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机械屏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模型小鼠肠道机械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15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5 只和模型组 10只.采取"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白酒稀释液+冰水法"复制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0 只小鼠随机分为自愈组和治疗组,每组5只.治疗组灌胃5.07 g/(kg·d)葛根芩连汤水煎液,正常组和自愈组给予等容积无菌水,连续灌胃4d后无菌提取各组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段.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HE染色观察各组肠段形态;采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各组绒毛长度(villus height,VH)、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计算VH与CD的比值(绒隐比,V/C)、杯状细胞数目和紧密连接蛋白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 value,AOD);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各肠段密封蛋白 1(Claudin 1)、闭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小鼠毛发有光泽,精神状态佳,饮水量、肛温和二便均正常;治疗组小鼠毛发洁白、精神状态良好、大便颗粒饱满、肛温恢复正常、泄泻症状消失;自愈组小鼠毛发暗淡、肛温高、大便含水量较多、挤压不成型.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黏膜结构部分受损,小肠腺出现萎缩,出现炎性症状.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肠黏膜结构较清晰,肠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细胞排列紧密,炎症情况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十二指肠CD升高(P<0.01),十二指肠V/C和杯状细胞数降低(P<0.05,P<0.01);治疗组十二指肠V/C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空肠、回肠VH和V/C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十二指肠CD显著降低(P<0.01),十二指肠、回肠V/C升高(P<0.05,P<0.01).十二指肠肠段,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和治疗组Claudin 1、Occludin、ZO-1 AOD值降低(P<0.05,P<0.01);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Claudin 1、Occludin、ZO-1 AOD值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自愈组空肠、回肠肠段Occludin AOD值明显降低(P<0.01).与自愈组比较,治疗组空肠肠段Claudin 1 AOD值升高(P<0.05),回肠肠段Occludin AOD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改善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炎症水平、促进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 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修复肠道机械屏障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肝组织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芩连汤对T2DM db/db小鼠肝组织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IL1β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5只SPF级雄性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及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61.80、30.90、15.45 g/kg),每组15只,另取15只db/m雄性小鼠作为空白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灌胃12周。测定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β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水平降低( P<0.05);各给药组肝组织NLRP3、IL-1β mRNA水平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肝组织Caspase-1 mRNA水平降低( P<0.05);各给药组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8表达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IL-1β表达降低( 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高、中剂量组HbA1c水平降低( P<0.05);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肝组织NLRP3、IL-1β mRNA水平降低( P<0.01),NLRP3、Caspase-1、IL-1β、IL-18蛋白表达降低( P<0.05)。HE染色显示,各给药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减轻。 结论: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抑制db/db小鼠肝组织NLRP3/Caspase-1/IL-1β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血糖,从而改善T2DM炎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清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概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本病发生发展与热邪密切相关,而热邪有轻重虚实之不同,且常与湿、痰、瘀血等有形之邪胶结。临床运用中医治疗八法之“清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获显著疗效,具体分为清泻法(清热泻火法),针对脏腑火热炽盛之证,代表方有大黄黄连泻心汤、龙胆泻肝汤;清利法(清热利湿法),针对湿热蕴结于脾胃、胃肠,阻滞三焦,代表方有葛根芩连汤;清化法(清热化痰、化瘀法),针对因痰邪致病,病程缠绵、复杂多变,或瘀血致病,病症繁多、病情较重者,临床运用自拟经验方者较多;清补法(清热补养法),针对糖尿病日久,火热之邪伤阴耗气者,代表方有白虎加人参汤、黄连阿胶汤、玉女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葛根黄芩黄连汤中4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葛根黄芩黄连汤中黄芩苷、小檗碱、甘草酸、葛根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ACE Excel 3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3 μm),流动相为乙腈-4 mmol/L甲酸铵水溶液,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离子监测(MRM),外标法定量分析。用于定量分析的黄芩苷、小檗碱、甘草酸及葛根素检测离子对 m/z分别为447.0→271.0;336.2→320.2;821.4→350.9;415.2→294.9。 结果:黄芩苷、小檗碱、甘草酸及葛根素分别在0.002~0.080、0.002~0.080、0.001~0.040、0.002~0.08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8 3、0.999 4、0.997 9、0.999 5)。加样回收率在98.75%~100.86%范围内, RSD均低于0.74%。 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葛根黄芩黄连汤中黄芩苷、小檗碱、甘草酸及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葛根芩连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和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解表清里的功效,是治疗肠道湿热型下痢的经典名方,目前临床上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等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相关的代谢性疾病,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现代研究证明,葛根芩连汤能够增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等益生菌,减少致病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丰度和代谢产物,修复受损的肠黏膜,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从而减少脂多糖进入血液循环,抑制其引发的炎症级联反应,起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R的关系、葛根芩连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IR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铁死亡干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铁死亡途径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不干预,剩余20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2次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最后将16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各8只.