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反流高敏感和功能性烧心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高敏感(RH)和功能性烧心(FH)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三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检查无异常的持续烧心患者64例,包括NERD患者26例(NERD组)、RH患者12例(RH组)和FH患者26例(FH组)。比较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有无食管裂孔疝、PPI治疗效果、就诊前1个月内胃食管相关症状评分和发生率,以及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的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法、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NERD组、RH组和FH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有无食管裂孔疝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NERD组的BMI高于FH组[(23.74±3.10) kg/m 2比(21.26±2.75) kg/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66, P=0.003);NERD组的PPI治疗有效率高于RH组和FH组(分别为19、4、1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428、5.042, P=0.020、0.025)。NERD组上腹烧灼感症状评分和发生率均低于FH组[0分(0分,0分)比0分(0分,5分)、7.7%(2/26)比38.5%(1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756, P=0.006; χ2=6.933, P=0.008);NERD组、RH组和FH组烧心症状评分和胸痛、反流、癔球症、咽喉部烧灼感、咳嗽、上腹痛、早饱或餐后饱胀感、嗳气、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和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NERD组、RH组和FH组重叠FD、重叠PD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FH组重叠EPS发生率高于NERD组[46.2%(12/26)比11.5%(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589, P=0.013)。 结论:NERD、RH和FH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PPI治疗反应和是否重叠EPS两个方面,FH重叠EPS发生率较高进一步强化了功能性胃肠病存在共同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假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复方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症状易与其他消化道疾病重叠,目前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医药以辨证论治和整体治疗为指导,在FD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与特色。本文对中医药治疗FD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归纳总结,重点阐释了中医药诊治FD的相关研究及其带来的启示,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FD和FD重叠其他胃肠症状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关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的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合并基础疾病和老年人群的高病死率。疫情爆发以来,SARS-CoV-2通常被描述为儿童无症状或轻度症状,住院人数少,病死率低。但自2020年4月以来,来自欧洲和北美等国家相继报告了SARS-CoV-2相关、但特异性不强的儿童特殊症候群,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表现(皮疹、结膜炎、手足水肿、嘴唇红裂、草莓舌等)、心肌功能障碍、心脏传导异常、休克、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受累和淋巴结病等。这些症状与脓毒症、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或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等的特征重叠 [1,2,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 [4]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5]将此症候群命名为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虽然MIS-C的具体机制未明,但已成为SARS-CoV-2流行时期重要的健康关注。自中国大陆2022年12月抗疫措施优化调整以来,多地观察到Omicron变异株感染期间也出现严重MIS-C病例。因此,需要特别关注MIS-C的识别与合适的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情绪障碍在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发生情况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功能性胃肠病(FGID)又称肠-脑互动异常,情绪障碍在FGID患者中广泛存在.目的:分析情绪障碍在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FD)以及FD重叠其他FGID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方法:纳入2011年11月—2015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诊断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137例,进行消化道症状问卷调查,并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情绪状态.结果: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FD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障碍患者(P均<0.05).单纯FD与重叠1种、2种、3种FGID的患者相比,SAS、SDS评分以及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比例均差异显著(P均<0.05);随着重叠FGID种类数目的增加,合并焦虑障碍患者的比例呈增加趋势(P<0.05).合并焦虑障碍与无焦虑障碍者相比,患FGID的种类数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FD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评分与SAS、S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s=0.223,P=0.009;rs=0.197,P=0.021).结论:FGID重叠综合征与情绪障碍关系密切.临床医师应关注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就诊患者的情绪状态,尤其是症状广泛、多样者,及时进行精神心理状态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是一种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相关,可累及多系统损害的疾病,休克、心功能不全、胃肠道症状、炎症和心脏损伤标志物显著升高及SARS-CoV-2血清学检测结果呈阳性为其特征.