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浆代谢标志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应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的血浆代谢标志物。方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URSA且妊娠早期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23例(URSA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妊娠早期孕妇22例(对照组),采集两组孕妇的血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联用技术对血浆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应用差异表达倍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差异代谢物的诊断效能,应用通路富集分析方法筛选与URSA发生相关的通路。结果:URSA组与对照组孕妇的年龄、体重指数、孕周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使用UPLC-MS联用技术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显示,从血浆中共检测到526种代谢物,根据筛选条件发现其中33种是与URSA相关的差异代谢物。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了曲线下面积(AUC)较大的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磷脂酰乙醇胺(AUC=0.972,95% CI为0.920~1.000)、檀萜烯水合物(AUC=0.902,95% CI为0.786~0.982)、L-亮氨酸(AUC=0.884,95% CI为0.772~0.960)、西松烯(AUC=0.881,95% CI为0.758~0.956)、咖啡因(AUC=0.875,95% CI为0.756~0.962)、4-羟基苯甲酸丙酯(AUC=0.864,95% CI为0.732~0.946)。6种差异代谢物联合诊断URSA的AUC为0.983(95% CI为0.929~1.000)。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显示,URSA的发生与多条代谢通路相关,包括咖啡因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 结论:妊娠早期正常妊娠与URSA孕妇的血浆代谢谱有差异,6种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包括磷脂酰乙醇胺、檀萜烯水合物、L-亮氨酸、西松烯、咖啡因和4-羟基苯甲酸丙酯及其代谢通路可能参与URSA的发生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孕激素维持妊娠与黄体支持临床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孕激素在维持妊娠以及黄体支持领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十分活跃,不断有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涌现。基于当前的最佳证据,本指南针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黄体支持、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以及早产中孕激素的应用方面,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和步骤,引入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方法,结合临床医师的经验,考虑我国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平衡干预措施的利与弊,形成了15条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互联网+延伸护理模式在先兆流产对保胎成功率、心理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延伸护理模式在先兆流产对保胎成功率、心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32例,根据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延伸护理组,每组6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延伸护理组通过互联网+延伸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统计患者心理情况、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保胎情况。结果:干预后,延伸护理组逃避幻想评分降低,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理情绪总分、PSQI评分降低,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互联网+延续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有效提升保胎效果,干预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肾上腺色腙片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观察肾上腺色腙片治疗先兆流产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24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肾上腺色腙片。两组均持续用药至阴道出血停止及相关症状消失。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及下腹痛消失时间明显较短( P<0.05);总有效率较高( P<0.05),血清激素E 2、P及HCG水平较高( P<0.05);妊娠结局中胎儿1分钟Apgar评分较高,胎儿窘迫率较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肾上腺色腙片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先兆流产安全有效,且能改善围产儿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乐观主题书写表达对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痛苦、保胎成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乐观主题书写表达对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痛苦、保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试验将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先兆流产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乐观主题书写表达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7 d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益处发现量表(BFS)评分及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7 d,两组患者的SCL-90抑郁、焦虑及恐怖状态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7d的BFS评分、GSES评分及积极应对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自我效能感评价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妊娠期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两组间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乐观主题书写表达的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其面对疾病的认知及应对能力,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包床到护"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包床到护"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包床到护"护理模式。两组患者的护理时间均为2 w,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孕妇妊娠结局和胎儿情况、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护理治疗2 w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早产、死亡及宫内窘迫综合征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注意、产前检查目的性、血糖自我监测及价值、运动疗法及预产期个人卫生等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8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包床到护"的护理模式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了患者相关知识知晓度,降低了产妇产褥期感染风险,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婴幼儿血管瘤相关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了解婴幼儿血管瘤(IH)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研究I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玉林社区中心医院就诊的IH患儿(病例组)及正常儿童(对照组),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前、孕期及围产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1 479例,男456例、女1 023例,月龄3.74 ± 2.82;对照组1 086例,男359例、女727例,月龄3.95 ± 2.77,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出生体重及出生身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IH病灶常见受累部位依次为头面部(564例,38.1%)、躯干(449例,30.6%)、四肢(356例,24.1%)等。1 109例(75.0%)就诊时病灶处于增殖期,1 059例(71.6%)为浅表型,1 306例(88.3%)呈局灶性。瘤体面积为0.01 ~ 168.00(6.24 ± 12.91)cm 2,其中节段性IH瘤体面积7.50 ~ 168.00(32.17 ± 26.94)cm 2。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前因素中分娩史、既往流产史,孕期因素中胎儿宫内窘迫、胎儿脐带缠绕、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羊水过少、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贫血、孕酮/黄体酮药物使用史、甲状腺素药物使用史、子宫肌瘤病史,围产期因素中胎儿胎位、妊娠周数、胎膜早破及未足月胎膜早破史对于IH的发生均可能产生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校正分析显示,胎儿胎位臀位、早产、胎儿脐带缠绕及孕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史对IH患病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分娩史为IH患病最强的独立性危险因素(校正后 OR = 5.624,95% CI:4.275 ~ 7.398, P < 0.001),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子宫肌瘤史均为IH患病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本研究IH患儿平均就诊月龄4个月,病灶最常见部位为头面部,多处于增殖期,表现为浅表型及局灶性,患儿IH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胎盘疾病、缺氧、母亲孕期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比较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宁海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激素水平变化、症状消失时间、保胎结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孕酮、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别为(112.65±6.35)nmol/L、(2 137.99±371.22)pmol/L、(4 261.54±245.55)IU/L,对照组分别为(101.56±5.32)nmol/L、(1 782.12±350.71)pmol/L、(3 642.26±210.20)I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694、3.484、9.581,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3周孕酮、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别为(120.52±10.59)nmol/L、(2 240.68±409.06)pmol/L、(6 641.52±364.59)IU/L,对照组分别为(102.64±9.64)nmol/L、(1 921.76±371.07)pmol/L、(4 123.63±258.62)I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243、2.887、28.164,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5周孕酮、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别为(134.15±17.16)nmol/L、(2 317.58±434.97)pmol/L、(8 456.51±459.52)IU/L,对照组分别为(109.56±8.54)nmol/L、(2 051.38±413.39)pmol/L、(6 416.36±261.31)IU/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414、2.218、19.297,均 P<0.05)。观察组腰部酸痛、腹部疼痛、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分别为(4.15±0.25)d、(3.10±0.52)d、(4.24±0.62)d,均短于对照组的(7.54±2.26)d、(4.31±1.10)d、(6.32±2.01)d( t=7.455、4.972、4.944,均 P<0.01)。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6.00%(24/25),高于对照组的72.00%(18/25)(χ 2=5.357,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优于黄体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期辅助生殖应用糖皮质激素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例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报道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辅助生殖后妊娠期血糖升高,出现先兆流产后予以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进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产后糖耐量恢复正常,提示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有较好的转归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黄体酮注射液致注射部位异物肉芽肿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1例31岁女性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侧臀部皮下有胡豆大小的包块,按压微痛。臀部超声检查示右侧臀部皮下脂肪层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结节。患者行右侧臀部包块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及病史,诊断为异物肉芽肿。5年前患者曾因先兆流产予以双侧臀部肌内注射黄体酮(10~15 mg、1次/d)3个月,之后臀部未再注射过其他药物。因此考虑臀部异物肉芽肿与该部位注射黄体酮有关。2个月后患者再次行左侧臀部臀大肌下软组织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与第1次相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