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格列净促进2型糖尿病缓解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1例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伴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起始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维持治疗6个月后成功诱导T2DM缓解的诊疗过程。患者为36岁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3 d”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T2DM,起始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强化治疗10 d后,改为利拉鲁肽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格列净降糖治疗,治疗6个月后,血糖控制良好,体重较前下降21 kg,糖化血红蛋白5.3%,遂停用所有降糖药物,血糖长期维持达标,达到糖尿病临床缓解。利拉鲁肽可通过减少食欲和饥饿感、减少能量摄入、增加饱腹感、改变食物偏好、延缓胃排空等机制起到减重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肥胖的T2DM患者达到糖尿病临床缓解。对于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利拉鲁肽可作为优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宁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1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均治疗16周。比较两组不同方案治疗后血糖、血脂、体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低于对照组 [(5.14 ± 0.54) mmol/L比(5.92 ± 0.71) mmol/L、(5.91 ± 0.83) mmol/L比(6.84 ± 0.92) mmol/L、(5.33 ± 0.57)%比(6.30 ± 0.82)%]( 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26.84 ± 3.32比22.15 ± 3.11、- 3.84 ± 0.17比- 4.09 ± 0.20),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2.01 ± 0.17比2.64 ± 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围、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低于对照组[(95.10 ± 4.08) cm比(97.14 ± 4.48) cm、(24.33 ± 1.62) kg/m 2比(26.15 ± 1.40) kg/m 2、0.89 ± 0.11比1.11 ± 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T2DM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能更好地改善胰岛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1例在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的诊疗过程及思考。患者为53岁中年男性,因“体检发现血糖升高2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发糖尿病并发症。从患者个体化治疗考虑,入院后予胰岛素泵治疗,逐步简化方案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餐前12 U皮下注射,联合西格列汀(100 mg,1次/d)、二甲双胍(0.25 g,1次/d),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发生,患者满意。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能够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进而减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后转换为利拉鲁肽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1例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入院后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经过。患者为63岁男性,主因“口干、多饮、多尿2个多月”入院。入院后完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2.9%,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0、60、120、180 min血糖分别为14.98、25.86、27.21和24.92 mmol/L,C肽水平相对不足,无酮症倾向,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24 h尿蛋白定量181 m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94 mg/mmol,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患者T2DM诊断明确,同时伴有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肾脏损伤等。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加用盐酸二甲双胍(0.5 g,3次/d)口服联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降糖,停胰岛素泵后改用基础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逐渐减量胰岛素直至停用。经治疗患者体重下降,血脂改善,蛋白尿减少,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使用司美格鲁肽治疗达到糖尿病缓解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太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例新诊断的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转换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序贯治疗,最终停用降糖药物达到临床缓解的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中年男性,腹型肥胖,主因“多尿、口干、多饮40余天,加重2 d”,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发病起始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考虑糖毒性期,早期予皮下胰岛素泵强化降糖,逐步减量胰岛素,序贯调整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0.5 mg(从0.25 mg加量至0.5 mg),1次/周,早期联合长效胰岛素每晚1次,之后单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逐步减量药物剂量至停用。停用降糖药物达3个月,患者血糖仍然维持在目标范围,提示达到2型糖尿病缓解。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显著,同时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严重高脂血症及肠坏死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女,9岁,以“多饮、多尿、精神欠佳2个月,加重半天”于2021年9月10日入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内分泌科。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约2 500 mL,尿7~8次/d,每次尿量约400~500 mL,食欲增加,体质量较前减轻。同时伴有乏力,睡眠增多,双下肢浮肿,无昏迷、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发热、咳嗽,无呕吐、腹泻,无腹痛,曾就诊当地中医诊所,诊断为“脾胃虚、气血不足”予口服中药调理治疗2个月,效果欠佳。6 h前患儿精神反应差,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伴深大呼吸,全身乏力明显,就诊于我院急诊。急查血糖:31.3 mmol/L;尿常规:葡萄糖(+++),酮体(+++),隐血(++);血气分析:pH 7.06,二氧化碳分压(PCO 2)6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PO 2)143 mmHg,血清钠(Na +)127 mmol/L,血清钾(K +)2. 5 mmol/L,血清钙(Ca 2+)1.31 mmol/L,碳酸氢盐(HCO 3-)< 3 mmol/L,剩余碱(BE)未测出。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360 mL(20 mL/kg)后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入内分泌科。患儿自发病后,食欲增加,尿量增加。近2 d无大便,2个月内体质量下降3 kg。既往史:2个月前因“急性扁桃体炎"于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葡萄糖(++++),蛋白质(+),酮体(+++),未特殊处理、未规律复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过敏、手术及外伤史。无糖尿病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3 ℃,呼吸32次/min,脉搏124次/min,血压104/56 mmHg,体质量18 kg,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口周略苍白,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胀,拒按,肝脾触诊不满意,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初步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内分泌科后给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等治疗。