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淫羊藿苷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淫羊藿苷在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淫羊藿苷可通过提高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及抑制炎性因子,减少血管损伤,保护骨内血管的完整性.同时,淫羊藿苷能减少骨细胞凋亡,抑制骨髓脂肪细胞增生,促进局部骨修复,延缓病情进展.淫羊藿苷还可以通过促进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肪分化,并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发挥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此外,淫羊藿苷能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逆转缺氧引起的不良影响,保护成骨细胞功能.未来研究应深入解析淫羊藿苷在不同细胞类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以全面了解其在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分子机制.该文就淫羊藿苷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分子机制及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炎症、氧化应激、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以及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在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共同致病机制。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LC-PUFAs)作为视网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ω-3 LC-PUFAs及其衍生物在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疾病时涉及多个过程,深入挖掘其与病理机制间的关系,或许可为治疗提供潜在靶点。现对ω-3 LC-PUFAs及其衍生物对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机制及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具有类似发病机制的视网膜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体脂肪移植是将大腿、腹部、臀部等处的脂肪植入到有缺陷的部位,改善受区形态的一种手术方法。脂肪组织内含脂肪细胞、脂肪干细胞、内皮细胞、壁细胞、成纤维细胞、白细胞等。其中,脂肪干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生长因子,可促进组织再生、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脂肪血管基质成分是脂肪组织分离得到脂肪干细胞过程中的产物,是包含2%~10%脂肪干细胞的混合细胞群。脂肪干细胞或血管基质成分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又称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可增加脂肪存活率。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在皮肤年轻化、瘢痕修复、硬皮病治疗、伤口愈合、毛发生长等方面应用广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与肥胖相关指标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与肥胖指标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淞南社区3 356名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等。将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体重指数(BMI)与TyG指数分别相乘,生成TyG-WHR、TyG-WHtR及TyG-BMI 3项新指标,采用 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其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性别中TyG指数与肥胖相关指标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 结果:经多元校正后,与各指标最低四分位数(Q1)相比,TyG、TyG-WHR、TyG-WHtR及TyG-BMI最高四分位数(Q4)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均增加, OR(95% CI)值分别为2.93(2.37~3.62)、3.22(2.59~4.01)、4.33(3.46~5.42)和4.07(3.27~5.06)。在女性中,TyG与腹型肥胖相关指标WHR(RERI=1.52, 95% CI 0.12~2.92;AP=0.32, 95% CI 0.06~0.59)及WHtR(RERI=2.41,95% CI 0.64~4.19;AP=0.39,95% CI 0.15~0.63;SI=1.88, 95% CI 1.10~3.21)在高血压发生风险方面具有生物协同交互作用,而在男性中并未发现。 结论:TyG与肥胖相关指标组合后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有显著相关性,性别及脂肪分布类型可能影响上述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遗传代谢病的饮食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质谱技术、基因检测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遗传代谢病得以诊断。遗传代谢病治疗原则为限制代谢受阻底物的摄入,降低有害产物的蓄积,补充生成不足的产物。饮食治疗是许多遗传代谢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出发点为限制代谢障碍底物的摄入,补充合成不足的产物或替代能源以绕过缺陷途径,目的为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随着越来越多的特殊医学配方营养食品投入生产和使用,饮食治疗的可及性及依从性提高,越来越多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现主要针对相对常见的遗传代谢病的饮食治疗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去铁胺应用于脂肪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体脂肪移植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来源丰富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领域之中。但其移植物具有不可预测的吸收性,这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去铁胺具有独特的促血管生成、抗氧化应激的作用。目前已有学者对其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该文对去铁胺应用于脂肪移植的理论基础、药物作用、给药方式、药物浓度、作用机制及可能的负面影响等进行了综述,以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磁共振成像检查测量直肠周围脂肪含量构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预测模型及其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基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测量直肠周围脂肪含量构建预测模型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88例,女66例;年龄为(61±9)岁。患者均行直肠癌根治术和盆腔常规MRI检查。