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ndroid平台的电子信息系统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电子化动态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构建基于Android平台的电子信息系统,探讨其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电子化动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Java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开发工具、浏览器与服务器(B/S)架构,设置Linux内核层、运行层、函数库、应用框架和应用层构建基于Android平台的电子信息系统.选取2023年4-9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手术室在用的145件仪器设备,基于Android平台电子信息系统应用前采用人工手工登记,对比Android平台电子信息系统应用前后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质量评分、运行质量和管理人员能力评分.结果:应用Android平台电子信息系统后仪器设备使用和归位速度、安全性能、维修速度和清洁质量评分分别为(39.01±1.38)分、(39.79±1.05)分、(38.85±1.22)分和(38.49±2.41)分,均明显高于应用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3、19.407、26.957、8.010,P<0.05);应用Android平台电子信息系统后仪器设备开机率、成本效益增幅和社会效益增幅分别为(96.17±5.33)%、(7.93±1.15)%和(10.74±1.09)%,均高于应用前,仪器设备运转率为(9.21±1.35)%,低于应用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6、59.769、47.946、27.078,P<0.05);应有Android平台电子信息系统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考核评分分别为(39.79±2.07)分、(39.11±2.18)分和(19.65±2.44)分,均明显高于应用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61、7.645、7.253,P<0.05).结论:基于Android平台的电子信息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有助于实现仪器设备的电子化动态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西门子移动DR的故障维修2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1 故障一故障现象:不能查询登记的患者列表,患者图像不能传输到影像储存和传输系统(PACS)和DR工作站.故障分析与排除:信息和图像的传输失败通常是网络不通引起的,经询问影像科技师,了解到该移动DR从原来的A楼移到了D楼,由此判断其网络信息发生了改变,所以需要更改该设备相应的网络参数. PACS端的参数由信息科更改,设备移动DR更改参数的方法如下:点击屏幕左上角第二项System,进入之后点击Configuration→Destination(s)→Transfer,修改图像传输的节点. 如果传图节点发生变化,比如图像传输的工作站发生变化,就需要在此处修改其相应的工作站参数(HostName、PortNo.和AE Titl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XN 9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试管处理系统的性能评测分析及维修案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的设备之一,也是诊断的基础设备,能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分类计数,其同时可得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与血液有关的数据.血细胞分析仪提供各种异常报警信息,有效的帮助医生筛查异常样本,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XN 9000血细胞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性能优越设计人性化,在临床使用中占有率较高[1].其通过TS-10试管处理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拣标本、标本归档、查找登记以及数据管理等功能.为此,针对XN 9000的TS-10试管处理系统所能实现功能、联网要求等性能进行测评解析,总结相应处理方案,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转[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子追踪系统在麻醉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资产定位管理系统平台的搭建,建立麻醉科仪器设备的电子追踪系统,实现固定设备的实时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保障手术室设备使用效率,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方法 依托固定资产管理定位系统,建立包括定位跟踪、定位查找、轨迹回放、出口报警、移动设备清点及定位对象维护的6个功能模块,总务护士随时利用信息平台对设备状态进行动态管理.结果 我科2017年电子追踪系统对中心手术室2层、3层共计18个手术间及麻醉恢复室使用的麻醉相关仪器设备共粘贴电子定位标签135个,标签分类16项;全年利用电子追踪系统登记外出仪器设备41项,其中维修登记26次,仪器外借及带入各分部使用登记15次.结论 通过固定设备电子追踪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规范了麻醉设备的日常使用,提高麻醉科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电子追踪系统的建立提高了麻醉医师的工作效率,促进了麻醉科设备管理数字化的建设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Foxtable软件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解决目前日常医疗设备维修中记录方式落后、不及时、不准确,维修效率低下,维修设备无法追溯等问题.方法:使用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搭建系统框架,采用Foxable软件内建的编程语言,利用Foxtable软件内建的数据库设计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了日常医疗设备的维修登记、维修申请的自动生成及固定资产相关信息查询.结论:该系统基本满足了目前医疗设备日常维修管理的要求,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纠纷发生率,使得维修管理更科学、更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系统的研发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设计研发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系统,解决设备管理纸质版手工登记或Excel记录的落后运行方式问题,实现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方法:基于ASP.NET框架及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式、利用浏览器与服务器(B/S)架构,从客户层、Web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4个层面设计一套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系统,并投入运行.