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本配穴"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模型大鼠心率变异性、心房利钠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比较"标本配穴"和"常规取穴"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伴焦虑模型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和心肌心房利钠肽(ANP)表达的影响.方法:从50只健康SPF级3月龄雌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剩余大鼠制备IBS-D伴焦虑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常规组和标本组,每组8只.常规组予"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艾灸干预,标本组予"内关""足三里""关元"艾灸干预,每次20 min,每天1次,共干预14 d.分别于干预前后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率;应用腹壁撤退反射(AWR)实验评价内脏高敏感性,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穿箱实验评价焦虑状态.干预后,比较各组大鼠HRV,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ANP表达.结果:干预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常规组、标本组大鼠体质量、内脏疼痛阈值降低(P<0.05),粪便含水率、AWR评分(扩张压力为40、60、80 mm Hg时,1 mm Hg≈0.133 kPa)升高(P<0.05),开放臂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次数、总运动路程(高架十字迷宫)及明箱停留时间、明暗箱穿梭次数、总运动路程(明暗穿箱)均减少(P<0.05).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内脏疼痛阈值、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RR间隔均方差的平方根(RMSSD)降低(P<0.05),粪便含水率、AWR评分(扩张压力为40、60、80 mm Hg时)、低频/高频(LF/HF)、ANP表达升高(P<0.05),开放臂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次数、总运动路程(高架十字迷宫)及明箱停留时间、明暗箱穿梭次数、总运动路程(明暗穿箱)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组和标本组大鼠体质量、内脏疼痛阈值、SDNN、RMSSD升高(P<0.05),粪便含水率、AWR评分(扩张压力为60、80 mm Hg时)、LF/HF、ANP表达降低(P<0.05),开放臂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次数、总运动路程(高架十字迷宫)及明箱停留时间、明暗箱穿梭次数、总运动路程(明暗穿箱)增多(P<0.05);与常规组比较,标本组大鼠体质量、内脏疼痛阈值、SDNN、RMSSD升高(P<0.05),粪便含水率、AWR评分(扩张压力为80 mm Hg时)、LF/HF、ANP表达降低(P<0.05),开放臂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次数、总运动路程(高架十字迷宫)及明箱停留时间、明暗箱穿梭次数、总运动路程(明暗穿箱)增多(P<0.05).空白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正常;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形态破坏,缝隙连接增宽;常规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不完整;标本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较完整.结论:"标本配穴"艾灸较"常规取穴"艾灸能更好地改善IBS-D伴焦虑大鼠症状,其机制可能与缓解焦虑样负性情绪、良性调节HRV、稳固IBS-D肠黏膜屏障、下调心肌ANP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MEGJ调节缺氧后血管平滑肌细胞低反应性的cAMP-PKA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肌内皮缝隙连接(MEGJ)参与血管生成素-2(Ang2)调节缺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表达和血管低反应性的机制,探讨其是否与cAMP-PKA途径有关.方法 采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和VSMCs双面共培养模型,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phalloidin荧光法和染料Sulforhodamine B转运技术,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亚型表达、MEGJ形成及通讯功能,同时检测VSMCs中iNOS表达,并利用FITC-BSA荧光透过率反映VSMCs收缩反应性.结果 在双面共培养模型中,PKA抑制剂H-89可削弱外源性Ang2作用下缺氧VSMCs的iNOS表达和VSMC收缩反应性(P<0.05);缺氧后VECs中cAMP浓度,以及PKA活性显著增高(P<0.05),其增高可被Ang2进一步增强,而被Tie2的SiRNA削弱(P<0.05).在双面共培养系统上腔(VECs面)给予cAMP和PKA抑制剂,均可显著抑制外源性Ang2作用下缺氧后增高的MEGJ中Cx43蛋白表达、MEGJ形成和通讯功能(P<0.05).结论 缺氧使VSMCs中iNOS表达增高和收缩性降低,是通过cAMP-PKA信号途径上调Cx43蛋白表达、MEGJ形成和通讯功能而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MEGJ的cAMP传递介导Ang2调节缺氧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低反应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肌内皮缝隙连接(MEGJ)是否通过传递环磷酸腺苷(cAMP)介导血管生成素2(Ang2)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和血管低反应性的调节.方法:在双面共培养系统中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和VSMCs,并予以RNA干扰和缺氧等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SMCs中iNOS的表达;通过检测FITC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透过率反映VSMCs收缩反应性;采用Alexa Fluor 488-cAMP为示踪剂,观察cAMP从VECs到VSMCs的跨MEGJ转运.