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阻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患者的肝组织样本,其中12份为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NASH样本,12份为肝血管瘤边缘的正常肝组织样本,分别检测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和甘油三酯水平。将野生型和 NLRP3 -/-C57BL/6小鼠分别饲喂正常饲料或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持续8周。将野生型C57BL/6小鼠分为MCC950 NASH组、0.9%氯化钠NASH组、MCC950组和0.9%氯化钠组共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MCD饲料并给予MCC950、饲喂MCD饲料并给予0.9%氯化钠溶液、饲喂正常饲料并给予MCC950、饲喂正常饲料并给予0.9%氯化钠溶液,持续8周。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游离脂肪酸(FFA)、IL-1β和甘油三酯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水平。从野生型和 NLRP3 -/- C57BL/6小鼠肝脏中分离并培养原代库普弗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棕榈酸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NASH患者肝组织样本中的NLRP3、ASC、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正常肝组织样本( P均<0.05)。NASH小鼠较正常饲料喂养的小鼠肝细胞中NASH形成明显,有较多的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NASH小鼠肝组织的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表达,Caspase-1活性,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正常饲料喂养小鼠( P均<0.05);血清ALT、AST、IL-1β水平,以及FAA含量均高于正常饲料喂养小鼠( P均<0.05)。 NLRP3 -/-NASH小鼠血清ALT、AST、IL-1β、IL-18水平均低于野生型NASH小鼠( P均<0.05)。野生型MCC950 NASH组小鼠血清ALT水平,肝组织ASC、caspase-1、IL-1β表达,以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均低于野生型0.9%氯化钠NASH组小鼠( P均<0.05)。棕榈酸处理的野生型小鼠库普弗细胞中的NLRP3、ASC、caspase-1表达,caspase-1活性,以及IL-1β和IL-18的分泌均高于阴性对照组( P均<0.05),但 NLRP3 -/-小鼠库普弗细胞中上述指标的变化不受棕榈酸处理的影响。 结论:阻断 NLRP3基因能明显减轻NASH小鼠肝损伤和纤维化,阻止NASH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酮衍生物C45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的糖脂代谢改善作用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黄酮衍生物C45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的糖脂代谢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的肥胖小鼠模型,缺氧条件下共培养的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条件培养基(HF/M)诱导AML12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给予肥胖小鼠和胰岛素抵抗的肝细胞黄酮衍生物C45处理,小鼠血清糖脂代谢和氧化应激指标分别用相应的试剂盒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炎性细胞比例,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小鼠肝组织纤维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糖脂代谢和炎症相关分子的蛋白和磷酸化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细胞脂代谢相关分子的mRNA水平。结果:黄酮衍生物C45显著降低肥胖小鼠血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和丙二醛的水平,升高肥胖小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外周血炎性中性粒细胞比例、肝组织胶原纤维数量和体积。黄酮衍生物C45逆转HF/M降低AML12细胞蛋白激酶B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降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mRNA水平以及核因子-κB的磷酸化水平。结论:黄酮衍生物C45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抗糖尿病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二甲双胍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改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脂肪代谢和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8周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正常饮食组、高糖高脂加胆固醇饮食(HFF)模型(HFF组)和HFF模型二甲双胍处理组(Met组),每组6只小鼠,喂养16周,第12周起Met组每天给予一次二甲双胍药物(150 mg/kg)灌胃干预,持续4周,正常饮食组和HFF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造模结束后,麻醉并称取小鼠体重后,取小鼠血清和肝组织,计算肝脏指数(肝重/体重),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甘油三酯(TG)、肝脏TG;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脂质合成相关蛋白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Acc、Fasn、Srebf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淋巴细胞抗原6(Ly6g)、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相对表达水平。其次,利用HFF组和Met组小鼠肝组织进行表达谱高通量测序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最后,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底物p62、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Ⅰ/Ⅱ)、自噬相关基因5(ATG5)、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及其磷酸化水平,以及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β、iNOS、单位细胞趋化蛋白1(MCP1)、CD86]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CD206)的蛋白水平。两组间采用 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显示,与正常饮食组比较,HFF组小鼠肝组织脂滴累积,炎性细胞浸润增加;HFF组小鼠肝组织ACC、SREBP1c以及iNOS、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饮食组(1.03±0.15比0.60±0.15, t=3.277, P<0.05;1.04±0.08比0.70±0.10, t=4.467, P<0.05;1.16±0.02比0.54±0.22, t=3.772, P<0.05;1.20±0.15比0.51±0.09, t=6.908, P<0.05)。