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治疗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9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16例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1岁(40~77岁)。12例原始损伤伴有肩关节脱位。原始移位的大结节骨折未及时手术治疗者8例,初次手术治疗大结节骨折未有效复位者4例,手术治疗后大结节骨折再次移位者4例。2例向前方移位,3例向后方移位,11例向上方移位。大结节移位距最后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个月。移位距离平均16.5 mm。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55个月(16~118个月)随访。15例术后大结节解剖复位,顺利愈合;1例复位欠佳,随访发现大结节再次出现向上移位。1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分别为(37.0±11.7)、(91.0±9.9)分,前屈上举范围分别为33.0°±26.7°、144.0°±38.5°,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5±1.0)、(0.7±1.3)分,术后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有1例患者肩部功能评分欠佳,但尚能满意完成日常生活需要。 结论:移位的陈旧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根据不同骨折移位特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关节镜下后盂唇关节囊折叠缝合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后半脱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后盂唇关节囊折叠缝合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后半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缝合锚技术行关节镜下后盂唇关节囊折叠缝合治疗16例肩关节复发性后半脱位患者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18~37岁,平均22岁;11例为后盂唇全层撕裂(其中2例合并上盂唇自前向后的撕脱,7例合并后关节囊松弛),5例为后盂唇部分撕裂(均合并后关节囊松弛)。术后肩关节外展30°使用支具固定6周,防止肩关节内旋;术后2~3个月全范围主、被动活动,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运动。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ASES)评分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CLA)最终结果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使用ASES评分中的不稳定评分评价肩关节稳定性。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9个月(范围,12~36个月)。ASES肩关节不稳定评分由术前(7.6±1.6)分降低到术后12个月(2.0±1.2)分;ASES评分由术前的(45.9±9.8)分提高到(85.8±6.1)分,其中疼痛评分由术前的(18.9±5.4)分提高到(40.9±4.2)分,生活功能评分由术前的(27.0±7.8)分提高到(44.9±3.4)分;UCLA评分由术前的(16.1±4.5)分提高到(31.9±2.6)分;以上各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562、39.937、22.063、17.875、15.813,均 P<0.001)。术后12个月,1例患者拳击运动时有疼痛,所有患者肩关节无力感及不稳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出现不稳复发;MRI示缝合的后盂唇撕裂愈合。 结论:关节镜下后盂唇关节囊折叠缝合能修复盂唇损伤、恢复后关节囊紧张,折叠缝合形成的盂唇关节囊复合体增加肩胛盂的后阻挡作用,能够有效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后半脱位,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性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报道1例急性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病例。患者因车祸致左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就诊。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左肩关节后脱位、大结节骨折。麻醉下手法复位失败后,MR检查发现肱二头肌长头腱和冈上、冈下肌等软组织嵌顿在肱骨头和肩胛盂之间,是导致急诊闭合复位失败的原因。对左侧肩关节骨折后脱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切断肱二头肌长头腱,并在结节间沟行腱固定术,解除肩袖嵌顿后,肱骨头后脱位顺利复位,复位并固定大结节骨折。结合手术过程探讨其可能的创伤机制为移位的大结节骨折破坏了结节间沟外侧壁的完整性,肱二头肌长头腱脱出结节间沟,向内侧移位,嵌顿于肱骨头和肩胛盂之间,从而导致肱骨头向后脱位、大结节骨折向前内下移位。对高能量损伤患者应重视其可能伴随的急性肩关节后脱位,结合多角度X线或肩关节CT检查是避免漏诊的惟一方法。对闭合复位失败的急性肩关节后脱位患者应当借助MR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肩袖和(或)肱二头肌长头腱嵌顿情况。大结节骨折的解剖复位是恢复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关节镜下喙突转位缝线钢板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喙突转位缝线钢板固定术治疗肩关节前向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2例;年龄18~36岁[(24.1 ± 3.2)岁]。术前MRI显示Bankart损伤且关节盂三维CT显示关节盂骨缺损 > 15%,27例合并Hill-Sachs损伤。均采用关节镜下喙突转位缝线钢板固定、带线锚钉修补关节囊盂唇复合体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Constant评分、Rowe评分评估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疼痛和功能情况。同时记录术后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三维CT分析喙转位的骨吸收与骨愈合情况,并记录盂肱关节是否发生退变。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2~36个月[(24.5 ± 6.3)个月]。