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技术治疗30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assisted anorectal pull-through,LAARP)治疗先天性中、高位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在手术后的短期和长期预后,以及手术相关的经验和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8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行LAARP术治疗的30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4例,女6例;手术年龄为(3.1±0.4)个月,手术年龄范围为8 d至14岁(38例患儿手术年龄<28 d);高位型174例,中位型126例;直肠膀胱瘘59例,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99例,直肠尿道球部瘘136例,直肠前庭瘘3例,直肠阴道瘘3例。对79例患儿行传统3孔LAARP术,221例患儿行经脐单孔LAARP术;对38例新生儿行1期LAARP术,余262例患儿行3期LAARP术。结果:所有患儿均无中转开放手术的情况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52 h,住院时间为(11.6±1.7) d。所有患儿均无术后伤口感染、尿道损伤、瘘管复发或排尿困难等并发症,术后逆行尿路造影检查提示:1.0%(3/300)的患儿发生尿道憩室,不伴尿路感染、排尿困难、尿道黏膜外翻和尿路结石等并发症;7.7%(23/300)伴直肠黏膜脱垂,需行二次手术治疗;1.0%(3/300)有肛门狭窄,于LAARP术后5个月再次行肛门成形术;0.7%(2/300)有肛门回缩,于LAARP术后5~6 d再次行手术治疗。男性患儿中的高位型和中位型ARM患儿在手术时间(1.78 h比1.95 h)、肛门狭窄发生率(1.9%比1.6%)和尿道憩室发生率(0.7%比1.7%)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表电刺激肛穴中心提示:高位型ARM患儿中有27.6%(48/174)能观察到强烈收缩,中位型ARM患儿中有90.5%(114/126)的患儿能观察到强烈收缩,说明这部分ARM患儿的外括约肌和纵肌是发育良好的,而其他收缩不明显且肛穴较浅患儿的外括约肌和纵肌发育不良。高位型ARM患儿的电刺激阳性率明显低于中位型患儿( P<0.001),男女患儿的肛穴发育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15年。随访3年以上的228例患儿的中期预后年龄为5.8岁(范围为3.0~18.0岁),其中95.2%(217/228)的患儿有自发肠蠕动,88.6%(202/228)的患儿未出现污便或1级污便,10.1%(23/228)的患儿有2级污便,5.3%(12/228)的患儿有3级污便;13.2%(30/228)的患儿有1级便秘,11.0%(25/228)的患儿有2级便秘,无患儿伴发3级便秘(Krickenbeck评分)。 结论:腹腔镜对于肛门直肠成形术中游离和切除直肠、关闭瘘管、扩张横纹肌复合体隧道等操作有很大帮助,且LAARP术治疗先天性中、高位型肛门直肠畸形疗效较为确切,短期和长期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速康复外科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输卵管妊娠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处理原则,对照组采用传统处理原则,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3.3%,肛门排气时间(13.56±3.81)h、住院时间(3.06±0.50)d,治疗费用(6 936.21±179.80)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可利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制入路通道的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妇科常见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制入路通道的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常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的自制入路通道的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105例,并选择条件匹配的多孔腹腔镜手术105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3个月患者手术满意度评分,术后3个月医生对切口美容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医生的感受评分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未中转为开腹手术,未加打辅助孔,术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于多孔腹腔镜组(均 P<0.05)。单孔腹腔镜组切口美容评分明显优于多孔腹腔镜组( P<0.05)。多孔腹腔镜组术中医生感受评分优于单孔腹腔镜组( P<0.05)。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患者手术满意度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孔腹腔镜组卵巢囊肿剥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小于单孔腹腔镜组(均 P<0.05),两组输卵管切除术及附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孔腹腔镜组不同手术类型术中医生感受均优于单孔腹腔组(均 P<0.05)。 结论: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是可行的,单孔腹腔镜突出的优点为术后美容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儿童UPJO中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在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福建省立医院诊断为UPJO并行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13例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60.0(1.3,108.0)个月;左侧10例,右侧3例。临床表现为腹痛3例,合并泌尿系感染2例,无症状10例。术前同位素肾图提示患肾功能(28.32±1.82)%,双侧分肾功能相差>10%者7例;机械性梗阻5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患侧肾皮质厚度为(1.98±0.23)cm。术中于脐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并置入机器人系统,于脐上6 cm处置入8 mm套管为加一孔;探查腹膜下扩张的肾盂,经腹壁悬吊牵引肾盂,暴露视野,切开、扩张肾盂,裁剪扩张的肾盂,置入输尿管支架,并吻合肾盂输尿管。结果: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80.0(165.0,190.2)min;术中出血量<5 ml;术后住院时间7.0(7.0,7.0)d,住院费用5.63(5.21,5.65)万元。术后2个月拔除输尿管支架,未出现尿路感染及腰痛等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值12(8,1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提示肾皮质厚度(4.95±0.57)cm,同位素肾图提示分肾功能(38.02±1.76)%,5例机械性梗阻全部转变为不全性梗阻。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操作较为精细,在更好的伤口愈合及美容效果基础上,患肾功能得到恢复,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卵巢囊肿剔除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的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卵巢囊肿剔除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同一治疗组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39例,根据所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腹腔镜组(62例)和传统腹腔镜组(7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临床指标、雌激素变化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手术切口的满意情况。