Met组小鼠体重、肝重、肝脏指数低于HFF组[(27.45±4.26) g比(35.51±1.69) g, t=4.306, P<0.05;(1.20±0.21) g比(1.74±0.17) g, t=4.839, P<0.05;0.04±0.01比0.05±0.01, t=2.147, P<0.05];Met组小鼠血清ALT和AST对比HFF组无明显变化[(21.33±4.32) U/L比(30.33±10.84) U/L, t=1.889, P>0.05;(106.70±17.33) U/L比(112.30±14.33) U/L, t=0.617, P>0.05)]。Met组小鼠血清TG、肝脏TG水平低于HFF组[(0.72±0.27) mmol/L比(1.33±0.41) mmol/L, t=3.004, P<0.05;(0.02±0.01) mmol/L比(0.05±0.03) mmol/L, t=2.350, P<0.05)];HE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观察到Met组小鼠肝细胞内未见明显空泡和脂滴;Met组小鼠肝组织中ACC、FASN、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低于HFF组(0.37±0.13比0.66±0.09, t=3.174, P<0.05;0.61±0.03比1.11±0.14, t=6.069, P<0.05;0.48±0.05比0.88±0.01, t=12.310,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中ACC、FASN、SREBP1c mRNA表达水平低于HFF组(2.21±0.08比8.13±3.45, t=2.974, P<0.05;1.06±0.12比1.39±0.05, t=4.310, P<0.05;1.03±0.06比1.50±0.26, t=3.055, P<0.05)。Met组小鼠IL-1β、Ly6g、NLRP3、iNOS mRNA表达水平低于HFF组(0.47±0.02比1.40±0.08, t=21.030, P<0.05;0.16±0.06比0.65±0.19, t=4.276, P<0.05;0.67±0.04比1.17±0.16, t=5.082, P<0.05;0.82±0.52比4.49±0.78, t=6.784,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p-Akt/Akt、p-PI3K/PI3K比值低于HFF组(1.05±0.02比1.58±0.04, t=15.420, P<0.05;0.47±0.11比1.07±0.10, t=6.906,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ATG5、CD163蛋白表达和LC3II/LC3I比值高于HFF组(1.05±0.11比0.52±0.04, t=7.690, P<0.05;0.99±0.02比0.64±0.04, t=14.470, P<0.05;1.58±0.05比1.34±0.03, t=7.091,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P62、IL-1β、iNOS、MCP1蛋白表达低于HFF组(0.72±0.06比1.07±0.08, t=6.047, P<0.05;0.17±0.10比0.56±0.10, t=4.310, P<0.05;0.42±0.03比0.78±0.15, t=4.038, P<0.05;0.39±0.10比0.72±0.02, t=4.253, P<0.05);Met组小鼠肝组织CD86、CD206蛋白表达对比HFF组无明显变化(0.65±0.04比0.68±0.08, t=0.600, P>0.05;0.72±0.33比0.88±0.21, t=0.664, P>0.05)。 结论:二甲双胍治疗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增强自噬,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从而减轻小鼠NASH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胆汁酸合成及重吸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Roux-en-Y胃旁路(RYGB)术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胆汁酸合成及重吸收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随机分为手术组( n=8)和假手术组( n=8)。手术组行RYGB术,假手术组在与手术组相同位置行胃肠横断并原位吻合。术前及术后第1、2、4、6、8周测体重和空腹血糖;术后8周留取空腹血清检测血脂及总胆汁酸水平,留取门静脉血清检测总胆汁酸水平,留取肝脏及回肠黏膜组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钠依赖性胆盐转运体(ASBT)、回肠胆汁酸结合蛋白(IBABP)、有机可溶性转运二聚体α(OSTα)mRNA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手术组术后第4、6、8周体重[(372±12)、(388±15)、408±14) g]显著低于假手术组[(398±13)、(415±14)、(431±15) g],手术组术后第2、4、6、8周空腹血糖水平[(7.9±1.9)、(7.2±1.2、(6.8±1.5)、(7.9±1.1) mmol/L]显著低于假手术组[(12.5±1.6)、(11.8±1.0)、(10.5±1.9)、(11.0±1.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157、3.722、3.171、5.238、8.329、4.323、4.714, P<0.05);手术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水平[(1.90±0.45)、(1.98±0.38)、(1.01±0.19) mmol/L]显著低于假手术组[(2.51±0.41)、(2.66±0.44)、(1.58±0.21) mmol/L],手术组外周和门静脉血清总胆汁酸水平[(95.56±13.61)、(185.89±18.71) μmol/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48.37±11.68)、(98.17±15.21)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834、3.308、5.693、7.442、10.290, P<0.05);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肝脏CYP7A1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1.07±0.21比1.35±0.15),回肠ASBT、IBABP和OSTα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1.92±0.28比1.41±0.25、1.83±0.24比1.22±0.18、1.78±0.17比1.40±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069、3.843、5.751、4.216, P<0.05)。 结论:RYGB术改善T2DM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术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及回肠胆汁酸重吸收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棕色脂肪源性神经调节蛋白4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炎症保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棕色脂肪源性神经调节蛋白4(NRG4)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野生型(WT)和NRG4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WT-DN+绿色荧光蛋白(D-WT-GFP)组、KO-DN+绿色荧光蛋白(D-KO-GFP)组、KO-DN+NRG4(D-KO-NRG4)组,D-WT-GFP组和D-KO-GFP组在小鼠肩胛间区棕色脂肪一次性注射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D-KO-NRG4组注射腺相关病毒转录NRG4。