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氏套管器在胃肠道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的应用:234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蔡氏套管器在胃肠道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经术前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或胃癌,或术前钡灌肠造影提示乙状结肠冗长或横结肠冗长;(2)具备传统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3)体质指数<30 kg/m 2(经肛门手术)和35 kg/m 2(经阴道手术);(4)女性患者经阴道取标本者无阴道狭窄或粘连;(5)结肠冗长症患者年龄为18~70岁,具有顽固性便秘病史且病程10年以上者。排除标准:(1)合并肠穿孔、梗阻的结直肠癌,或合并胃穿孔、胃出血、幽门梗阻的胃癌;(2)合并肺、骨远处转移或无法同期切除的肝转移;(3)有腹部大手术史或存在肠粘连;(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按照上述标准,2014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应用蔡氏套管器行NOSES手术共治疗209例胃肠肿瘤和25例结肠冗长症患者,其中中低位直肠癌14例,行外翻拖出式NOSES直肠癌根治术;左结直肠癌171例,行NOSES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右结肠癌12例,行NOSES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胃癌12例,行NOSES系统性胃系膜切除术;结肠冗长症25例,行NOSES结肠次全切除术。均采用自制免辅助切口肛门套管器——蔡氏套管器(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1410168748.2)取标本。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1年无复发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全组234例患者中,男性116例,女性118例;年龄(56.6±10.9)岁。所有患者均顺利施行NOSES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无手术相关死亡者。术后环周切缘阴性率为98.8%(169/171),仅2 例阳性,均为左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后37例(15.8%)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出现吻合口漏11例(4.7%),吻合口出血3例(1.3%),腹腔内出血2例(0.9%),腹腔感染4例(1.7%),肺部感染8例(3.4%)。术后再手术7例(3.0%),均为吻合口漏后行回肠造口术。术后30 d内总再入院率为0.9%(2/234)。随访(18.3±3.6)个月,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4.7%。209例胃肠肿瘤患者有5例(2.4%)局部复发,均为吻合口复发;16例(7.7%)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8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2例。结论:蔡氏套管器辅助的NOSES手术在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及结肠冗长症行结肠次全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发胃穿孔五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并胃穿孔的临床特点,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012至2022年收治的5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并胃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儿中,男4例,女1例,胎龄28 +5~37 +6周,出生体重1 100~2 350 g,生后均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3例患儿在有创机械通气中、1例患儿在无创通气中、1例患儿在鼻导管吸氧中出现胃穿孔,紧急行一期胃修补,后进行二期食道吻合术,均痊愈出院。 结论:胃穿孔是先天性食管闭锁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以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多见,机械通气可能会促进胃穿孔的发生。如合并胃穿孔应及早进行修补术,稳定后早期进行食管吻合手术治疗以改善最终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胃穿孔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内科和新生儿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临床确诊胃穿孔患儿,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0例,男38例,女12例;早产儿34例,低出生体重儿30例;存在窒息史5例;存活组41例,死亡组9例。患儿主要表现为腹胀、呼吸急促、发绀、反应差、发热、肠鸣音减弱、腹壁潮红等,腹部X线均显示气腹,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白细胞升高或降低、血小板降低、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升高、血pH降低、乳酸升高。穿孔部位主要为胃大弯(30例),大于3 cm的穿孔40例,伴肠坏死14例。部分患儿存在败血症、呼吸衰竭、肺出血、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死亡组呼吸困难、发热、降钙素原升高、pH<7.3、肠坏死、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24 h及有败血症、肺出血、呼吸衰竭、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比例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7.3( OR=9.755,95% CI 1.363~69.800)、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24 h( OR=11.831,95% CI 1.305~107.301)和合并败血症( OR=29.622,95% CI 3.728~235.369)为新生儿胃穿孔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新生儿胃穿孔以腹胀、气腹为主要表现,合并败血症、pH<7.3及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24 h提示死亡风险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Rapunzel综合征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Rapunzel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Rapunzel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和转归资料。