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糖药物对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其营养代谢调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肠道微生物群被认为是维持人类宿主健康状态的基石,因为它不仅有助于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还可以通过产生的代谢物调节宿主的能量代谢,对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作用。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推进,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不断涌现,国内已上市了包括磺脲类、双胍类、格列奈类、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各种胰岛素类似物等在内的多种降糖药物。大量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可能为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作用靶点之一。该文针对目前降糖药物对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其营养、能量代谢调节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未来新型降糖药物的机制研究及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DAC抑制剂CG200745促进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后的再生修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CG200745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幼鼠胰岛β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Sprauge-Dawley(SD)幼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组、CG低剂量组和CG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幼鼠腹腔注射STZ5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CG低、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CG200745 1.25 mg/(kg·d)和5.0 mg/(kg·d),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给药3周后,测定幼鼠体重、胰腺重量、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胰腺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胰岛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率;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胰腺组织的组蛋白3(H3)、组蛋白乙酰化H3(Ac-H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或Akt)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幼鼠胰腺组织中胰岛β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分布不均匀,排列紊乱,体重、胰腺重量和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 P均<0.05),胰腺胰岛素、PCNA和Ac-H3/H3表达降低( P均<0.05),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凋亡率升高( P均<0.05),胰腺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Akt蛋白比值降低;与糖尿病组相比,CG低、高剂量组幼鼠胰岛β细胞数量增多,且分布和排列趋于规整,体重、胰腺重量和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 P均<0.05),胰腺胰岛素、PCNA和Ac-H3/H3表达升高( P均<0.05),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凋亡率降低( P均<0.05),胰腺p-PI3K/PI3K和p-Akt/Akt蛋白比值升高。 结论:HDAC抑制剂CG200745对糖尿病幼鼠胰岛β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北京市医保中心数据库的4种老年慢病患者门诊多重用药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门诊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4种老年慢病患者的多重用药现状。方法:对北京市医保中心数据库中2017年7月至9月就诊的老年(≥65岁)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患者至少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4种慢病中的一种,首次就诊时用药品种数≥5种为多重用药,<5种为非多重用药。以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对共病数目及严重程度进行量化,按照患者预后情况分为0、1、2和≥3分(4级),数值越大严重程度越重。以2015版Beers标准为判断依据,采用普华和诚处方点评系统识别潜在不适当用药(PIM)问题。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5 608例患者,中位年龄74(65~107)岁,204 219例(50.35%)为女性;按患者用药种数分为多重用药组(113 594例,28.01%)和非多重用药组(292 014例,71.99%)。多重用药组CCI明显高于非多重用药组( P<0.001),多重用药组评分为1、2及≥3分者占比均明显高于非多重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在共病方面,多重用药组4种慢病患者的占比均高于非多重用药组(均 P<0.001)。在伴随疾病中,多重用药组高脂血症、认知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及骨质疏松者占比均大于非多重用药组(均 P<0.001)。在就诊行为方面,多重用药组中位就诊次数高于非多重用药组[2(1,3)次比1(1,2)次, P<0.001]。在药品使用不适宜性评价方面,多重用药组存在PIM患者占比均高于非多重用药组,包括重复用药[4.60%(5 227/113 594)比1.54%(4 486/292 014)]、存在禁忌证[2.97%(3 376/113 594)比1.13%(3 294/292 014)]、存在相互作用[6.51%(7 399/113 594)比1.94%(5 658/292 014)]和缺乏适应证[22.39%(25 432/113 594)比13.54%(39 543/292 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在药品使用类别方面,多重用药组被处方最多的药品类别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68 318例,60.14%)、二氢吡啶类(60 951例,53.66%)、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45 050例,39.66%)、β受体阻滞剂(25 675例,22.60%)和磺酰脲类(16 023例,14.11%)。 