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症状监测系统的杭州市学校因病缺课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杭州市学校因病缺课的情况及常见特征,为学校疾病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基于智能手机的"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监测信息2 823 145条,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对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地区因病缺课及发热、咳嗽、皮疹、红眼、腹泻、腮腺肿大、呕吐等7个常见症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杭州市全市学生请假中因病占比为65.78%(1 868 293/2 840 421),其中以咳嗽占比最大,为49.51%(924 947/1 868 293),其次为发热28.78%(537 630/1 868 293),红眼占比最低,仅0.41%(7 591/1 868 293)。发热、红眼在冬春季高发,分别占比全年同类症状的48.03%(258 961/539 170)和64.48%(3 193/4 952),随气温升高呈下降趋势( Z发热=-94.04, Z红眼=-18.10,均 P<0.001),呕吐以冬季为主,占比全年报告的61.94%(77 925/125 813)。学校类型( F=181.15, P<0.001)、地区类型( F=8.56, P<0.001)以及二者的交互项( F=4.47,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因病缺课和7个常见症状均存在学校类型差异,发热、皮疹、腹泻、腮腺肿大和呕吐存在地区差异。一般线性模型边际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幼儿园因病缺课比例高于城市(64.89% vs. 61.50%, F=8.24, P<0.001),农村中小学发热比例明显低于城市(小学:33.78% vs.43.09%,中学:25.68% vs.28.49%, F=17.58, P<0.001),农村中学皮疹比例显著高于城市(6.80% vs.4.68%, F=4.41, P=0.012),农村中小学腹泻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小学:4.06% vs.3.12%,中学:6.93% vs.4.94%, F=4.58, P=0.010)。 结论:小学生及农村地区学生应成为杭州市疾病监测与控制的重点人群,冬春季应重点做好流行性感冒、流行性结膜炎、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监测预防工作,夏秋季农村地区应加强室内外防蚊灭虫等预防控制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哮喘行动计划远程联合管理模式对儿童哮喘控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基于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的远程联合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对儿童哮喘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4月至10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就诊且随访1年及以上的219例哮喘患儿的一般资料及哮喘控制评估资料。根据随访管理模式将基于CCAAP远程联合管理模式分为观察组,传统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管理模式的患儿资料进行匹配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McNemar χ2检验或 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患儿匹配后的一般资料及哮喘控制评估资料。 结果:219例哮喘患儿中男145例、女74例,就诊年龄(7.2±2.4)岁。观察组147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匹配成功各27例。配对后的观察组哮喘加重先兆、急性发作及因哮喘发作急诊就诊或住院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1(0,2)比3(1,5)次、0(0,0)比0(0,1)次、0(0,0)比1(0,1)次, Z=-3.42、-2.58、-3.17,均 P<0.05]。观察组≥5岁患儿的峰流速仪使用率高于对照组[100%(22/22)与13%(3/23), χ2=54.00, P<0.001]。配对后观察组随访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际值与预计值比值高于观察组随访前及对照组随访后[(95±11)%比(85±10)%,(95±11)%比(88±11)%, t=-3.40、2.25,均 P<0.05 ]。观察组及对照组随访后12个月的哮喘完全控制率均高于两组随访前[93%(25/27)比41%(11/27)、52%(14/27)比41%(11/27), H=56.19、45.37,均 P<0.001],观察组患儿的哮喘完全控制率在随访管理3、12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56%(15/27)比25%(5/20)、93%(25/27)比52%(14/27), χ2=47.00、54.00,均 P<0.001 ]。配对后的观察组患儿的线下复诊次数、吸入性激素用药依从性评分、照顾者哮喘认知问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6(4,8)比4(2,5)次、(4.8±0.3)比(4.0±0.6)分、(19.3±2.6)比(15.2±2.7)分, Z=6.58, t=6.57、5.61,均 P<0.05],配对后的观察组患儿的缺课时间、照顾者的缺勤时间、哮喘发作就诊费用、照顾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0,0)比3(0,15)d、0(0,0)比3(0,10)d、1 100(0,3 700)比5 000(1 000,10 000)元、1.3(1.1,1.9)比2.0(1.2,2.7)分, Z=-2.89、-2.30、2.74、2.73,均 P<0.05]。 结论:基于CCAAP的远程联合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自我监测水平、肺功能、治疗依从性与照顾者哮喘认知水平、减少缺课缺勤时间、哮喘发作就诊费用及照顾者负性心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深圳市学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缺课预防效果的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深圳市采用入校接种方式以及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高低对缺课的影响。方法:以深圳市小学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深圳市286所小学缺课数据以及学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政策实施后深圳市9个区疫苗接种率和组织方式(入校接种与非入校接种)数据,以缺课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组织方式和区接种率作为分组变量,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采用泊松回归进行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相比于非入校接种和低接种率,入校接种和高接种率可有效降低缺课的发生风险,对缺课的预防效果分别为32.6%(95% CI:17.0%~45.3%, P<0.01)和53.0%(95% CI:42.1%~61.8%, P<0.01)。 结论:深圳市实施学龄儿童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并优先采用入校接种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学生缺课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1-2022年四川省绵阳地区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2021-2022年绵阳市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情况,为指导四川省流感疫苗的接种以及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在绵阳市随机抽两个区,然后在两个区随机各抽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初中,收集所选的6所学校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流感疫苗接种、流感样病例、流感确诊病例的信息,包括疫苗接种、流感样病例人数、学生缺课人数、流感确诊病例人数等,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相关信息的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所幼儿园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分别为64.0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1,P<0.001),2所小学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分别为84.74%、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692.48,P<0.001),2所中学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分别为71.60%、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40,P<0.001);2所幼儿园流感样病例发病率分别为14.05%、2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1,P<0.001),2所小学流感样病例发病率分别为11.91%、11.27%(x2=0.34,P=0.56);2所中学流感样病例发病率分别为14.72%、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9,P<0.001);6所学校,接种组ILI发病率(8.98%)低于未种组ILI发病率(15.34%),疫苗保护效果为41.46%,;6所学校,接种组流感确诊发病率(0.68%)低于未种组发病率(1.68%),疫苗保护效果为59.52%.