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痈促愈汤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评价肛痈促愈汤用于肛周脓肿术后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肛周脓肿根治术,对照组患者于术后进行高锰酸钾坐浴,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加用肛痈促愈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治疗前后炎症反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bFGF)表达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上皮出现时间、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血清SAA、CRP、ACTA、IL-6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更低;治疗3周后两组血清EGF、VEGF水平及EGFR、bFGF表达水平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应用肛痈促愈汤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创面愈合进程,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再生修复,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银黄解毒促愈汤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自拟银黄解毒促愈汤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把临床住院手术治疗的60例肛周脓肿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每天中药坐浴后常规肛肠科换药治疗,治疗组口服自拟银黄解毒促愈汤联合中药坐浴后常规肛肠科换药.治疗3周后比较2组病人手术后疼痛评分的高低、创面愈合时间的长短、创面分泌物的多少、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以及整体的疗效.结果:经过服药、换药治疗14~21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肉芽生长情况、疼痛评分的高低、创面分泌物的多少、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整体的疗效互相对比,各项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2组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术后第1 d的情况(P<0.05).结论:自拟银黄解毒促愈汤使肛周脓肿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明显较短、缓解术后疼痛感,同时能减少术后伤口分泌物,促进肉芽组织的快速生长伤口愈合,并减低痛苦,提高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清热解毒肛痈汤联合常规治疗用于早期低位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肛痈汤联合常规治疗用于早期低位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创面愈合、血浆内毒素水平及细胞因子Th 17/Treg转化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低位肛周脓肿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肛痈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创面愈合情况、血浆内毒素、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深度明显浅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17、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TGF-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肛痈汤能够有效改善早期低位肛周脓肿患者的症状体征情况,促进创面愈合,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调节Th17/Treg转化平衡,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自拟解毒消痈汤联合敛疮生肌散外用治疗术后肛周脓肿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自拟解毒消痈汤联合敛疮生肌散外用治疗术后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80例接受肛周脓肿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生素联合莫匹罗星外用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自拟解毒消痈汤加减口服联合敛疮生肌散外用治疗.观察临床总有效率、临床表现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及肛门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而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解毒消痈汤联合敛疮生肌散外用可有效缓解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肛门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加快创口愈合,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消痈愈创汤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消痈愈创汤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高位肛周脓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一次切开挂线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消痈愈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 两组术后第14日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及肉芽组织评分均较术后第1日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14日焦虑程度评分、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较术前降低(D<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14日生存质量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4.62% (P< 0.05).结论 消痈愈创汤能够显著减轻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降低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肛痈促愈汤在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肛痈促愈汤在促进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3例,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高猛酸钾坐浴,患者大便后清洗创面,观察组采用肛痈促愈汤辅助治疗,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两组腐肉完全脱离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缩小率;比较血清VEGF、IL-1β、TNF-α和IL-6含量;比较两组不同时段肛门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38/4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30/4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和术后14 d肛门疼痛、肛门周围组织水肿、分泌物和肉芽形态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腐肉完全脱离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缩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4 d 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痈促愈汤可促进肛周脓肿患者一次性根治术后创面愈合和肉芽生长,提高血清VEGF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有效恢复肛门收缩功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消痈汤熏洗合三间隙引流术对急性肛周脓肿疗效及血清IL-6、IL-8、IL-1O及TNF-α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消痈汤熏洗合三间隙引流术对急性肛周脓肿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痈汤熏洗.系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创面情况、血清IL-6、IL-8、IL-10、TNF-α水平及肛门功能.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较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痈汤熏洗联合三间隙引流术治疗急性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创面愈合,恢复肛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