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分析及情景模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科学认知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状况是开展农业减排降碳的重要前提,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田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省为例,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排放系数法评估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LMDI)方法解析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驱动机制,最后基于STIRPAT模型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对未来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整体呈增加趋势,水稻种植CH4排放的贡献最大,占比达55.27%,空间分布上呈现为皖中地区排放量较高、皖北和皖南地区相对较低.(2)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单位播种面积排放强度呈增加趋势,单位农业产值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两种排放强度均呈"北低南高"分布特征,即淮河以北地区排放强度及变化幅度相对较低,淮河以南地区表现为相反规律.(3)农业经济水平与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呈现出正效应,是影响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人口规模均呈现出负效应,其中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人口规模因素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抑制作用较强.(4)基准情景、低碳情景、绿色发展情景与可持续发展情景下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呈先上升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基准情景在2028年达峰,其余三种情景在2025年实现达峰目标.粗放发展情景下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呈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未能实现达峰目标但增速逐渐放缓,农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减排潜力.安徽省应加强控制水稻种植CH4排放,综合考量区域差异,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减排政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真核细胞延长因子2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质粒的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构建真核细胞延长因子2(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基因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质粒及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模型,为后续研究eEF2在乳腺癌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eEF2的基因序列和短发夹RNA序列的设计原则设计合成3对shRNA序列,将shRNA序列复性后插入慢病毒载体LV-U6-shR-NA-ZSgreen-Puro,构建3种不同eEF2基因敲低靶点的重组质粒sh1、sh2、sh3,以空载体作为阴性对照组(shNC).采用慢病毒三质粒包装系统共分别转染人肾上皮细胞HEK293T,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经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后,将重组慢病毒感染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细胞MCF-7,72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eEF2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eE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EF2 shRNA载体测序与原设计序列完全一致.重组慢病毒感染的MCF-7中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与shNC组相比,eEF2敲低的sh2和sh3组MCF-7细胞中eEF2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为9.244和5.938,P分别为0.001和0.004);sh1、sh2和sh3组细胞中eEF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t分别为3.552、9.614和4.432,P分别为0.024、0.001和0.011).结论 成功构建了eEF2基因低表达的慢病毒质粒及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模型,有望为临床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基于翻译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RNA-19b-3p通过靶向原癌基因鼠双微体4影响胰腺癌的发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RNA(miR)-19b-3p对胰腺癌PANC-1细胞原癌基因鼠双微体4(MDM4)表达和细胞增殖、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micrONrno-miR-19b-3p mimic(拟似组)、micrOFF mmu-miR-19b-3p inhibitor(阻遏组)和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阴性组)至人胰腺癌PANC-1细胞,并以未特殊处理正常生长的PANC-1细胞作为空白组,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转染是否成功,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微RNA-19b-3p转录水平以判断转染效率。转染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微RNA-19b-3p、MDM4含量,转染72 h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转染后PANC-1细胞凋亡情况。转染72 h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PANC-1细胞MDM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48 h 4组均有明显绿色荧光,微RNA-19b-3p转染PANC-1细胞转染效率为72.1%。转染24、48、72 h时拟似组PANC-1细胞增殖活性、微RNA-19b-3p mRNA、FL-MDM4、S-MDM4表达水平都高于空白组、阴性组和阻遏组(均 P<0.05),阻遏组PANC-1细胞增殖活性和微RNA-19b-3p mRNA、FL-MDM4、S-MDM4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阴性组和拟似组(均 P<0.05),空白组和阴性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微RNA-19b-3p mRNA、FL-MDM4、S-MDM4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空白组、阴性组、拟似组和阻遏组4组PANC-1细胞增殖活性和微RNA-19b-3p mRNA、FL-MDM4、S-MDM4表达均与时间呈现正相关(细胞增殖活性 r=0.629、0.582、0.524、0.472,微RNA-19b-3p mRNA表达水平 r=0.449、0.475、0.501、0.399,FL-MDM4表达水平 r=0.504、0.423、0.447、0.431,S-MDM4表达水平 r=0.472、0.428、0.414、0.408,均 P<0.05)。