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 1月—2023年 12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 62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先入院的3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后入院的 3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的肺功能、相关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 7 d,观察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大于对照组,最大呼气流速最大呼气流速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持续、肺部啰音消失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 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 96.77%,高于对照组的 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肺炎患儿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是相对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案,有助于患儿肺功能的改善,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缩短了患儿的恢复、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老年VaD患者164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80例(感染组),未并发肺部感染84例(无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 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低,吸烟、合并糖尿病、重度痴呆、长期卧床、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和侵袭性操作比例较高(P<0.05).吸烟、合并糖尿病、重度痴呆、低白蛋白血症和侵袭性操作是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中,65例(81.25%)患者以咳嗽、咳痰、气促和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71例(88.75%)患者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哮鸣音,37例(46.25%)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80例肺部感染患者中,轻度24例,中度47例,重度9例.共检出病原菌26株,其中大肠杆菌9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结论 吸烟、合并糖尿病、重度痴呆、低白蛋白血症和侵袭性操作是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VaD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患者不一定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闭环式服务模式结合气道干预对ICU肺炎患儿疗效及呼吸功能和VAP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闭环式服务模式结合气道干预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肺炎患儿疗效及呼吸功能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4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闭环式服务模式结合气道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呼吸循环参数、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乳酸水平、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SpO 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 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VAP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RP、乳酸水平和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明显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物(FDP)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Fb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闭环式服务模式结合气道干预护理后,可明显缓解ICU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ICU肺炎患儿的呼吸循环参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40例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结局,以加强APE诊断意识,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APE老年(年龄≥60岁)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肺栓塞临床可能性评分(Wells评分)、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sPESI)、影像学检查、治疗与转归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Wells评分和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APE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选40例老年APE患者,男性占52.5%,年龄(69.6±8.2)岁;主要危险因素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52.5%),其次为高血压(37.5%)、心力衰竭(35.0%);主要临床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87.5%)、胸闷(80.0%),仅有10.0%的患者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心悸(65.0%)和下肢肿痛(42.5%)也是常见症状;主要临床体征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5次/min,80.0%)、肺部湿啰音(52.5%)、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50.0%)。Wells评分评估患病可能性显示,95%的患者评分≥2分,其中中度可能性患病(2~6分)占62.5%,高度可能性患病(≥7分)占32.5%。实验室检查显示,80.0%的患者D -二聚体>0.5 mg/L,72.5%动脉血氧分压(PaO 2)<60 mmHg(1 mmHg=0.133 kPa),75.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35 mmHg,67.5%脑钠肽(BNP)>500 ng/L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300 ng/L,47.5%心肌肌钙蛋白I(cTnI)>0.3 μg/L。经CTPA确诊率为88.6%(31/35);6例行肺通气/灌注显像确诊5例;4例行核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确诊。用sPESI评估病情程度显示,36例患者为中危〔sPESI≥1分26例,sPESI 0分但伴有右室功能不全(RVD)和(或)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10例〕,其中17例行溶栓+抗凝治疗,结果治愈8例,好转8例,死亡1例;18例行抗凝治疗,结果治愈9例,好转7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1例右房黏液瘤致PE者行手术治疗,但最终死亡。另外4例低危患者均行抗凝治疗,治愈2例,好转2例。Wells评分联合CTPA确诊AP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可信区间为0.73~0.98, P<0.01),敏感度为74.2%,特异度为90.0%。 结论:DVT和慢性疾病是老年APE患者易患因素,并常伴有呼吸困难、胸闷和下肢肿痛,早期抗凝治疗预后良好;Wells评分对APE诊断有重要预测价值;血D -二聚体有重要的排除价值;CTPA检查为主要确诊手段,综合其他无创检查可进一步确诊;sPESI评分可提示危险分层,进一步指导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肺炎急救护理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肺炎急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重症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2组均进行1个月护理,比较2组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憋喘改善时间、退热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3.45 ± 1.06)、(3.48 ± 1.08)、(4.31 ± 0.49) d,均短于对照组的(7.01 ± 1.42)、(4.56 ± 1.32)、(6.62 ± 0.7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9.642、7.375、6.189, P<0.05);护理后1个月观察组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肺活量(VC)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高于护理前( P<0.05);护理后1个月观察组MVV(71.42 ± 18.75) L,VC(72.41 ± 17.74)%和FEV 1(67.36 ± 18.48) L,均高于对照组的(62.38 ± 16.69) L,(60.18 ± 15.69)%和(59.15 ± 17.13)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393、5.544、7.491, P<0.05);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方法、护理内容、护理形式、护理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7.78%(44/45)、95.56%(43/45)、97.78%(44/45)、93.33%(42/45)、95.56%(43/45),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90.48%(38/45)、82.22%(37/45)、77.78%(35/45)、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5.412~9.581, P<0.05)。 