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型自制肝左叶悬吊装置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自制肝左叶悬吊装置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胃肠外科接受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7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W"型肝左叶悬吊方法:建立气腹并沿肝脏脏面离断肝胃韧带后,将16#橡胶导尿管剪取3段,长度分别为6 cm、6 cm和12 cm,按照短-长-短的顺序依次穿入荷包线上。通过12 mm Trocar将带有3段导尿管的荷包线送入腹腔内,在预定位置将荷包针穿出腹腔。利用2枚Hemolock夹,在保持长段导尿管弯曲的状态下,于长段导尿管两侧将荷包线与肝胃韧带肝脏侧边缘固定,腹壁外提拉荷包线打结固定后,完成肝左叶悬吊,整个悬吊装置类似于字母W形状。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LTG,显露效果良好,肝左叶悬吊时间(3.3±0.4)min;总手术时间(270.4±56.5)min;术中出血量(41.2±15.8)ml;无出现肝左叶滑落,术中无需助手拨挡肝左叶进行显露。有3例患者在悬吊肝左叶过程中出现小的肝包膜下血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第1、3和7天肝脏天冬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W"型自制肝左叶悬吊装置操作简便、安全可行、显露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人先天性右侧膈疝伴胆总管结石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性,76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发热、尿黄3 d"入院。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胆囊结石。予以积极抗休克和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见右侧膈肌缺如,肝右叶完全疝入右侧胸腔。经腹壁悬吊肝左叶,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腹腔内补片植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单切口腹腔镜手术存在“直筒效应”和“筷子效应”等难点,操作范围有限,不能期望助手协助操作,因此,良好的暴露是该类手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开发了移动式悬吊技术,可以灵活悬吊大网膜、胃及肝左外叶,充分显露术野,采用“5+4+1”的模式(即5次悬吊、4个区域淋巴结清扫和1次消化道重建),即可完成绕脐单人单孔加一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该悬吊技术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分享1例移动式悬吊技术下单人单孔加一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视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探讨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79例,根据悬吊方法不同分为A组(26例)、B组(26例)和C组(27例)三组.A组采用肝粘贴悬吊法,B组采用W型悬吊肝左叶法,C组采用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三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三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7天的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B组肝悬吊时间[(16.23±2.52)分钟]和手术时间[(318.48±30.62)分钟],大于A组的(2.64±0.61)分钟和(233.64±20.67)分钟,同时也大于C组的(12.43±1.56)分钟和(270.81±25.77)分钟,C组肝悬吊时间[(12.43±1.56)分钟]和手术时间[(270.81±25.77)分钟]大于A组的(2.64±0.61)分钟和(233.64±20.67)分钟.B组出血量[(224.51±20.27)ml]和术中输血例数(5例)、C组出血量[(223.54±21.87)ml]和术中输血例数(7例)低于A组出血量[(324.54±30.51)ml]和术中输血例数(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B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27.52±3.62)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25.75±3.95)U/L,白蛋白(ALB)为(31.65 ±3.18)g/L,C 组分别为(26.54±3.73)U/L、(26.34±3.82)U/L 和(32.06±3.09)g/L,均较术前升高,且B、C组术后血清ALT、AST、ALB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肝脏裂伤发生率(11.54%)、出血发生率(7.69%)较高,B组术中壁腹膜出血发生率(11.54%)较高,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粘贴悬吊法操作简单、省时,但不适用于左肝肥厚者,术后脱胶可能引起肝表面撕裂出血;W型悬吊效果良好,耗时稍长,适用于肥胖、肝左叶肥大病人;V型加纱布悬吊效果适中,耗时适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全腔镜全胃切除术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下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 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段,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 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 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 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 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左外叶粘贴式悬吊在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粘贴式悬吊在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12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术中采用肝左外叶粘贴式悬吊暴露手术视野.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患者完成手术情况、手术方式、肝脏粘贴悬吊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肝脏粘贴悬吊的相关并发症.(2)术后情况: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术前和术后情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3)随访情况:获得随访的人数、随访时间、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1)术中情况:1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无中转为多孔法或开腹手术.112例患者中,胃癌根治术30例,胃部分切除术23例,食管Heller肌切开+Dor胃底折叠术13例,胃大部切除术11例,胰体尾切除术11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10例,全胃切除术3例,脾切除术3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胰尾部切除术3例,单纯胃底折叠术1例,脾动脉瘤切除术1例.112例患者肝脏粘贴悬吊时间为(1.4±0.4) min,总手术时间为(192.0±91.3)min.112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肝脏裂伤、肝脏包膜下血肿等悬吊相关并发症.