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破片致长白猪肝脏穿透伤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稳定的破片模拟弹致长白猪肝脏穿透伤模型,评估深部组织损伤特点。方法:根据瞄准点的不同定位方式将12只健康成年长白猪分为A组(瞄准点与描记线上的体表最高点的相对高度h设为5 cm)和B组(高度h设为6 cm),超声定位法确定破片投射方向,使用实验用弹道枪向瞄准点投射高速破片致伤动物。监测两组长白猪的生命体征并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和肝肾功能等指标检测,对肝脏与临近器官的损伤情况以及出血量和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整体分析结果显示,破片模拟弹打击设定部位肝脏命中率为100%(以右前叶及右外侧叶损伤),腹腔其他器官命中率为25%(3/12),血胸或气胸发生率为8%(1/12)。肝脏创面主要表现为线状肝脏裂伤,肝叶远端全部或部分离断。A、B两组间创面长度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创面长度(cm):9.8±1.7比11.2±3.8,出血量(g):597.0±477.1比1 032.0±390.3,均 P>0.05〕。瞄准点更靠近前正中线的B组破片模拟肝脏实质裂伤深度明显大于A组(cm:2.8±0.4比1.9±0.6, P=0.015)。实验动物被破片击中后,平均动脉压(MAP)、pH值、动脉血碱剩余(BE)、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在伤后1 h达谷值〔MAP(mmHg,1 mmHg≈0.133 kPa):87.0±33.6,pH值:7.26±0.15,BE(mmol/L):-6.65±8.48,Hb(g/L):9.86±1.10,HCT:0.309±0.029,均 P<0.05〕;而血乳酸(Lac)、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呈随时间升高的趋势,在伤后1 h达峰值〔Lac(mmol/L):10.21±4.40,LDH(U/L):1 417.0±223.3,AST(U/L):234.5(162.5,357.5),均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出血总量与肝脏实质裂伤的深度相关( r=0.684, P=0.01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组3 h生存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5/6)比33.3%(2/6), P>0.05〕。 结论:采用破片模拟弹在更靠近前正中线处打击长白猪的方法建立的高速破片致肝脏穿透伤模型重复性好,损伤程度具有可控性,适用于肝脏火器伤的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脏穿透伤的超声诊断及微创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7/6
创伤是全球范围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数据,每年有124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其质地较脆,位置固定,是最易损伤的器官之一。国外学者统计的数据显示,肝创伤在腹部创伤中的发生率约为22%,仅次于脾脏创伤。肝创伤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下的男性,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机制是钝器损伤,占其总数的2/3以上。在欧洲,大多数的腹部创伤是由钝性机制引起的,而穿透性病变较少见。然而,在拉丁美洲,最常见的肝创伤机制是穿透伤(占62%),而在哥伦比亚,最常见的穿透伤机制是枪伤(占88.64%),其次是刀伤(占11.3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便携超声辅助高速破片致肝脏穿透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采用便携超声辅助定位建立高速破片致肝脏穿透伤动物模型,并即刻评价建模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使用便携超声辅助,对 10 只长白猪的呼气末肝脏下缘和吸气末右侧胸腔下缘行体表定位,描记瞄准线,确定瞄准点及投射方向,通过实验用弹道枪投射高速(速度约627 m/s)破片模拟弹致肝脏穿透伤.射击前15 min和射击后20 min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学指标.致伤后20 min,超声检查肝脏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致伤后现场使用便携超声观察肝脏致伤及腹腔积液情况,记录肝脏创伤灶大小、肝脏损伤分级和腹腔积液部位及最大深度,并与大体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估肝损伤程度.结果 10只实验猪中,9只均成功造成肝穿透伤,破片致肝脏穿透伤成功率占90%(9/10),合并腹腔其他脏器损伤占22.22%(2/9),膈肌穿透伤占22.22%(2/9),均未造成明显血气胸.