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慢传输型便秘(STC)的基础与外科诊疗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国外科医师在STC临床实践时,尤其在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等方面仍然缺乏权威的参考。为进一步规范STC的临床诊断、评估和外科处理,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和功能性疾病专业委员会遴选我国STC外科领域相关专家,组成《中国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专家共识》编审委员会,围绕STC的诊断、鉴别诊断、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结合专家们的临床经验提出了20条推荐意见,旨在规范我国STC的外科诊疗流程,提高我国STC的总体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直肠肛门疾病术后大便失禁的发生情况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痔、直肠脱垂、直肠癌、肛裂或肛瘘等的外科治疗方法,一旦术中损伤控便的神经或肌肉,将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FI)。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状况进行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尽可能地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降低术后FI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此外,外科医生手术技术的熟练度、术前患者合理的饮食调整、规律的排便以及盆底肌的锻炼等,都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FI的发生率。而对于术后已经发生FI的患者,在制定合理的饮食、规律排便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医生可以采用如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骶神经刺激、经皮胫神经刺激、针灸、注射填充剂、肛门或阴道插入物、经肛门灌洗、手术、心理支持等方法,针对患者病情个体化治疗。本文结合文献对可能导致术后FI的常见疾病现状进行总结,阐述术后FI的预防和处理策略,以期供同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排粪失禁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排粪失禁是结直肠肛门外科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在临床诊治方面存在一定争议。目前对排粪失禁的诊治尚未形成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在《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下,召集国内本领域专家成立工作小组,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经过多次讨论,编写了《排粪失禁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建议在治疗前对存在排粪失禁的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专科评分、体格检查和专科检查(包括肛门镜和直肠镜检查、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经直肠腔内超声、核磁共振、直肠感觉和顺应性测定、球囊逼出试验、盆底肌电图、排粪造影、结肠镜和阴部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检测)。治疗方式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本共识旨在规范排粪失禁的诊治流程以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痔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消化内镜的新领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痔病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中内痔占痔病的绝大部分。消化内镜在内痔的治疗中优点众多,不仅图像清楚,操控灵活,操作准确,还可以根据内痔程度选择倒镜和顺镜治疗,是优先选择的替代手术治疗方式。本文回顾了我国内痔微创治疗,尤其是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第十六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由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中国NOSES联盟及湖南省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主办,湖南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承办的"第16届(2021年)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新技术新进展研讨会暨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8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青年医生手术视频大奖赛"于12月10—12日在长沙神农大酒店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大会得到来自《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和《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等学术期刊的大力支持。本届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网络全程同步直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肛肠术后疼痛和便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肛肠术后疼痛和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9 月至2023 年8 月期间我院行肛肠疾病手术的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35 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35 例接受常规治疗+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 7 天.评估和比较 2 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便秘改善情况、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周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肠术后治疗中,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和便秘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促进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肛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肛瘘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专业领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为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脓肿破溃或引流后形成。由于其病理变化的复杂多样性,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不乐观,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肛瘘迁延不愈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排粪失禁等,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残疾。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讨论编写本专家共识,建议在治疗前对肛瘘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瘘管造影、超声波检查、CT或MRI,目的在于准确判断肛瘘内口位置、瘘管走行方向及其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腺源性肛瘘确诊后均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分为损伤括约肌的手术和保留括约肌功能的手术。前者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和肛瘘挂线术等;后者包括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直肠黏膜肌瓣推进修补术、肛瘘激光闭合术和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等。建议临床上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或组合应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包括肛瘘栓和纤维蛋白胶等,由于其具有保留括约肌功能和可重复应用等特点,亦推荐有条件和有经验的医生选择性应用。术后良好的伤口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愈合,降低肛瘘复发率。由于肛瘘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和排粪失禁发生率,对部分病情复杂、反复手术和肛门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在选择再次手术时一定要慎重,要权衡患者获益和排粪失禁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疡医大全》中的图像探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清代《疡医大全》共载图像223幅,是现存民国以前图像分类最全的一部中医外科学巨著。图像分为中医哲学基础与运气理论图、藏象图、经穴图、诊法图、疾病图、针械图、符式图等7类,从基础到临床,涵盖了当今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男科、儿科、皮肤科、肛肠科、传染科、肿瘤科、急救科的部分内容。图像极其丰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学术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1)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痔病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中内痔占绝大部分。消化内镜在内痔的治疗中优点众多,在中国已经开始逐步普及,但是目前缺乏与之相关的临床指南和操作共识来指导消化内镜内痔微创治疗。为了更好地规范消化内镜内痔诊疗和促进这项技术的健康发展,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内痔协作组组织了36位国内从事内痔微创治疗的消化内镜专家和肛肠领域专家,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近期发布的痔病诊疗指南和已经发表的研究数据,从开始的问卷调查到现场专家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和消化内镜特点的内痔诊断与治疗指南,即《中国消化内镜内痔诊疗指南及操作共识(2021)》,以期为消化内镜医师在痔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药熏洗联合腕踝针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排便困难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腕踝针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排便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义乌中医医院2019年2-8月肛肠疾病术后排便困难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熏洗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中药熏洗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中药熏洗,联合组在中药熏洗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腕踝针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排便顺畅情况、排便时间、大便性状、排便疼痛、便血),治疗后第2天、第4天及第7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三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1/30)和中药熏洗组的70.0%(20/30)(χ 2=7.081, P<0.05);三组治疗后排便顺畅、排便时间、大便性状、排便疼痛、便血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 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排便顺畅评分(0.36±0.11)分、排便时间评分(0.83±0.10)分、大便性状评分(0.56±0.07)分、排便疼痛评分(0.51±0.03)分、便血评分(0.52±0.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熏洗组( F=8.712、11.783、9.171、10.183、9.306,均 P<0.05)。三组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VAS评分均较治疗后第2天显著降低(均 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第4天VAS评分(3.01±0.61)分和第7天VAS评分(1.65±0.5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熏洗组( F=13.246、11.785,均 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腕踝针用于肛肠疾病术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排便困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