结果:在单独培养的VECs和VSMCs中,缺氧及Ang2处理后cAMP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但在VECs和VSMCs中的水平并不相同,在VECs中的水平显著高于VSMCs中的水平(P<0.05).在双面共培养系统中,VECs和VSMCs中cAMP的浓度差则明显降低,且VSMCs中增高的cAMP水平可被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小干扰RNA(siRNA)显著抑制(P<0.05).外源性Ang2作用下缺氧后荧光标记的Alexa Fluor 488-cAMP发生明显的从VECs到VSMCs的转运,且可被Cx43 siRNA显著抑制(P<0.05).在双面共培养系统的VECs和VSMCs侧给予cAMP抑制剂均可显著抑制外源性Ang2作用下缺氧VSMCs的iNOS高表达,改善VSMCs的收缩低反应性(P<0.05).结论:缺氧后Ang2可能通过Cx43,促进cAMP经MEGJ传递进入VSMCs,导致VSMCs的iNOS高表达和收缩低反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管生成素-2经肌内皮缝隙连接调节血管低反应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肌内皮缝隙连接(MEGJ)对血管生成素-2(Ang2)调节缺氧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低反应性的介导作用,并明确参与的缝隙连接蛋白(Cx)亚型.方法 建立血管内皮细胞(VECs)和VSMCs双面共培养模型,检测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透过率反映VSMCs收缩反应性,观察鬼笔环肽荧光反映MEGJ形成,观察磺酰罗丹明B细胞培养试剂染料转运反映MEGJ通讯功能.结果 (1)在双面共培养模型,缺氧4h后VECs和VSMCs中iNOS表达显著增高,且VSMCs中的显著强于VECs中(3.6倍,P=0.003),此增高的VSMCs中iNOS表达可被Ang2 siRNA抑制约60% (P =0.003).(2) MEGJ抑制剂18α-GA、Cx43 siRNA(50 nmol/L)和促血管生成素受体2(Tie2) siRNA(50 nmol/L)可降低外源性Ang2作用下缺氧VSMCs的iNOS表达(P值分别为0.001,0.001和0.001),改善VSMCs收缩反应性(P值分别为0.004,0.009和0.001).(3)Cx43 siRNA和Tie2 siRNA可抑制缺氧及Ang2处理后上调的MEGJ形成(P值分别为0.005和0.005),并抑制上调的MEGJ通讯增强(P值分别为0.003和0.004).结论 MEGJ介导Ang2对缺氧VSMCs低反应性的调节,Cx43是参与的蛋白亚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沙棘总黄酮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虚拟筛选方法,旨在进一步研究沙棘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TFH)治疗心肌缺血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和PubChem数据库,结合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分析,筛选出沙棘化合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筛选得到的7个化合物再通过ChemMapper服务器进行靶点的预测分析.将得到的潜在靶点导入MAS 3.0数据库,结合KEGG数据库进行靶点分析和通路分析.最后使用Cystoscope 3.3.0软件绘制“化合物-靶点-作用通路”网络图.虚拟实验预测得到了68个潜在靶点和60条信号通路,其中有31个靶点和23条通路直接或间接与心肌缺血有关.结果表明,TFH主要通过对钙离子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和缝隙连接信号通路(gap junction)等信号通路的调节发挥协同作用,且与文献报道吻合;提示其可能通过参与调节血小板聚集、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等过程,增强心功能和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小板衍生因子与缝隙连接的关系及中医药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重要多肽生长因子,可促进结缔组织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研究发现其与多种疾病具有紧密的联系.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细胞间通讯最主要,最直接的信号传递方式,可以可逆、快速地促进相邻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协同反应,对实现细胞间信号交流和能量传递,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代谢,对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和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Cx43蛋白作为缝隙连接的主要组成蛋白,在国内外研究中已逐渐成为热点.PDGF与缝隙连接在许多疾病中都有着很明显的变化,而在许多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疾病起效与其调控PDGF表达、介导缝隙连接改变密切相关.主要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在相关疾病中主要改变以及中医药对其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是由内皮细胞释放并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非一氧化氮、非前列环素途径的血管舒张因子,其作用机制复杂,可通过钙激活钾通道开放、缝隙连接传递电化学信号以及内皮释放等方式作用于平滑肌细胞,最终导致血管舒张.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相关,其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表达增强对心房颤动及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β1AR)表达增强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及心房电重构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β1AR组.β1AR组给予2 mgβ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与佐剂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对照组给予佐剂背部皮下多点注射.每2周注射1次,共4次.于0、2、4、6 W采耳缘静脉血,离心取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中抗体滴度,验证造模是否成功.