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肿瘤患者的院外遵医行为与其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调查膀胱肿瘤术后人群院外遵医行为、术后复发及其相关性,进一步分析院外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院外遵医行为、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452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问卷调查其遵医行为,比较不同遵医行为的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438例膀胱肿瘤患者中,院外完全遵医者占56.39%;部分遵医者占26.26%;完全不遵医者占17.35%;术后1年,完全遵医的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复发者占9.31%,部分遵医的复发者占19.13%,完全不遵医的复发者占34.21%,不同遵医行为的复发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Spearman法分析,院外遵医行为与膀胱肿瘤术后人群复发率呈负相关;学历、经济状况、健康知识掌握度、健康素养、心理弹性是膀胱肿瘤术后人群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健康教育需求最高的3个方面分别为"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和应对技巧"、"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进展"、"营养指导".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膀胱肿瘤术后人群院外遵医行为与术后复发率呈负相关,而学历、经济状况、健康知识掌握度、健康素养、心理弹性是院外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且多数患者表示有接受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故健康教育服务的开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的纵向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变化,为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纵向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住院胃癌患者14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资料进行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对症状的感知(对胃肠道症状重视不足、既往症状经历的影响、对日常生活影响最大而非最严重症状),认知中的因果推理(成因多元化、无法客观评价自我效能、将症状归因于可控因素),始终存在负性情绪(对罹患胃癌需要手术治疗的恐惧、对术后恢复的担忧、对无法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沮丧),无效应对后的知识需求(采取回避行为、对术前照护知识的需求、对康复知识的需求).结论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及心理痛苦感知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护理人员应关注和分析其变化过程,满足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关节镜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问卷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编制关节镜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问卷,并检验其信度、效度,为临床提供评估工具.方法 2022 年8月—12月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指导框架,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建立问卷条目池,选择全国6个省市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 6 个领域的 15 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该问卷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构建问卷初稿;2023 年 3 月—8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80例关节镜日间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检验其信度与效度.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 83.33%和 100.00%,权威程度系数均为 0.82,该指标Kendall协调系数W分别为 0.169和 0.218,第一轮函询二级指标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为 4.13~4.80 分,该指标变异系数为 0.086~0.208,满分率为 33.33%~80.00%;第二轮函询二级指标各条目的重要性均数为 4.20~5.00 分,该指标变异系数为 0.00~0.18,满分率为 40%~100.00.共调查 280例患者,问卷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 0.922,折半信度为 0.79;问卷总体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ale-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S-CVI)以及问卷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tem-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I-CVI)均为 1;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 0.925,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 5456.320(P<0.00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63.319%.经信度、效度检验后形成包含环境领域 2 个条目、心理社会领域 5 个条目、生理领域 15 个条目、健康相关行为领域 8 个条目共 30 个条目的正式版问卷.结论 关节镜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需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适用于评估我国关节镜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的相关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妇产科患者自我管理、母乳喂养及母婴安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妇产科患者自我管理、母乳喂养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鲁西南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61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72例和观察组1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母乳喂养社会支持以及孕期安全、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母乳喂养社会支持评分、孕产妇孕期安全、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妇产科孕产妇中,可在高质量且及时中的信息/交互策略中,满足孕产妇各阶段性的自我管理需求,提高其母乳喂养社会支持与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孕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衢州市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衢州市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衢州市中医医院进行分娩的226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回访形式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为95.13%。结果:215名孕产妇认为获取常见疾病(尿布疹、脓疱疮等)防治、生理现象(黄疸、溢乳等)区分及护理、早教形式及内容、心理行为建设及早产儿健康监测方面的信息较困难。215名孕产妇偏好从微信公众平台/APP、宣传手册/宣传栏、网络教学及专家咨询途径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结论:孕产妇对新生儿保健信息的需求多样化,且偏好的获取途径较多,临床中应拓宽专业化信息获取途径,为孕产妇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新生儿保健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非负重运动项目的研发及可行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适合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的非负重运动项目,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基于启发式框架,于2021年9—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招募109例DF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质性访谈、汉化方案和专家会议的方法形成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非负重运动项目;并于同年11—12月招募15例DFU患者开展类实验研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收集研究对象进行非负重运动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 1c)、踝肱指数(ABI)、下肢肌力和溃疡面积。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对干预前后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DFU患者运动行为不佳,其运动障碍包含心理、生理和环境障碍3个主题。通过专家会议构建的非负重运动项目围绕DFU患者的运动障碍,开设自我、能力和环境需求主题课程并配备运动视频及手册。类实验研究结果显示,87%(13/15)的DFU患者完成了非负重运动项目(每周至少进行2次运动干预),干预期间无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发作、猝死)、代谢紊乱(低血糖、高血糖)及骨、关节、韧带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DFU患者的ABI和下肢肌力均升高,HbA 1c和溃疡面积均下降( P<0.05)。 结论:构建的非负重运动项目符合中国DFU患者临床情境和运动心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喘息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5.00%,观察组各项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儿症状,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SWOT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借助SWOT(S:内部优势,W:内部劣势,O:外部机遇,T:外部威胁)分析,探讨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并提出发展策略。方法: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梳理网络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结果:网络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内部优势有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可操作性强,成本效益高。内部劣势有过度依赖患者治疗积极性,护士缺乏心理学相关培训。外部机遇包括技术支持、需求支持、理论支持。外部威胁为缺乏大样本实证研究,存在患者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结论: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临床应用中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威胁同在。应利用机遇克服劣势,提高患者治疗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加强医护人员心理学相关培训,以期促进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产褥期女性配偶真实的母婴照护体验与需求,为提高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能力及参与度,促进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以二元应对理论为指导,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2022年7—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18名产妇配偶的相关资料,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录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的积极体验:正性心理情绪、调整观念与行为、领悟社会支持感;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的消极体验:负性心理情绪、照护胜任力低下、生活工作节奏失衡;产褥期女性配偶对母婴照护的多元化需求:获取多维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构建延续性健康教育平台的建议、获得家庭整体支持的期盼。结论:医护人员应立足产褥期女性配偶的母婴照护体验与需求,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母婴照护指导以及专业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同时完善产褥期女性配偶的家庭支持系统,以提升其母婴照护的胜任感及参与度,促进母婴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LACE风险模型干预计划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PCI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外再入院风险模型(LACE)干预计划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93例AMI合并CS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LACE干预组(46例)和常规干预组(47例)。常规干预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LACE干预组则先对患者进行LACE风险评估,然后根据LACE指数评分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包括强化风险认知、生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照护能力、健康恢复情况以及健康需求等。两组干预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心功能变化,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两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LACE干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0.533±0.076比0.492±0.072, P<0.05),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明显小于常规干预组(mm:47.09±7.01比53.23±7.15, P<0.01),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亦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分:66.32±6.19比55.79±7.26, P<0.01)。LACE干预组干预后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中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不良嗜好(分):17.37±3.24比14.21±2.73,症状(分):14.82±3.11比10.56±2.65,情绪认知(分):16.17±2.83比12.95±2.41,急救(分):11.85±1.94比10.62±1.56,疾病知识(分):15.58±2.73比12.68±2.61,日常生活(分):17.80±2.61比14.33±2.36,治疗依从性(分):11.47±1.84比8.56±1.23,均 P<0.01〕,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10.87%比29.79%,4.35%比17.02%,均 P<0.05)。 结论:基于LACE风险模型的干预计划可有效促进AMI合并CS患者PCI术后康复,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