转染72 h时拟似组细胞凋亡水平低于空白组、阴性组、阻遏组[(2.02±0.48)%比(3.48±0.63)%、(3.52±0.52)%、(8.23±0.82)%,均 P<0.05],阻遏组细胞凋亡水平高于空白组、阴性组和拟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转染72 h拟似组MDM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阴性组和阻遏组[(1.162±0.114)比(0.749±0.126)、(0.663±0.137)、(0.347±0.092),均 P<0.05],阻遏组MDM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和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微RNA-19b-3p可能通过影响MDM4表达,进而影响p53基因活性,促进胰腺癌的增殖,微RNA-19b-3p可能成为治疗胰腺癌新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体细胞来源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视网膜类器官分化能力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不同体细胞来源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向3D视网膜类器官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血液细胞重编程获得的hiPSCs系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BC1细胞(BC1-GFP)及Gibco、尿液细胞重编程获得的hiPSCs系UE017进行视网膜诱导分化。光学显微镜下记录视网膜形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获得的视网膜中各种细胞亚类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表达情况,对不同细胞系分化视网膜的效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血液和尿液细胞来源的hiPSCs均可成功诱导分化为3D视网膜类器官,包括神经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类器官能够模拟体内视网膜的发育过程,逐渐分化出所有神经视网膜亚类细胞,包括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细胞、无长突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和Müller细胞,甚至形成板层状结构。2种体细胞来源的hiPSCs在分化为视网膜类器官的效率上存在差异,血液来源的细胞比尿液来源的细胞分化为视网膜类器官的效率更高。结论:血液和尿液体细胞来源的hiPSCs均可诱导出3D视网膜类器官,获得的视网膜类器官中包括所有视网膜细胞亚类,但2种体细胞来源的hiPSCs分化成视网膜类器官的效率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髓源性生长因子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方法:西方饮食喂养MYDGF +/+ApoE -/-小鼠(AKO)和MYDGF -/-ApoE -/-小鼠(DKO)12周,根据是否予腺相关病毒(AAV)-MYDGF载体干预,将AKO和DKO小鼠分为如下6组:AKO组、DKO组、AKO-绿色荧光蛋白(GFP)组、DKO-GFP组、AKO-MYDGF组和DKO-MYDGF组,每组8只。观察MYDGF对AKO及 DKO小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斑块面积及炎症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干预12周后,与AKO组相比,DKO组小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下降( t=12.26, P<0.05),斑块表面积及横截面积均增加[(13.56±3.10)%比(42.01±3.29)%, t=17.80, P<0.01;(7.46±1.86)%比(21.54±2.18)%, t=13.87, P<0.01];小鼠主动脉炎性浸润[巨噬细胞(CD68)、T淋巴细胞(CD3)]面积、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增高( t=7.51~51.52,均 P<0.01);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增加( t=2.42~9.29,均 P<0.0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t=9.865, P<0.01)。相反,补充MYDGF后,与AKO-GFP组和DKO-GPF组小鼠相比,AKO-MYDGF组和DKO-MYDGF组小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t=4.38~5.17,均 P<0.05);斑块面积明显减少[表面积:AKO-GFP组比AKO-MYDGF组为(15.22±1.47)%比(6.85±1.37)%、DKO-GFP组比DKO-MYDGF组为(43.16±2.73)%比(17.93±2.04)%;横截面积:AKO-GFP组比AKO-MYDGF组为(10.42±1.24)%比(6.31±0.72)%、DKO-GFP组比DKO-MYDGF组为(19.33±1.04)%比(13.24±1.14)%, t=8.10~20.97,均 P<0.01];炎性浸润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 t=6.29~40.79, P<0.01),代谢紊乱得到改善( t=2.16~4.75, P<0.05)。 结论:MYDGF可改善AopE -/-小鼠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斑块面积,降低炎性浸润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代谢。MYDGF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改善Aop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开放数据的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社会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社会经济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从单纯追求规模数量转变到注重质量内涵,将有限的医疗服务投入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使每个居民都能够享受公平、可负担、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全面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以全民健康支持社会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作者在对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基于开放数据,构建了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协调性、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开放水平、培育共享环境5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定量评价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状况提供方法和向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白细胞介素-1β在淋巴细胞介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在淋巴细胞介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中的影响。方法:收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人民医院于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36例,行手术切除中选择胶质瘤组织标本,包括胶质瘤细胞U251与U87,将载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嵌合型腺病毒5(Ad5F35)型重组腺病毒(Ad-EGFP)与载有IL-1β的Ad5F35型重组腺病毒(Ad-IL-1β)转染到胶质瘤细胞U251与U87中,探讨转染后胶质瘤细胞U251与U87的IL-1β表达水平,应用噻唑蓝(MTT)检测U251与U87细胞的凋亡情况。记录IL-1β对U251与U8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Ad-IL-1β组U251和U87细胞的IL-1β表达水平(2.21±0.36、1.24±0.21)高于Ad-EGFP组(1.24±0.21、2.45±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420、17.787, P<0.05)。Ad-EGFP组U251与U87细胞的凋亡率[(6.38±1.47)%、(5.62±1.39)%]高于Ad-IL-1β组[(12.23±2.28)%、(11.58±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939、13.786, P<0.05)。