术后3个月,VAS、ASES评分、Constant评分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Rowe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 P < 0.05)。术后6,12个月,VAS、ASES评分、Constant评分及Row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P < 0.05)。末次随访时VAS由术前(2.7 ± 0.5)分降至(0.8 ± 0.3)分,ASES评分由术前(78.6 ± 12.7)分增至(92.4 ± 8.4)分,Constant评分由术前(43.4 ± 5.2)分增至(81.6 ± 6.7)分,Rowe评分由术前(52.3 ± 7.1)分增至(92.7 ± 5.4)分( P < 0.05)。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术后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再脱位等并发症。86%(24/28)喙突转位获得骨性愈合,总体骨吸收率为(18.4 ± 6.1)%。无患者出现盂肱关节骨关节炎。 结论:关节镜下喙突转位缝线钢板固定喙突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疼痛缓解明显,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喙突与肩胛盂之间具有较高的骨愈合率,是一种安全且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腋窝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收治的12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8例;年龄30~75岁,平均53.5岁。肩胛盂骨折按照Ideberg分型:Ⅰa型2例,Ⅱ型9例,Ⅴa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腋窝入路治疗,2例合并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均于麻醉下先行手法复位,2例IdebergⅠa型患者使用锚钉固定,余10例患者使用腋窝入路专用接骨板固定,3例合并大结节骨折患者均经肩外侧劈三角肌入路使用大结节专用接骨板固定。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Hawkins分级分别对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功能、疼痛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9~20个月(平均14.4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55~110 min,平均76.3 min;术中出血量为60~160 mL,平均103.8 mL;住院时间为8~14 d,平均11.1 d。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肩胛盂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肩关节不稳、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159.2°±26.1°,外展156.7°±29.6°,外旋(中立位)48.3°±15.3°,内旋(中立位)73.3°±12.3°;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为(94.0±5.3)分。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10.8°±11.6°、7.5°±11.4°、5.8°±10.0°、42.5°±16.0°、(4.9±4.0)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0分11例,2分1例。 结论:经腋窝入路治疗肩胛盂骨折,手术创伤小,切口隐蔽美观,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2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54~79岁[(63.9±6.8)岁]。均采用肩关节镜下LHBT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术后12个月根据MRI的Sugaya分级标准评定肩袖愈合情况。观察LHBT脱位或回缩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7.0±3.8)个月]。术后3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162.5(160.0,170.0)°,外展170.0(160.0,170.0)°,较术前的90.0(73.8,120.0)°、85.0(70.0,112.5)°明显改善( P均<0.05);术后3个月外旋60.0(48.8,70.0)°,与术前的50.0(37.5,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170.0(160.0,175.0)°,外展170.0(170.0,177.8)°,外旋60.0(48.8,70.0)°,与术后3个月比较,肩关节活动角度未进一步改善( P均>0.05)。术后3个月肩关节VAS为1.0(0.8,2.0)分,UCLA评分为23.0(23.0,25.0)分,ASES评分为79.1(72.9,83.3)分,较术前的7.0(8.0,9.0)分、9.0(10.0,14.0)分、25.0(16.6,31.6)分明显改善( P均<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VAS为0.0(0.0,1.0)分,UCLA评分为33.0(31.0,35.0)分,ASES评分为91.6(86.6,93.3)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UCLA评分和ASES评分进一步改善( P均<0.05),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 UCLA 评分优6例,良16例。术后12个月MRI提示16例肩袖肌腱连续性良好,愈合率为72.7%;6例冈上肌腱部分撕裂,再撕裂率为17.3%。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LHBT无脱位或向远端回缩,2例伴有肩关节前方疼痛。 结论:肩关节镜下LHBT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疼痛减轻,肩袖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性交锁性盂肱后脱伴反向盂肱骨性损伤1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肩关节急性锁定后脱位临床较为少见,相比于前脱位,临床症状不典型,初诊漏诊率较高.肩关节后脱位多源于直接暴力损伤,且极易合并其他损伤[1].如不及时诊治,易导致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者因血运障碍致肱骨头坏死[2].