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急救护理中效果理想,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细菌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坏死性肺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细菌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坏死性肺炎(NP)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69例NP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细菌感染NP 27例(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NP 42例(肺炎支原体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肺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转归及随访等。结果:两组肺部啰音率、呼吸音减低率和总发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感染组气促发生率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77.8%(21/27)比14.3%(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感染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0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明显低于肺炎支原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和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感染组出现坏死时间明显早于肺炎支原体组[(14.5 ± 4.2) d比(21.7 ± 6.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细菌感染组胸腔积液分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70.4%(19/27)比2.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CRP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细菌感染组吸氧率和胸腔闭式引流率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组[88.9%(24/27)比35.7%(15/42)和25.9%(7/27)比11.9%(5/42)],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PCT恢复正常时间明显长于肺炎支原体组[(12.8 ± 4.1) d比(9.2 ± 2.0) d和(10.5 ± 2.5)d比(7.6 ± 1.9) d],支气管肺泡灌洗率明显低于肺炎支原体组[25.9%(7/27)比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两组坏死病灶吸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细菌感染NP相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NP临床过程严重、坏死时间出现更早、病程更长,但经积极对症、抗感染治疗患儿大多数能获得良好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气道湿化疗法治疗婴幼儿百日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气道湿化疗法用于婴幼儿百日咳痉咳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百日咳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气道湿化治疗。评价患儿百日咳临床疗效水平,记录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周期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观察百日咳相关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6.7%)(χ 2=5.82, P=0.016);研究组患儿痉挛性咳嗽消失时间、发绀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3.10±0.67)d、(1.53±0.68)d、(4.27±0.58)d和(11.57±0.7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4.23±1.99)d、(2.67±1.77)d、(5.63±2.38)d和(13.33±2.40)d]( t=2.93、3.27、3.04、3.86, P=0.005、0.002、0.003、 P < 0.001)。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呼吸频率(RR)(21.83±1.15)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24.23±3.12)次/min,而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VT/kg)、达峰时间比(TP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10.70±0.81)mL/kg、(41.60±1.57)%和(42.89±1.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78±1.34)mL/kg、(39.18±3.37)%和(40.20±3.05)%]( t=3.94、3.21、3.56、4.36, P=0.002、 P < 0.001、 P=0.001、 P < 0.001)。研究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62.44±2.96)ng/L、(46.59±1.96)ng/L和(54.63±3.27)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79.86±3.30)ng/L、(58.20±2.10)ng/L和(63.31±3.86)ng/L]( t=21.53、22.13、9.38,均 P < 0.001)。研究组患儿百日咳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6.7%)(χ 2=4.71, P=0.030)。 结论:气道湿化治疗可缩短百日咳患儿痉咳期症状改善周期,提高临床疗效,增强肺通气功能,减轻呼吸道炎性反应,降低百日咳相关并发症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体位交换联合危重症专职管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体位交换联合危重症专职管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儿192例,根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体位交换联合危重症专职管理。统计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水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绀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两组PaCO 2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H、PaO 2、SaO 2水平较干预前增高;且研究组PaCO 2水平低于对照组,pH、PaO 2、SaO 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采取体位交换联合危重症专职管理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儿实施干预,可调节其血气状态,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儿及早康复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喘息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5.00%,观察组各项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儿症状,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紫癜性肾炎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4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4例HSPN合并PJP患儿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指标、肺部影像学特征、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4例HSPN合并PJP患儿中,男2例,女2例,年龄5~13岁,发病前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3.5~5个月)。4例患儿均以干咳少痰、发热、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早期肺部均未闻及干湿性啰音。4例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显示,3例动脉血氧分压降低(45~83 mmHg, 1 mmHg=0.133 kPa),1例未行血气分析检测,4例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均降低(0.089×10 9/L~0.493×10 9/L),4例血清乳酸脱氢酶均升高(414~1 604 U/L),3例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升高(499.5~1 638.0 pg/ml),1例未记录1,3-β-D-葡聚糖结果,2例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升高(1 227~1 460 U/ml),2例未行涎液化糖链抗原-6检测。4例患儿的胸部CT均呈双肺弥漫性间实质改变,以间质病变为主,1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患儿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用PCR检出耶氏肺孢子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2例肺孢子菌病原学检测阴性。4例患儿均接受甲氧苄啶-磺胺 唑治疗,其中2例因病情严重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联合应用卡泊芬净抗肺孢子菌感染,4例患儿根据合并感染的情况加用抗细菌、抗真菌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例死亡,3例治愈。 结论:规范、谨慎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预防PJP发生的关键;监测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必要时行预防性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血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助于确诊PJP;一旦临床诊断PJP,应尽早进行抗肺孢子菌治疗,甲氧苄啶-磺胺 唑联合卡泊芬净可能是治疗重症患儿的有效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