研究结果显示,Ad-EGFP组与Ad-IL-1β组在48 h U87细胞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23, P>0.05);Ad-IL-1β组在48 h U251细胞抑制率[(35.92±3.45)%]以及72 h U251、U87细胞抑制率[(43.03±4.46)%、(11.50±2.12)%]高于Ad-EGFP组48 h U251细胞抑制率[(21.95±2.46)%]以及72 h U251、U87细胞抑制率[(25.30±2.68)%、(9.02±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782、20.445、5.276, P<0.05)。 结论:IL-24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发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心肌组织GATA结合蛋白4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结合蛋白4(GATA4)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的NVM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4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构建GATA4过表达稳定细胞株,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ATA4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NF)-κB活性。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对照组和NVM组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4的阳性细胞率评分分别为(0.86±0.04)和(3.52±0.20)分,染色强度评分分别为(0.93±0.06)和(3.44±0.31)分。与对照组比较,NVM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4的阳性细胞率和染色强度上升( t=5.870, P<0.05; t=5.195, P<0.05)。对照组和NVM组TNF-α的血清含量分别为(79.23±6.08) ng/L和(240.11±18.41) ng/L;IL-1β的血清含量分别为(45.25±6.17) ng/L和(193.40±13.31) ng/L;IL-6的血清含量分别为(56.98±6.06) ng/L和(177.44±14.58) ng/L。与对照组比较,NVM组患者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的血清含量上升( t=6.505, P<0.05; t=8.207, P<0.01; t=6.811, P<0.05)。绿色荧光蛋白(GFP)-NC和GFP-GATA4细胞GATA4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03和2.21±0.15。与GFP-NC细胞比较,GFP-GATA4细胞GATA4的mRNA表达上升( t=9.609, P<0.01)。NF-κB在GFP-NC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1±0.08和0.52±0.03,在GFP-GATA4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2±0.01和1.49±0.10。与GFP-NC细胞比较,GFP-GATA4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增加,细胞质内NF-κB的表达下降( t=4.739, P<0.05; t=8.877, P<0.01)。 结论:GATA4在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心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上调NF-κB活性和炎性因子的释放促进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东北地区大豆根瘤菌的多样性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生物固氮是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来源,而土壤根瘤菌的多样性及其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还需深入研究.本研究采集了东北黑土大豆种植区8个样点的大豆土壤根瘤样本,共分离出94株菌,经16S rRNA及共生基因(nodC、nifH)分析鉴定,其中70株为根瘤菌,且均属于慢生根瘤菌属.为进一步验证根瘤菌的应用效果,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挑选了 7株代表性土著根瘤菌,基于实验室条件开展了菌株与大豆结瘤及促生能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接种根瘤菌的对照相比,7株土著根瘤菌都具有较好的促生及结瘤能力,其中,菌株H7-L22和H34-L6的表现尤为突出,前者处理的大豆株高显著提高了 25.7%,后者处理的大豆根瘤干重比其他土著根瘤菌处理高20.9%~67.1%.选取这两株高效根瘤菌进一步开展大豆根瘤菌接种田间试验,发现接种混合根瘤菌剂的促生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接种处理,与不接种对照相比,H7-L22处理的大豆增产8.4%,而混合菌剂处理的大豆产量增加了 17.9%,同时大豆的四粒荚数也显著提升.综上,根瘤菌菌剂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大豆产量,从而减少大豆生产过程中对氮肥的依赖,有助于提升土壤健康水平,促进东北黑土地区农业的绿色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森林资源优势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江西省资溪县为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独具森林资源优势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促进该类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资溪县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理论和方法,在调节服务通用指标体系(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氧气提供、碳固定、气候调节、洪水调蓄、水质净化、空气净化、物种保育)及文化服务通用指标体系(景观游憩、教育)基础上,增加负氧离子、康养等指标,并引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修正系数,构建独具森林资源优势的GEP指标体系和方法,评估了研究区2010、2017和2020年GEP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弹性指数及价值损益分析方法量化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GEP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7和2020年资溪县GEP分别为167.88、268.17和384.07亿元.各生态系统GEP占总GEP比例依次为森林>湿地>农田>草地>城镇.研究期间,GEP增加值主要来源于森林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对GEP产生了重要影响.2010-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为8501.88 hm2.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依次为草地(-2811.17 hm2)>城镇(1428.06 hm2)>森林(1357.67 hm2)>湿地(1031.05 hm2)>农田(-1005.01 hm2).各类用地的绝对变化主要发生在2017-2020年.各测算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弹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生态系统,说明GEP对林地面积变化的敏感性最高.价值损益分析表明,城市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GEP,林地、湿地的保护促进了 GEP增加.2010-2020年,资溪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导致GEP增加18.65亿元,说明资溪县土地利用变化整体上对生态的影响是正向的.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溪县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之后的绿色发展成效,也为研究区今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支持,并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GEP核算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