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4种老年慢病患者多重用药现象普遍,多重用药老年患者所患疾病更严重,存在的PIM问题更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胰岛功能不佳的2型糖尿病优化胰岛素治疗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报道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1例病程长伴胰岛功能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优化治疗的案例,旨在对临床合理启用胰岛素的时机和方案优化进行探讨。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发现血糖升高8年,血糖控制不佳2周”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病2级,高脂血症。患者8年前2型糖尿病初诊断时,起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期间曾加用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齐特)、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3年前患者出现血糖严重波动伴消瘦,重新评估肝、肾功能及胰岛功能后,考虑胰岛素功能不佳,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格列齐特和阿卡波糖,改用二甲双胍0.5 g,2次/d,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早18 U、晚16 U,皮下注射。本次入院后重新评估胰岛功能,考虑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明显伴消瘦,制订和优化胰岛素使用方案,改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12 U、晚10 U皮下注射,停用二甲双胍治疗,后根据血糖情况,逐步调整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剂量为早12 U、晚12 U皮下注射,并出院随访。3个月后复测空腹血糖5.8 mmol/L,餐后2 h血糖8.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BCR::ABL融合基因和JAK2 V617F共存的骨髓增殖性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提高对BCR::ABL融合基因和JAK2 V617F共存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伴BCR::ABL融合基因和JAK2 V617F突变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72岁男性,因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增多就诊,结合骨髓、基因检查,诊断为伴BCR::ABL融合基因和JAK2 V617F突变MPN,伊马替尼治疗后BCR::ABL融合基因定量明显降低,但血小板数明显升高,联合羟基脲治疗后血小板数下降不满意,联合干扰素治疗后血常规基本正常。结论:伴BCR::ABL融合基因和JAK2 V617F突变的MPN临床罕见,此类疾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反应不同,考虑与两种基因改变的克隆起源不同相关。对于单独应用TKI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联合降细胞治疗或芦可替尼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ADPH氧化酶4在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角膜病变中的致病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4(Nox4)在1型DM模型小鼠角膜病变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 Nox4基因敲除( Nox4-/-)纯合子雄性小鼠40只,以鼠龄、性别匹配的野生型C57BL/6( Nox4+/+)小鼠120只作为对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2种小鼠随机分为DM组和非DM组,DM组小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法构建1型DM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 Nox4+/+小鼠DM组和非DM组分为普通饲料喂养小鼠和添加Nox4抑制剂GKT137831(GKT)饲料喂养小鼠。于DM造模后第16周采用酚红棉线法检测各组小鼠泪液分泌量;采用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法评估角膜上皮完整性;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基质层神经纤维密度变化;采用CellROX荧光探针检测角膜上皮中活性氧簇(ROS)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角膜上皮中E-Cadherin蛋白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变化;采用角膜铺片TUBB3染色法检测角膜中央区神经纤维密度。 结果:Nox4+/+小鼠DM组和非DM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2.40±1.18)和(5.30±1.02)m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Nox4-/-小鼠DM组泪液分泌量为(4.19±0.63)mm/min,明显多于 Nox4+/+小鼠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普通饲料喂养小鼠与GKT添加饲料喂养小鼠DM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2.23±0.83)和(4.02±0.71)m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 Nox4+/+小鼠非DM组比较, Nox4+/+小鼠DM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升高,角膜神经纤维密度显著降低,角膜上皮中ROS荧光强度明显增强,E-Cadherin蛋白表达荧光强度减弱,NF-κB蛋白表达荧光强度增强。 Nox4-/-或GKT添加饲料喂养小鼠DM组与非DM组比较角膜上皮中ROS荧光增强,E-Cadherin蛋白表达荧光减弱。 Nox4-/-和GKT添加饲料喂养小鼠DM组角膜上皮细胞中NF-κB蛋白荧光强度均较弱,与非DM组强度一致。角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显示, Nox4+/+小鼠DM组中TUBB3染色的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低于非DM组, Nox4-/-或GKT添加饲料喂养小鼠DM组角膜基质层神经纤维与非DM组比较无明显减少。 