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腹部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及免疫组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T影像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小儿腹部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及免疫组化结果,全部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17例均为男孩,年龄3~10岁,中位年龄5岁9月.1例表现为胃壁增厚及肿块;16例肠壁增厚程度不一,其中肠壁中度或明显增厚13例,以肿块为主要表现11例,其中10例直径大于50mm;可有腹膜增厚、肠系膜间隙脂肪密度增高、肠动脉瘤样扩张、夹心面包征、腹腔淋巴结肿大、肠套叠、腹盆腔积液、实质脏器受累、腹外转移等影像表现.肿瘤细胞在免疫组化中常表达CD19、CD20、CD22、CD79a,Bcl-2阴性也是其特征之一.结论 儿童腹部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备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肠壁增厚、肠区肿块、腹膜系膜弥漫性增厚等,结合免疫组化提示腹部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腺胃肠道外间质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驱动基因明确的实体肿瘤,具有恶性潜能.该病的发病部位以胃肠道为主,极少数可原发于肠系膜、腹膜或腹膜后、网膜等胃肠道以外的部位,这些被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1],胰腺原发性EGIST罕见[2].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胰腺EGIST患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大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膜性肾病(MN)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其中20只为正常组,剩余60只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诱导MN病变.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组大鼠共同进行实验.贝那普利组每日给药剂量为10 mg/kg,丹参多酚酸盐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给药剂量分别为16.7、33.3、66.7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每日灌胃1次,连续4周.检测各组大鼠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24 h-UTP);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后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细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免疫球蛋白G(IgG)沉积情况;免疫组化(IHC)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足细胞裂隙膜蛋白(Podocin)、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ERK、ATF4、CHOP、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相较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的肾组织显示出显著的病理性变化,肾小球基底膜显著增厚,并出现类似钉突的结构改变,同时伴有系膜基质的增生现象,沿毛细血管袢有IgG弥漫性沉积;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上述病理改变有所缓解,足细胞损伤减少,IgG沉积减轻.模型组大鼠24 h-UT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24 h-UTP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其中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大鼠24 h-UTP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大鼠24 h-UTP水平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P<0.01),丹参多酚酸盐对MN模型大鼠24 h-UTP水平的降低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各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odocin、Nephr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丹参多酚酸盐对MN模型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ERK、ATF4、CHOP、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P<0.01),其中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组大鼠上述蛋白表达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贝那普利组(P<0.01),丹参多酚酸盐对MN模型大鼠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善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通过调控PERK/ATF4/CHOP信号通路,缓解肾组织内质网应激,抑制足细胞凋亡,进而保护肾脏及延缓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FlgM参与逃逸NLRC4介导的宿主对鞭毛沙门菌的保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鼠伤寒沙门菌是全世界肠胃炎的首要致病因素,也是影响儿童、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和老年人的致命病原体. 沙门菌可通过NLRC4 炎性小体诱导固有免疫应答,这种炎性小体已被证实在鞭毛蛋白和非鞭毛蛋白分子的系统和黏膜的识别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的起源及其与胃黏膜损伤修复和胃癌发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EM)是一种胃黏膜的化生方式,有主细胞转分化、干细胞转化和前化生表型三种起源假说,目前常采用药物或螺杆菌构建动物模型来研究其作用机制.研究证明SPEM在胃黏膜损伤修复、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发生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本文就SPEM的起源和常见建模方式,以及在胃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SPEM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Toll样受体/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质88信号通路探讨四妙汤加土茯苓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 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质 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信号通路探讨四妙汤加土茯苓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鼠以高尿酸造模法结合尿酸盐注射法在右侧踝关节进行AGA造模,空白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并在右侧踝关节注射生理盐水.AGA造模结束后,观察大鼠右侧踝关节,评估炎症指数,并计算踝关节肿胀指数.AGA造模结束后24 h,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均以四妙散加土茯苓方药液灌胃(生药用量分别为5 g·kg-1、10 g·kg-1、20 g·kg-1),秋水仙碱组以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均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7 d.