观察指标:(1)随访情况及直肠周围脂肪定量测量。(2)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影响因素分析。(3)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或 M( Q1, Q3)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采用COX回归模型。使用rms软件包(4.1.3版本)生成列线图和校准曲线图,使用survival软件包(4.1.3版本)计算C-index,采用ggDCA软件包(4.1.3版本)进行决策曲线分析。 结果:(1)随访情况及直肠周围脂肪定量测量。25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1.0(1.0~59.0)个月,随访期间81例术后肿瘤复发,肿瘤复发时间为15.0(1.0~43.0)个月,173例术后肿瘤未复发。81例术后肿瘤复发患者,术前直肠系膜筋膜包裹体积、术前直肠系膜脂肪面积、术前直肠后系膜厚度分别为159.1(68.6,266.5)cm3、17.0(5.1,34.4)cm2、1.2(0.4,3.2)cm;173例术后肿瘤未复发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78.5(100.1,310.1)cm3、19.8(5.3,40.2)cm2、1.6(0.3,3.7)cm。(2)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病理学N分期为N1~2期、直肠后系膜厚度≤1.43 cm、磁共振壁外血管侵犯阳性、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是影响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1.64,2.20,3.19,1.69,4.20,95%可信区间为1.03~2.61,1.29~3.74,1.78~5.71,1.02~2.81,2.05~8.63, P<0.05)。(3)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病理学N分期、直肠后系膜厚度、磁共振壁外血管侵犯、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构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列线图预测模型,得分总和对应术后肿瘤复发概率。列线图的C-index值为0.80,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明显净获益率时对应预测概率阈值范围较广,该模型具有较好临床实用性。 结论: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病理学N分期为N1~2期、直肠后系膜厚度≤1.43 cm、磁共振壁外血管侵犯阳性、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是影响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MRI检查测量直肠周围脂肪含量构建其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良好预测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姜黄素结合三维生物打印的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可减少活性氧诱导的脂肪干细胞凋亡并提高糖尿病创面移植物的存活率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与AGE受体(AGER)相互作用,可产生活性氧,导致皮肤Fb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从而阻碍糖尿病创面愈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韩春茂教授和王新刚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发文《Curcumin?incorporated 3D bioprinting gelatin methacryloyl hydrogel reduce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induced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apoptosis and improves implanting survival in diabetic wound》。该团队制备了一种含有姜黄素的三维生物打印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支架,将其植入脂肪干细胞(ADSC)并应用于小鼠糖尿病创面。通过结构表征、蛋白质印迹法、活性氧和细胞凋亡测定来评估其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活性,并通过创面愈合实验评估了姜黄素通过AGE/AGER/核因子κB p65途径对细胞凋亡的潜在调节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质量分数10%的GelMA水凝胶支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其圆形网状结构使其具有可打印性;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应用姜黄素?GelMA?ADSC的全层皮肤缺损裸鼠在第14、21天创面再上皮化更好;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显示,姜黄素可减轻皮肤组织的细胞凋亡;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检测提示,姜黄素?GelMA?ADSC可诱导血管生成,从而加速糖尿病创面愈合。该研究说明姜黄素?GelMA?ADSC水凝胶是一种可有效加速创面愈合的生物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泌体在脂肪分化与脂代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外泌体是体液中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200 nm的微小囊泡。它以旁分泌或内分泌方式起作用,通过膜融合、内吞等作用机制,介导细胞信号传递,进而影响细胞间通讯,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外泌体能够通过调控脂肪分化特异基因、脂肪生成相关酶等因子的表达,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等作用机制,参与调节脂肪分化及脂肪代谢。外泌体能够反映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病情,是参与诊断和治疗肥胖的潜在指标及靶点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脂联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引起的常见的典型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是严重且常见的致盲性眼部并发症。DR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多种因素。脂联素(AP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细胞因子,在视网膜全层均有表达,特别是在外层(视杆细胞及视锥细胞层)表达更加明显,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参与调节脂肪酸氧化和糖代谢等过程。近年许多研究发现APN可以参与调节机体血糖、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减轻炎症反应、舒张血管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然而,有关APN在DR发生发展中的具体机制尚无定论,其在DR中的水平变化及具体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有助于识别DR的特征性代谢变化,从而为DR的诊断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同时有助于推进DR的治疗的革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