结论:Nox4参与了糖尿病角膜病变的致病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诱导ROS产物聚集,激活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对县级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影响的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对比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执行前、后的口服降糖药用药数据,分析和探讨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对县级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的影响,为相关用药目录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医院HIS系统,筛选目标药物,确定其限定日剂量(DDD)值,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导出集采前、后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对比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仿制药替代率和药费节省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共纳入15个品种的口服降糖药,涉及23个品规,集采目录内的品种、品规,分别占比为66.67%,57.89%;总体上共节省药费565 407.11元,合计药费节省率为32.01%;进口原研药降价后的价格仍高出集采目录内的国产仿制药72.84%~3555.56%;国产仿制品规占比由40.00%增至58.82%,DDDs占比由69.85%增至72.92%;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格列奈类的B/A值增幅范围为37.50%~566.67%;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DDDs增加值占DDDs增加总额的67.55%,其药费增长额度占未实现药费节省药物的药费增长总额的80.58%,DDDs占比分别增加了8.95%和3.02%.结论 集采后,通过主动优化用药结构,优先配备了政策目录内药品,降低了县级医院的药品运营成本,减轻了基层患者的用药负担,国产仿制药实现了"价低量增",形成了"老药"基础降糖,"新药"兼顾心肾的用药思路,从而为县级医院口服降糖药的目录调整和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观察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就诊后确诊AMI合并T2DM患者180例,根据入院后降糖方案分为对照组(79例,给予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等药物)和观察组(101例,给予达格列净或恩格列净).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结果显示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小于对照组[(7.4±1.6)×109/L比(8.7±1.6)× 109/L],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优于对照组[(-0.527±1.462)mm比(1.359±2.111)mm](均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2/37)比25.0%(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SGLT-2i较其他降糖药物12个月内能改善AMI合并T2DM患者的心脏功能及预后,且能减轻该类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牛粪尿短期储存氨释放与养分转化的抑制剂作用成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削减粪尿储存过程中氨(NH3)排放与氮素(N)损耗,是减少养殖业废弃物排放大气污染物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举措.以青藏高原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新鲜牛粪尿混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向粪尿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正丁基硫代磷酸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及明矾,测定不同抑制剂添加后短期储存过程中(22天)粪尿NH3释放量及不同形态养分含量,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粪尿储存过程中NH3排放和N转化的各因素效应.结果表明:(1)DMPP和明矾处理下NH3累积排放量及氮素损失量均与对照组无差异,而NBPT处理比对照组NH3累积排放量降低25.07%;(2)NBPT处理使粪尿短期储存过程中总有机氮含量平均值较对照增加43.86%,而铵态氮含量下降39.15%,同时粪尿C:N平均值比对照增加20.99%;(3)粪肥储存期间高含水量有利于削减NH3排放,脲酶抑制剂通过降低总有机氮分解和C:N,进而减少铵态氮生产并降低粪尿短期储存中NH3逸散.总之,脲酶抑制剂能够通过控制铵的生成有效减缓牛粪尿混合物储存过程中N的损耗和NH3释放,而硝化抑制剂及明矾的最优施用条件有待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TGF-β1/Smad3信号通路调控MMP-13/TIMP-1蛋白表达在糖尿病膀胱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信号转导分子3(Smad3)信号通路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在糖尿病膀胱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40只;另取20只糖尿病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GF-β1敲除组和Smad3敲除组,每组10只.采用链脲佐素65 mg/kg一次性给药法建立糖尿病模型;采用Cas9 gene targeting技术分别敲除TGF-β1或Smad3基因.采用HE或VG染色法观察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与TGF-β1敲除组、糖尿病组与Smad3敲除组大鼠膀胱平滑肌组织中相关信号通路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包括TGF-β1、Smad3、MMP-13、TIMP-1、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 Ⅲ)等.结果 HE及VG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大鼠膀胱组织胶原纤维明显增多.糖尿病组大鼠膀胱平滑肌组织中TGF-β1、Smad3、MMP-13、TIM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MP-13、TIMP-1、col Ⅰ、col Ⅲ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TGF-β1敲除组、Smad3敲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MP-13、TIMP-1在糖尿病膀胱纤维化中呈高表达.TGF-β1/Smad3信号通路通过调控MMP-13/TIMP-1蛋白表达参与糖尿病膀胱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