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传统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传统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0 d单孔腹腔镜组FSH、LH、E 2高于传统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患者CD 4+、CD 8+及CD 4+/CD 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d单孔腹腔镜组CD 4+、CD 8+及CD 4+/CD 8+高于传统腹腔镜组(0.51 ± 0.03比0.47 ± 0.02、0.41 ± 0.23比0.39 ± 0.05、1.36 ± 0.02比1.24 ± 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d单孔腹腔镜组疼痛评分低于传统腹腔镜组[(1.12 ± 0.21)分比(3.56 ± 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孔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满意度高于传统腹腔镜组[90.32%(56/62)比72.73%(5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卵巢囊肿剔除手术中可安全、顺利实施,并可减轻术后疼痛,对自身细胞免疫力影响小,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的子宫体积<14孕周的良性子宫疾病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路径分为经脐单孔组21例、多孔组1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标本取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缝合时间、组织碎屑脱落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1 天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组术中组织碎屑脱落率为0.00%(0/21),低于多孔组的100.00%(18/18)(χ 2=39.00, P<0.001);单孔组手术时间[(74.20±9.15)min]长于多孔组[(62.90±6.20)min]( t=3.323, P<0.05);单孔组标本取出时间[(11.10±2.33)min]、切口缝合时间[(3.90±0.88)min]长于多孔组的(4.90±0.88)min和(2.90±0.74)min,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97、0.386,均 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第1 天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于<14孕周子宫良性疾病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经脐单孔可取得与多孔手术相当的近期手术效果,并可杜绝组织播散导致的远期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安全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在免电热条件下行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单孔腹腔镜组(A组, n=60)和多孔腹腔镜组(B组, n=6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手术前后窦卵泡计数(AFC)变化。 结果:(1)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预定手术,A组无中转多孔腹腔镜病例,两组均无中转开腹及术后转重症医学科治疗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患者双侧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侧( P=0.008)。A组、B组术中标本取出时间分别为(9.70±3.68)min、(19.36±1.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464, P<0.001)。A组、B组剥除畸胎瘤后卵巢缝合时间分别为(22.77±7.90)min、(14.68±6.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57, P<0.001)。(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41±0.16)分、(1.86±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659, P<0.001)。(3)术后随访6个月,A组1例出血并脐部切口中等量渗液,余所有病例切口均达I/甲级愈合,对切口美容均满意。无出院1个月内再住院病例。两组术后彩超检查均未发现畸胎瘤复发。两组术前AFC、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第1次月经期第2~3天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AF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取出标术更具优势,利于保持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值得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自制尿道辅助通道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50~78岁,平均65.9岁;左侧病变8例(左输尿管肿瘤2例,左肾盂肿瘤6例),右侧病变4例(右输尿管肿瘤2例,右肾盂肿瘤2例)。手术方法:术中经腹途径游离并夹闭输尿管下段后,采用1470激光袖状切除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置入尿道辅助通道及辅助器械,逆行辅助操作完成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是否增加辅助套管、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等。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5~260 min,平均194 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l,平均50 ml;术后住院时间5~24 d,平均11.6 d。12例中8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11 d,平均6.8 d。12例中1例术中增加辅助套管。术中、术后无患者接受输血治疗,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术后1例膀胱吻合口漏尿,延长尿管留置时间后自愈,术后3周拔除尿管;12例无术后切口感染,无发热、出血、静脉血栓形成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2例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5~15个月),1例因腰椎转移于术后8个月死亡,余患者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激光直视下能准确切除输尿管开口,手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15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715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资料。男580例,女135例;单侧687例,双侧28例;男性患儿中右侧325例、左侧240例、双侧15例,女性患儿中右侧62例、左侧60例、双侧13例。分析男女比例、侧别占比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或隐性疝占比情况。结果:715例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或隐性疝320例(46.5%,320/687),其中男性右侧140例(43.1%,140/325)、男性左侧115例(47.9%,115/240),女性右侧33例(53.2%,33/62)、女性左侧32例(53.3%,32/60)。术中因内环口内侧腹膜褶皱多导致疝针不能顺利通过35例(4.9%,35/715),均为男性,于脐下3 cm左右或脐旁置入一辅助抓钳辅助操作。手术时间:单侧10~15 min,平均12 min;双侧15~21 min,平均17 min。术中出血量0~1 mL。麻醉清醒后即进食。715例均于入院后24 h内出院。无一例损伤精索血管、输精管、腹壁下动脉,术后无一例阴囊肿胀。随访12~33个月(平均18.3个月),2例复发,1例出现线结反应,无一例出现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术后鞘膜积液。结论:单孔腹腔镜自制疝针经皮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切口美观,可发现并同期治疗对侧鞘状突未闭或隐性疝,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锚定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 [1, 2]。经典三孔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LC手术方式。为进一步减轻手术创伤,经脐单孔LC被部分腔镜外科医师用于临床 [3]。然而,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中,操作器械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筷子效应” [4],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使术者的操作体验不佳,导致单孔LC在临床上尚未广泛开展。磁锚定技术(magnetic anchor technique,MAT)在腹腔镜手术中可用于辅助牵拉暴露,替代副操作孔器械的功能,从而实现减少戳孔的目的。前期,我们将MAT用于LC中,实现了两孔法LC,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5, 6]。现将MAT在经脐单孔LC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