中药组给予葛根芩连汤4.095 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3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检测血清中肝功能相关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1)血糖和体质量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而血糖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体质量回升,而血糖明显下降(P﹤0.05).(2)HE染色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索排列较为紊乱,小叶结构破坏明显,肝血窦扩大,肝细胞出现重度空泡变性;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肝组织外形无明显增大,肝索排列有所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轻,脂滴空泡现象减少,大部分肝细胞接近正常形态.(3)生化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升高(P﹤0.05),SOD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降低(P﹤0.05),SOD水平升高(P﹤0.05).(4)Western Blot和PCR(qRT-PCR)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ACSL4的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GPX4的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肝组织的ACSL4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P﹤0.05),GPX4的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与调控氧化应激因子SOD、铁死亡相关因子ACSL4和GPX4表达水平从而抑制铁死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黄连及其配伍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黄连味苦性寒,善泄善燥,是消渴病治疗中应用颇广的传统中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可通过多条细胞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且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黄连单药使用即可对消渴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木香、葛根、人参、天花粉、黄芩、知母等相伍成药对,既可增强临床效果,又可防其苦寒败胃.黄连复方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则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发挥作用,达到降糖减脂、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总之黄连及其配伍可通过抑制糖异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等多重途径,标本兼治,实现降糖降脂、延缓糖尿病进展之功效.对黄连单药及其药对、复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以叙述,以期为消渴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葛根芩连汤成分间自组装纳米粒改善伊立替康所致肠毒性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中药经典复方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合煎过程中成分间相互作用,探讨其代表性成分葛根素、小檗碱、汉黄芩苷、黄芩苷、甘草酸、巴马汀体外结合形成自组装纳米粒的性能及改善伊立替康(CPT-11)所致肠毒性作用的药理活性,为来源于中药汤剂的活性成分间的自组装纳米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小檗碱-汉黄芩苷自组装纳米粒(berberine-wogonoside nanoparticles,Ber-Wog NPs)、小檗碱-葛根素自组装纳米粒(berberine-puerarin nanoparticles,Ber-PueNPs)、黄芩苷-葛根素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puerarin nanoparticles,Bai-PueNPs)、黄芩苷-巴马汀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palmatine nanoparticles,Bai-Pal NPs)、黄芩苷-甘草酸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glycyrrhizic acid nanoparticles,Bai-GANPs)5种组分自组装纳米粒,测定其粒径分布、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包封率、载药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其微观形貌,紫外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考察成分间相互作用;考察5种组分自组装纳米粒缓解CPT-11致小鼠迟发性腹泻的药理作用.结果 组分间按1∶1投药比,制备所得 Ber-WogNPs、Ber-PueNPs、Bai-PueNPs、Bai-PalNPs、Bai-GANPs 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98.09±4.64)、(216.29±5.31)、(173.53±5.46)、(185.75±3.38)、(242.10±12.30)nm;PDI 分别为 0.14±0.06、0.13±0.06、0.19±0.03、0.19±0.01、0.21±0.05,TEM观察均为球状纳米粒,除Ber-WogNPs外,其余4种纳米粒包封率均较高.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提示,5种纳米粒的组装均是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形成;分子对接模型进一步提示,其形成机制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或氢键相关.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制剂组可缓解小鼠体质量降低,腹泻指数降低,结肠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含量降低,IL-10 含量升高;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显示结肠黏膜组织病变显著缓解.结论 GQD来源的几种代表性成分可高效自组装形成纳米粒,且具有类似GQD缓解CPT-11所致肠毒性作用,为研究传统中药汤剂药效物质基础形态与药效的相关性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证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5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消失、退热、呕吐消失、脱水消失及粪便RV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5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大便频数、脘腹胀满、口渴烦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5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能够快速缓解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证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减轻心肌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模拟炎症性缺氧微环境研究葛根芩连汤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的效应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体外模拟肠道缺氧微环境探索葛根芩连汤(GQD)抑制炎症性缺氧下巨噬细胞M1极化的效应及作用机制.利用三气培养箱模拟结肠正常生理性缺氧和溃疡性结肠炎(UC)炎症性缺氧微环境,将RAW264.7 巨噬细胞分为18.5%O2(常氧)组、4%O2(生理性缺氧)组、1%O2(炎症性缺氧)组,脂多糖(LPS)诱导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M1极化情况.在1%炎症性缺氧条件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流式细胞术检测M1极化标志物CD86,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qRT-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TNF-α、IL-1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IF-1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入核情况.结果表明,1%O2组CD86阳性率最高;1%炎症性缺氧条件下,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D86、TNF-α、IL-1β、HIF-1α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GQD各剂量能降低CD86、TNF-α、IL-1β、HIF-1α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IF-1 α、NF-κB p65、p-IKKα/β、p-IKBα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GQD各组HIF-1α、NF-κB p65、p-IKKα/β、p-IK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F-κB p65入核明显;与模型组比较,GQD各剂量显著降低NF-κB p65入核表达.研究表明1%炎症性缺氧条件下GQD可能通过下调HIF-1α/NF-κB信号通路抑制M1巨噬细胞极化及相关炎症因子分泌发挥保护肠道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