结论 10至12月是流感样病例的高发期;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高的学校,因流感样症状缺课率小于接种覆盖率低的学校;流感疫苗接种组的流感样病例和流感确诊病例的发病率均低于未种组的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miRNA在儿童持续性脑震荡后综合征唾液中的表达(摘译)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在美国,每年有高达两百万的儿童受脑震荡影响,约1/3会发展为持续性脑震荡后综合征(persistent post-concussion syndrome,PPCS),影响时长达数月.相较于未发生PPCS的儿童,该群体更有可能缺课、情绪低落、缺乏社交以及拥有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上海嘉定区2010-2017学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状况及其与急性传染病发病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探讨上海嘉定区2010-2017学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变化趋势,分析因病缺课与社区急性传染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和提前/滞后期,为卫生和教育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0-2017学年上海嘉定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症状构成,使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学年缺课率变化趋势,通过时间序列图定性比较因病缺课率与7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并采用互相关函数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定量分析相关性大小及提前/滞后模式.结果 2010-2017学年上海嘉定区中小学生平均因病缺课率为0.27%,自2012学年后学年因病缺课率明显上升.缺课症状以发热最多(占47.49%).因病缺课率的变化趋势主要与流感发病率相似,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2017学年第2学期,滞后3d的全症状因病缺课率和流感发病率有最大互相关系数0.43(95%CI=0.25~0.58),滞后3 d的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因病缺课率与流感发病率取到最大互相关系数0.50(95%CI=0.33~0.65).结论 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与流感发病率存在相关性,在预测社区流感流行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深圳市2014-2015学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分析深圳市2014-2015学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为制定深圳市中小学生健康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深圳市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对2014年9月-2015年7月全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5学年深圳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为22.08%,人均缺课天数为1.67 d,男生与女生的缺课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148,P<0.05),男生的缺课率高于女生.小学生的缺课率比例明显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x2=103.318,P<0.05);缺课时间分布显示,1月份、3月份和6月份为缺课三个高峰期. 结论 应加强校园传染病及意外伤害的防控,并加大春秋季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逐渐完善健康监测系统上报环节,做好深圳市中小学生健康防治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浙江省2014—2016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事件发生的类型、规模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6年浙江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0起,共报告发病378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4—5月和11月—次年1月为事件报告高峰,分别占报告总数的31.00%和40.00%;全省11个市每年均有事件报告,报告事件数最多的是宁波市,占50.00%;农村、县镇和城市地区的学校及幼儿园分别报告37、28和35起事件.事件以水痘、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分别占37.00%、29.00%和22.00%.水痘疫情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中位数为31.67 d;事件规模较大的为流行性感冒和诺如病毒感染事件,发病例数中位数分别为76例和49例.不同发现方式的事件,其发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事件发现时间相对较短.结论 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提高事件发现的及时性,并发挥好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的作用,加强学生卫生行为干预,推进学校健康促进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慢性病患儿过渡期准备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慢性病患儿生活质量现状,探讨过渡期准备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过渡期准备问卷对上海市2所儿童医院的332例慢性病患儿过渡期准备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患儿生活质量总分为74.66±15.85分,低于全国常模(81.81±12.03分, P<0.001).医患沟通、健康责任承担(患儿照护自己的能力以及从儿科到成人科诊治过程的适应)与患儿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患儿病程、半年内缺课天数、口服药种类数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分别rs=-0.172,-0.236,-0.280,均P<0.05);家庭所在地(城市/农村)、家庭月收入、父母教育水平、父亲职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医患沟通、健康责任承担增加了对生活质量总变异14.3%的解释力.结论 慢性病患儿生活质量不容乐观.过渡期准备中医患沟通和健康责任承担能力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机构缺课缺勤症状监测系统预警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机构缺课缺勤症状监测系统对目标人群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预警效果.方法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幼托机构缺课缺勤症状监测系统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和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两个学年的监测数据,并将其与同期浦东新区幼托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数据比较,采用错位相关分析对两时间序列数据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索利用幼托机构缺课缺勤数据及时预警幼托机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结果 幼托机构缺课缺勤系统中报告的发热症状、皮疹类症状与该人群发热、皮疹类相关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发热症状、皮疹类症状均可提前1~3周发现相关目标疾病的波动.结论 发热症状和皮疹类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相关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疫情波动,利用该监测数据的分析可起到传染病的预警及流行趋势预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