本例患者为外伤后致肩关节急性锁定后脱位,伴反向Bony Bankart损伤及反Hill-Sachs损伤.患者盂肱关节损伤严重,复位难度大,复发脱位风险极高,为精准化评估患者情况,依据Moroder分型[3,4],最后采取关节镜下McLaugh-lin 手术及反向Bony Bankart双排锚钉固定术,术后影像学检查见关节对位正常,内固定位置良好,关节盂骨块复位满意,脱位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肩锁韧带缝线稳定联合锁骨钩钢板固定与袢钢板韧带全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对比肩锁韧带缝线稳定技术联合锁骨钩钢板固定和袢钢板韧带全修复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 59 例患者病历资料,分为缝线组和袢钢板组.缝线组 31 例患者,其中男 20 例,女 11 例;年龄(42.3±6.9)岁;运用缝线稳定技术行肩锁韧带修复并联合锁骨钩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袢钢板组 28 例患者,其中男 18 例,女 10 例;年龄(41.8±7.3)岁;运用韧带全修复理念,使用Endobutton袢钢板对喙锁韧带进行解剖学双束重建和肩锁韧带进行解剖学单束重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情况、并发症、复位情况、影像学参数和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等指标.结果 入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6~15(平均 9.6)个月.缝线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比较上明显优于袢钢板组(P<0.05).缝线组在复位质量比较上明显优于袢钢板组(P<0.05).在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上,两组术前和术后 6 个月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缝线组在取出内固定后的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优于袢钢板组(P<0.05).缝线、袢钢板两组在并发症和影像学参数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锁韧带缝线稳定技术联合锁骨钩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法,将弹性固定和刚性固定相结合,提高了肩锁关节各方向稳定性,显著降低了肩锁关节周围的应力负荷,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符合卫生经济学,建议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训练伤所致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训练伤所致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01至2022-06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收治的武警官兵因训练伤所致肩关节复发性脱位Bankart损伤患者 46 例(49 肩),行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协会(ASES)评分和Rowe评分、前屈上举角度、外展外旋角度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锚钉脱出及术后肩关节不稳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术后ASES评分[(87.3±5.7)分]与术前[(52.2±9.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Rowe评分[(95.2±4.9)分]与术前[(46.6±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锚钉脱出发生率为 4.1%(2/49),肩关节不稳复发率为 6.1%(3/49),肩关节活动度:术后前屈上举(168.7°±2.4°),外展外旋(72.8°±3.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肩关节镜下Bankart修复术治疗军事训练伤所致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临床效果满意,创伤小,再脱位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半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半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的术前、术后关节功能变化及疼痛改善的情况.方法 本研究收集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病科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有完整资料的5例肱骨近端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13~26岁,平均(19.60±5.20)岁.骨肉瘤2例,尤文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Enneking分期ⅠA期1例,ⅡA期3例,ⅡB期1例.5例患者均行瘤段广泛切除、半肩关节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通过X线、CT、MRI及局部超声观察肿瘤局部复发情况,测量主动外展角度、前屈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及评估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变化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41.00± 13.91)个月.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伤口感染、假体松动等术后并发症.1例滑膜肉瘤患者术后12个月复查发现肿瘤转移至左胸部,行胸壁肿瘤手术切除后4周复查发现双肺转移病灶并出现左大腿转移灶;1例术后出现右侧桡神经麻痹症状,给予营养神经治疗,4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2例出现假体向上脱位.术前主动外展角度、前屈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MSTS评分、VAS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肩关节肿瘤假体置换是治疗肱骨近端原发恶性肿瘤的一种保肢手术方式,术后局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但肩关节功能下降,需进一步对假体行改进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