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泽泻醇A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其降脂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泽泻醇A的降脂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实验和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测定,初步判断泽泻醇A是否具有改善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活性;通过网络药理学收集泽泻醇A和降血脂的靶点,根据二者的交集靶点绘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泽泻醇A-潜在靶点-降血脂-通路"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将泽泻醇A与降血脂潜在靶点进行对接.结果 细胞实验结果提示,泽泻醇A抑制了油酸-棕榈酸诱导的HepG2高脂细胞模型的脂质沉积;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泽泻醇A的11个降血脂潜在靶点,靶点蛋白富集通路主要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泽泻醇A和潜在靶点具有较强结合活性.结论 泽泻醇A可抑制HepG2高脂细胞模型的脂质沉积,推测其可能具有降脂活性,作用机制可能涉及PPAR等多个信号通路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等11个靶点,为今后研究泽泻醇A降脂活性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防风多糖SP-3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防风多糖SP-3 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防风多糖SP-3 对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采用秀丽隐杆线虫(以下简称线虫)模型研究防风多糖SP-3 抗肿瘤活性机制.结果:防风多糖SP-3 可以显著抑制胃癌AGS细胞、肝癌HepG2 细胞的增殖,促进胃癌AGS细胞的凋亡并影响其细胞周期,且呈剂量依赖性;防风多糖SP-3 对大鼠肉瘤(Ras)基因突变的线虫多阴门表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防风多糖SP-3 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 PRMT5-AS1调控电离辐射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RMT5-AS1对电离辐射诱导的肝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在MHCC-97H细胞中构建PRMT5-AS1过表达模型,在HepG2细胞中构建PRMT5-AS1敲低模型。使用X射线照射,吸收剂量为10 Gy,剂量率为3 Gy/min。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检测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台盼蓝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PRMT5-AS1表达对受照肝癌细胞脂质过氧化以及铁死亡的影响。采用CCK-8实验检测PRMT5-AS1表达水平对电离辐射照射后肝癌细胞死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et-7c-5p与PRMT5-AS1和SLC7A11之间结合作用。结果:MHCC-97H细胞中过表达PRMT5-AS1能够显著降低电离辐射引起的细胞死亡(对照组 vs. PRMT5-AS1过表达组:27.57% vs.18.30%, t=14.94, P<0.05)。HepG2细胞中敲低PRMT5-AS1可显著增加电离辐射引起的细胞死亡(对照组 vs. PRMT5-AS1敲低组:17.26% vs.28.26%, t=13.63, P<0.05)。过表达PRMT5-AS1能够明显抑制由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内脂质活性氧(ROS)水平增加(对照组 vs. PRMT5-AS1过表达组:17.01% vs.12.52%, t=12.80, P<0.05),敲低PRMT5-AS1可显著增加电离辐射诱导的脂质ROS水平增加(对照组 vs. PRMT5-AS1敲低组:14.54% vs.17.72%, t=5.93, P<0.05)。CCK-8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PRMT5-AS1能够显著抑制Erastin诱导的细胞活性降低(对照组 vs. PRMT5-AS1过表达组:87.92% vs.109.06%, t=2.87, P<0.05),敲低PRMT5-AS1则促进Erastin抑制细胞活性(对照组 vs. PRMT5-AS1敲低组:82.56% vs.60.58%, t=38.35, P<0.05)。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过表达PRMT5-AS1能够明显提高SLC7A11的蛋白和mRNA水平( t=26.24, P<0.05),敲低PRMT5-AS1后SLC7A11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 t=5.60, 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PRMT5-AS1与let-7c-5p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t=9.74, P<0.05)。PRMT5-AS1可以与let-7c-5p形成ceRNA网络,靶向调节SLC7A11。let-7c-5p能够逆转由过表达PRMT5-AS1引起的SLC7A11表达水平增加、脂质ROS水平和细胞死亡减少( t=3.01、4.11, P<0.05),而敲低SLC7A11能够逆转PRMT5-AS1引起的脂质ROS抑制和细胞死亡减少( t=21.35、7.15, P<0.05)。 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PRMT5-AS1通过PRMT5-AS1/let-7c-5p/SLC7A11轴抑制电离辐射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4(NOX4)在肝癌细胞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4(NOX4)在肝癌细胞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和肝癌细胞系HepG2共培养模拟巨噬细胞的M2型极化,采用靶向NOX4的小干扰RNA(si-NOX4)和NOX4特异性抑制剂GLX351322抑制THP-1中NOX4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i-NOX4组和GLX351322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 +F4/80 +M2型巨噬细胞比例,试剂盒检测M1型相关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CCL22的表达以及TGF-β信号关键蛋白TGF-β1、Smad1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206的表达。构建肝癌荷瘤小鼠模型,GLX351322干预后检测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2型标志物以及TGF-β信号关键蛋白的表达。 结果:si-NOX4和GLX351322抑制了NOX4的表达,THP-1和HepG2共培养后可显著抑制THP-1细胞活力,si-NOX4组和GLX351322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此外,si-NOX4组和GLX351322组CD206 +F4/80 +M2细胞比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M1型标志物iNOS和TNF-α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中M2型标志物Arg1、CCL22以及TGF-β1、Smad1的表达显著高于si-NOX4组和GLX351322组( 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显示M2型标志物CD206在si-NOX4组和GLX351322组中表达下调,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 P<0.05)。