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海拔地区患者全麻手术期间体循环及微循环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高海拔地区患者全麻手术期间体循环及微循环的变化。方法:选择西宁地区(海拔2 260 m)全麻胃肠道手术患者27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久居(两代以上)汉族,没有高原与平原交替生活史,心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苯磺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于麻醉诱导前5 min(T 1)、麻醉诱导后10 min(T 2)、手术开始后1 h (T 3)、术毕即刻(T 4)和麻醉复苏后30 min(T 5)时记录体循环指标:CO、SV、SVV、SVRI、MAP和HR,并采用旁流暗视野成像监测技术记录舌下微循环指标: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和微血管流动指数(MFI)。 结果:体循环:与T 1时比较,T 2~T 4时CO和HR降低,T 5时SVV降低,T 3、T 4时SVRI升高,T 2时MAP降低( P<0.05);与T 2时比较,T 5时CO和SV升高、SVV降低,T 3、T 4时SVRI升高,T 4、T 5时MAP升高( P<0.05);与T 3时比较,T 4时SV降低,T 5时CO升高,SVV和SVRI降低( P<0.05);与T 4时比较,T 5时CO、SV和HR升高,SVV和SVRI降低( P<0.05)。微循环:与T 1时比较,T 2~T 4时TVD、PVD、PPV和MFI降低,T 5时PPV和MFI降低( P<0.05);与T 2时比较,T 5时TVD升高,T 4、T 5时PVD升高,T 3、T 4时PPV升高( P<0.05);与T 3时比较,T 5时TVD升高( P<0.05);与T 4时比较,T 5时TVD升高( P<0.05)。 结论:高海拔地区患者全麻诱导后及麻醉手术过程中微循环密度减少,血流速度减慢,诱导后初期最为显著,在术中及复苏期间出现体循环-微循环失耦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扶正逐瘀泻火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扶正逐瘀泻火汤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瘀毒互结证患者疗效及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3月-2020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与邵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AP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逐瘀泻火汤。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8、TNF-α及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 2,PGI 2)、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比较2组腹痛、腹胀、发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为84.0%(4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00, P=0.04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07、7.06、11.47、10.30, P值均 <0.01),腹痛、腹胀、发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52、4.90、6.27、6.55、7.12,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30.15±7.04)μg/L比(42.37±8.29)μg/L, t=7.95]、IL-8[(39.36±8.11)μg/L比(50.36±10.47)μg/L, t=5.87]、TNF-α[(106.28±21.04)μg/L比(153.45±30.23)μg/L, t=9.06]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血清TXA2[(223.68±40.15)ng/L比(257.11±50.32)ng/L, t=3.67]、PAF[(74.86±15.37)ng/L比(85.53±15.26)ng/L, t=3.4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PGI 2[(91.43±17.45)ng/L比(76.49±15.13)ng/L, t=4.57]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扶正逐瘀泻火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AP瘀毒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微循环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司美格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高龄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1例在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内分泌科就诊的高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感染,采用司美格鲁肽联合胰岛素降糖、通过换药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创面完全愈合的过程。患者为92岁男性,因发现血糖高20余年,左足趾缺如处创面感染1个月入院。结合病史,完善相关检查,患者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左足坏疽(Wagner 4级)伴感染。入院后给予司美格鲁肽0.25 mg、1次/周,联合甘精胰岛素20 U、1次/d,盐酸二甲双胍片0.5 g、3次/d控制血糖,后根据血糖逐步调整至司美格鲁肽0.5 mg、1次/周,甘精胰岛素10 U、1次/d,联合二甲双胍片0.5 g、3次/d,同时加用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及局部清洁消毒、换药外敷等治疗。治疗半年后,患者左足足趾缺如处创面愈合。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糖控制平稳,且无胃肠道不适症状,足部创面愈合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NXA2介导的免疫反应在肠黏膜屏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由于胃肠道在人体器官功能的作用中扮演着消化和免疫的双重重要角色,在危重症疾病的应激作用下容易出现胃肠功能障碍(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GID),并且出现常提示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恶化 [1]。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是危重症患者在急性疾病(如休克、重症感染、严重烧伤、严重颅脑损伤等)应激情况下因机体发生缺血、缺氧、微循环功能障碍等导致的 [2],病情危急的可进展为胃肠功能衰竭。AGI表现多样,主要以腹胀、腹泻和消化道出血为主。胃肠运动障碍引起消化道细菌和毒素分泌受损,肠道细菌过度增殖,可菌群失调,肠道微生物分布紊乱,胃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等,因此加剧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r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等 [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早产儿常见的胃肠道危急重症,该病病死率高,远期生存质量差。早产儿NE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NEC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众多危险因素参与,NEC的早期诊断、监测及防治仍是研究难点和热点。该文从NEC的高危因素(早产、肠道菌群定植、肠道喂养)、发病机制中Toll样受体4的作用和肠道微循环的变化、影像学监测(腹部X线片、腹部超声)、防治措施(母乳喂养、益生菌、干细胞治疗)等方面对早产儿NE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常伴有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及生物屏障构成.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微循环障碍,肠道菌群紊乱,免疫防御减弱,医源性因素如禁食、胃肠减压及使用抑酸、抗菌药物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共同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肠黏膜屏障通透性增加,细菌发生易位,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加重胰腺炎病情,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深入探究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相关机制对改善急性胰腺炎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系统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关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国际指南协作组、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国际胰腺学会、美国胰腺学会、美国胃肠病学会、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s、CINAHL、The 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关于AP早期液体复苏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20日.文献类型包括专题证据汇总、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由研究员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专题证据汇总3篇、指南4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2篇,整合了 16条最佳证据,涉及组织管理、评估与监测、补液策略、健康教育4个方面.结论 建议应用目标导向疗法进行早期液体复苏管理,在确诊后即刻进行液体复苏,并根据患者基础疾病、病情变化及监测指标,精准实施早期液体复苏,以利于逆转胰腺微循环障碍,增加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大多数AP患者为轻症,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1~2周即可恢复.但约20%AP患者会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为20%~40%.西医治疗AP易引起继发性感染、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认为,AP起因于诸多病邪,包括热、湿、水、气、瘀等壅阻于胰、肝、胆、胃、脾、肠等脏腑,在治疗上应以"攻下通腑""疏肝退热""清热解毒"为突破点.常用的中药复方包括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柴芩承气汤、清胰汤等,其作用机制包括改善胃肠功能,修复肠黏膜屏障;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胰腺微循环;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等.这些中药复方以其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相互作用,协同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变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糖尿病性胃肠病变(diabet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DGID)西医治疗是以控制血糖为主,采取对症下药、支持治疗的方法.针对其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快,可以起到明显改善或缓解的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大,易出现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且疗效存在个体差异,长期服用会产生对药依赖性,因此停药后病症再现,对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不能起到根本治疗作用.葛根芩连汤善于清利肠胃湿热,不仅可以使患者血糖和血脂降低,而且能够对患者的肠道有益菌群结构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并且使数量增加,胰岛β细胞稳定性得到控制,血浆黏蛋白明显降低,同时促进整体微循环并调节代谢紊乱,还兼顾病程发展及其预后.现将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变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随着脓毒症研究的进展,脓毒症导致的急性并发症日益受到关注,其中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由于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常规液体复苏和抗感染治疗等脓毒症基本治疗手段进步的同时,针对急性胃肠损伤探索出了许多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案.本综述围绕营养支持、肠道微生态、肠道微循环等治疗方法的进步,系统总结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治疗进展,为临床深入探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