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裕辉教授运用"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论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家,其代表性著作《四圣心源》的主要学术理论可概括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强调中气之升降浮沉是维持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以脾土之气为轴,心、肺、肝、肾为轮,轴运轮转,推动心、肺、肝、肾四象互生互化互制,生生不息.基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结合秦裕辉教授临床实践探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将其病因病机概括为"脾土衰败、湿浊困脾;肝木不足、癸水亏虚;木气郁滞、脾土壅塞",依"运轴行轮、运轮复轴、轴轮并运"之法,行"健土祛湿以复中焦,滋补乙木、润养癸水,疏达乙木、健运己土"之法,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辨证论治扩展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探讨不寐证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认为,中土脾胃之气为机体气机升降、脏腑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枢轴。基于此,不寐的病因病机主要分为中轴失调(脾胃自身受损)、中土左旋失调(心、肝受损),以及中土右旋失调(肾受损),皆因中气不运,周流不畅,土湿阳虚,己土不升,肝木不荣,心血不足,戊土不降,一阳失陷,肾水寒滞,水火分离,阴阳不接,四象生变而成。附验案一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探讨卒中后抑郁的病机及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后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可归属于中医中风后郁证范畴."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为黄元御学术思想的凝练,其认为中气作为人体枢轴周流全身,带动全身脏腑气机.本文以"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为理论基础,从阳虚、气郁、血瘀、痰饮等方面探讨中气虚弱、枢轴不运导致卒中后抑郁的机理.并结合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探讨通过运用中药或中医特色治疗等健运中气,恢复枢轴运动秩序治疗PS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S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一气周流"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和《黄帝内经》的阴阳气化理论,由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正式提出,该书阐述了土枢四象、左升右降的一气周流理论.本文基于此理论探讨了甲状腺结节的辨治,认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实与其中的土虚气郁、肝肺失调密切相关,并结合现代研究证据论述土虚气郁、肝肺失调为甲状腺结节的重要病机.结合临床提出参考甲状腺超声弹性成像结果分期、分型治疗甲状腺结节,概括了分期分型辨治的临床用药,旨在恢复体内的"一气周流".以期为临床辨治甲状腺结节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探析糖尿病胃轻瘫六期病机与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探析糖尿病胃轻瘫(DGP)的病机与辨治.认为DGP病机演变可概括为"中虚-土湿-木郁-金燥-水寒-络瘀"六期,治疗时当以健运斡旋中土为核心,把握木、火、金、水四象的动态变化,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演变,立足扶阳抑阴、疏肝理气、升阳敛肺、清上温下、散瘀通络、敛神静心之法,使气机升降有序,周流不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运用黄元御"一气周流"思想探析升阳益胃汤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强调以脾胃为升降枢纽,调节其他脏腑气机,使五脏升降有序,百病不生.升阳益胃汤出自李杲的《内外伤辨惑论》,是调理脾胃的经典名方.通过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解析升阳益胃汤的配伍思想,有利于灵活应用该方治疗肝、心、脾、肺、肾等多个脏腑疾病,以期为临床运用该方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四圣心源》探讨心力衰竭的病机与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4/1/2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的、以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为特点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以呼吸困难、疲乏、心悸、双下肢水肿、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1].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投入的增加,目前我国心衰的规范化诊治已得到进一步推广,但心衰仍面临"预后差、难治疗"等诸多挑战[2,3].许多接受最大限度治疗后的心衰患者仍有保留症状和残余风险,已造成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4].中医药在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临床负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5],基于经典中医理论的现代心衰辨证论治探讨有着重要意义.《四圣心源》是清代医家黄元御的核心论著,为其学术理论及临床经验之集大成之作[6],其"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思想内涵,可系统阐释临床中心衰的病机,并对其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现于阅读经典后将本病的辨治思路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管理心衰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思想探析2型糖尿病的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中气斡旋,土枢四象"的一气周流理论最初由清末中医名家黄元御提出.中气为一气周流的枢纽,顾护中气应为治疗疾病的首要,中焦脾胃旋转有序,可复四维之升降,有助全身气机顺畅.徐云生教授在传承中医经典理论的同时,结合临证经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注重从"一气周流"角度对 2 型糖尿病(T2DM)进行辨治,认为T2DM发病与中轴失健(脾胃失常)、四维气机失常(肝木不生、肾水不藏)有关,主要病机为肝气郁滞、脾不散精、肾气亏虚、痰瘀互结,治疗原则应包括疏肝理气、助脾散精、补肾益精、化痰祛瘀,注重恢复全身气机通畅."一气周流"理论思想为基础的T2DM辨证思路体系的提出,突破了传统阴虚燥热论治T2DM的局限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26
黄元御苦心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在天人相应、阴阳互根的基础上著成《四圣心源》一书,其核心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是临床三大致盲疾病之一,虽然临床治疗手段多样,但远期疗效不理想.因此,继续探索本病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尤其是中医药治疗.本文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提出wAMD基本病机是土虚湿盛和肾虚水寒,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是木陷血瘀.并基于此,提出临床治疗应以恢复一气的正常周流为最终目的,以燥土升木暖水为主要途径,从而为本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沈英森应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过敏性鼻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清代黄元御《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理论构建了一个中土翰旋、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生理结构模式.肺开窍于鼻,六气从化中由太阴湿土所主.沈英森教授认为鼻病源于土湿胃逆、浊气填塞而致肺气不降,一气不能正常周流.据此复法组方治疗过敏性鼻炎,以运中利湿、疏通一气周流道路为法,自创敏宁方,引导一气回归原路周流,常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