(2)术后情况:112例患者中,6例术前ALT、AST轻度升高,其中2例术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第1天升高、第3天恢复正常,3例术后1周仍轻度升高;106例患者术前ALT、AST均正常,其中31例术后第1天升高(28例术后1周内恢复正常、3例轻度升高),75例术后正常.112例患者术前ALT、AST分别为(16±11) U/L和(18±7) U/L,术后第1天为(31±21) U/L和(34±26) U/L,术后1周为(19±17) U/L和(19± 12) U/L;术前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53,29.792,P<0.05);术前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05,1.284,P>0.05).112例患者住院费用为(45 231±20440)元,手术相关费用为(23 511±9 609)元,住院时间为(6.0±1.9)d.(3)随访情况:11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肝左外叶粘贴式悬吊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暴露效果满意,适合应用于单孔腹腔镜左季肋区手术中辅助暴露手术视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模式化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附44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与介绍采用模式化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8年1月为44例肝血管瘤患者行模式化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手术分7步完成:(1)患者取分腿平卧位,三孔法操作;(2)悬吊肝圆韧带提拉肝左外叶;(3)沿镰状韧带左侧粗分出肝左外叶Glisson鞘;(4)腔镜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肝左外叶Glisson鞘;(5)于肝脏膈面切开肝实质,粗分出肝左静脉;(6)腔镜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肝左静脉,切除肝左外叶;(7)处理创面、放置引流、取出标本.结果:44例均完成模式化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3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肝血管瘤直径平均(8.9±2.1) cm;手术时间平均(119.2±45.6) min,术中出血量100(50,200) ml;术后平均住院(6.3±2.0) d;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胸腔积液1例,保守治疗痊愈;盆腔积液1例,经穿刺引流后痊愈.结论:模式化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易于推广,适于更多肝左外叶病变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种新的肝脏悬吊方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在切除小网膜以及清扫第12a、5、3、1组淋巴结的操作时, 均需要将左肝内叶和左肝外叶向患者头部及前腹壁方向拨开以显露术野. 传统的做法是助手持分叶拉钩将左肝拨开, 以及近几年新出现的经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但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缺点.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在总结自己和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了一种更简单易行的肝脏悬吊方式,即左肝外叶医用胶固定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腔镜下肝门暴露技术在小儿Ⅲ型胆道闭锁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肝门暴露技术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Ⅲ型胆道闭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腹腔镜下肝门肠吻合手术.充分应用肝门暴露技术,悬吊肝圆韧带、胆囊残端组织及胆囊颈部,充分游离肝门纤维块,游离门静脉左右分支及肝左右动脉,用两根弹性牵拉带环绕门静脉左右支及肝左右动脉,牵拉弹性牵拉带暴露肝门,切除肝门纤维块,完成肝门肠吻合手术.其中20例肝脏增大明显,行腹腔镜下肝方叶部分切除术.结果 该组30例患儿中,28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肝门肠吻合手术,2例中转右上腹小切口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时间210~280m in.术中出血量少,无术中输血者,无手术相关的特殊并发症.1例术后1周死于肺炎、呼吸衰竭,2例失去随访.25例获得3 ~51个月(平均22.4个月)随访,3例分别于术后10、16、35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19例黄疸完全清除.3例术后黄疸指数明显下降.结论 腹腔镜下充分应用肝门暴露技术,可助顺利完成肝门肠吻合术,降低腹腔镜手术中转率,提高手术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49岁男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施行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腔操作部分:使用密闭式气胸,侧俯卧体位,多点悬吊等方法完成食管游离及胸腔淋巴结清扫.腹腔操作部分:使用辅助提吊肝叶,大弯侧、小弯侧分别游离等方法完成胃游离及腹腔淋巴结清扫.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出院时间及随访结果.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2月.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 患者成功施行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手术时间为310 min,术中出血量为120 mL.患者术后2d下床活动.患者术后予禁食、抑酸、营养支持等处理,术后2d拔除腹腔、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右颈引流管;术后5d拔除胸腔艾贝尔引流管及左颈引流管.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约550 mL.患者术后5d复查食管造影未见明显吻合口漏,术后无声音嘶哑、肺部感染、乳糜胸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示食管胸中段鳞癌(pT3N1M0G3 ⅢB期).患者术后8d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可从事轻体力活动,复查CT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密闭式单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