以检索词"Rapunzel/长发公主、毛发结石"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以"Rapunzel syndrome、trichobezoar"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相关文献,剔除文献综述、重复报道病例、成人病例及无法获得详细资料的病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结果:本院5例均为女性,4例长发,1例短发且有秃发。5例均以呕吐、腹痛、腹部包块等胃肠道梗阻症状就诊。5例均于术前经胃镜和(或)CT等检查证实存在消化道异物,结合有食毛或拔毛史,经手术确诊为Rapunzel综合征。1例伴电解质紊乱、多发小肠穿孔;1例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1例并发肠缺血坏死,2例无明显并发症及合并症。5例均通过小切口剖腹手术取出毛发团块,平均手术时间2 h,平均住院时间10 d,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后于本院精神卫生科随诊,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时间1.7年,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共收集Rapunzel综合征相关文献28篇(52例),男女比例为3∶49,平均年龄11.73岁,有拔毛史35例(35/52,67.3%);均行手术治疗,以开腹手术为主(39/52,75%),以胃肠切开取异物术为主要术式;51例预后良好,1例术前合并胃穿孔患儿术后因重度营养不良、持续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儿童Rapunzel综合征往往引起营养不良等非特异性表现,可导致肠梗阻、隐匿性肠穿孔等并发症。CT和胃镜可早期诊断,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长期精神科随诊及心理治疗可预防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镜下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适应证、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适应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4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9例。中位年龄75.5(44~84)岁。就诊原因为血尿11例,腰痛2例,无症状1例。5例既往有膀胱癌病史,1例有对侧肾盂癌病史。孤立肾4例,肾功能不全3例,双侧肾盂癌1例,因一般状态差(美国麻醉医生协会评分≥3分)无法耐受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4例,术前病理诊断为低级别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要求行保肾治疗者2例。14例共15侧肿瘤,肿瘤主体位置位于肾盂6侧、上盏4侧、中盏3侧、下盏2侧。肿瘤直径中位值2.0(0.8~4.0)cm。患者术前经CT/CTU、MRI以及尿脱落细胞学或病理活检确诊为尿路上皮癌。本组14例共15侧手术。13侧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扩张,建立F24标准通道,在肾镜下采用1470半导体激光(60~80W)或铥激光(15~20W)汽化消融肿瘤组织,必要时电凝止血;2侧经尿道置入输尿管软镜,镜下采用200μm钬激光光纤行肿瘤消融,并使用钕激光止血。肿瘤汽化消融范围包括肿瘤周围0.5~1.0 cm正常肾盂黏膜,深至肾窦脂肪层,必要时汽化消融结束后基底部再次取活检。结果:本组15侧手术均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51.7(39~115)min,术中出血量20.0(2~50)ml。术后5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发热(体温>38.5℃);4例为出血需输血(术后血红蛋白<70 g/L),输2~4 U悬浮红细胞,无需肾动脉栓塞患者。病理诊断均为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为高级别6侧,低级别9侧;病理分期T a期8侧,T 1期5侧,T 2期2侧。中位随访31(11~70)个月,10例术后出现复发,复发中位时间11.3(4~41)个月。4例复发后行保守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加放疗1例,全身化疗1例,等待观察2例;3例复发后再次行内镜下治疗,包括经皮肾镜下肿瘤激光消融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1例,术后随访均存活;3例复发后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随访2例死亡,1例存活。随访中共6例死亡,死亡中位时间为术后21(11~33)个月,其中5例为肿瘤特异性死亡,1例死于胃穿孔。随访期内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1(4~41)个月,2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8.6%,其中高级别患者为50.0%,低级别患者为100.0%。 结论:对于分期较早(≤T 2期)且不能耐受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孤立肾、肾功能不全或双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内镜下治疗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尤其对于低级别非浸润性患者可取得较好效果,但患者必须有良好的依从性,术后需定期行影像学、内镜或尿脱落细胞学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期胃癌内镜治疗抉择与补救手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内镜治疗已成为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内镜诊断、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学评估来选择适合内镜切除的早期胃癌,但是内镜切除存在手术风险和相应的并发症,包括胃穿孔、出血及肿瘤残留等。