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精神症状为首次发病的脑腱黄瘤病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脑腱黄瘤病(cerebrotendinous xanthomatosis,CTX)是线粒体酶固醇27-羟化酶缺乏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较为罕见且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平均诊断周期长达23年。本例患者为32岁男性,以精神障碍为首次发病症状就诊,治疗过程中步态不稳逐渐明显,经多轮换药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幼年有慢性腹泻病史,体格检查可见双侧足跟腱结节,神经系统检查示肌张力降低、共济失调,脑磁共振成像、左侧踝关节磁共振成像平扫呈异常信号,基因检测提示CYP27A1序列突变,诊断为CTX,予以鹅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患者好转出院。本文通过报道此例患者旨在帮助提高精神科临床医师对CTX的甄别能力,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经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成年脑腱黄瘤病临床和基因特征及一家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并总结中国成年脑腱黄瘤病(CTX)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特点以及基因变异等方面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于CTX的认识,以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20年8月就诊的1例CTX患者家系病史、神经系统查体、辅助检查、影像学及基因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报道的经基因诊断的中国成年CTX病例,回顾性分析发病年龄、首发症状、常见症状体征、病理结果、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改变及基因突变特征。结果:患者女性,39岁,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广泛受累且发病较早,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共济失调,其他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幼年白内障、肌腱肿物。头颅MRI以脑萎缩、对称性锥体束为主的白质病变和小脑齿状核对称性病变为特征性表现。患者固醇-27-羟化酶(CYP27A1)基因存在c.1477-2A>C纯合突变,为全球首例。鹅脱氧胆酸治疗效果较好。该家系中无类似临床表现患者,但发现了c.1477-2A>C突变基因携带者。结合文献,发现中国成年CTX患者多报道于华东地区55.4%(31/56),男女性别比为1.8∶1,发病年龄为9(6,17)岁,病程23(10,29)年,确诊年龄20~49(35±7)岁,可以累及神经系统、肌腱、晶状体、肺、骨骼肌等多个器官组织,神经系统受累最为明显,以认知功能障碍84.6%(44/52)、共济失调86.3%(44/51)为其常见表现。本病具有起病早,多系统慢性进行性损害,病程长,诊断晚,预后差等特点。经基因诊断的中国成年CTX患者最常见的两种基因突变是c.1263+1G>A和c.379C>T,CYP27A1基因2号外显子是突变的热点区域。结论:中国成年CTX患者临床特征复杂,诊断周期长,基因突变位点较多,早期诊治可改善预后,需引起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YP27A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脑腱黄瘤病三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脑腱黄瘤病(CTX)是由CYP27A1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文中新报道3例CTX患者的临床表型和CYP27A1基因突变类型,进行家系分析和文献回顾。3例CTX患者均存在CYP27A1基因2号外显子c.379C>T(p.Arg127Trp)突变,且均为复合杂合突变,有2例患者为比较罕见的外显子合并内含子的新型复合杂合突变。本文丰富了CTX患者CYP27A1基因突变类型,提示CYP27A1基因检测引物也应涵盖包括内含子区更全面的基因序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干燥综合征伴神经系统表现确诊为脑腱黄瘤病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SS是系统性结缔组织病,可能累及多器官多系统。本文报告1例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SS患者,出现小脑共济失调及周围神经受累表现,最终确诊为脑腱黄瘤病。脑腱黄瘤病的神经损害与SS导致的神经系统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对该例患者的报道,希望大家了解脑腱黄瘤病这个少见疾病,同时提醒风湿科医生当SS患者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时需要更多的鉴别诊断和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腱黄瘤病一家系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报道脑腱黄瘤病(cerebrotendinous xanthomatosis, CTX)一家系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于2019年5月30日收治的1例CTX先证者的病史,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跟腱肿物病理检查,对先证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CYP27A1基因突变分析。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并复习已报道的CTX病例,总结CTX的临床特征。结果:先证者为39岁女性,因“双下肢无力5年余,加重伴言语不清1年”入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双侧锥体束受损表现,以及小脑病变的表现。