致伤后,实验猪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132.44±12.65)mmHg比(103.33±33.43)mmHg,(96.44±12.27)mmHg比(70.89±24.21)mmHg,(89.44±8.49)%比(76.00±13.41)%;t=2.440、2.651、4.084,均P<0.05],心率增快[(94.00±17.39)次/min比(139.89±37.21)次/min;t=3.534,P<0.05].致伤后20 min便携式超声检查,所有肝脏损伤表现为片状不均匀稍强回声区,边界较清楚,形态不规则,局部肝包膜连续性中断;其中8只实验猪呈现腹腔积液,最大深度(4.16±1.35)cm.动物处死后大体病理参考美国创伤外科学会肝损伤分级,显示Ⅱ级 6 只、Ⅲ级 3 只.超声测量短径与病理实质裂伤深度呈正相关(r=0.945,P<0.001);肝创伤的超声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分级与大体标本比较,符合率为88.89%(8/9).结论 便携超声辅助高速破片致伤实验猪肝脏建模准确、稳定性好,并可实时有效评估肝脏穿透伤模型伤情况,为肝脏火器伤的救治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肝包膜下迟发性血肿破裂手术漏诊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临床经过摘要苏某某,男,36岁.因口角胸腹部刀刺伤30min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贫血貌,四肢湿冷.腹平,腹肌紧,压痛,中上腹见一约20cm皮肤伤口,血流不止,肠管突出,腹腔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稀少.临床诊断:失血性休克;腹部刀刺伤伴内脏损伤?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中腹部横行创口长约15cm,沿中腹部创口经上腹部正中向上延长约10cm进腹腔;腹腔内积血及凝血块约2000mL,吸除积血,移除血凝块,肝右叶肋膈面挫伤软化,肝脏被膜仍完整,大网膜部分离断,修剪并切除失活网膜,距屈氏韧带约50cm处见小肠一破口,长约3cm,未透入黏膜层,予以肠修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层螺旋CT增强表现对肝动脉损伤的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肝脏损伤中动脉损伤的CT表现,并探讨其与患者治疗方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中心收治的共74例肝脏损伤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及有无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输血等,在增强CT上判断肝脏是否存在动脉损伤并按照2018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AST)的标准进行分级.采用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肝脏动脉损伤与治疗方式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4例肝脏损伤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20例;年龄13~64岁,平均39.1岁;损伤类型:钝挫伤41例,穿透伤33例;致伤原因:锐器伤19例,道路交通伤31例,高处坠落伤12例,重物砸伤12例;平均住院时间19(15,28)d,平均收缩压(117.2±21.6)mmHg,平均脉搏(71.7±13.4)次/min.74例患者中,14例为重度肝损伤(AASTⅣ~Ⅴ级),其中10例有动脉损伤;60例为轻度肝损伤(AASTⅠ~Ⅲ级),其中有4例动脉损伤.14例动脉损伤患者与无动脉损伤患者相比,其住院中位数时间延长了16d(P<0.001),接受肝动脉栓塞术的概率增加了17倍(P=0.003).重度肝损伤患者非手术治疗失败的概率是轻度肝损伤患者的5.3倍.结论 动脉损伤在肝损伤中并不少见,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鱼刺穿透胃壁致肝脏异物继发左肝脓肿1例
编辑人员丨2021/6/26
肝脓肿是细菌、肠道阿米巴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而细菌性肝脓肿的常见病因是由胆源性或门静脉、肝动脉引起的血行感染,部分是由于肝脏外伤破裂引起的脓肿,由异物引发肝脓肿者罕见报道.细菌性肝脓肿必须早期诊断,积极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行脓肿穿刺引流;而由异物特别是鱼刺引发的肝脓肿,除了一般外科治疗外,还必须取出异物,并且对异物的创伤进行修复治疗.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异物性肝脓肿,对避免误诊、误治有较大现实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鱼刺穿透胃壁致肝脏异物继发的脓肿,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