因此,需要严格遵循早期胃癌内镜切除的手术适应证,掌握内镜切除技术,选择合理的内镜切除策略,并制定内镜切除后肿瘤残留补救手术方案,将提高早期胃癌治愈率及手术安全性。笔者查阅相关研究,系统阐述早期胃癌内镜治疗抉择与补救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烧卖缝合法"在胃黏膜下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后应用的近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本团队首创的"烧卖缝合法"在胃黏膜下肿瘤(SMT)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后闭合缺损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病灶位于胃底或胃大弯,并确认起源于固有肌层;(2)肿瘤直径≤3.5 cm,与腔外腹膜内组织和器官无广泛粘连;(3)肿瘤在超声内镜下无恶性肿瘤特征;(4)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严重合并疾病的患者。根据上述标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20例胃SMT患者入组本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1(38~70)岁。全组均行EFTR并采用"烧卖缝合法"闭合术后胃壁缺损。"烧卖缝合法"使用临床上常见的内镜抓取钳辅助尼龙绳圈套结扎装置,借助抓取钳轻拉缺损胃壁,将尼龙绳圈套锚定在缺损部位并结扎,成功完成闭合。观察记录手术时间、闭合过程时间以及随访情况。结果:20例病例的肿瘤均通过EFTR一次性完整切除,全组胃壁缺损的部位均通过"烧卖缝合法"成功闭合。3例肿瘤位于胃大弯的中上部,17例肿瘤位于胃底部。肿瘤直径1.4(0.5~3.5)cm。平均手术时间为43.8(20~100)min,闭合过程平均耗时10.1(3~30)min。所有病例的病理结果均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且肿瘤包膜无明显中断,整块切除率为100%。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于术后3.1(1~11)d出院。术后6个月时,所有病例的创面均已完全愈合,仅见瘢痕,未见溃疡。中位随访41(15~54)个月,未发现有残留病变、肿瘤复发或转移,亦未发现有消化道漏或窦道的形成。结论:"烧卖缝合法"用于闭合胃SMT的EFTR后缺损的胃壁可行、有效、安全,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新型闭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贝伐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Bev)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在亳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接受Bev治疗的NSCLC患者病历资料,筛选出经Naranjo评分法判定为发生Bev相关不良反应者,从病历中提取相关信息,就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率、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等)及其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Bev用药方案为7.5 mg/kg静脉滴注、1次/21 d(1个周期)。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为142例,接受Bev治疗1、2、3、4、5个周期者分别为17例(12.0%)、20例(14.1%)、51例(35.9%)、35例(24.6%)和19例(13.4%)。所有患者均联用了传统化疗药物,其中联合培美曲塞、培美曲塞+卡铂和培美曲塞+顺铂者分别为10例(7.0%)、41例(28.9%)和91例(64.1%)。142例患者中49例(34.5%)发生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为1、2、3、4级者分别为18、19、6、6例,≥3级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2/142)。不良反应表现为血液系统损伤者12例(8.5%,1级4例,2级8例),高血压11例(7.7%,1级4例,2级3例,3、4级各2例),皮肤损伤8例(5.6%,2级5例,3级3例),出血事件6例(4.2%,1级3例,3级1例,4级2例),胃肠道反应6例(4.2%,1、2级各3例),蛋白尿3例(2.1%,均1级),肺动脉栓塞1例(0.7%,4级),胃穿孔1例(0.7%,4级),脱发1例(0.7%,1级)。发生1~2级不良反应的37例患者未停用Bev,其中25例给予对症治疗;发生≥3级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停用Bev并给予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或好转。结论:Bev治疗NSCLC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系统损伤、高血压、皮肤损伤、出血事件、胃肠道反应和蛋白尿,严重程度多为1~2级;偶见肺动脉栓塞、胃穿孔等严重不良反应。≥3级不良反应患者停用Bev并给予对症治疗,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敌敌畏中毒继发胃穿孔2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重度急性敌敌畏中毒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重等特点,常伴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枢、呼吸、循环系统)、严重酸中毒(acidosis)等并发症,并发胃穿孔较少见,一旦继发胃穿孔,治疗困难,患者预后较差,所以早期充分胃肠道洗消至关重要。本文报道敌敌畏中毒继发胃穿孔2例,探讨胃穿孔发生原因及临床诊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可拆卸内镜吻合夹治疗胃穿孔的临床前动物实验研究(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应用新型内镜吻合夹全层闭合胃部穿孔,评价新型内镜吻合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猪为实验动物,共6头,每头动物胃部造2个10~20 mm穿孔模型,利用新型内镜吻合夹闭合穿孔,观察记录实验动物存活情况、组织愈合情况,30 d后取出全部吻合夹,一半动物安乐死取标本,另一半动物再观察30 d后安乐死取标本。结果:所有吻合夹植入成功(100%),30 d内创面均愈合良好,动物均存活,吻合夹自然脱落率33.3%(4/12),余下的吻合夹均成功拆解并取出,取出30 d后创面愈合良好,动物均存活。结论:新型国产吻合夹操作相对简单,在动物实验中体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