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瘀毒阻络”和“正气不足”角度探讨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医病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脓毒症常见并发症,属于中医“喘证”“暴喘”“喘脱”范畴,病位主要在肺。正气不足、瘀毒阻络是脓毒症主要病因病机。瘀毒邪气侵袭肺脏,热毒煎灼血中津液,血液黏稠运行不畅,致瘀毒互结于肺。又急性虚证、热毒伤气、热毒灼津,津液虚少无以化气,致正气亏虚不能司呼吸、固津液及行血,致痰饮水湿瘀血阻肺。瘀毒阻肺、肺气不足、痰饮水湿瘀血致肺气闭塞发为本病。由此认为,瘀毒阻络、正气不足是脓毒症ARDS的中医病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柏正平治疗肺结节五位一体辨治思路和用药特色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柏正平认为肺气亏虚、气机不畅、热毒滞肺、痰瘀互结是肺结节的核心病机,以清肺化痰、行气活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法,在"辨病、辨证、辨体、辨形、调神"五位一体辨治思路指导下,以自拟清肺散结方为基础灵活加减,达到病体同治,心身(体质)同调,治疗肺结节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玄府-肺络"理论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Th1/Th2免疫失衡的证治
编辑人员丨3周前
Th1/Th2免疫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基础,Th1/Th2免疫失衡与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病密切相关.Th1/Th2免疫失衡会促使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从而介导机体的炎症反应,从Th1/Th2免疫失衡探究小儿MPP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玄府-肺络"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玄府遍布周身,外邪侵袭首犯玄府,致使玄府闭塞、肺络郁闭,气机失调,津液输布不畅.加之小儿具有"阳常有余"的特点,易从热化,致使痰热内生,而痰热又会耗伤正气,日久易致肺气阴亏虚.邪气侵袭玄府的过程即是肺炎支原体入侵机体的过程,玄府闭塞、肺络郁闭,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的过程即是Th1/Th2免疫失衡的过程,而气机郁闭、痰热化生、蕴结于肺的过程则是Th1/Th2免疫失衡形成炎症反应介导肺部炎症损伤的过程.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亦是玄府闭塞、肺络郁闭的内在原因,即小儿免疫功能的不完善为支原体感染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医干预小儿MPP Th1/Th2免疫失衡以通为治则,急性期以清热化痰立法,而慢性期则以补虚通络为治法,从而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恢复Th1/Th2免疫平衡,改善小儿MPP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本体虚弱,湿瘀毒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疑难杂病,其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气血不畅,久成瘀毒,留注肠络,渐成湿热→血瘀→浊毒内伏的恶性循环.脾气亏虚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本,久之脾肾两虚,且湿、热、瘀、毒等病理因素为标.故紧抓病机,从以下三方面辨治: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祛除毒邪;疏肝健脾,养血安神,宣发肺气;益气健脾,温肾助阳,防邪潜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补脏化痰、宣肃肺气"分期辨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立足于临床实践,提出分期辨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方法.急性发作期以正虚不甚、痰热相搏为主要病机特点.痰热壅肺证,治以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方用麻杏甘石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外寒内热证,治以散寒清肺化痰,降气平喘,方用大青龙汤加减.之后逐渐进展成脏腑亏虚、痰饮内伏的缓解期病机状态.肺脾气虚证,治以健脾益肺,补气化痰,方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补脾肾,纳气化痰,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肺肾阴虚证,治以滋肾养肺,纳气生津,方用麦味地黄丸加减.附验案2则,以兹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辨机论治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诊治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基于辨机论治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认为该病属于"肺痹"范畴,可分为三期.肺痹早期病机为外邪侵袭;中期病机为肺气虚损,肝木不疏,痰瘀互结;晚期病机为肺肾亏虚,毒损肺络;同时药毒病机贯穿疾病始终.治疗方面,早期当因势利导,宣肺散邪;中期当补益肺气,疏理肝气,化痰逐瘀;晚期当补益肺肾,解毒通络,同时应尽量控制药毒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中西医治疗心脏骤停复苏后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两种治疗手段在治疗心脏骤停复苏后急性肺损伤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目前大多数的中医研究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行导致的肺气、肺阴亏耗,最终影响肺的生理功能,而成气阴两虚、痰热郁肺、瘀血阻肺证,治疗采取益气养阴、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等,取得一定疗效.西医方面则认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肺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运用机械通气、低温或亚低温治疗及运用抑制炎症因子等药物进行治疗.而相较之下,中西医两者均有自身优势,但近来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却比较少见,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相信未来在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方面研究中会大有收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慢性虚损性肺系疾病,病因不明,证候复杂,病情常迁延不愈.从中医五脏一体观理论探析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机特点可知,该病的发生归结于五脏功能失调,以肺、脾、肾为主轴,兼顾肝、心;其发病的演变规律为肺病传脾,脾虚痰瘀,继而肺病及肾,肺肾亏虚,后期累及肝、心.痰、瘀贯穿疾病的始终,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因此,应从"五脏一体观"理论出发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整体防治,气血同调,以平为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从"壮火食气"探讨炎症对肺癌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肺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可控性炎症-非可控性炎症-肿瘤微环境形成-肿瘤细胞增殖"这一漫长的过程,炎症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代医学中的炎症与中医学中的"壮火"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和肺癌都以正气亏虚为基础,"壮火食气"是肺"炎-癌转化"的高度概括,"壮火"是其重要因素,"食气"是其根本因素,"壮火"与"食气"具有相互胶着、互相积损的病机特点,火"由少至壮再至毒",气"由虚至损再至劳",出现"因虚生火,由火致虚"的恶性循环,共同推动着炎症向肺癌的进展.临证时应以清"壮火"、补"虚气"为法,清"壮火"包括清实热、湿热、痰热、瘀热、癌毒等,补"虚气"包括补肺气、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等,但"虚气"不可独补,"壮火"不可孤清,应扶正与祛邪并用,补"虚气"兼以清"壮火"乃其总治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杨燕教授从肺论治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儿童功能性便秘约占小儿便秘的95%以上,是小儿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病程迁延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文章总结杨燕教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杨燕教授认为便秘的病机主要是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肺脏密切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亏虚或肺气郁闭,宣肃失职,气机不畅,津液疏布失常,肺热移于大肠,肠失濡润,均可导致便秘发生.从肺论治,临证采用塞因塞用之法补气启闭治虚秘,提壶揭盖之法理肺通腑治实秘,同时重视良好的饮食结构及日常护理,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