每只兔子在免疫前后,采用S1 S2递减刺激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通过Burst刺激测量房颤诱发率和持续时间.免疫结束后取心房肌组织进行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各组内离子通道蛋白(Kir3.1及Cav1.2)和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Cx40)总量的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上述指标各组内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与0 w比较,β1AR组在2、4和6 w血清中β1AR水平逐渐增加(P<0.05),而Con组内各个时间点血清中β1AR水平无差异(P>0.05);与Con组相比,除0 w两组比较无差异外,其余β1AR组血清中β1AR水平高于Con组(P<0.05).②β1AR组免疫后较免疫前AERP缩短[(65±8.5)ms vs(116±23.4)ms,P<0.05],平均心率显著增快[(290±35.3)次/分vs(187±31.1)次/分,P<0.05];与Con组相应时间比较,β1AR组免疫后均出现AERP缩短[(65±8.5)ms vs(116±25.3)ms,P<0.05]和平均心率增快[(290±35.3)次/分vs(198±13.7)次/分,P<0.05].③β1AR组免疫后较免疫前房颤诱发率增加[83.3%(10/12)vs 0(0/12),P<0.05]及持续时间延长[(24.66±40.92)s vs(0±0)s,P<0.05];与Con组相应时间比较,β1AR组房颤诱发率显著增加[83.3%(10/12)vs 0(0/12),P<0.05]及持续时间延长[(24.66±40.92)s vs(0±0)s,P<0.05];④与Con组相比,β1AR组Cx43和Cav1.2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Kir3.1及Cx40蛋白水平及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β1AR表达增强能缩短AERP,增加房颤易感性和持续时间,通过改变离子通道特性造成心房肌电重构,促进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PAR-γ激动剂干预TLR4/PI3K通路对脂多糖诱导人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Cx43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RR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干预Toll样受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TLR4/PI3K)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人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HCAEC)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PS诱导建立HCAEC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模型组、TLR4激动剂KLA组、PI3K抑制剂LY294002组、罗格列酮组、KLA+罗格列酮组、LY294002+罗格列酮组,另设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Cx43、TLR4、PI3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KLA+罗格列酮组TLR4表达明显低于KLA组@<0.05).LY294002+罗格列酮组PI3K表达明显低于LY294002组(P<0.05).模型组Cx43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KLA+罗格列酮组Cx43表达明显高于KLA组(P<0.05),LY294002+罗格列酮组Cx43表达明显高于LY294002组(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抑制TLR4/PI3K信号通路并上调HCAEC中Cx43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黄芩苷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律失常及心室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肌电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黄芩苷对心力衰竭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室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肌电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后颈部皮下注射5 mg/(kg·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NaCl注射液后颈部皮下注射,连续注射7 d;美托洛尔组及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给予美托洛尔10 mg/(kg·d)及25、50、100 mg/(kg·d)黄芩苷灌胃,对照组给予药物等体积0.9%NaCl注射液灌胃,连续给药4周.于4周末行心电图及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率、室性早搏发生情况及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人基质裂解素2(ST2)、脑钠肽(BNP)含量.每组取6只大鼠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记录和测量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程(MAPD90)、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ERP)及ERP/MAPD90比值;另外6只大鼠行心室肌TUNEL染色后检测其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细胞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肌醇需酶1(IRE1)、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增快,易发生室性早搏,LVESd、LVEDd升高,LVEF降低,血清ST2、BNP含量升高,心室肌细胞ERP/MAPD90降低,凋亡指数(AI)升高,GRP78、IRE1、CHOP表达升高,Cx43表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黄芩苷具有改善ISO所致心力衰竭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室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提高肌电稳定性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