入院后急查血气分析:pH 7.01,PCO 2 9 mmHg,PO 2 140 mmHg,Na + 132 mmol/L,K + 1.8 mmol/L,HCO 3- < 3 mmol/L,BE未测出,监测血糖28 mmol/L,入院治疗1 h后患儿呼吸急促、费力,张口呼吸,不能平卧,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格拉斯哥评分10分,病情危重,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查体:意识不清,格拉斯哥评分8分,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腹膨隆,叩诊鼓音,拒按,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降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复查血糖27 mmol/L,甘油三酯162 mmol/L,胆固醇21.6 mmol/L,凝血因乳糜血测不出。转入后予无创辅助通气,但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遂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同时血浆置换(置换血浆量900 mL)治疗,10 h后该患儿血糖降至19 mmol/L,仍呈嗜睡状,轻度脱水貌,无明显深大呼吸,面色口唇欠红润,四肢末梢稍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继续补液及胰岛素泵入治疗;但1 h后,患儿意识障碍加重,呈昏睡状,腹胀加重,肠鸣音消失,四肢发绀,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血压波动于50/30 mmHg~60/40 mmHg,血气分析pH 6.81,HCO 3- 2.3 mmol/L,BE-32.8 mmol/L,酸中毒无好转,考虑存在脓毒性休克,肠穿孔可能,立即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扩容,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等治疗,胃肠减压引出黄绿色含粪汁液体,急查腹部B超提示肠淤张;腹部CT提示小肠多发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气,腹腔积液。考虑肠管坏死伴穿孔可能性大,急请普外科会诊,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距回盲部约20 cm肠管及距离曲氏韧带有约10 cm肠管颜色尚可,其余肠管均已发黑伴多处穿孔,切除坏死肠管,予空肠造瘘,肠腔置16号橡胶引流管,术后禁饮食,引流管及瘘口可引出大量墨绿色分泌物,术后继续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于术后第2天行第2次血浆置换(置换量900 mL),术后第5天撤离有创呼吸机。患儿静脉用胰岛素静泵下血糖控制尚可,5 d后开始间断予温水鼻饲,逐渐过渡为配方奶。住院第11天患儿诉下腹胀、伤口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9.0 ℃,且易反复,查体下腹部皮肤可有握雪感,考虑皮下积气。第12天,腹部皮下积气减少,左侧腹壁出现红肿热痛,考虑腹壁感染,予拔除肠腔引流管,腹壁缝线拆除,造瘘袋贴于腹壁切口周围皮肤,保持引流通畅,伤口周围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治疗上继续禁食、胃肠减压,小剂量胰岛素,补液,静脉营养,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动态监测血糖、血脂,均正常;经抗感染治疗后患儿逐渐体温正常,精神反应好转,于住院第20天转入内分泌科继续静脉营养治疗,住院70 d后,患儿腹部切口愈合好,行造瘘口闭合术,术后肠道恢复良好,逐渐过度肠内营养联合静脉营养,住院90 d,好转出院。随访半年,患儿精神反应好,营养状态中等,持续静脉营养及部分肠内营养中。血糖控制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应用中护理问题及全程护理干预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是临床一种常见代谢综合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等是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将导致患者病情更加严重,从而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直接威胁。胰岛素泵是采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方式,其是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脉冲式皮下输注胰岛素,其能达到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全天血糖值的目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是公认的最佳治疗方式。本文就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护理中的问题及全程护理干预进行综述,以此为提高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道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1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采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取得显著改善的诊疗过程。患者为75岁男性,门诊以“糖尿病足”收住入院。入院后启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动态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监测情况,逐步调整胰岛素泵基础量及餐时量,患者血糖控制较前改善,联合餐前口服阿卡波糖(100 mg,3次/d)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监测空腹血糖维持在4.0~6.0 mmol/L,餐后2 h血糖维持在6.0~8.0 mmol/L,过渡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午餐前10 U皮下注射联合阿卡波糖(100 mg,3次/d)降糖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同时给予糖尿病足系统治疗,包括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纠正骨质疏松、左足创面清创换药等,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左足创面愈合达出院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实现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缓解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例初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转化为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最终停用降糖药物并达到糖尿病缓解的诊疗过程及其代谢控制情况。患者为35岁男性,主因“口干多饮多尿3个月,加重伴乏力1周”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果示患者身高171 cm,体重89 kg,体重指数30.4 kg/m 2,糖化血红蛋白(HbA 1c)为11.7%,空腹血糖(FPG)为14.3 mmol/L,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均阴性,明确诊断为T2DM合并肥胖。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解除高血糖状态,序贯调整治疗方案为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平稳后逐步减少降糖药物直至完全停用,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无低血糖发生。患者停用降糖药物3个月后复查HbA 1c<6.5%,已实现糖尿病缓解。同时,患者血脂控制达标,体重明显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院内护士胰岛素泵治疗知识、信念、行为的现状和关联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院内护士胰岛素泵治疗知识、信念、行为的现状和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6至7月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注册护士进行研究。研究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院内护士胰岛素泵治疗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共19个条目,总分为9~55分,并收集护士的基本信息。采用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的院内护士在胰岛素泵治疗知识、信念、行为得分及总分水平上的差异,同时将胰岛素泵治疗总分作为因变量,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逐步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探究胰岛素泵治疗信念在知识和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 844份。院内护士对胰岛素泵治疗的标识规范完整(10.57%)、胰岛素泵内药物特点(51.19%)、胰岛素泵低电量/低液量报警处理方法(52.60%)、胰岛素泵需与身体分离的时刻(59.44%)的知晓率较低。职称、胰岛素泵管理角色认知、不同专科、每年参加胰岛素泵培训次数和操作次数方面,护士胰岛素泵治疗知识、信念、行为及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院内护士胰岛素泵治疗知信行总得分为(45.8±7.6)分,其中知识、信念和行为总分分别为(6.7±1.6)、(19.5±1.5)、(19.6±6.0)分,知识、信念和行为维度得分率分别为67.0%、97.5%和78.4%。每年参加胰岛素泵培训的次数、每年胰岛素泵操作次数、专科中的儿科和急诊重症科是院内护士胰岛素泵治疗知识、信念、行为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1.945、1.782、-8.207和-5.444,均 P<0.001)。护士胰岛素泵治疗相关知识可以通过信念间接正向影响行为,但是以直接正向影响行为为主要作用路径。 结论:院内护士胰岛素泵治疗知识和行为水平尚待提高,胰岛素泵治疗的知识、信念、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且护士胰岛素泵治疗相关知识可以通过信念间接正向影响行为,但是以直接正向影响行为是主要作用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