另设普通饲料喂养WT小鼠作为对照组(WT-CON)。每组6只。8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采用过碘酸希夫染色和电镜观察足细胞损伤情况及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F4/80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各组小鼠肾组织 IL-1β、 IL-6、 TNF-α 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KO-GFP组与D-KO-NRG4组小鼠各组织NRG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NRG4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UACR、肾组织F4/80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与D-WT-GFP组相比,D-KO-GFP组小鼠UACR明显升高( P<0.01),肾小球面积增大,系膜基质增生和足细胞损伤,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且肾组织中 IL-1β、 IL-6、 TNF-α的mRNA表达也升高( P<0.01),同时肾组织F4/80表达增加( P<0.01)。此外,与D-WT-GFP组相比,D-KO-GFP组小鼠HbA 1c、TG、TC、FFA、LDL-C水平升高且体重增加( P<0.01)。而与D-KO-GFP组相比,D-KO-NRG4组小鼠UACR水平降低( P<0.01),肾脏炎症指标F4/80表达降低( P<0.01),HbA 1c、TG、TC、FFA、LDL-C水平下降且体重降低( 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RG4与IL-1β、IL-6、TNF-α、UACR、肾组织F4/80表达呈负相关( r=-0.548、-0.637、-0.553、-0.503、-0.554,均 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D-KO-NRG4组小鼠棕色脂肪中NRG4蛋白表达水平较高,而肝脏、肾脏、骨骼肌和白色脂肪中NRG4的表达水平较低( P<0.05)。 结论:棕色脂肪源性NRG4可以降低DN小鼠抑制肾脏炎症反应,降低蛋白尿,减轻DN肾脏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2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人重组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2(WISP2)对人肝癌细胞(HepG2)脂质代谢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0.4、1和2 μg/L)人重组WISP2作用于HepG2细胞48 h,Cell-Titer发光法测定细胞活力,酶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内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含量,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内脂质合成、分解、转运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人重组WISP2处理组均未降低HepG2细胞的活性;人重组WISP2处理上调HepG2细胞TG、TC含量,0.4、1、2 μg/L人重组WISP2处理组TG的含量分别为未处理组的1.254±0.039、1.216±0.028、1.174±0.014倍( F=6.791, P=0.006),TC含量分别为未处理组的1.264±0.057、1.394±0.101、1.392±0.077倍( F=7.045, P=0.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加入人重组WISP2明显增加HepG2细胞脂质合成蛋白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及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2)mRNA表达(均 P<0.05),显著上调SREBP1、ACC及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水平的表达(均 P<0.05);但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这类脂质转运蛋白及关键的脂质分解蛋白——脂肪三酰甘油脂肪酶(ATGL)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结论:rh-WISP2能显著增加肝细胞脂质含量,促进脂质合成增加可能是其作用的关键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利拉鲁肽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调节高脂诱导肥胖小鼠肝脏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健康C57BL/6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肥胖对照组(OC组)和利拉鲁肽组,每组6只。NC组小鼠给予低脂饮食喂养,OC组以及利拉鲁肽组小鼠喂养12周高脂饲料以建立高脂诱导肥胖小鼠模型。之后,利拉鲁肽组小鼠连续7 d腹腔注射利拉鲁肽400 μg·kg -1·d -1,NC和OC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脂肪组织及肝脏重量。检测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血清、肝脏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PGC-1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PEPCK)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肝脏SIRT-1、PGC-1α及PEPCK蛋白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与NC组相比,OC组小鼠的体重、脂肪重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升高( P<0.05),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水平降低( P<0.05),血清TG、TC、IL-6、TNF-α水平及肝脏TG、肝脏TC、肝脏重量均升高( P<0.05),肝脏SIRT-1、PGC-1α、PEP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 P<0.05)。与OC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小鼠的体重、脂肪重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降低( P<0.05),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水平升高( P<0.05),血清胰岛素、IL-6、TNF-α及TG水平均降低( P<0.05),肝脏脂质降低( P<0.05),肝脏SIRT-1、PGC-1α、PEPCK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 P<0.05)。 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糖脂代谢,提高肝脏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脂肪蓄积,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肝脏SIRT-1/PGC-1α/PEPCK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转胶蛋白-2抑制高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高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和信号通路改变,初步探讨转胶蛋白-2 (TAGLN2)调控细胞炎症反应和代谢进程的机制。