药物干预结束后24 h,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取右侧踝关节滑膜组织,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LR/MyD88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LR2、TLR4、MyD88、核因子κB抑制剂激酶 α(nuclear factor-κB inhibitor kinase-α,IKK-α)、核因子 κB 抑制剂 α(nuclear factor-κB inhibitor-α,IκB-α)mRNA 表达水平,以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IKK-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TLR2、TLR4蛋白表达情况及巨噬细胞聚集情况.结果:①模型验证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大鼠右侧踝关节注射尿酸盐混悬液后均逐渐发生肿胀,24 h后炎症指数均达到2级以上.造模后4 h、8 h、12 h、24 h,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的踝关节肿胀指数均高于空白组(造模后 4 h:P=0.000,P=0.000,P=0.002,P=0.004,P=0.031;造模后 8 h:P=0.001,P=0.000,P=0.002,P=0.007,P=0.002;造模后 12 h:P=0.000,P=0.000,P=0.004,P=0.010,P=0.006;造模后 24 h:P=0.004,P=0.000,P=0.003,P=0.001,P=0.006).②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检测结果.6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总体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LR/MyD88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水平检测结果.6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MyD88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的TLR2、TLR4、IKK-α、IKB-α mRNA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00,P=0.000,P=0.000,P=0.020).秋水仙碱组和中药中剂量组的TLR2、TLR4、IKK-α、IκB-α mRN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TLR2:P=0.000,P=0.005;TLR4:P=0.018,P=0.000;IKK-α:P=0.003,P=0.004;IKB-α:P=0.008,P=0.010);中药低剂 量组的 TLR2、IKB-α mRNA 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00,P=0.020),2组TLR4、IKK-α mRNA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64,P=0.884);中药高剂量组的TLR4 mRN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24),2组TLR2、IKK-α、IκB-α mRNA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49,P=0.320,P=0.579).中药低、中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的TLR2、TLR4、IKK-α、IKB-α mRNA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LR2:P=0.836,P=0.056;TLR4:P=0.669,P=0.069;IKK-α:P=0.387,P=0.989;IKB-α:P=0.721,P=0.518);中药高剂量组的 TLR2、TLR4 mRNA水平均高于秋水仙碱组(P=0.000,P=0.002),2组IKK-α、IKB-α mRNA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3,P=0.136).中药低、高剂量组的 TLR2、TLR4、IKK-α、IKB-α mRNA 水平均高于中药中剂量组(TLR2:P=0.000,P=0.047;TLR4:P=0.000,P=0.001;IKK-α:P=0.006,P=0.042;IKB-α:P=0.021,P=0.037);中药低剂量组的 TLR2、TLR4 mRNA 水平均低于中药高剂量组(P=0.001,P=0.006),2组IKK-α、IκB-α mRNA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4,P=0.068).④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KK-α、JKB-α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KK-α、IκB-α蛋白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00,P=0.000);秋水仙碱组IKK-α、IKB-α蛋白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00,P=0.000);秋水仙碱组IKK-α蛋白水平高于中药低剂量组(P=0.000),2组IκB-α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秋水仙碱组IKK-α、IκB-α蛋白水平均高于中药中、高剂量组(IKK-α:P=0.000,P=0.000;IκB-α:P=0.000,P=0.000);中药低剂量组IKK-α、IKB-α蛋白水平均高于中药中、高剂量组(IKK-α:P=0.000,P=0.005;IKB-α:P=0.000,P=0.006);中药中剂量组IKK-α蛋白水平低于中药高剂量组(P=0.005),2组IKB-α蛋白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⑤踝关节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聚集情况观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其余5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均明显聚集,其中模型组巨噬细胞数量最多;4个药物干预组巨噬细胞数量均较模型组减少,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和秋水碱组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更明显.⑥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LR2、TLR4蛋白表达情况观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其余5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TLR2、TLR4蛋白均明显表达,其中模型组表达最明显;4个药物干预组TLR2、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降低更明显.结论:四妙汤加土茯苓方治疗AGA的机制可能与其减少巨噬细胞聚集,下调TLR/MyD88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其中中剂量作用效果最佳,作用效果与秋水仙碱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六味地黄汤调控TGF-β及Smad家族蛋白表达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究六味地黄汤抑制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 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每组 6 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RIF模型.