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肾保胎助孕汤对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CA125、内分泌激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补肾保胎助孕汤对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糖链抗原125 (CA125)、内分泌激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补肾保胎助孕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水平.记录两组的妊娠结局(足月妊娠、早产、流产、新生儿畸形、低体重儿).结果 治疗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A125明显降低,P、E2、β-HCG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A125低于对照组,P、E2、β-HC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足月妊娠率(90.24%)高于对照组(73.17%);流产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早产、新生儿畸形、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保胎助孕汤能进一步改善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CA125、内分泌激素的水平,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固肾安胎汤联合黄体酮治疗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自拟固肾安胎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对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肌肉注射,一日2次,每次2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固肾安胎汤(口服,一日1剂,分2次服用),5~7 d为一疗程.在我院信息系统妇产科临床数据库中提取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孕周、疗程、流产次数)、中医症状总积分、实验室指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及随访结局(顺产、流产及复发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β-HCG及P水平均上升(P<0.05或P< 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β-HCG及P水平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下降,但仅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因胎漏、胎动不安复发、第二次复发、流产者均较少,顺产者较多(P<0.01).结论 自拟固肾安胎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可提高患者β-HCG及P水平,明显减少复发及流产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保胎助孕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补肾保胎助孕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补肾保胎助孕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测定血清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水平、糖类抗原(CA125)、抑制素A(INHA)、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出血、小腹坠痛、腰酸胀痛等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80.4%),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周、2周及孕12周时血清CA125低于对照组,INHA、P、E2及β-hCG高于对照组,血清INF-γ、IL-2水平低于对照组,IL-4及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94.1%)高于对照组(78.4%)(均P<0.05).结论:补肾保胎助孕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疗效确切,提高保胎成功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母婴免疫-内分泌激素紊乱、下调CA125和上调INHA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陆启滨诊治脾肾阳虚型先兆流产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若肾虚及脾,或脾虚及肾,脾肾阳虚,胞宫虚寒加重,则胎失温煦,胎元不固,以致胎漏、胎动不安.肾阳虚影响及脾,脾阳虚又影响及肾,脾肾不可分割,且在脾肾阳虚中,又以肾虚为甚.故脾肾两虚、胎元不固是先兆流产的基本病机.以温肾健脾、养血安胎为治疗大法,温肾健脾,以补肾为重,与养血结合.颐养调护,药食同疗.自拟安胎颗粒为主方治疗,并随证加减,灵活化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张迎春活血化瘀法安胎理论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先兆流产为妇科常见病,属于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等范畴,其辨证分型主要有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及血瘀等证,其中血瘀证是导致现代女性流产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张迎春教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认为孕后瘀血的成因包括阴虚内热血瘀、气滞血瘀及寒凝血瘀等,同时结合现代检测技术,对孕后B超子宫动脉RI值进行监测.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血瘀证"胎漏、胎动不安及滑胎,审证求因,给予以清热凉血、滋阴养血及暖宫散寒等安胎的同时,灵活变通,适当应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桃仁等,使得瘀祛脉络通,胎有所养则胎自安,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丁氏补肾保胎助孕方治疗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分泌指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丁氏补肾保胎助孕方治疗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分泌指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60例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丁氏补肾安胎助孕汤治疗,对照组口服保胎灵(中成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清内分泌指标[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肾功能指标[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变化,治疗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P、E2、β-HCG明显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β2-MG、Cr、BUN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足月产占比和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流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氏补肾保胎助孕方应用于肾虚型胎漏、胎动不安治疗中有助于临床治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和肾功能,并有效改善临床妊娠结局,且有一定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胶艾汤合寿胎丸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先兆流产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胶艾汤合寿胎丸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证的先兆流产患者,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给予黄体酮支持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胶艾汤合寿胎丸治疗,均疗程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因子和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2、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下降,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明显提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组(90.0%)高于对照组(72.5%)(均P<0.05).结论:胶艾汤合寿胎丸可有效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凝血功能,提高血清性激素水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