肝癌荷瘤小鼠模型中,GLX351322干预后肿瘤组织中CD206的表达水平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2型标志物Arg1、CCL22以及TGF-β1、Smad1的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抑制NOX4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诱导的巨噬细胞M2型极化,提示NOX4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近红外二区荧光靶向探针在肝癌体内显像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半乳糖靶向纳米探针Gal-OH-BDP(GOB)在近红外二区(NIR-Ⅱ)进行原位肝癌荧光成像的可行性和成像效果。方法:合成NIR-Ⅱ纳米荧光探针GOB,通过人源HepG2肝癌细胞构建BALB/c裸鼠原位肝癌模型,将12只裸鼠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每组各6只。使用GOB瘤内注射法进行NIR-Ⅱ成像的记为NIR-Ⅱ GOB组,使用吲哚菁绿(ICG)静脉注射法并先后进行近红外一区(NIR-Ⅰ)和NIR-Ⅱ成像,分别记为NIR-Ⅰ ICG组和NIR-Ⅱ ICG组。利用NIR-Ⅰ/Ⅱ相机进行体内成像试验。使用Image J软件对图片进行荧光图像处理,定量计算肝癌荧光图像的肿瘤-正常组织比(TNR)和肿瘤边缘分辨率,通过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病理学验证。样本数据采用 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通过病理学成功验证了瘤内注射后GOB在肝癌组织内的靶向积累。NIR-Ⅱ GOB组的TNR高于NIR-Ⅱ ICG组和NIR-Ⅰ ICG组(5.61±0.98比3.35±0.63比2.01±0.54, F=29.022, P<0.05)。对组成TNR的3项指标(肿瘤区域荧光、正常肝组织背景荧光和环境背景荧光)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肿瘤区域荧光方面,NIR-Ⅱ GOB组高于NIR-Ⅱ ICG组(228.04±5.60比207.62±14.86, t=3.149, P<0.05);在正常肝组织背景荧光方面,NIR-Ⅱ GOB组低于NIR-Ⅱ ICG组(43.22±8.68比63.47±8.88, t=-3.992, P<0.05)。通过计算跨越肿瘤边缘像素点的灰度值变化率来量化肿瘤边缘分辨率,NIR-Ⅱ GOB组高于NIR-Ⅱ ICG组和NIR-Ⅰ ICG组(170.01±30.92比98.96±23.99比36.82±10.19, F=48.882, P<0.05)。 结论:通过瘤内注射Gal-OH-BDP纳米荧光团在NIR-Ⅱ窗口实现优于传统ICG介导的原位肝肿瘤荧光成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usashi RNA结合蛋白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Musashi RNA结合蛋白2(MSI2)如何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通过转染短发夹RNA(shRNA)抑制MSI2表达,将细胞分为转染对照质粒(sh-Ctrl)组和sh-MSI2组。MSI2过表达实验中将细胞分为对照组(Vector组,转染空白质粒Vector)和过表达组(MSI2组,转染MSI2重组质粒)。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干预MSI2后β-catenin、转录因子7(TCF7)和淋巴增强因子1(LEF1)的表达。Rescue回复实验中将细胞分为MSI2+sh-Ctrl组(同时转染MSI2重组质粒和sh-Ctrl质粒)和MSI2+sh-β-catenin组(同时转染MSI2重组质粒和sh-β-catenin质粒)。在过表达MSI2的基础上敲低β-catenin进行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结果:sh-MSI2组HepG2和MHCC97H细胞的增殖率均低于sh-Ctr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MSI2组的SMMC-7721和MHCC97L细胞增殖率均高于Vecto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sh-Ctrl组相比,sh-MSI2组的HepG2细胞克隆数量[(129.7±6.5)比(286.0±12.8)]和MHCC97H细胞克隆数量[(134.0±6.7)比(248.0±14.1)]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Vector组相比,MIS2组的SMMC-7721细胞克隆数量[(242.0±5.6)比(135.3±8.7)]和MHCC97L细胞克隆数量[(308.0±9.0)比(149.7±5.9)]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sh-MSI2组HepG2和MHCC97H细胞中β-catenin、TCF7和LE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sh-Ctrl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反,与Vector组相比,MSI2组SMMC-7721和MHCC97L细胞的β-catenin、TCF7和LE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MSI2+sh-Ctrl组相比,MSI2+sh-β-catenin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平板克隆实验显示,MSI2+sh-β-catenin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少于MSI2+sh-Ctrl组[(138.3±7.0)比(246.3±8.0), P=0.028]。 结论:MSI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导致肿瘤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关系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之间相关性,为深入研究MIF促进HCC的分子机制建立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有乙肝肝硬化(HBV-LC)基础的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52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35~65岁。选择2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组肝组织中MIF、ERK1/2及p-ERK1/2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2组肝组织中ERK1/2 mRNA表达;选择HepG2肝癌细胞和L-02正常肝细胞与不同浓度rMIF共培养,通过Western 印迹法检测2种肝细胞ERK1/2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通过RT-PCR检测2种肝细胞ERK1/2 mRNA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 结果:MIF、ERK1/2、p-ERK1/2和ERK1/2 mRNA在HCC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均明显增强(HCC组表达MIF为78.8%,癌旁组表达MIF为75.0%;HCC组表达ERK1/2为80.8%,癌旁组表达ERK1/2为71.8%;HCC组表达p-ERK1/2为75.0%,癌旁组表达p-ERK1/2为46.2%;HCC组表达ERK1/2 mRNA为76.9%,癌旁组表达ERK1/2 mRNA为78.8%),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CC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epG2肝癌细胞ERK1/2、p-ERK1/2和ERK1/2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且随rMIF浓度的递增而增加,当rMIF浓度为200 ng/ml时升高最明显,与L-02正常肝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IF、ERK1/2和p-ERK1/2在HCC组织和HepG2肝癌细胞中高表达,提示MIF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牛乳外泌体,制备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紫草素含量。