造模结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蒸馏水灌胃,阳性药物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 0.2 mg/kg灌胃,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予以六味地黄汤 0.5、1 mg/kg灌胃,疗程为 21 d.治疗结束后,采用HE染色法评估肾间质损伤,Masson染色法检测肾间质胶原蛋白沉积和纤维化,RT-PCR测定肾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针对半身不遂同源物 2的重组母体(recombinant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2,Smad2)、Smad3、Smad7 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肾间质TGF-β1、Smad2、Smad3、Smad7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病理呈现系膜增生、间质增宽、胶原蛋白大面积沉积和明显纤维化,且TGF-β1、Smad2、Smad3、Smad7 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和中药低、高剂量组的病理表现均减轻,且TGF-β1、Smad2、Smad3、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中药低剂量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和中药高剂量组的TGF-β1、Smad2、Smad3、Smad7 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能够减轻RIF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且高剂量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及Smad家族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六味地黄汤对阿霉素肾病小鼠尿蛋白及肾小球p-p38 MAPK、α-actinin-4、synaptopodin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汤对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ghy,ADRN)小鼠尿蛋白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PF级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选取 5 只为空白组,余下小鼠以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0.01 g·kg-1)复制ADRN模型,2 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及低、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每组 5 只.空白组、模型组予等体积注射用水灌胃,贝那普利组予 0.0013 g·kg-1 贝那普利灌胃,低、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分别予 9.75、19.5、39 g·kg-1 六味地黄汤灌胃,每日 1 次,连续8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 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HE染色法、电镜观察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及足突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olt检测小鼠肾脏磷酸化p38 MAPK(phosphorylated p38 MAPK,p-p38 MAPK)、α-辅肌动蛋白-4(α-actinin-4)、突触孔蛋白(synaptopodin)的表达;RT-PCR检测小鼠肾脏α-actinin-4、synaptopodin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24 h尿量、血清白蛋白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0.05);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部分系膜区扩大、肾小管蛋白管型,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足突广泛融合;α-actinin-4 蛋白及mRNA、p-p38 MAPK蛋白表达升高(P<0.05),synaptopodin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病理改变及足突融合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贝那普利组及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 24h 尿蛋白定量减少,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p-p38 MAPK蛋白表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synaptopodin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5).贝那普利组及低、中、高剂量六味地黄汤组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活化和上调α-actinin-4、synaptopodin蛋白及mRNA表达,改善肾脏病理及足突融合,减轻足细胞损伤,减少ADRN小鼠尿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身免疫性胃炎11例病理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胃炎(autoimmune gastritis,AIG)的临床、病理特点,加强相互联系,提高诊断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方法 收集11例AIG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8例,男性3例,年龄31~78岁,中位年龄53岁;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3例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最常见于胃体,其次为胃底;4例贫血症状患者,3例行病理检查,均合并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性病变;1例患者出现贫血症状到最终在病理医师指导下确诊为AIG耗时3年.结论 AIG患者不同临床阶段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学表现不尽相同,容易漏诊;建议对疑有胃底、胃体黏膜萎缩病例常规进行活检,尤其是胃体黏膜活检对AIG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贫血伴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性病变及萎缩伴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性病变高度提示AIG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管型白塞病的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炎症性疾病,以黏膜、眼部、肌肉骨骼、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炎症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其治疗根据患者器官受累程度、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变化。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白塞病可分为血管型、胃肠型和神经型,其中血管型常导致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被推荐为血管型白塞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随着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使用,其成为治疗难治性血管型白塞病的新的选择。本文就血管型白塞病的治疗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