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处方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血流患者运动耐量、微循环及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运动处方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血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武威市人民医院104例冠心病慢血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运动处方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治疗前后心率(heart rate,HR)、氧脉搏(oxygen pulse,O2pulse)、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intake,VO2peak)、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峰值脉氧饱和度(peak 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peak)、运动耐量、峰值分钟通气量(peak ventilation,VEpeak)、最大运动负荷、灌注量、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VEF、O2pulse、SpO2peak、VO2peak及VEpeak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最大运动负荷、运动耐量、6MWD、灌注量高于对照组,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GSE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预后恢复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处方可改善冠心病慢血流患者血流微循环,恢复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从而减轻消极情绪,增强自我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姜德友基于"宣可去壅"论治肺结节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结节起病隐匿,是具有一定恶化风险的肺部病灶.姜德友教授以"宣可去壅"作为理论基础,指出肺结节发于肝郁气壅,成于痰滞形壅,进于正虚毒壅,总结出疏肝调气、化痰散结、扶正防癌之宣壅大法,并自拟宣壅散结汤化裁治疗本病,在控制或缩小肺结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恶化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乳腺疾病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乳腺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女子以肝为先天",故乳腺病多可从肝论治.清代医家王旭高在其代表性学术著作《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全面论述了肝病证治,分述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和肝寒肝虚证治,提出"治肝三十法".乳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肝气、肝火密切相关.从肝气论治乳腺病,可运用疏肝理气法和疏肝通络法治疗肝气郁结型和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运用柔肝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肝肾阴虚证,运用培土泄木及泄肝和胃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从肝火论治乳腺病,可运用清肝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或乳房炎症疾病肝经郁热证,运用泻肝法及化肝法治疗因肝火所致乳腺增生病或乳房炎症疾病,运用泻子、补母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运用清金制木法治疗放射性肺炎."气有余便是火",肝气、肝火是疾病发展的两个阶段,辨证时需整体联系,分清主次以治疗之.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与无创通气治疗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NFNC)与无创通气(NIV)治疗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年 12月—2022年 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 6 h内呼吸支持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NIV组与HFNC组,每组 60例.NIV组采用NIV治疗,HFNC组采用HFNC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舒适度评分、呼吸功能、气管插管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结果:HFNC组住院时间短于NIV组,住院费用低于NIV组,舒适度评分高于NI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 12、24、48 h,两组呼吸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低于NIV组的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气管插管率为 18.33%,低于NIV组的 2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8 d,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HFNC组均低于NI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经HFNC与NIV治疗后的呼吸功能改善效果基本相当,但HFNC的舒适度相对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心理状态更好,有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与住院费用的降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秦裕辉教授运用"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论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家,其代表性著作《四圣心源》的主要学术理论可概括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强调中气之升降浮沉是维持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以脾土之气为轴,心、肺、肝、肾为轮,轴运轮转,推动心、肺、肝、肾四象互生互化互制,生生不息.基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结合秦裕辉教授临床实践探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将其病因病机概括为"脾土衰败、湿浊困脾;肝木不足、癸水亏虚;木气郁滞、脾土壅塞",依"运轴行轮、运轮复轴、轴轮并运"之法,行"健土祛湿以复中焦,滋补乙木、润养癸水,疏达乙木、健运己土"之法,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辨证论治扩展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闽医林开燧痨瘵证治思想探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清代闽医林开燧著有《林氏活人录汇编》,认为痨瘵之因,首重情志,热蒸精血,痨虫由生.临证主张察症按脉,将痨瘵热与疟疾热相鉴别,并从内外合治的角度进行论治.内治方面,林开燧提出通治为首,疏泄开郁;审位取方,分阶而施;甘苦存阴,不求骤补的观点,并在药物剂型及服用方面有所构思.外治上设灸、浴、擦、熏四法避秽杀虫,有以"蕲艾"为精、以"玉枢丹"为底、以"百会"为首的特色.林开燧治痨灵机活法,思路开阔,可为当今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调查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1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共16所医院的1 195例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相关体质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删除缺失数据>10%的问卷36份、重复问卷13份,最终纳入1 146份.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分别有732例(63.9%)、204例(17.8%)处于中、低体力活动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因素包括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区域淋巴结分期、肺癌家族史、握力、血红蛋白、抑郁评分(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的体力活动水平受社会人口学、疾病、健康相关体质及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并识别体力活动不足的肺癌患者,根据其身体状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制订和实施个性化干预策略,以提高其体力活动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对COPD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病房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6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肺功能[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voluntaryventilation,MVV)、呼吸困难评分]、中医症候积分、6分钟步行实验(6-minute walk test,6MWT)、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OPT CAT)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心理状态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GQOLI-74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EV1、FVC、MVV、6MWT、免疫功能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SDS评分、SAS评分、COPD CAT评分、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抑郁焦虑状态,有效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炎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中盛凯新《PEM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关爱平台》于2020年2月18日—4月3日疫情流行期间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疫情压力指数量表、睡眠质量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的调查,问卷回收后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暴露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及睡眠质量,采用及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共回收来自23个省份的24 845份问卷,有效问卷24 687份,回收有效率99.36%;疫情影响下,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医务人员分别占比50.58%,51.37%,抗压能力较差及很差医务人员占比16.11%,睡眠质量较差及很差医务人员占比71.78%;焦虑与抑郁、抗压能力及睡眠质量均呈正相关( r分别=0.787、0.667、0.486,均 P<0.001),抑郁与抗压能力及睡眠质量均呈正相关( r分别=0.709、0.586,均 P<0.001),抗压能力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 r=0.452,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作岗位、抗击疫情参与状况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务人员的焦虑水平( P均<0.001);性别、学历、工作岗位、职称、抗击疫情参与状况的不同影响医务人员的抑郁水平( P<0.001);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岗位、抗击疫情参与状况的不同影响医务人员的抗压能力( P<0.001);年龄、性别、工作岗位、抗击疫情参与状况、职称的不同影响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均 P<0.001)。 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较差,且可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辅助医务人员加强自我认知,也可为管理部门提供一定心理疏导数据和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围术期娱乐运动及呼吸训练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围术期娱乐运动及呼吸训练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择期手术的100例肺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呼吸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娱乐活动干预,于术前3 d开始干预至术后8 w。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测定,观察患者肺功能变化;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患者运动功能变化;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观察患者不良情绪的变化;采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观察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采用本院自制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FEV 1/用力肺活量(FEV 1/FVC)和6MWT均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HADS-A和HADS-D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运动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娱乐活动方案的实施较优于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运动依从性,增强其肺功能和运动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