采用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评价细胞毒性,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检测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单纯紫草素溶液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为紫草素组,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为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观察指标:(1)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中紫草素载量百分比。(2)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毒性评价。(3)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情况分析。(4)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查。 结果:(1)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中紫草素载量百分比: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中紫草素载量百分比为22.8%。(2)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毒性评价:紫草素组和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的肝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3.9%±2.9%和45.4%±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27, P<0.05)。(3)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情况分析:紫草素组和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的肝癌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1.3%±1.5%和14.8%±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37, P>0.05)。紫草素组的肝癌细胞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分别为32.3%±1.3%和43.6%±4.3%,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的肝癌细胞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分别为38.7%±3.2%和53.5%±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7.39,30.97, P<0.05)。(4)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紫草素组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32.0±2.6和32.0±1.6,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86.0±3.8和17.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9.83,53.32, P<0.05)。 结论: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有细胞毒性和凋亡诱导作用,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小RNA-139-5p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1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诱导凋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GINS复合物4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侵袭、增殖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GINS复合物4(GINS4)蛋白的表达,观察其对肝癌细胞侵袭、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60例肝细胞癌患者术中收集肝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INS4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使用特异性短发卡RNA (shRNA)构建低表达的肝癌细胞稳定株,将其分为实验组(shRNA组)和对照组(NC组);Transwell检测其对HepG2细胞的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其对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RT-qPCR表明GINS4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量(2.89±0.11)高于癌旁组织表达量(1.3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56, P<0.01)。Western blot显示在肝细胞癌组织中GINS4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的(1.54±0.7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7, P<0.05),shRNA转染HepG2细胞后,实验组GINS4表达量较对照组的表达量低(1.88±0.3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43, 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实验组穿孔细胞数目[(56.33±3.51)个/视野]低于对照组[(90.42±1.53)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4, P<0.01);集落形成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集落数量[(83.33±7.37)个]低于对照组[(345.00±16.6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28, P<0.01);CCK-8实验显示在3 d的吸光度值实验组(1.43±0.11)低于对照组(2.1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2, P<0.01)。 结论:在肝细胞癌组织中GINS4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降低GINS4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