方法:基础研究。BV2细胞分为甘露醇(Man)组、葡萄糖(Glu)组、过表达对照(Con)Glu组、过表达TAGLN2 Glu组、沉默Con Glu (shCon Glu)组、沉默TAGLN2 Glu (shTAGLN2 Glu)组。Man组细胞置于含25 mmol/L Man、25 mmol/L Glu的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培养基)中培养;Glu组、Con Glu组、TAGLN2 Glu组、shCon Glu组、shTAGLN2 Glu组细胞置于含50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培养24 h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DEG筛选标准为|log 2(差异表达倍数)|≥1且 P≤0.05。对筛选得到的DEG进行基因注释(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EG mRNA相对表达量。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与Man组比较,Glu组共筛选出517个DEG,其中上调、下调基因分别为277、240个。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上调的DEG显著富集在核因子(NF)-κB和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等免疫系统进程;下调的DEG显著富集在糖胺多聚糖的降解和甘油酯等代谢进程。与Con Glu组比较,TAGLN2 Glu组共筛选出480个DEG,其中上调、下调基因分别为147、333个。上调的DEG显著富集在脂肪酸、甘油脂和丙酮酸等代谢进程;下调的DEG显著富集在NF-κB、Jak-STA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免疫系统进程。与shCon Glu组比较,shTAGLN2 Glu组共筛选出582个DEG,其中上调、下调基因分别为423、159个。上调的DEG显著富集在TNF、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免疫系统进程;下调的DEG基因主要富集在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Con Glu组比较,TAGLN2 Glu组细胞中Card11 ( t= 13.530)、Icos ( t=3.482)、Chst3 ( t=6.949)、Kynu ( t=5.399 )、白细胞介素(IL)-1β ( t=2.960)、TNF-α( t=5.800)、IL-6 ( t=3.130)、干扰素-γ ( t=7.690)、IL-17 ( t=6.530)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TAGLN2可能通过NF-κB和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Card11、Icos、Chst3、Kynu在TAGLN2抗炎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利用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M1、M2型巨噬细胞的甘油三酯脂质谱组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通过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M1、M2型巨噬细胞的甘油三酯脂质谱组成,揭示脂质代谢尤其是甘油三酯在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得到M1、M2型巨噬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其极化标志基因的表达,使用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M0、M1、M2型巨噬细胞的甘油三酯脂质谱,对比分析不同极化状态巨噬细胞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检测到61种甘油三酯脂质分子.甘油三酯总体水平在M1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上调,而在M2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下调.在M0、M1、M2型巨噬细胞中检测到的甘油三酯分子绝大多数是长链甘油三酯.长链不饱和甘油三酯在M1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上调,在M2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下调.结论 巨噬细胞极化导致其甘油三酯脂质谱组成显著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miR-206调控SIRT1/AMPK通路影响脂质代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miR-206对长链游离脂肪酸(FFA)诱导HepG2细胞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AMPK通路的调控.方法:用1mM的FFA处理HepG2细胞24 h构建NAFLD细胞模型,根据转染物质的不同分为6组:Control组(无任何处理)、FFA组(构建NAFLD模型)、FFA+mimics NC组(转染mimics NC质粒)、FFA+miR-206 mimics 组(转染 miR-206 mimics 质粒)、FFA+Vector 组(转染 Vector 质粒)、FFA+OE-SIRT1 组(转染 OE-SIRT1 质粒).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中脂质蓄积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甘油三酯(TG)含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206、SIRT1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1(SCD1)、乙酰CoA羧化酶1(ACC1)、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p-AMPK蛋白水平,TargetScan在线网站预测miR-206与SIRT1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06与SIRT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FFA组细胞AST、ALT及TG含量明显升高,TG含量升高,miR-206、SIRT1蛋白及基因mRNA含量明显降低,SREBP1、FAS、SCD1、ACC1及CD36蛋白含量升高,p-AMPK/AMPK比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FFA+mimics NC组细胞比较,FFA+miR-206 mimics组细胞内TG含量下降,SREBP1、FAS、SCD1、ACC1及CD36蛋白水平降低,SIRT1蛋白及基因mRNA水平升高,p-AMPK/AMPK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FFA+Vector组细胞比较,FFA+OE-SIRT1组细胞内TG含量下降,SREBP1、FAS、SCD1、ACC 1及CD36蛋白水平降低,p-AMPK/AMPK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argetScan在线网站预测发现,miR-206与SIRT1野生型存在结合位点.SIRT1 WT+miR-206 mimics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高于SIRT1 WT+mimics 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调miR-206能够通过SIRT1/AMPK通路减轻NAFLD引起的肝细胞脂质代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