAD-7:(4.54 ± 2.03)和(3.81 ± 1.63)分比(5.69 ± 2.95)分、(3.71 ± 2.48)和(3.32 ± 1.73)比(4.90 ± 3.17)分,PHQ-9;(6.90 ± 2.52)和(4.98 ± 1.96)分比(9.83 ± 3.71)分、(6.15 ± 2.62)和(4.44 ± 1.81)分比(9.02 ± 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间PSQI、KMI、PHQ-9、GAD-7评分均下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和3个月后,运用PSQI、KMI评分,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略高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和3个月后,运用PHQ-9评分、GAD-7评分,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药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疗效与替勃龙疗效相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且安全性好,对于不适合使用激素的患者可以选择中医药替代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雌激素对嗅觉的影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嗅觉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感觉,嗅觉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同于一般感觉神经系统,嗅觉具有再生性与可塑性,而雌激素可以广泛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在围绝经期女性及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雌激素替代治疗中,患者出现了嗅觉改变,提示雌激素对嗅觉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将雌激素运用于嗅觉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综述主要介绍雌激素对嗅觉功能的影响以及雌激素作用于嗅觉系统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利与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女性越来越重视卵巢功能衰退带来的多种绝经相关症状、组织萎缩退化和代谢功能紊乱等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女性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是缓解卵巢功能减退所致相关症状最有效的方法,绝经早期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性慢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发现MHT增加妇科相关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使MHT的临床应用逐渐受限,导致部分需要MHT治疗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但随着激素替代方案的逐步完善,MHT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提高。本文将综合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就MHT的获益与风险作一简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治疗的卵泡晚期应用低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治疗(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的卵泡晚期应用低剂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替代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行IVF/ICSI治疗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促排卵方案均采用PPOS,根据PPOS的卵泡晚期是否应用低剂量的hCG替代hMG分组:A组,PPOS常规方案组(hMG+孕酮),完全应用hMG(141个周期);B组,PPOS卵泡晚期hCG替代hMG组(hMG/hCG+孕酮),即在PPOS促排卵治疗的卵泡晚期应用低剂量的hCG(200 IU/d)完全替代hMG(80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相关指标。本研究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的促排卵治疗时间[A组(9.7±2.6) d比B组(10.3±3.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6);B组hMG用药时间[(7.8±3.5) d]及hMG用药量[(1 592.8±840.5) IU]均显著低于A组[(9.7±2.6) d, P=0.01;(1 825.2±795.3) IU, P=0.04];两组的获卵数和可用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随后的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周期中,A组与B组间患者的临床妊娠率[52.8%(105/199)比49.2%(60/122)]、胚胎种植率[37.1%(139/375)比37.1%(86/232)]、早期流产率[4.8%(5/105)比5.0%(3/60)]及持续妊娠率[47.7%(95/199)比44.3%(54/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COS患者在PPOS的卵泡晚期应用低剂量的hCG替代hMG,能安全、有效地维持卵泡生长发育,且不影响PCOS患者的IVF/ICSI-FET治疗的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对患者骨密度、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OP)对患者骨密度、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诊治的105例围绝经期OP患者,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51例)和激素组(给予小剂量HRT治疗,5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并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激素组腰椎L 2 ~ L 4和大粗隆骨密度值高于常规组[(1.23 ± 0.25) g/cm 2比(1.12 ± 0.27) g/cm 2、(0.62 ± 0.16) g/cm 2比(0.55 ± 0.17) g/c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激素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高于常规组[(6.71 ± 1.20)μg/L比(5.82 ± 1.04) μg/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BGP)低于常规组 [(501.42 ± 36.66) pg/L比(536.63 ± 38.58)pg/L、(75.86 ± 6.39) U/L比(79.32 ± 7.13) U/L],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激素组LH和FSH低于常规组[(11.23 ± 2.21) U/L比 (13.31 ± 1.98) U/L、(13.64 ± 3.68) U/L比(16.47 ± 4.04) U/L],雌二醇(E 2)高于常规组 [(98.46 ± 18.34) nmol/L比(91.38 ± 17.59)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剂量HRT应用于围绝经期OP患者治疗中,可有效增加骨密度值,改善性激素水平和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激素替代治疗对宫颈鳞癌术后的临床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对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血脂、骨质含量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治疗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50例患者愿意接受HRT作为实验组,50例进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Kupperma评分评价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性激素、血脂、骨质含量及肿瘤标志物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Kupperma评分、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及血脂水平、骨质含量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HRT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实验组Kupperma评分明显下降 [(11.47±5.12)分与(20.46±7.52)分, t=7.262, P<0.001],性激素检测中,实验组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39.26±7.43) ng/L与(13.78±7.52) ng/L, t=12.345, P<0.001],卵泡刺激素[(34.25±7.61) U/L与(62.18±19.12) U/L, t=8.245, P<0.001]、黄体生成素[(20.31±6.25) U/L与(35.08±6.27) U/L, t=5.452, P=0.004]水平明显下降;血脂水平、骨质含量及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2±0.33) mmol/L与(1.34±0.26) mmol/L, t=4.592, P=0.008]、碱性磷酸酶[(66.21±25.75) U/L与(46.88±9.06) U/L, t=5.912, P=0.001]水平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8±0.43) mmol/L与(2.87±0.78) mmol/L, t=4.265, P=0.012]、总胆固醇[(4.02±0.45) mmol/L与(4.23±0.91) mmol/L, t=5.761, P=0.002]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而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实验组乳房肿痛(3例)、体质量增加(2例)、出血(1例)、身体疼痛(4例)、呕吐(4例)等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与对照组(2、1、2、3、1例)比较差异均无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应用HRT治疗宫颈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能显著改善低雌激素水平引起的围经期综合征,且未明显增加患者的宫颈癌的复发风险及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围绝经期女性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BAT评分的预测效果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研究围绝经期女性脑出血影响因素及BAT评分对围绝经期女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脑出血(CHPW)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和预后不良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居住地、围绝经期阶段、职业、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嗜酒、饮食偏好、运动习惯、脑出血家族史、合并糖尿病、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社会支持度评分、产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首次分娩年龄、早产、雌激素水平、血脂水平、血压水平、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激素替代治疗、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BAT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PW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及BAT评分对CHPW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果.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处于绝经过渡期的人数占比更多、BMI指数更大、饮食偏好高油高盐、有脑出血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压病、雌激素水平偏低、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BAT评分>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过渡期(OR=1.251,95%CI:0.942~4.649,P=0.004)、BMI>25 kg/m2(OR=1.232,95%CI:1.125~4.318,P=0.007)、高油高盐饮食习惯(OR=1.197,95%CI:1.023~3.852,P=0.012)、脑出血家族史(OR=3.971,95%CI:0.895~5.473,P=0.000)、妊娠期高血压(OR=1.289,95%CI:1.132~3.986,P=0.008)、雌激素水平偏低(OR=1.163,95%CI:1.241~3.693,P=0.014)、围绝经期综合征(OR=1.217,95%CI:1.124~3.856,P=0.016)、BAT 评分>3 分(OR=2.641,95%CI:1.441~4.823,P=0.002)可准确预测CHPW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ROC曲线分析显示,BAT评分和其他影响因素(绝经过渡期、BMI>25 kg/m2、高油高盐饮食习惯、脑出血家族史、脑出血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雌激素水平偏低、围绝经期综合征)预测CHPW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86、0.85、0.82、0.92、0.84、0.80、0.80.结论 BAT评分、绝经过渡期、BMI>25kg/m2、高油高盐饮食习惯、脑出血家族史、脑出血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雌激素水平偏低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可预测CHPW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低雌激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在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和骨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低雌激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性激素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149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低雌激素替代疗法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标志物{骨钙素(BG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 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骨密度(左侧股骨颈、右侧股骨颈、大粗隆、腰椎L2~L4部位骨密度值)、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指标变化,评估安全性.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与对照组的85.33%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测,观察组治疗1、3、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09±0.47)分、(2.21±0.41)分、(0.93±0.34)分,与治疗前(5.24±0.82)分相比更低,对照组治疗1、3、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37±0.59)分、(2.63±0.49)分、(1.23±0.42)分,与治疗前(5.17±0.76)分相比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BGP(70.15±6.26)U/L、T-PINP(10.39±2.52)ng/ml、β-CTX(1.17±0.32)ng/ml 及 PTH(23.08±2.35)pg/ml 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25(OH)D3(29.36±4.24)ng/ml、左侧股骨颈骨密度(0.98±0.23)g/cm2、右侧股骨颈骨密度(0.95±0.20)g/cm2、大粗隆骨密度(0.68±0.17)g/cm2、腰椎L2~L4骨密度(1.28±0.31)g/cm2与治疗前相比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GP(74.27±6.38)U/L、T-PINP(12.67±2.89)ng/ml、β-CTX(1.65±0.46)ng/ml 及 PTH(25.04±2.83)pg/ml 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25(OH)D3(22.73±3.53)ng/ml、左侧股骨颈骨密度(0.87±0.20)g/cm2、右侧股骨颈骨密度(0.85±0.18)g/cm2、大粗隆骨密度(0.60±0.15)g/cm2、腰椎L2~L4骨密度(1.15±0.26)g/cm2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BGP(70.15±6.26)U/L、T-PINP(10.39±2.52)ng/ml、β-CTX(1.17±0.32)ng/ml 及 PTH(23.08±2.35)pg/ml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更低,25(OH)D3(29.36±4.24)ng/ml、左侧股骨颈骨密度(0.98±0.23)g/cm2、右侧股骨颈骨密度(0.95±0.20)g/cm2、大粗隆骨密度(0.68±0.17)g/cm2、腰椎L2~L4骨密度(1.28±0.31)g/cm2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测,观察组LH和FSH指标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E2与治疗前相比升高明显(P<0.05),对照组E2、LH及FS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H、FSH与对照组相比更低,E2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正常,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8.11%,与对照组5.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雌激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安全有效,能缓解疼痛程度,改善骨代谢和性激素水平,提高骨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