结果:通过系统应用,可实现医疗设备管理涉及的设备采购引进、安装验收、操作培训考核、质量与安全、维护保养、应急调配、效益分析、计量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维修及报废处置等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质量.结论: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系统可对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动态管理,把握设备各阶段运行状况,实现医疗设备信息化、数据化和科学化管理,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研究型专科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建立适应研究型专科医院实际情况的大型医疗设备绩效评估体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医院固定资产库登记并运行使用>2个月且价值>50万元、有医疗收费项目的13类27台大型医疗设备的各项运行数据,利用层次分析(AHP)法理论和方法,从设备运行状况、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维度,设置设备维修费用指数、设备寿命指数、设备利润率、收入增长率、检查使用率和检查增长率6项指标,构建大型医疗设备绩效评估体系,并建立大型医疗设备绩效指数计算公式,计算设备绩效指数.结果:通过绩效评估模型公式计算,13类27台大型医疗设备中,绩效排名前3的是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特定蛋白分析仪和基因测序仪,其绩效得分分别为0.51分、0.44分和0.43分,表明其绩效较好.结论:研究型专科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评估体系,能够为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科室绩效考核提供更准确的量化信息和客观评估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用的腹腔镜和宫腔镜等各类腔镜器械,按照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应用前后进行分组,将2018年1-12月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应用前的530例腔镜手术使用的腔镜器械数据纳入对照组,2019年1-12月实施后的562例腔镜器械数据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的腔镜器械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管理,观察组在一体化管理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管理.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手术医师对腔镜器械的满意率,对比评价两组各项目西格玛(σ)值、器械管理缺陷率、器械维修率、器械零件遗失率和医师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腔镜器械的各项目σ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从临界上升至良好.观察组器械清洁不合格、摆放位置不恰当、使用后未登记、未及时维修、部件不配套、准备不齐全和功能不佳缺陷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55,x2=24.270,x2=25.238,x2=16.127,x2=16.277,x2=14.888,x2=12.863;P<0.05);观察组腔镜器械维修率和器械零件遗失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手术医师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86,x2=4.899,x2=18.586;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质量,减少器械设备故障,降低器械隐患和风险,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手术室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链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构建手术室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链式管理模式.方法:以手术室大型仪器设备链式管理流程为切入点,对流程中的关键节点加以分析控制,以信息护士为主导研发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信息化平台,使科室层面管理业务链实现信息化.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间建立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医院层面-科室层面-维修保养层面跨部门信息互通传递链式管理模式.结果:仪器设备登记所需平均时间、月统计分析时间极大缩短,登记合格率提升至98.0%,成本核算节省约2 220元/年.系统使用评估问卷显示,从知觉有用性、知觉易用性、态度倾向、行为意向和使用行为5个构面评价,护士均持正面看法,且各构面路径系数间的相关程度呈高显著水平;跨部门仪器设备管理相关指标显示,设备使用状态查询时间、设备基本信息查询时间明显缩短,维修人员抵达时间极大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发过程注重使用者体验感受可推动系统正向发展,应建立多系统间信息传递途径,实现多层面信息链式管理,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护士在研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在既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信息开发的新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设计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系统,探讨设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方法:基于微软.NET技术,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C/S)开发架构,以SQL Server为数据库服务器,设置表现层、业务层、基础层和数据层4层系统架构,设备登记、购置档案归档、保养档案归档、维修档案归档、计量档案归档和档案调阅6大功能模块,设计开发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系统.结果:系统实现了设备档案采集、归档和调阅,增加了历次维修分析、累计维修工时及维修月份统计等统计分析功能;自动建立大型医疗设备初始预防性维护(PM)计划;设备档案调阅速度由过去的0.5 h缩短到数秒,提高了档案管理员工作效率.结论: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系统便利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与调阅,实现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