跟腱组织可见胆固醇结晶沉积,CYP27A1基因存在c.435G>A和c.1263+1G>A的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姐姐CYP27A1基因突变与其相同,其母亲为c.435G>A突变的携带者,父亲为c.1263+1G>A突变的携带者。从国内主要数据库中检索到17例临床资料详细的CTX病例报道,结合本文的1例患者,其中临床特征出现频率>50%的有锥体束征、智力下降、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跟腱肿物、白内障、高弓足。结论:CTX起病隐匿,若患者出现常见疾病无法解释的锥体束征、智力下降、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跟腱肿物、白内障、高弓足等临床表现时,应考虑CTX可能,可通过组织病理、CYP27A1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腱黄瘤病的MRI诊断——2023年读片窗(11)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1 病史摘要患者,女,33岁.双眼视力下降十余年,双下肢无力伴言语不能、智力下降一年余,于2015年行"白内障"手术,目前症状逐渐加重,行走不稳,生活不能自理,食欲一般,睡眠尚可,二便失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脑腱黄瘤病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脑腱黄瘤病(Cerebrotendinous xanthomatosis,CTX)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脂质贮积病,由Bogaert在1937年首次报道[1].CTX是由CYP27A1基因突变引起的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CYP27A1又称细胞色素P45027A1,其功能是催化多种甾醇的羟基化,参与胆汁酸和维生素D的合成[2-4].CYP27A1基因突变会影响CYP27A1的酶活性,导致胆汁酸合成障碍,两种主要的胆汁酸包括胆酸(Cholic acid,CA)和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生成减少.CDCA的减少会激活胆汁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CYP7A1,促进中间产物 7α-hydroxy-4-cholesten-3-one的生成,此中间产物进一步代谢形成胆甾烷醇和其他甾醇类物质,蓄积在脑、跟腱、晶状体及其它器官中,引起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症状、肌腱黄色瘤、双侧早发性白内障等[5-1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复合杂合突变型脑腱黄瘤病1例及其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关系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1例复合杂合型突变所致脑腱黄瘤病(cerebrotendinous xanthomatosis,CTX)及初步探讨该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系.方法:收集1例临床诊断为CTX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患者具备CTX典型临床表现.基因检测显示exon2(NM_000784.3:c.379C>T;NP_000775.1:p.Arg127Trp)和exon7(NM_000784.3:c.1214G>A;NP_000775.1:p.Arg405Gln)处各存在1个突变.其母亲为exon2处突变携带者,父亲为exon7处突变携带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双侧小脑半球齿状核-大脑脚-内囊后肢异常信号;踝关节MRI显示右跟腱后方富脂肪成分占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8 mmol/L)较参考范围(0.9~1.83 mmol/L)降低.结论:CTX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该例新发现复合杂合突变较单一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的血胆固醇代谢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脑腱黄瘤病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脑腱黄瘤病(CTX)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TX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以智能减退、活动困难、视物模糊、双足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足部肿物活检病理检查提示大量胆固醇晶体沉积,基因检测提示胆固醇27-羟化酶基因c.373-379del及c.1263+3G>C突变.诊断为CTX,西医给予口服鹅去氧胆酸治疗,中医给予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治疗.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CTX首发症状个体差异大,应根据患者的神经皮肤表现,及时进行病理及基因检查.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CTX患者的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幕下脑萎缩的脑腱黄瘤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0.3 9 6 9/j.issn.1002-1 67 1.201 9.10.038患者 男,1 6 岁,因双侧跟腱肿块4 年,行走时疼痛 1 月就诊.查体:患者口齿不清,反应迟钝.家属代诉其 12 岁前智力正常,4 年前开始出现思维迟缓,学习障碍,近来烦躁、易怒.双侧跟腱处(图 1)扪及肿块,质韧,无红、肿、热、痛,可随跟腱伸屈而运动.Babinski (+),腱反射亢进.血浆胆固醇浓度正常.踝关节CT(图 2)和 MR(图 3~5 )示:双侧跟腱呈梭行增厚,密度、信号均类似于邻近肌肉组织.颅脑MR示(图6):小脑脑沟增宽、加深,脑干萎缩,但脑实质无明显异常信号.结合基因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