虽然其临床特征与川崎病有所重叠,但该病好发于较大年龄的儿童及青少年,且大多数患者需要经过重症监护及多种免疫调节剂治疗,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远期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幽门螺杆菌感染静态和动态低频振幅rs-fMRI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自发脑活动特征.方法 纳入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胃部疾病情况相匹配的Hp阳性组(n=29)和对照组(n=29),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基于Matlab2017b的DPABI软件和DynamicBC软件分别进行两组间静态(sALFF)、动态低频振幅(dALFF)分析,并提取差异脑区值与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p阳性组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和右侧丘脑sALFF值升高;枕叶、右侧颞叶以及右侧丘脑dALFF时间变异性增强(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右侧丘脑dALFF值与GSRS评分呈正相关(P=0.041,r=0.269),其他差异脑区未见显著相关.结论 Hp阳性患者表现出脑活动强度和稳定性异常,结果既存在重叠又互相补充,提示sALFF和dALFF指标结合可一定程度反映Hp感染患者脑活动功能改变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十二指肠炎症与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症状重叠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常见的临床现象,其治疗主要基于促动力和改善内脏敏感性,但疗效有限.近期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十二指肠普遍存在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低度炎症,伴随上皮完整性受损、通透性增高、细胞焦亡增加等改变,尤其是在FD重叠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或)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者中.FGIDs的病因包括感染、应激、食物抗原、饮食节律紊乱等,可通过激活十二指肠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轴,增加黏膜通透性,参与肠-脑互动,导致FGIDs症状及其重叠.本文就十二指肠炎症与FGIDs症状重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陆军某部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情况及其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陆军某部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病情况及其与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关系.方法 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诊断PTSD,应用罗马ⅢFGIDs调查问卷进行FGIDs的分类和诊断.采用创伤史筛查问卷及压力性事件调查问卷研究PTSD与创伤性及压力性事件的关系.分析PTSD与FGIDs的重叠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927例调查对象中,诊断为PTSD者33例,总体患病率3.56%;诊断为FGIDs者435例,总体患病率为46.93%.诊断为PTSD的33例中28例合并FGIDs,FGIDs患病率为84.85%(28/33),明显高于非PTSD组(45.53%,P<0.05).同时,FGIDs组PTSD患病率高于非FGIDs组(6.43%vs.1.02%,P<0.05).PTSD官兵最常见的FGIDs是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33.33%)、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24.24%)、功能性腹胀(18.18%)和功能性直肠肛门痛(18.18%).多因素分析发现,PTSD是CVS(OR=9.118)、功能性直肠肛门痛(OR=3.373)、功能性腹胀(OR=4.772)、肠易激综合征(OR=3.438)、反刍综合征(OR=16.033)、功能性呕吐(OR=10.329)和功能性吞咽困难(OR=9.891)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VS(OR=4.063)、创伤性事件个数(OR=1.159)和压力性事件个数(OR=1.401)是军人PTSD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TSD与FGIDs互为患病的危险因素,PTSD在多种FGIDs中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CVS是PTSD官兵最常见的FGIDs,也是PTSD患病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及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和精神心理状况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s),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精神心理产生一定影响.目的:探讨IBS和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的睡眠障碍和精神心理异常状况,并初步分析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天津市6家医院就诊的FG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焦虑、抑郁状况,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初步探讨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117例FGIDs患者完成问卷,其中单纯IBS患者32例(2.9%),IBS重叠其他FGIDs患者113例(10.1%).IBS组睡眠障碍、精神心理异常以及两者同时存在的比例分别为59.4%、93.8%和59.4%,IBS重叠组分别为82.3%、95.6%和78.8%.性别、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可能是IBS重叠组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14,P=0.049,P=0.025).结论:IBS和IBS重叠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或)精神心理异常,性别、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可能是IBS重叠组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难点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胃食管反流病(GERD)由于症状多样、反复发作、对抑酸治疗的反应性不一,且常与功能性胃肠病重叠,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尚存在许多挑战.应熟悉GERD和相关疾病的表现,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内镜和24 h食管pH/阻抗监测,了解症状与反流的关系,提高诊断水平.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维持治疗策略以减少复发,对于PPI治疗反应不佳者应查明原因,采取强化抑酸、控制反流、降低食管敏感性等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